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乐园高级上12月
自己制作温度计
实验一
实验材料:试管、透明吸管、橡皮泥、色素、滴管、烧杯、勺子、杯子、水和剪刀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调制色素溶液;
2.把吸管尖的一端剪齐;
3.用滴管往色素溶液里滴入约半试管色素溶液;
4.把吸管插入色素溶液中,用橡皮泥封住试管口(吸管底端要位于色素溶液高度约1/2处);
5、把试管放进热水中,观察吸管中液体高度的变化。再把试管放进冷水中,观察吸管里的变化。
实验原理:热胀冷缩
实验二:
实验材料:
①一枚硬币 ②一盒火柴 ③两根铁钉子 ④一块泡沫 ⑤一把镊子 ⑥一根蜡烛
实验步骤
①在泡沫上插两根钉子,两根钉子之间的距离能让硬币刚好通过。
②点燃蜡烛,用镊子夹住硬币在蜡烛上烧一会儿。
③把硬币放在泡沫上,让它从两根钉子之间通过,你会发现,硬币被卡住了。
④把硬币放一会儿,再让它两枚钉子之间通过,你会发现,硬币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实验原理:硬币在被火烧之后,会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会被卡住。
实验三:
实验材料:装有饮料的易拉罐、钉子、密封胶、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
实验步骤:1、取一个装有饮料的易拉罐(注意不要把拉环拉开),用钉子在易拉罐的侧壁上扎一个小孔,把饮料倒干净;
2、用密封胶把小孔粘牢,待胶干后再用;
3、取酒精灯,放在三角架下,三角架上置石棉网,把密封后的易拉罐放在石棉网;
4、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易拉罐发出“啪啪”的响声,并会看到凹进去的罐体被顶了起来而变得鼓鼓的(这是由于罐内空气受热膨胀);
5、随后用镊子把易拉罐拿下来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啪啪”的声音,并看到鼓鼓的罐体又重新凹下去了;
实验原理:由于罐内空气受冷收缩
实验四: 巧割玻璃
实验材料:玻璃一块、棉线(或细布条)、打火机、酒精、水、水槽。
实验方法:1、在一块玻璃的欲割断处划上记号;
2、将一段棉线用酒精浸湿,环绕在玻璃的记号处,抹去溅出的酒精;
3、点燃棉线,待火焰熄灭后,立刻将玻璃浸入盛水的水槽中,只听“咔嚓”一声,玻璃被“割”
成了两块。该方法也可用于截断玻璃瓶。
实验原理:普通玻璃会因骤冷收缩而破裂。
实验五:
实验材料:塑料瓶一个,开水,气球一个、塑料杯一个。
实验步骤:1、将塑料瓶倒入少量开水或热水,盖上瓶盖,摇一摇。
2、待瓶子全热之后,在将热水倒出,盖好瓶盖。观察瓶子的变化,(瓶子瘪了)
3、在塑料杯里倒入热水,转一转,在将热水倒出。
4、快速放到吹好的气球上,等一会之后,杯子就在气球上不会掉下了!
实验原理:“热胀冷缩”,热气一点一点的跑掉了,杯子和瓶子就变冷它会缩起来。
实验六: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实验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实验过程: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实验原理: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实验七:曲别针变长了
实验材料:一枚曲别针,一块硬纸板,一枚大头针,一支蜡烛,一把钳子,一根吸管,一把尺子,打火机
实验步骤:1.用钳子将曲别针拉直,并用尺子量出长度
2.在硬纸板上剪出一个长度为曲别针三分之二左右的凹口,把拉直的曲别针一端弯成直角穿过凹口左侧
3.用大头针把吸管固定在凹口右侧,使吸管垂直于水平伸直的曲别针,曲别针右端刚好碰到吸管
4.用点燃的蜡烛加热凹口中间的曲别针,不一会儿吸管就在曲别针的推动下发生了移动。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室运用了热胀冷缩原理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加热后的曲别针因为变长,使吸管移位,这说明曲别针经过炙烤后体积发生了膨胀。据测定,铁轨的温度每升高一升,长度就要伸长十万分之一。除了四季温度对铁轨的影响外,火车在进行时与铁轨间磨檫产生的热量也会影响铁轨的温度。而各截铁轨间的接缝使铁轨有了伸展的余地,所以能保持平直,确保行车安全。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
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