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大学感言 [复制链接]

1#

我的大学感言

   时间飞逝,转眼已大三!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还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大一时,刚从高中的“铁笼”挣脱出来的一群懵懂的孩子,说实话不论你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对大多数人而言,失常也罢,超长也罢。那也是努力与坚持的结晶。我还记得军训完后,我们一起坐在教室里,我就认识我们宿舍的,其他的同学对我而言好是陌生。我们相互和对方说话。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我是调剂的,科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专业?有就业前景吗?我们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专业啊?”等等。但在和蔼的班主任跟我们谈谈心之后。我们班主任是科学教育出身的。我们慢慢放下我们那颗沉重的心情,我们开始懂得科学教育到底是个什么专业,就业针对的是小学科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逐渐对其产生了兴趣,大一课比较多,我们学了化学、高数和各种选修课。再者还有实验课。我和我们宿舍的死党一起努力着。生活很充实。


   大二时,课依然让比较多,我们又增加了一门物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科学史等课程,不过还很有趣。多一年经历就多一些成熟。大二人开始变得老练了,课外活动参加得少了,开始各忙各的,我们开始忙着考各种证书。比如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等。时间太瘦,指缝太宽!


   转眼已大三,我们正式进入大学的后半段,我们班主任的课增多了,我们练习说课、讲课和做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在这一年里,我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我和我们宿舍的几个死党正准备考研,我们想继续深造。争取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教师。 将现在奋斗的自己转变成将来成功的自己!


  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31 11:58:2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TOP
2#

加油!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

学校的学习是必要的,但不是必须的,有句话说的好,走上社会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实践与学习的关系要处理好,就像学驾照光有理论不一定有用的!
TOP
4#

加油!当初我们寝也是如此进了科学教育专业。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转眼大二了,忙四级国二。还延伸了兴趣。我觉得我自己要围绕主题,就是培养自己成一专多能型人才。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13级的马颜青。我为桂馨2组代言
TOP
5#

加油。
TOP
6#

看着你们的成长!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7#


         加油!
TOP
8#

     

时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现象(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 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 映。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 体视觉。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视觉暂留现象首先被中国人发现,走马灯便是据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视觉暂留运用。宋时已有走马灯
,当时称马骑灯。随后法国人保罗·罗盖在1828年发明了留影盘,它是一个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盘的一个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
子里出现了。这证明了当眼睛看到一系列图像时,它一次保留一个图像。



   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
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视觉暂留小实验方法如下:

     1.注视视觉暂留图,一张黑白图,形似人头。中心四个黑点15 — 30秒钟!(不要看整个图片,而是只看那中间的4个点!)



        2.然后朝自己身边的墙壁看(白色的墙或白色的背景)或者看此页面的白色部分。



        3.看的同时快速地眨几下眼睛,看看您能看到什么?



 ( 图片无法添加,请见谅!想了解的可以到图库里自己搜视觉暂留的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5 17:52:49编辑过]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TOP
9#

    可以借鉴哦。加油。
TOP
10#

     

2015520日在班主任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活动,此次见习对我个人来说,打破了以往只观察、听课的习惯,第一次以小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实验小学听课,第一次听到同学真正地叫我们老师。这两次经历让我永生难忘!我认为教育见习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教学环节,更是师范生在校期间要不断地进行的最为完善的教学过程,通过见习培养各项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以达到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此次见习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听课



听课是见习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听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提高教师技能的方法和手段。此次见习我是这样听课的:



1.准备工作



要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了解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去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立懵懂地听,不理解教学者的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2.观察和记录



见习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师是如何对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但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释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习惯培养做跟踪式的动态分析,听课应详尽记录课堂的教学过程,也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一是积累宝贵的经验,更有利于灵活应用到自己未来的工作中。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在听完其他教师的讲课后,最好自己能思考一下,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提高自己。此次见习我充分抓住了这一点,摸清刘老师的教学风格及学生的听课习惯,才使得我后来的讲课与学生们无障碍的交流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 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上好课是基本要求。在见习前我只接触过初中生和高中生,和小学生接触还是第一次,所以既兴奋又紧张。现在我才发现,只有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才是一名教师迅速成长的途径。从这次真枪实弹的练习中,我深刻发现在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思考问题也不是很全面的,例如我在见习中,韦老师在上《我是怎样出生》这一节内容时,那些小学生特聪明,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你不知所措,例如在问到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的,有几个阶段为什么有尾巴?有好多同学提到人的祖先。这令我们所有人都吃惊。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知识面很广,并且思维活跃。。这也给我了个教训,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在上《物体在水中》这一节内容时,有学生竟然说到了水的表面张力。这岂是小学生的回答?我顿时惊住了。看来我们知道的太少。我们真的需要反思。



(三) 班主任工作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注重教学工作的同时,班级管理,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这次见习,刘丽敏老师让我参与了许多班级工作,例如:组织班级参加升旗、英语课前活动展示等,从中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实践让我领悟到,作为一名班主任时刻要把责任喝爱心放在心中,一定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爱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让我受益匪浅,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这段时光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我会做的更好,感谢楚雄师范学院化生学院多次组织我们见习,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更要感谢开发区实验小学以及培养我的各位老师。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TOP
11#

              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左右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习总书记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作者简介:张克运校长。重庆市第71中学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指导教师。)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TOP
12#

    
     在听了新丽姐的精彩讲座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我们的“破土”,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准备?

    人们常说理论联系实践,但理论是前提!尤其是来自于科学教育专业的。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在大一到大三,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化学、生物、物理、地理、高数、心理学、教育学、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概论等等,其中化学、生物、物理属于专业课。我们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最广泛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能学那么多的内容,但想想在大学期间,我们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学习的呢?这是所有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实习的那刻,我才发觉我的本体知识是如此重要。很多知识并不是学了就立刻能用上,但到一定时机,你才发觉它的重要性。顿时你会感悟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在给学生上课时,才发觉又多吃力,所谓的备课到了我们的初教者这儿就变成了“背课”。一说到写教案,思也不思考,马上百度,搜一篇现成的教案,改改背背就去给我们的学生讲。以致于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别谈什么探究式教学了。在课堂上,我们的提问方式不科学,很机械等等。

      要从本质上改变与提高就需要我们把我们的本体知识打扎实了,至于我们的实践性知识需要我们努力、用心的去练。多搜搜一些视屏看看,让自己的教态变得更自然。就如新丽姐给我们看蚕的破茧图一样,把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比作蚕,要想破茧成蝶,一定要经历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尽管过程很艰辛,但相信,只要付出努力,结果都不会太坏!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新丽姐说的那样,未来是靠自己一补一步走出来的,谁也无法帮助你,能帮你完成心愿的只有你自己,现在受多少苦与泪,那将来你就会收获多少欢喜与成就。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