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奖学金“智联小组”黎霞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31#

图片没有了,你的题目好像复制的时候代码出来了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32#

以下是引用南昌师专黎霞在2015-4-30 17:23:00的发言:
 

我还有几点想法,若说得不对,望老师指点。
 
.在做杯子倒扣在水里,用手堵住杯底的孔时候我觉得可以用下面图片里透明的圆柱体玻璃缸和一个透明塑料瓶当然这瓶子底部有孔。我做了实验我觉得这种实验可见度很高,现象也很明显。如果在实验过程无法投射的情况下,用一个小杯子和小水槽做的话,有些难保证实验的可见度。


试试水换成红色的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3#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黎霞。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5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倾听声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为以后学习声音的变化和传播做好知识及能力上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典型课例。依据科学课程要求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研讨;养成细致观察的态度和习惯。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认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作为教学重点。把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作为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一套、并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合作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鼓、钢尺、皮筋、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等材料。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探索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发现、实验、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讨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其中一般过程就是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实验验证(搜索证据)——进行解释——再提出新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4种环节。现在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情意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学一开始我便会把同学们带到一个声音的海洋里,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一定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睁大他们的眼睛。其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加上对声音情景的创设更能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的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欲望新课教学第2环节是提出问题,合理猜测。有了第一个环节的引入,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的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我们再通过实验进一步的研究,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了我们身边一些常用的物体。鼓、钢尺、皮筋请同学们想出一个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实验去寻求答案。于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第3个环节---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准备分两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是使物体发出声音,让学生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在进行短暂的活动后,交流使上面三种物体发声的方法,教师进一步的小节。敲打鼓面、拨动钢尺、拨动皮筋都可以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课堂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还有可能在他们的经验基础上做出解释——声音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声音是由于运动产生的。这样的说法似乎可以解释发声物体产生声音的原因。然而当教师提出用力按压鼓面、弯曲钢尺、拉皮筋。物体同样受到力,也会产生运动,却并没有发出声音的事实。先前学生的解释就不能解释了。我这样做就是充分发出质疑,产生强烈的认识冲突。把握了学生的认识冲突接下来就是第二部分的教学了。发声的物体都振动吗?再这部分,我首先把重点放在物体发声的状态上。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振动,然后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别比较物体在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不同。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初步的描述,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然后让学生总结这三种物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点,把观察的重点从个性转化为共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然后让学生用音叉做2个实验。一个是用击打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另一个是用振动的音叉贴近皮肤,让学生亲身经历音叉的振动。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用肉眼不易观察到的振动。到了这时,概念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因为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学生已能非常肯定的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后引导学生使正在发声的钢尺、皮筋停止发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正反面对声音的产生进行验证,使学生在确认了物体在振动产生时会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随之停止的事实。把所学的知识作用到实际中去,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所服务,这是学习知识最终目的。于是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来讨论风声雨声都是谁在振动发声。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所以物体都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也弥补了教材在材料选择上的单一性。接着提问你能用手中的材料或者是身边的物体来自制一段美妙动听的声音嘛。这些问题的提出,既使知识得到了拓展,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我们这堂课的学习。

 最后展示的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提纲式的板书,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精缩,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我先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然后这三种物体PS:鼓、钢尺、皮筋)实验总结得出振动产生声音。

 各位老师们和伙伴们,以上所说只是我预设一种方案,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临幸发挥,随机生成。所以效果如何,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2-1 7:34:01编辑过]

TOP
34#

这是一场成长之旅


-----南师 黎霞



一、与导师面对面

12月11日早上6点起床,7点从学校出发,一刻不停地前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想早点见到盼望已久的导师和小组的小伙伴们。尽管时间如此紧凑和身体不适,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累。当晚吴建伟老师(海风老师)和我们面对面聊一聊我们的科学课,聊一聊科学课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聊一聊我们的未来就业。我们看了他的《抵抗弯曲》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在本节课中引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有效教育”即“EEPO”。在本节课中,我真正地看到了什么是探究式的科学课。从孩子们熟知教学楼的房梁引出课题,引领学生自主研究,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展示探究成果,发展孩子的学习思维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去寻找知识、批判知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课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及想法,在交流研讨中我们的思维也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之中,孩子们需要体验实验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方式方法......到后面吴老师在与我们聊一聊我们的科学课,聊一聊我们的未来就业时,让我不禁重新审视自己,科学课以及自己的未来所承受的分量是如此之沉重,让我有些无法呼吸。就是这样交流不断,学习不断的状态,让自己在路上!

二、让喜欢转为热爱

12月12日上午《科学课》杂志社主编刘绍江老师的《科学,值得我们热爱》讲话,我们很难改变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确定20年后我们在做什么但我们可以满腔热血的做好现在的事、归依内心的选择努力就好,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引起了我的共鸣。说来也很搞笑的,填报志愿时,不想读师范,但父母始终认为女孩子该读师范,没办法,想通过哭鼻子的办法以求得家人的同意。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得知自己是科学教育专业,想着这是什么专业,换掉。便打着小算盘希望能在大一新生报道时,偷偷换了专业。于是我见到老师,我的第一句话是老师好,第二句便是怎么换专业,这样尴尬的场面。由于学校有硬性规定大一不可以换专业,我想跳槽的想法才不得打消。到后来,观念是180度的转变。科学在我心目中原以为是艰涩、难懂的学科,科技奶奶、科技爷爷却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我在看看、听听、做做、想想、玩玩中走进科学,感受科学实验带来的快乐。再到“复星·桂馨科学教育奖学金”师范生培养及自己亲历科学的学习,让我对科学教育专业有了高度认同感,并想致力成为一名有爱、有作为的小学科学老师,让喜欢转为热爱,抓住学习的机会,一路走在探究、热爱科学的道路上。

三、满满的感动

此次武汉之行又是一次取经之行。我想努力地留下一些,当然也想带走一些。回顾这次线下活动,我带走的不仅仅是伙伴们的热情,海风老师、冯凌老师、刘绍江老师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这里伙伴们的好学努力和老师们给我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我还带走了感动。

首先感动的是桂馨基金会为科学教育做出的公益事业。让我有幸接触一线优秀的科学名师,这样的学习机会使得我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一样,不断汲取养分。其次感动的是海风老师、冯凌老师、刘绍江老师。海风老师和冯凌老师不辞劳苦、推掉其他工作;真是好事多磨,老师因天气原因被堵在路上,被迫在狭小的车厢里待了2个多小时,到达武城都没有一刻休息,紧接着开始我们的活动,持续到晚上11点多。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奉献和热爱,看到了他们对改革科学课的呼吁。最后感动的是我们智联小组的伙伴们和参加这次线下活动的武城小伙伴们。智联小组的伙伴们不停的为我们这场约定忙碌与奔波,因为科学缘、桂馨缘,决定了一场相约;注定了我们美好的相遇。还有一个是原本是20左右人的队伍,我没想到14级的学生会全部加入进来,他们主动的参与和对科学教育的喜欢,除了感动,还剩佩服。

四、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武城初等教育学院学生成果展是去线下活动教室必经之路。看着那些成果展,一种差距感悄悄在我心头涌上来。再到后来我看了他们上的科学课,虽然不成熟,但我看到了他们努力的去学习如何面对课堂、如何面对学生,一种认真劲,让我不得不正视差距,想奋起直追。也暗暗劝慰自己不要总看到别人的优势,否则只能是妄生艳羡,只能永远落在后面、比别人慢几个节拍。

冯凌老师的《从当科学老师说起》专题报告。冯凌老师主要以“怎样当好一名科学老师”说起,向我们续说了教案的薄备与厚备。学到了我们师范生们应当如何面对课堂,面对实习,面对教师资格证面试。学到的越多,我就越加深刻的感受到我的科学之路的漫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科学教育是永无止境的,在这条永无止境的梦想道路上,我渐渐地收获了我的朋友,我最珍贵的情感,同时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满足感——心所要栖息的地方。我愿保持一份在路上的激情,为了我所追求的梦想,正如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我的过错,只是我的限制罢了,若想法弥补,想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武汉一旅,成长之旅,相信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这些平台提供的宽阔天空,自己会一路盛开!


----记“复星·桂馨科学教育奖学金”师范生培养第八组‘智联小组’线下活动

    2015年12月16日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1-11 22:43:45
TOP
35#

【 名师采访纪实】    听君一席话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时值四月,春风十里,令人不禁吟咏林徽因的这句诗。因为在这四月天,我们感受到名师对科学教育的爱,这是一种贴心的暖和希望!

胡滨老师——妥协还是坚持
老师,我有种这样的困惑:在我们那里,科学课是不受重视的,自己心里有想法、有理想,晓得我的科学课该怎样上,常常会做出有跟其他老师的不一样。但是我们那的前辈常常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何必如此认真,随便上上就好了,或者告诉我你的科学课该怎样怎样上。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她的科学课是传统的科学等等。她们常常想着来“同化”我,但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追求,这种矛盾我该怎么解决?
湖州市安吉县递铺小学的胡滨老师告诉我们两句话:想要有地位,就要有作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自己的信仰。认可自己的选择是很有意义的,坚持下去。比如学校要搞一个科技节活动,让你来负责。这时你得学会抓住机会,认认真真的负责,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喜欢你的科学活动,让其他老师看到你的坚持下来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利于孩子们的发展。相信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在“同化”她们了。是啊,平时我们要把握可以展示自己选择的机会!缺少想法尚不可怕,可怕的是拥有理想时的望而止步、无所作为。在理想诞生的时刻,需要我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敢于作为,需要我们精心筹划,付诸行动,去伪存真,化虚为实,让它一步步得以实现。

顾云涛老师——简单又真实的快乐
顾老师,你昨天的科学课《松果的秘密》,出现各种松果,还有菠萝、向日葵,材料特别的丰富。您是如何把我们身边的素材运用到我们的科学课里。顾云涛老师谈到我们科学老师平时应注重积累身边的素材,比如向口服液这样的空瓶子,在我们上沉和浮这个单元时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的孩子去理解,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个是勇于尝试,你可以挑孩子们喜欢的素材,做的是从0—1的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一种创造的乐趣。“业精于勤,积沙成塔”。其实不管在教学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以及在教具制作准备方面 ,应当努力地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而达到量到质的突破。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顾老师的一段话:来参加的初心不是那些所谓的奉献,所谓的高大上,我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给大家带来思考和想法,遵从于身心愉悦的感受,这就是种快乐!这种简单真实的快乐,却温暖了我的心!顾云涛老师愿意从萧山到芦山来和我们谈谈科学,我想这离不开顾老师对科学教育的热爱和执着,科学教育是落在顾老师心湖里的一朵云,他甘愿做她手中所执的那把伞,永远呵护她。

袁和林老师——因为热爱才会执著
袁老师,您对我们这些在校师范生有没有一些期待,能不能给我们建议?
湖州市安吉县教研员袁和林老师建议我们首先要有责任心,如何没有责任心,就不能成为一名各格的教师;其次我们要对科学教育有兴趣,没有兴趣,会厌倦于教学,因为热爱才会执著。最后个人业务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高,深入思考,善于总结,用心去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袁和林老师这些宝贵建议,我们获益匪浅,我们浮躁的心得以平静,继续坚持在追寻科学的道路上,就好像打了镇定剂一样,同时也像去加油站充了一次油!

听君一席话,如沐春风!载着名师们的敦敦教诲,继续着我们愉快的科学探索之旅,且行且吟!
------记2016年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四川芦山站)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6-16 01:14:29
TOP
36#

课堂实录详细精彩!
TOP
37#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向你学习!!
TOP
38#

回复 35楼南昌师专黎霞的帖子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TOP
39#

[引用]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向你学习!!
zdy888 发表于 2016/5/5 10:18:31

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5-07 16:31:54
TOP
40#

做个热气腾腾的人



热气腾腾,像是冬天掌心呵出的气,温暖得水汽淋漓。
未曾想过今年还能再相遇,也未曾想过今年能与二组(桂馨苏湘科韵组)可爱的小伙伴相遇相识,且有一种某明的熟悉感......

第一次见魏红春老师时,我特别觉得特别的熟悉,倍感亲切。于是傻乎乎在魏老师面前自我介绍。现在想来也甚是喜悦。魏老师是作为名师志愿者过来与我们这群初来乍到的小志愿者,乐于分享她的志愿者经历并设计相关的活动让我们去亲历科学,也对我们悦读周提供了相当宝贵的建议。说实话,真心难得见到名师这般的亲切,这般的不计回报、不远千里的愿意去把她的所见所闻与我们分享交流,带给我柳暗花明的感觉......魏老师很爱笑,我很难忘记那时她送我进站的笑、难忘那时尊重我让我选择的笑......那是种看似平常却暖人心的笑容。

魏老师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留心生活、关注身边。当我们在抱怨找不在桑叶给蚕宝宝时,想了诸多办法无果时。魏老师却“神”了。培训行程很满,魏老师却能观察到诸多树下的小桑树,魏老师欢心跟我说时,我一瞧,还真是桑树。你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等你。还有在我们从酒店去培训地的路上,魏老师却找到一条小近路。那是一条我以为的死路。不曾想就是条近路。也许热气腾腾生活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懂得寻觅和挖掘它的小美好,而不是一味在压抑中抱怨。我一直相信,这样的人终会迎来满树花开。

一直觉得有些人,认识就好,没有必要深交,多少表面丰沃的土壤其实贫瘠一片,开不出保加利亚玫瑰。可对我而言,魏老师是个热气腾腾生活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

在悦读周志愿者培训后,我还能有幸地与贴心的魏老师、二组可亲可敬的小伙伴相识一场。
在这里还有一位特别的人,那就是我们的翠姐。与我们的魏老师一样,热气腾腾的人。在去年湖北襄阳时我们私下聊天时当时就有谈到组队去参加桂馨悦读周活动。其实当时我的内心是有些激动的,也没去想自己真正组队去。没想到今年再遇翠姐,竟是自己真正组起了队来参与培训。说来惭愧,也感激不尽。在去年和今年也得翠姐诸多照顾。在6月5日深夜,我还抓住翠姐询问了一大堆问题。翠姐也是耐心为我这迷糊的小学妹解答,不厌其烦。给了我很多关于团建的有效建议,给了些我设计活动的思路,给了我些悦读周做事的方法。无保留,不求回报的举动真心让人感动和惊喜,可亲可敬!


二组其他的小伙伴也很热心,让人一见如故,故事总是说不完(不说了,让我一个人独享好了,嘿嘿~)。我常想这是因为科学缘,桂馨缘,才注定有场这般美好的相遇!

与热气腾腾生活的人交往,我想是为了保住我在熙来攘往中的一份温情。希望情感的浓度高一点,不易被稀释与淡忘。我也带着这份热气,做个热气腾腾的人,敢于选择,也敢于承担。在这年头,活出我的生命力与执行力。只愿在成长中一直保持一颗热闹而明亮的心。


                                                            ----- 2016年6月桂馨书屋悦读周志愿者培训(长沙场)后
TOP
41#

合影
-7534b10643ebd806.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1:43:25 上传)

-7534b10643ebd806.jpg

-21d8d099ce63784f.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1:43:25 上传)

-21d8d099ce63784f.jpg

1465143017557.jpe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1:43:25 上传)

1465143017557.jpeg

TOP
42#



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已打造好,请称我为大侠船长

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简介:以杜鲁门总统家乡的州名命名的“密苏里”号,在1944年6月11日下水服役,1945年1月“密苏里”号作为第3舰队旗舰,正式加入美国太平洋舰队,1945年2至7月先后参加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和对日本本土的攻击作战。 “密苏里”号见证了二次大战结束的历史性时刻。1945年9月2日9时02分,停泊在日本东京湾中的“密苏里”号成为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地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  
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制作1 (1).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23:51:32 上传)

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制作1 (1).jpg

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制作1.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23:51:32 上传)

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制作1.jpg

我的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1..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23:51:32 上传)

我的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1..jpg

我的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2..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23:51:32 上传)

我的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2..jpg

我的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3..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23:51:32 上传)

我的美国密苏里号站列舰模型3..jpg

全班集体照..jpg (, 下载次数:0)

(2016/6/16 23:51:32 上传)

全班集体照..jp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6-16 23:51:32
TOP
43#

试讲小思



今天试讲了教科版五上《运动和力》单元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这课。介于还是师范生,所以大学同学是本次的小学生啦,也是第一次试讲,忐忑又紧张。试讲完,俺也来小结一番。
1.我还是比较心急,急着想让学生说出老师意料中的话,有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或介绍自己的发现和看到的现象时,老师引导得过多。

2.在这教学中,其实学生部分实验是失败了的。然而由于时间原因,我只是安排学生重做了。实验的失败并未引起学生的思考、辩论,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我想这有2个主要原因:教师没有去深究、放过了和加上时间不够、课堂上无法完成进一步的探究。(对小学生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不在科学结论本身,而在于经历寻找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当学生遇到失败,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善于在失败中找原因,同时进行科学思想的教育。有时我们需要这样的失败为我们提供教育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进行辩论的机会。(我是这样觉得,但是我的行动未和思想联合起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重新做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这是我多年的惯性,习惯于去获得最终结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让我们习惯,不敢质疑。虽然这次试讲只是发生在充当小学生的同学间,但是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真实发生在我以后工作中,我想我会去鼓励学生善于在失败中找原因,去提供教育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进行辩论的机会。同时在授课前,教具努力准备最好的,降低误差并在实验前提醒。哎呀呀,还有什么好的法子不?)

3.未及时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在这试讲教学过程中,“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把气球安在小车上,小车就应该跑起来。可是小车就是不怎么动,这时“学生”很着急,用手推一下车,使它走起来。对于这样的现象,还好自己当时及时教育了一番(一定要尊重事实,科学实验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
TOP
44#

襄阳记忆1---科学师范生与名师交流研讨


                                                                                                                                                                                                                               -----2015年桂馨湖北襄阳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观摩





陈志强老师:一毕业就教书

生:我们也一样

生:一毕业就教科学课吗

陈志强老师:不,那时候还没有科学,03年才开始的

生:那个时候是自然课

陈志强老师:对,自然再到常识

生:我记得我也问过另外一个老师,是我去年实习的教导主任。吴老师你是学科学的吗?然后吴老师说学科学?我们那个时候都没有

叶军老师:其实教科学也好、教数学也好、教语文也好。学科不同,但都相通的。以学为中心。一个老师霸着讲台不放,能下来就下来,让学生去说。然后关键是你对学习活动设计这一块。讲一个小故事。

生:好

叶军老师:这个小故事跟做人有讲究,就是我的第一次机会是怎么来的。就是在02年的时候,我们湖州市常识优质课拿了一等奖,第一名从此走上了教常识这条路了。应该是我正儿八经开始啦。原先自然,后来常识。本来是语文、做完小校长都是不专业的啦。99年后开始教常识,30岁开始教常识,各方面研究都不是很深,然后调到县城小学里面去了。02年湖州市要进行小学科学常识优质课比赛。我们学区里有5所学校,学区里推一个到县里面,然后再5大学区比,推出最优秀的到市里面参加比赛。刚好我们学区的教导主任跟他学区的农村几个教导主任把我刷掉了。我也去参加比赛了,先学区里刷掉,二等奖,送县的资格都没有。然后,它们5大学区比,推出一个,也是我的同学,推到市里面去上优质课。那么这里面呢,他的水平是不是最高呢,不是的。当时评委有种关系在里面。那时候教研员关系跟我很好的,当时跟我聊,叶军,最后评出了他去市里参加优质课比赛,但是,我知道他上这个优质课是没有把握的,虽然把你刷掉了,但是你在这个方面是有研究的。你能不能帮帮他。我说这个肯定没有问题。那个时候02年开始做课件嘛~叫他到我们第一小学试教,那个时候我们4个平行班。他要做什么课件,我帮他做,我尽我最大能力帮他。好,第一遍来试教不行,跟他一起修改课件,跟教研员修改教学设计,叫他第二天再来试,不行,换个学校帮他试。一直帮他这样做,到临去的前三天,那个老师跟教研员讲了,洪老师,我不想去了。你为什么不想去了。昨天早上来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教案的事情,结果车子开到一半,想起家里的煤气忘记关了,咚咚的赶回去,把煤气关了。今天早上我来的时候,我又在想这个事情,想的时候,差一点把一个人撞了。真的,我觉得我不能胜任,你另外找一个人,我真的不能去,我怕我再2天这么搞下去的话,我会出更大的事情。他对教研员这么一说,直接打退堂鼓了。他说他不去了。那他不去怎么办。当时5个学期排不是1、2、3、4、5吗,你第一个不去,就第二个去,剩下三天时间了,怎么能接得上这个课呢,课题已经报上去了,改不了的。你真的不去了?不去了。那叫叶军去,因为他一直在帮你研究这个课,当时是学区给我二等奖,送县的资格都没有的。洪老师跟我讲,你去,方正这个是你在一起研究的。我说这个我去好不好,等下其他学区教导主任得说话的呀。他说,你管他们呢,我定的,你去。那我就去了。在不断的帮他改课件、改课的时候有自己的思考,但完全没想到我会去上这个课。后天要去上课了,今晚给我讲,你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上。当初那个老师说不去了,当时几个学区的教导主任知道了,这个课叶军不能去的啦!必须第二名去的啦。教研员说,这个我说了算,不用你们。后来我去上了,最后是湖州市小学科学常识优质课第一名。拿回来,从此走上专业化道路。这个说明了什么?当初我跟他是竞争对手,然后他去,我没去,能力比他好,但是我还能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他。在你们今后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类似的竞争关系、利害关系或者怎么样,你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尽力帮助别人。

生:行善积德必有福报!

叶军老师:所以后来,我跟教研员聊,其实我当时的压力是很大的,你叫我去,我必须拿一等奖,拿二等奖,不仅我回不了安静,你也回不了安静!

陈志强老师:你那教研员慧眼识英才呀!

叶军老师:如果说当初我因为我是二等奖,不去帮他,是不可能有这个机会的。第二个,如果我不是诚心的去帮他,不是对这个课很有研究去帮他,我也不可能拿到一等奖。所以很多时候,做人胸怀大一点,能帮助别人尽可能帮助别人!好啦,我的故事讲完了,轮到你讲了!

陈老师:哈哈~我没你那么好的故事,很平淡的。

陈老师:其实我读师范,丽水学院办大专班,然后我又读了2年大专。这2年大专读完了,就被分配到县城里面了。3+2,读了5年。为什么我去读大专呢,因为我觉得我不会教书,也不适合教书,还可以读书,就继续读,希望大专读了,还可以继续读。还有一个是,读了大专可以分配到城镇,那诱惑力是很大的啦!然后一毕业,当时我们县城有2所学校,一个是实验小学,一个是镇小。我有7个同学读了大专,竞争也是蛮大的。还发生一个很有趣的事。有一个老师跑到更好的学校去发展了,实习是在实验小学实习,那个实验小学校长一打来,马上叫我去学校报道。他电话打来前,其实镇里的通知书已经给我了,叫我到镇小去报道,我一拿到通知书就去报道了,回来时就告诉我去实验小学报道。我呢,没呀,已经去实验小学报道了。就办法了,报道了就不能换了!后来实验小学跟我说,怎么不去报道呢,课都已经帮你安排好啦!

管老师:那当时有没有感到很遗憾,一个是实验小学,一个是镇小?

陈志强老师:没有的,当时是很纯洁的啦,哈哈,真的没什么想法!

生:哈哈,现在依然很单纯

陈志强老师:哈哈,是很单纯,头脑比较简单!实验小学帮我安排了,一年级班主任,教语文。很惊讶的!后来去了,镇小也是很惊讶的。那个学校很难找,比较简陋,外面都是小商品市场,走过小商品市场,才能看得到校门。走进校门,就看到了操场,喔呦,就是一个方也不方的三角形。大概就100—200平米的水泥地,就是操场,然后再就是2栋教学楼!我都没到会是这样,比我老家的学校都没大多少。县城里面的学校怎么就这么差劲呢!

开学后,学校总共35老师,算上我,就5个男的,其他4位男老师都有40岁了。体育课和常识课没人教,就给我了,8节体育,4节常识,就这样子教。第二年体育老师走了,我就专职体育了!专职体育是有原因的,一个是我很年轻,一个是我很喜欢,尤其是球类。我也很用劲教,学校田径队也是我带出来的!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带领田径队训练,白天课上完了,下午5点左右接着带田径队训练,星期六、星期天也带,那时候也是一个人,单身汉!

生:很拼喔!

陈志强老师:恩,当时真的是很拼,都是一个人带,学校鼓号队也是我带!县里组织一次鼓号队培训,搞来搞去,校长排我去了!后来去学了,就我带了!当时没人去,都知道回来要干活,当时傻愣愣的叫我去就去了。那时候,精力无限,也不去想想自己累不累的问题。后来发现,那一年过去了,自己有胃病了,每天胃会痛。为什么呢,那个时候,早上训练,白天上课,晚上又训练,训练完了回到家里,别人都已经吃完饭了,自己又一个人,也很累的,先躺着睡一觉,睡着睡着就第二天了。有的时候,很饿的时候,就泡面,最后这样,一年下来,就发现自己有胃病了。那一年很拼,田径队也带出来了,去参加比赛,代表镇小去比,然后呢,还有村小也选了人,选来选去,就只换了一个人!所有的运动员,几乎是我带出来的!然后去比赛,拿了个全县第二名。教委主任很高兴的呢,以前从来没拿过奖以前学校场地不好,带出去的学生也没拿到什么。那年,我带出去的,每个人2个项目,都拿到了奖,要不第一第二,最差也是第三!一回去去跟校长汇报!主任跟校长一个办公室。一进去汇报,听到的第一句就是主任说的,喔~看起来搞体育是比较简单,一去就拿到了这么多第一。那时候心里就是拔凉拔凉的~不知道自己是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却说这个是最简单的。后来校长问我,体育还教不教了,我就说我不教了!坚决不教,你叫我教什么都可以的。后来就叫我教常识课,因为没人教,后来就专职了!

美艳姐:那你们校长还是蛮好的!

陈志强老师:恩,是蛮好的。1999年开始专职常识课,刚好99年是我们教研员上台,9月份要搞一个县级的活动,要找几个老师去上课,在原来的教研员推荐下参加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县级的舞台上课,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9月份接到通知,就开始准备课,到12月8号去上课。整整2个多月里,每天都在琢磨课。

叶军老师:我问你,你上那次课瘦了几斤?

陈老师:瘦了几斤?当时就是100多一点,瘦也瘦不了,别人都说我是排骨!哈哈

叶军老师:我07年参加浙江省优质课,在衢州上的。为了那节课我瘦了多少,知道吗?

生:多少?

生:十斤?20斤?

叶军老师:从135斤瘦到110斤。

陈志强老师:那不一样了喽~本来我就是110斤左右,不能再瘦了!哈哈

生:叶老师更厉害!哈哈

叶军老师:那节课上下来,瘦了一圈。每天晚上都在思考研究、思考研究!

陈志强老师:真的是这样,那2个月里。后来想想,都没什么其他印象,就是每天放学了做在那里,想、做教具。不行又改!星期六星期天就坐在办公室里,想、改还有学习,自然课的书,借来拼命的看,上课!

叶军老师:所以你们现在跟我们年代不一样,上优质课,包括县里到市里市里到省里,我们那个时候真的没人比你走在前面,你只有自己不断去上,然后看自己的录像,再自己反思,只有这样子去做!像你们现在学习的话,像章老师也好,陈老师也好,前面有很多的范例可以借鉴,可以有很多收获。一旦有机会,抓住这个机会,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功。哪怕我再苦再累花再多的精力,也要把它做成功。毕业后要多大步朝前走,多虚心请教优秀的老师,积累经验,把自己的底子铺厚点!

陈老师:有这么一句话,人最遗憾的是在该努力、该奋斗的时候放松了自己!

叶军老师:人专注做好一件事

······

陈志强老师:刚开始的时候模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模仿,你会体会到很多,他的动作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他的这句话有什么作业等等。看似随便,却不随意,都是有含义在内的。模仿得模仿有水平的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模仿后要有自己的思考,哪些可以吸收,再进行自己的创作。·······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09:33:19
TOP
45#

151102  襄阳记忆2


                                                                                                                                                                               -----2015桂馨湖北襄阳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观摩



戴老师说课:

各位老师和专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教科版三下《温度与水变化》与《水和蒸汽》共同完成对凝结蒸发这一科学概念的建构。本节课我的设计是想以学为中心。设计了2个活动,一是找,二是罩!在这2个活动当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在交流观察中让他们对实际现象中能够解释并能够论证!从本节课上下来后,学生观察时间比较充足,在交流研讨的时候,忽略了倾听学生的声音!思维碰撞做得不够,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在学生比较多的时候,自己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加强。另外,我以为超时了,其实是还有时间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展示一些自然生活中,一些水、蒸发、水珠等现象给同学,这样他们就能更好的理解。

评课:

今天能够大家一起学习,我很幸福!我们这个戴老师,教学准备比较到位,教具也非常好,教态也是非常的和蔼可亲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我想提下值得商榷的地方,想跟戴老师一起学习。教学目标不是很清晰。导入时老师一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太简单了,没有做相应的铺垫。上来把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我很赞同,但是得做必要的铺垫。在课堂中分享研讨时,学生表达得不清楚,老师没有及时的去梳理。我个人认为,我们教科学得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我们生活中联系起来。像这个凝结,生活中很多,比如说我们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烧开水的壶盖上,把生活现象引用到课堂里,比较容易引起师生间的共鸣,这样课堂会上升到一个高度。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要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最后的总结固化,让孩子们知道这节课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是我每次上课要做的。我们得自己心里有底,怎么去引导学生上课。在座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首先,我从来不把自己当做一个副科老师。我觉得要把课上得比主课老师精彩,第一得精心的准备,材料上的、学生课外搜集资料上的、我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我得精心准备。另外,上课我像打了鸡血一样,要有饱满的精神。第二个呢,我得有精妙的引导和点拨。再者呢,每个环节结束后我得有精妙的小结。我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我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

听了2位老师上课,收获很多!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提出来,和专家各位同仁思考一下!戴老师一开始就提出来,我们9点10上课,我就在想我们非要9点10上课吗,我们科学课可能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始啦!非要几点上课,几点下课,这个规定的太死了。第二个,我在想我们这个课观察的任务是否清晰一杯热水、一杯冰水,学生要观察的是什么?我在下面也没听清楚,我们的屏幕上也没显示。第三个,我们材料出示的时机。包括我们的夏老师,一出来就出示那么多材料,会不会给学生带来混乱。这么多,它的结构、它的复杂性很难预料。第四个,研讨活动怎么归纳整理。我们要夏老师,一下子给了那么多材料,怎么玩都不知道。如果夏老师先给一个小鼓,研究下,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再来研究其他实验材料,去深入研究,这样是不是更清晰一点。这讲课看似都很热闹,但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提高。各个意见,不到之处,各位专家同仁指点!

这两课从纪律上看,虽然把时间都给了学生, 表明科学是做中学, 但要对这个实验现象进行有机整合,思维的碰撞。这个碰撞过程中刚好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候。建议用小组评价的方式进行调控。第二个,通过分发实验材料,就像刚刚这位老师说的,我们的材料不能一下子发给他们,这样会干扰他们的思维,要有层次性的发放进行课堂调控。第三个,是大家公认的观察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观察内容的不明确。并且没有看到老师的课题——水珠在哪里。这个课有2个实验,第一个比较简单,热水的水蒸气是非常好找的,平时我们下碗面条的时候,锅盖就有水珠啦,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很简单的生活现象。第二个实验是冷水中找水珠。水蒸气从哪里来?我们冰水中看到水珠,但是我们要交代水蒸气,水珠是从水蒸气来的,这个老师没有交代清楚。建议烧杯旁边放点白纸,白纸上抹点有色的粉笔灰。它只要一打湿,那个现象就明显多了。比在透明胶玻璃中看透明的水,现象不知道会明显多少呢。好,我的完毕了,谢谢大家!

我们都是来自外地的,但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我们不能放任自由,过分和蔼可亲。该让他们守纪律的时候就让他们守纪律,这是第一点。戴老师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让学生们在教室里造水珠,这点是非常好的。可以采用哈气的方法,再顺势引出温度的高低导致了水珠的出现。还有一个就是,对于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予点拨。比如说水温高达200度,150度的时候,这个是明显的错误,这是刻度的多少不是温度的多少,老师要给点点拨。


思考:首先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和蔼可亲,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学生思维是比较开放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地方。对于戴老师的课,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听完戴老师的课,嗯~水珠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首先在上课前,能不能让孩子们自己见过的有哪些。如果学生说得不到位的地方,采用几张幻灯片,比如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煮面条时锅盖上的水珠、秋冬季节玻璃窗上的水珠,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现象,跟学生紧密相连。然后再问,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现象,那在我们教室如何来造水珠,方法的前提是能在教室里操作,小组交流研讨,找出可行的方法。小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方法来做。提供学生需要的材料,比如玻璃片,冷水外面有水珠,这些学生可能都会想得到的。在做实验前老师给出一些建议,想想水珠产生在哪里、水珠为什么会产生。在做的过程中去研究水珠产生的原因,然后交流研讨,达成共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子做是不是跟学生的需求更契合、更合拍,思维更好的发展。戴老师的课有2个活动,一个是找。目标不够明确,要求是耐心等待、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目标不明确,学生实验都偏离了主题。学生把热水倒进冷水里,把冷水倒进热水里,倒来倒去。虽然说得开放,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但是开放不是放任自由。在后来中学生搞清楚了水蒸气,不是雾、不是霜,但是还是没有解决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第二个活动是罩,也不知道是哪个罩,课堂里也没显示出来。

路培琦老师:刚才好多老师发言,我觉得非常好。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自个老师心里明白就行了。也要让学生明白,就是我们这堂课我们要干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研究什么。上来你给他们两杯水,这个目的性要让学生明白。要有聚焦的过程,戴老师一上来什么都没说,开门见山,先得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它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然后你再布置你要干什么,怎么干。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组的记录,写得蛮好,画了一个箭头,一个热水,一个冷水。第一就是把热水倒到冷水里,冷水里的冰就融化了。这个说明什么问题,她不知道要干什么,她就觉得热水和冷水兑一下,看看化得快不快。第二个温度不一样了,一个热的,一个凉的。第三个冰水倒进热水里,发现一些小气泡。第四条把笔放进热水里,发现笔变粗了。第五条把纸放进热水里,纸就变软了,把纸放进冷水里,纸比较硬。第六条,过了很久,热水变温了,温度下降了,水蒸气没有了。第七条从温水里看桌子,桌子有花纹。七条没有指向老师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他组还能说到点问题,这个组最明显没有说到。学习目标老师和学生都得清楚。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学生的实验时间太长了点,就2杯水不需要花10多分钟。还提前下课了,说明活动内容安排还不是很充足。

沈跃群老师;刚才路老师说活动时间长了,但是我看到了戴老师真的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前面2杯水出现,我觉得是非常好的。热水有水蒸气,遇冷有水珠,这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后面的冷水认识更为难些,这也是我们需要推进的。里面的水珠从哪里来,外面的水珠从哪里来。观察到现象,提出问题,猜测水珠从哪里来,再来论证,这样的推进的过程。

章鼎儿老师;活动设计的不错,老师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但是呢,我们自己的教学活动跟不上,孩子怎么去观察、思考、研讨,这个活动得去设计。我们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15分钟的活动只是停留在发现的层面。建议老师们把孩子们的记录单收集起来,仔细研究,你就能发现自己少做了什么工作,要做什么工作。要从孩子学的角度去思考,不能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思考活动。

夏宣强老师:说课略  《锣鼓声声》

叶军老师:发现老师说讲课?讲课是不是老师一直在讲?第二个上课前我们要把我们主要活动是什么想清楚,更要想清楚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我们老师如何组织学生去探究和研讨,如何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老师是一个支持者,主持者的角色。如何观察,观察方法;如何记录,记录方法;如何进行交流表达这些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

陈志强老师:抓住最核心目标,再围绕核心目标如何开展活动。材料要有梯度性的给孩子研究,材料的选择也得非常的明确。

章鼎儿老师:活动设计和引导,怎么让观察起来,思考起来,探究起来,这是老师要设计的。这里有三个层次:发现振动、认识振动、物体与振动的关系。给了孩子充足的时间,但是我们要想想如何提高活动的效益!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09:32:58
TOP
46#

151102  襄阳记忆3


                                                                                                                                                                                                                                   -----2015桂馨湖北襄阳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观摩
石赟老师说课: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知道推拉力使物体运动跟力的大小方向,小车运动快慢与载重物质量有关。重点是小车快慢与力的关系,难点是小车快慢与载重物的关系。首先用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他小车是怎样运动的,拓展到其他方面。告诉学生实验的步骤,计划实验所需要的工具,但看到器材学生还是很茫然,只有个别学生懂。实验中采用对比实验,不该一开始就在小车中放重物,用空车进行对比更好。

思考:从环境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实验材料丰富,关注全部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意愿,尊重创意。砝码,橡皮筋等器材使用要说明,课堂中小车掉地,教师没有注意到。过程流畅,实验单没有,要用数据说话。实验过程中也可不用秒表,用肉眼观察

沈跃群老师:小车的运动,就这一个主题下,有什么可以研究的活动呢。运动就有方向和快慢。今天研究的是小车的快慢,我们就有了一个问题小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那孩子去想小车跑得快跑得慢,跟动力有关。第二个与阻力有关,就是自身的载重量。就出现了2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小车的快慢与拉力有关,拉力大,小车慢,拉力小,小车快。在拉力相同下,自身载重量重就慢,自身载重量轻就快。今天就集中研究第二个问题,小车的快慢与载重量有关吗。把核心问题拿出来,然后孩子们看着核心问题,就来做自己的猜测,把猜测理出来,做的就是这个变量与哪个变量有关。怎么开研究这个问题呢?孩子们会想重一点重一点,是不是跑得更慢呢,那我们要保持哪些量不变呢……接下来实验再采集数据……在采集数据时老师帮助孩子们解决操作上的困难,采集会更有效,数据来论证之前的猜想!

叶军老师:我们上课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聚焦问题,更快切入到问题中去。一节课的价值取向决定我们课的设计。比如这节课是在对比实验的设计还是为这个实验结论的处理……

陈志强老师:要明白核心目标,懂得取舍。注意细节,比如视台底,不方便看;砝码精细,要用镊子拿;桌子比较小,可以用木板固定起点终点,让数据变得更加真实。

章鼎儿老师:前面拉力对小车跑的快慢不用研究,载重物重量有问题。前面26分钟的教学效果不怎么好,效力也不怎么好。在科学课上孩子们怎样学习,发展他们的认识。教学不应该是听老师讲,听学生讲。建议是让学生主动,尽早活动起来,积极参与活动中,适合小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去。包括控制变量,如果这个班的孩子不知道控制变量,那么这节课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控制变量,老师去观察他们会控制变量不,变量控制不好的话,他获得的数据肯定是有问题的。结果不一致,查一下,这个小组的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小学科学一说到控制变量,一致的就会说我们不变的条件是什么,控制的条件是什么,光这个讨论是不大有用的,说是这样子说,但大多做不到,而是认真观察学生动手,是否真正明白.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下,同样的力去拉车,重的会慢一点,轻的会快一点。这大体上符合学生已有的学习认识,对于孩子是不难回答的,所以这不是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哪里,主要的教学意义在哪里,教学价值在哪里,大家好好去思考,如果这个思考出名堂来,那这节会朝前走。
  

王立华老师说课:要求一个人做实验,其他人观察溶解免费,五香粉,冰糖等等的溶解过程,每个人都要参与,反思。让学生理解溶解的过程

我的思考:溶解过程要花一点时间,学生回家也不会再做,那怎么办。课有激情,引导学生探究。调整课堂纪律,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物质进行分析。注意对比,细节。实验的汇报要再组内进行展示。实验材料要充分,溶解选两种,不溶解选两种就够了,用不着选八种材料。

叶军老师:物质看不到了,不能判断KMNO4就溶解了,判断不正确。学生对溶解和溶化概念不清晰。对均匀分布也要做出解释。

路培琦老师:说2个小问题。一个是学生发言当中,讲溶解相关内容的时候,特别忌讳说糖没了,高锰酸钾没了,老师不给予处理,它不是没了,是在水中的。再有一个是高锰酸钾的过程,是让孩子仔细观察怎么就均匀分布到水里这一过程。所以不要急于搅拌。先让孩子们看看高锰酸钾是个什么物质,倒到水里的时候观察有什么现象,先不要搅和,高锰酸钾在慢慢溶解扩散,非常好,让孩子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建议先是把高锰酸钾放到水里你看到了什么,然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它溶解的过程,最后再搅拌。让孩子用语言表达他看到的现象,这很重要,这个过程需要培养孩子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在于说结论。

章鼎儿老师:超时12分钟。我帮你解决超时的问题。有些可以删掉,价值意义不大,我给你删掉19分钟,时间还有得多呢。第一个活动,糖水好喝吗,这个没什么价值。第二个活动是6分钟把糖放到瓶子里,请一个孩子来演示一下拿给大家看,搅拌给大家看。这2个加起来花了9分钟,这2个是没意义的,可以删掉!糖的溶解孩子后面还做了一遍,这个演示看也不见什么。第三个活动高锰酸钾15分钟,去掉。为什么,老师的意思是认识溶解,是帮助教学理解溶解,为什么要删掉呢?因为它没有完成好,教学没有完成好,这节课也反映出来了。7中物质有没有溶解,好多孩子没带书,填也没有填。填的看到大半也是错的。写着面粉、粉笔、五香粉都溶解了,说明高锰酸钾的问题没有解决。没有解决就去掉?我有话要说,我们研究校学生的溶解这个概念是怎么获得的。实际上学生的溶解认识是建立在溶解的物质和不溶解的物质比较的基础上的·······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09:32:32
TOP
47#

151103  襄阳记忆4


-----2015桂馨湖北襄阳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观摩



陈志强老师说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给大家展示的这节课呢是宇宙这单元,宇宙这单元,一直以来,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啊,它是个难解的痛,这些内容对我们老师来说,不管是对本位知识,专业背景这一方面来说,我们都不是很理想,我们大部分是教室干部家庭吧。但是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啊,它又是很喜欢的,其实不要说学生,自古以来,我们人类对宇宙就充满了向往,什么嫦娥奔月……我就是,是不是啊?而学生呢,其实对宇宙感兴趣的,也知道一些,假如你要他们来说一些科学知识,他们只会说什么黑洞呀,什么的,但他的知识是停留在最表面的,类似于百科全书的,偶尔有这么一个科学名词,至于这些背后的原因,他是不知道的,或者他也没有真正的去观察,所以这些就给我们教学带来一定的这种困难,加上宇宙这东西是很遥远的,很庞大的,很宏观的,对我们老师来观察日全食有一定的难度,观察日全食要等三百年,对于我们老师是没有机会啦,除非跑到国外去,在中国,我们日全食已经没有啦,对学生也一样,也不容易,没有那方面的,我自己也对这些内容感兴趣,所以挑这样的内容来上一上哈!首先,我来解释一下,我的理念,第一,我希望能像我们张老师一样体现科学的一般过程,比较简洁的方式,第二,在环节上有一个导入的活动,主要的探究活动,又在活动上来进行交流,体现一个延伸,第三,我还想在材料方面简单一点,学生的份子直接一个小球,老师也就几张卡片,用比较少的材料来体现它的结构性,板书呢,也比较简单,就几张卡片,这是我想追求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呢,我是想来体现科学的这一过程吧。从现象入手,看到这种现象来进行推测,论证这样一个问题,能够认识日全食这一过程,能够引起学生自主的长时间的探讨,保证更多的时间让他们相互讨论,相互探讨,提升他们对日食的认识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我尽可能的提供给他们更直观的材料,在探讨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们自己探讨,交流,动手展示。

张鼎儿老师:刚刚陈老师给大家讲的探究式的一堂课,我觉得非常充分,非常肯定这堂课,感谢陈老师,当然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对于细的地方我就不说了,特别是他安排让孩子们自己去研究动手展示,去发现日食发生的现象,给孩子的研究时间很充分,但总体上是超了点时间的。前面和孩子交流和观察展示现象的设计应该压缩一下,首先,展示现象,提出如何才能出现日食现象,让学生们自己去探讨。这个灯的教具挺好,挺生动的,学生们也挺高兴的,把它来比作太阳,当然,我们农村有些偏远地区是没有这个灯的,也可以用幻灯屏幕上来打出一个亮的圆球,来比作太阳,或者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圆比作太阳,不花钱,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日食关系图中,就像刚刚那位女孩子说的,三个圆圈不够用,至少得五个圆圈,因为,当日食发生后边的那个过程也要画出来,不然,有些同学会以为发生日食之后就没了。画日食发生现象的时候,应该从右往左,日食先出亏,然后食盛,再全食,整个过程至少要五个圆圈,圆圈不能太大了,太大了要涂老半天的。至于三球之间的关系没顾忌到,老师去看孩子画图时,第一组的日偏食不对,因为日食发生应在同一直线上,而那个图画的太偏了,会挡住太阳光,老师应该指出来,问问还有哪个组的和这张图是一样的,那样的探究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那个女孩子提出来的,黑影不应该是凹的,应该是凸的,老师提出来了,并且,问了其他组还有谁画的和他的一样的吗,这点很好。问问谁还有质疑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09:40:51
TOP
48#

151104  襄阳记忆5


                                                                                                                                                                           ----2015桂馨湖北襄阳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观摩



沈跃群老师说课:由现象猜测拱形力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用实验验证拱形承受的最大限度,感知实验的最大实证,感知层面的认识,实证层面的认知。物证的变量,尝试验证。实验过程中发现圆管变形了,在其中花费的时间较长,实验场地有限。在做实验之前孩子的敲敲打打,使得课堂效率没想象中那么好。结束后,学纸生采集的实验数据有误差。

思考:孩子们在研究科学时,孩子们能在课堂上信心观察,记录详细,分工明确。因此学生都投入课堂的教学,这是非常好的。还有个建议:建议两个实验分开做,是不是拱足的力越大,拱足承受的力也越大呢,那木块横放,竖放,或是三块全叠加在一起这样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呢。材料比较难找,可见沈老师下了很多功夫,电圈,木块,纸。木块轻移出,孩子知觉也有外推力,中间木块的外推力对上下木块都有推力的作用。

路培琪老师:这节课感觉细,老师在备课做足了充分准备,非常细致,是突出的。我们有些老师课前准备得不是很细,上课时手忙脚乱的。沈老师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细,连打出来的拱形照片都是当地的,给孩子亲和力。另外一个特点是沿着概念,非常细致的一步一步推进孩子的思维,使他们的研讨活动逐渐的深化,协作感很强。到这里面也有疑问,整个时间你用了49分钟,超了9分钟,那么时间的安排,活动的分配还要调整。把那个加拱角和不加拱角的实验简化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投入都非常好,说明老师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驾驭孩子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发展,很有功底!有几个建议,一个是木块太厚,材料考虑的细点。一个是做完实验,老师填数据,费了更多时间,还不如学生自己把数填上去,哪组做完就去填。最后实验做完了,数据也都出来了。

叶军老师说课:学生良好的探究基础,但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明白电磁的原理还是有点难度的。磁铁的南北极,电流方向并没有什么经验。怎样指导学生做学生可以做,学生能做的实验呢?让学生根据提示,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表达交流等环节进行完成实验。要解释电动机转动的原因比较难。而让电动机转动的因素有很多,南北磁极,电流方向,转子转动方向等都有关系。

评课老师1:为解释原理,老师要全面的阐述由电产生磁再到力的生成。这都需要老师对学生补充电磁知识。课堂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说清实验现象,出现语言表达的问题。用图可以直观的呈现。

思考:我觉得,学生仔细阅读,研读提示这个习惯很好。我们教给孩子的不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启示孩子该怎样做。再一个就是这个展示板,让孩子通过展示班增加了表达,能够互相交流。建议:教学是为学生服务,利用电动机原理,也可以拓展其他各方面的运用,更显示出小电动机的神奇之处。学生做实验时,要边观察边记录数据,借助教具学习。用最简单精炼的话描述一块电磁,两块电磁对实验快慢的概述。那电圈的个数对电动机转动的快慢有关系吗?一个小电圈可以使电动机转动吗?

路培琦老师:你设定你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打算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发现13条呢?你要落实到这个指标上,那这节课完不成。虽然有的组发现3条、发现5条,但是在交流研讨过程中,他们的认识就能够成为集体的财富。但是这样的教学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呢?能!因为他还带着疑问,回家自己再去研究,激发他去继续探究,但有的孩子不探究回家玩去了,但有的孩子很可能他继续研究,这就体现我们课上点到为止的作用,激发他的研究兴趣,发展他们的认识。一个是它的装置,掰开了小电动机架起来,然后一通电让它转了起来,外加2块磁铁设想的非常巧妙,是一种创造。再一个就是这个动画,揭示了它的原理。

章鼎儿老师:这2节课参与度高,且是是有效参与。老师要创建孩子们听他人发言的情景。2堂课有些问题存在。拱形的力量,这个题目就不行,拱形有力量吗?神奇的小动车也不太好。孩子们不会觉得小动力神奇,会转是它有电,这个孩子知道。但孩子们不知道它转动的原理。教材也需要改进。在拱形中针对实验取值有讲究,最大,中,最小三个数,我们取什么值。我们应该取最小的数,因为它是桥呀!学习单怎么设计,怎样避免学生低效劳动,留够孩子们思维活动和操作空间!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09:41:06
TOP
49#

襄阳记忆末    一次经历 ,一次成长



                                                                                                                                                                                                                       ----2015桂馨湖北襄阳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观摩                   

一、甜蜜的收获

过去的一周是忙碌而又有收获的一个星期,在这一周里参加了2015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第二场)。四天时间里,每天都是忙碌到很晚再匆匆入睡,但我知道,我这不算什么,那些参加试讲的老师和路老师、章老师还有我们的美艳姐更是辛苦。能够参加这次培训,真的很感谢桂馨给我机会,毕竟不是所有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都有这么好的机会。上课、说课、评课这一系列的循环过程,听到很多很不一样的意见,章老师、路老师等名师的点拨和想法,名师的科学课,感觉受益匪浅,朦朦胧胧的看到了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的骨架。科学课的结构安排:导入活动 ——主要活动——交流研讨——补充小节——课外延伸。时间分配、活动设计、核心目标等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沈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科学探究课,她精心设计教学,通过任务单层层推进,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拱形承受重力时的特点,采用生生交互的方式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给我们全体学员以启示。最后,沈老师和我们全体学员研讨这一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材料、设计活动,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感受最深的是叶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一辆玩具车引出小电动机,再用一张精心设计的助学单,引领孩子自主探究,后用小纸条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展示探究成果,激发孩子的学习思维,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成就了一堂简约而不简单的课,也让我目睹了名师的风采。  

在评课的过程中,章老师和路老师给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些建议总能给我很多新的思考,常常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枣阳市鹿头镇吉河小学的夏宣强老师带来的是《锣鼓声声》一课。他由孩子们常唱的课前歌导入引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接着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尺子、皮筋、小鼓、音叉、小瓶、水槽、水,怎样使他们发声和发出声音的现象,那又如何让它们停止发声和停止发声的现象是什么。孩子们开始做实验,教室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热闹不已。(ps:1.在后面的评课中,学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要跟上来,多思考怎样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学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再用自己的手共同合作收集证据,接着再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总结得出结论。2.实验材料要有梯度的发放,抓住重点选择实验材料,一步一步推进探究。3.新的思考:物体是由于振动才发出声音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真的明白了什么是振动吗,真的了解了怎样让物体本身发出声音,又该怎样观察到振动呢?在设计教学过程前这些问题是不是要考虑到呢?)等等。这一系列心里的变化是很自然的,又让我觉得很幸福。自然来自于这是我和大家思维碰撞的必然结果,幸福则是我又学习到许多,有种对科学课朦胧的感觉,虽说不是很快的进步,但至少自己觉得不再是茫然的。无论昨天还是今天,学到的越多,我就越加深刻的感受到我的科学之路的漫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正因为自己是一名科教人,更加意识到肩上的担子。相信明天,交流不断,学习不断。

在后来与两位名师交流中,我为叶军老师的爱心而感动,真的,那种情况不是很多人会选择伸出援助之手的。在那位老师临阵脱逃后,叶军老师迎来了一次上台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叶军老师没有认真地帮助自己的同事研究如何上课,没有自己长年的认真积累,他很难取得到2002年湖州市常识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真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陈志强老师的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我以后也会走上三尺讲台,踏上工作岗位。如果我同陈志强老师那般比别人多一份坚持、多一份用心、死磕到底,也会为自己迎来成功的机会,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

二、幸福的感谢

在过去的几天里,向湖南一师的伙伴们交流研讨过程中也是收获不少。起初,独自一人,人生地不熟,从来没自己出远门,还是一周左右,所以自己特别拘谨。翠姐也是比较照顾我,多次问我到哪里,告诉去宾馆的路线,不用拘谨,大大方方点。其实自己是一个慢热型的人,在后来也就慢慢好了点,培训后,也是蛮遗憾的,自己还不够主动。在写微信公众号要推送的新闻稿,也是蛮担心的,因为自己从来没写过,自己的文采也不是很好。于是写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还不够好,后来就让菲菲帮我看看再提点意见,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很没自信。几个小伙伴们也给我加油打气,相信自己。她们的话,顿时让我信心百倍,也许人就是这样,不够自信的时候,他人的加油是很有重要的意义。又在后来谈到团队建设,翠姐也是给了许多建议,在襄阳认识了一群爱科教的小伙伴,真的很幸福。真的非常感谢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有你们同行,我不会再感到孤独。

三、美丽的痛悟

一年之前,我没有听说过北京桂馨基金会,没有听说过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更不知道桂馨为科学教师成长提供了怎么样的平台与天空。我只是一个在校还不满两年的青涩在校师范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比热情更多的陌生、困惑等走进了复星·桂馨科学教育专业奖学金,开始了在科学里的耕耘跋涉。所在学校也没有这般浓厚,规模大、层次高、水平好的交流及展示,组织得也并不多,在校师范生很少有走出去看看、学学的机会。很多时候,大家只能够在自己学校这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相互学习、交流。我这次是有多难得机会参加2015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第二场),可是我的表现,我的定位在哪。主动性不够,显得拘谨又笨拙。美艳姐的话如同当头一棒,让我清醒了起来。想想定位,自己的近一年的成长之路,是不是偏离了最初的想法,我到底该怎么有效学习,有所长。自己的学习态度是不是摆端正了呢。来参加培训也是抱着学习的想法来的,可是我没有认真想过,我该怎样学习,哪些地方该有哪些提高,学是为了什么,学的又是什么,这些统统没认真思考。这等等的问题我需要再认真去思考、探索,以求科学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健。

四、静静的沉淀

纵观过去一周,章老师的讲座、11节课、8节学员研究课、3节名师研究课半天的同课异构,收获也不少。积累的同时,我也要求自己能够消化,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再慢慢的沉淀下来。这个也跟我回学校做的生态瓶有很大关系。培训完回到学校得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正好回来的时候,南昌下起雨了。在池塘挖淤泥,抓动物,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瓶子里十分的浑浊。可是一段时间后,猛然发现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浑浊的泥沙沉淀下来,瓶里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透过瓶子,想到了很多,也悟到了生命中得学会沉淀自己。人生需要沉淀,宁静才能致远,常回头看看,反思自己所学,才能在品味中升华,离自己的目标才会更近。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我的人生道路才有所长,有所寻。

桂馨的学习机会和浙江小学科学网的学习平台正在影响着我、推动着我、发展着我。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10:00:34
TOP
50#

如梦笙箫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题记


                                                                                                                                                                                              
伴着徐志摩的诗,我在回忆的长廊里,再次见到了那些点点滴滴....

路的开端,是我一个人踏入巾石中心小学的第一天。(小插曲:我“意外”参加2015年华东地区桂馨书屋悦读周培训后,以为自己可以参加悦读周,毕竟自己是如此期待,后来才发现自己小草一枚,没组织。伤心又不甘,于是向江西农大甘露支教团的团长毛遂自荐,这般死皮赖脸后,终于为自己争到机会,当时是非常激动的。由于我学校和农大放假时间不一样,后来独自一人踏上了去遂川的旅程。)盘形的间道、简陋的寝室、葱绿的山岭、弥漫的薄雾,和着些许的鸡鸣犬吠。这是我对将要生活十日之久的学校在我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在这里,我将要开始我期盼已久,想象过许多次的悦读周夏令营活动。

第二天便是迎接孩子们的时候了。我们吃过了早饭便来到孩子们的班上,因为我不是班主任所以是站在外面迎接他们 。看他们蹦着跳着来到学校在刚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就安静了,不知道是因为怕我们这些新老师,还是学校本就不是他们想来的地方。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定会让你们爱上这次悦读周活动的。我要让你们每天开开心心的上学,开开心心的回家,不带有任何的情绪,在这十天里你们只有开心。不知为何还有些小朋友们迟到了,或许是因为第一天的缘故吧,我们就没有追究原因。接下来我们举办了开营仪式以及向他们简单的做了点自我介绍。 那一天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是那么的无邪,那么的纯净。



我是第二天开始上课的,那天早上拿着备课本坐在办公室里想了各种开场白,设想了可能会在课堂上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但当我抱着备课本推开教室门看到他们的那一刻,发现一切都是多余的,他们会看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让你紧张到把准备的一切忘得干干净净。但我淡定了两秒之后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我是有备课本的,我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才来上这堂课的。那堂课上孩子们很欢快,我更欢快,于是那堂课就那么结束了。唯一不足的就是我准备的开场白付之东流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我们还是一样的上课,一样的抢饭,一样的开会,一样的分零食,一样的收着学生们折的小礼物...  


临走的那个下午,所有人都在满校园的跑,学生拿着粉笔和圆珠笔,在一个个老师的衣服上签名写字留念,我的衣服后背肩膀全是字,还“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洗要好好留着。我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只送给了两个学生我的哨子,跟他们说,想我了就吹吹哨子。临走时,有学生一大早来送我们,有一对小姐妹,叫熊雨婕和熊雨菱,拉着一个老师的箱子走了一路,问她们累不累,说,不累,一直送到我们上车。还问我们还会不会来,我们会想你们的。我们队的约定是谁都不能落泪,落泪了就自己默默的跑到角落里去,我们都在努力的保持一致,可是还是有人忍不住了……

坐在回来的汽车上,我一路沉默着,因为一开口或许就是无尽的怀念与忧伤,无心路边的风景,沉默可以抚慰忧伤的心灵。回到家,有我联系方式的同学和我聊天,说很想我,另一端的我已是泣不成声。因为我天性是很爱孩子的人,看到孩子落泪,我自己也会哭泣。越发觉得自己是个不适合当老师的人,因为我缺少可以让他们保持纯真的力量,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她们的棱角会不断凸起,又不断被抹掉。在这段经历中,我们或许都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带给了彼此快乐与回忆,他们的未来或许我不会再参与,但我依旧希望他们一路成长,一路快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志愿服务内容:2015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中心小学桂馨书屋悦读周活动)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14:02:17
TOP
51#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近期的实验或制作。若有不尽之处,请各位老师或伙伴们指点一二    

TOP
52#


叶脉书签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碱液具有腐蚀叶肉的特性,保留下叶片特有的脉序图形,制成漂亮的叶脉书签。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
叶片,碳酸钠,氢氧化钠,漂白粉,牙刷,水槽,水粉或其它染色剂.
四、操作步骤
1、选择叶片。
选择叶脉粗壮而密的树叶。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好。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等。在叶片充分成熟并开始老化的夏末或秋季选叶制作。
2、用碱液煮叶片。
碱液的配置:按1升水计算,碳酸钠(大苏打)70克,氢氧化钠50克(以上两种药品化学品商店有售),也可用石灰水代替碱液,在搪瓷杯或沙锅内将配好的碱液煮沸后放入洗净的叶子适量,煮沸,并用筷子轻轻拨动叶子,防止叶片叠压,使其均匀受热。煮沸5分钟左右,待叶子变黑后,捞取一片叶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检查叶肉受腐蚀和易剥离情况,如易分离即可将叶片全部捞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再逐片进行叶肉与叶脉的分离。
3、去掉叶肉。
将煮后的叶子放在手掌上或玻璃板上,用旧牙刷柄光滑处在叶面上轻轻擦试,受腐蚀的叶肉即可被擦掉,然后在水龙头下面冲洗,继续擦试,直到叶肉全部去掉。
4、漂白叶脉。
将刷洗净的叶脉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漂白后捞出,用清水冲冼后夹在旧书报纸中,吸干水分后取出,即可成为叶脉书签使用。
5、染色、绘图、写字。
用红、蓝墨水或其它染色剂染成你所喜爱的颜色,亦可在上面作画、写字,最后系上丝线即成。


小经验:1.桂花叶比较费时,刷也要用点力,叶子是弯折,不怎么平整,需要压。红叶石楠的叶肉非常好刷,刷完叶脉也十分清楚,叶脉也不容易破碎。茶树叶刷的时候,叶脉很容易被破坏掉,太脆弱了,并不是因为煮久了。
             2.刷叶肉时须顺着叶脉来。
             3.我们漂白用的时巴氏消毒液,非常好用。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和勾水,否则叶子很容易漂成渣。(亲身体验过,变成渣,非常心痛。)
             4.染色剂最好不要选择用彩色画画的水彩笔(跟我们以前小时候用的水彩笔),在上色时会不均匀。染完色,最好选择过塑,便于长久保存。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13:59:37
TOP
53#

碱液煮叶.jpe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碱液煮叶.jpeg

涮叶肉.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涮叶肉.jpg

刷完后树叶.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刷完后树叶.jpg

漂白ing.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漂白ing.jpg

晾干.jpe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晾干.jpeg

漂白后的树叶.jpe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漂白后的树叶.jpeg

过塑后的叶脉书签.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过塑后的叶脉书签.jpg

成品1.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成品1.jpg

叶脉书签.jp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13:40:41 上传)

叶脉书签.jpg

TOP
54#

一种缘分决定一场相约



2015年12月11日,“复星·桂馨科学教育奖学金”师范生培养第八组‘智联小组’在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的微格教室齐聚一堂。此次线下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学员说课、师生答疑、体悟式培训等多种形式,真切提高学员对科学教育的理解,提升学员的科学专业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增强学员面对实习及面试的能力。
12月11日晚上我们八组简单自我介绍后,在吴建伟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第八组---智联小组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在学员说课环节中,组长付三毛同学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情景、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内容丰富,全面。后面针对海风老师的科学课《抵抗弯曲》,我们进行了评课,大家积极思考,在交流研讨中思维得到碰撞,孩子们需要体验实验过程,经历探究;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在师生答疑中海风老师以举例的方式指导我们,将来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良好的规划。


12月12日上午《科学课》杂志社主编刘绍江老师的《科学,值得我们热爱》讲话,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刘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我们对专业及未来的选择问题;提出我们可以不爱科学,如果我们没有别的爱好,那就做好当前的事情,尝试将自己的不喜欢变成喜欢,并在这一过程中会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乐趣,一路走在探究、热爱科学的道路上;并且刘老师还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提出了五条建议:高质量完成自己的学业、多阅读多实践、重视每一次的实习和学习的机会、给自己正能量善于发现乐趣、给自己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成长。


刘绍江老师语录:
(1)我们很难改变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2)我们不确定20年后我们在做什么但我们可以满腔热血的做好现在的事;
(3)归依内心的选择努力就好。

紧接着海风老师带来《STEM给教学带来什么》体悟式培训。从破冰活动到初步认识再到动手体验,我们都玩嗨了。首先海风老师带着同学们进行破冰——搭廊桥,搭完后让我们讲出廊桥中所运用的STEM道理。提出为什么要强调STEM教育和STEM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交流研讨中,我们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对STEM教育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STEM是一种跨学科的、应用型的方法,它结合了动手做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当教师在考虑如何将STEM教育引入科学课堂时,必须将它们看作4种彩线,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才能织出绚丽的画卷。最后动手体验,制作3D眼镜,从玩中学,学中玩,共同感受STEM的精彩。


最后是冯凌老师的《从当科学老师说起》专题报告。如何备课、上课、说课几个角度教会师范生们如何面对课堂,面对实习,面对教师资格证面试。冯凌老师主要以“怎样当好一名科学老师”说起,向我们续说了教案的薄备与厚备。有效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该怎样去组织课堂教学,成功的上好一节科学课。


因为科学缘、桂馨缘,我们相约武城,注定了一场美好的相遇。是科学,让我们走在了一起;是桂馨,牵起一张无限情谊的网,成就了我们生活的一种精彩,智联小组将带着师傅给的真经,用朴实的行动,一路盛开,开在科学的原野上!




(文:黎霞)
                                                                                                记桂馨科学师范生一期培养智联小组线下活动
TOP
55#

超级泡泡之密


                                                                                     活动设计:黎霞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兴趣,增进孩子们科学探究体验,感受泡泡也可以变得巨大。

2、简单了解超级泡泡的科学原理,重在制作过程和体验探究过程。

3、训练和提升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二、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自行探究,自行制作超级泡泡,集中展示交流。

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活动的目的,低年级——用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中年级------研究水的表面张力,做一个超级肥皂泡;高年级-------研究泡泡液配方,做一个超级泡泡。(活动的开展根据每个阶段具体安排)

三、活动组织

1、活动总指导:黎霞

2、活动分指导:各班班主任

3、活动主持:黎霞

四、材料准备




五、活动过程

(一)了解超级泡泡1、引入:出示超级泡泡图片

2、超级泡泡之密1————材料

洗洁精,纯净水或自来水,甘油,胶水,大容器,钢线,棉布或纱布(医用绷带)

问题:添加哪种材料效果最好?

3、超级泡泡之密2————步骤

问题:做超级泡泡的方法是什么?

洗洁精,纯净水,甘油,胶水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将泡泡静置十几分钟,后把液面上的泡泡沫勺掉即可。用钢线制作一个泡泡吹制器,并缠上棉布或纱布,可以开始玩了。

问题:如何减缓泡泡消失掉

水的蒸发很快,水蒸发时,泡泡表面一破,泡泡就消失了,因此,在泡泡溶液里必须加进一些物质,防止水的蒸发。如甘油,它可以减缓了水的蒸发。

问题:超级泡泡的关键配方是什么?

洗洁精:纯净水:甘油:胶水=3:2:1:1

洗洁精:自来水:甘油:胶水=4:4:1

胶水:洗手液:洗洁精:水=1:2:2:4

胶水:洗洁净:水=1:2:3

液体香皂:甘油:水=1:1:6

…………

4、超级泡泡之密3————科学原理

问题:泡泡形成的原因:

泡泡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水面的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于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

问题:胶水和绷带作用是什么?

增加粘稠度不易蒸发。吸更多的泡泡水。

(二)一起来做超级泡泡

1、分发材料

2、超级泡泡标准:巨大,保持时间长

(三)展示交流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讲述做超级泡泡中的故事或想法或问题。

六、温馨提示

1.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研究兴趣,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指导老师可作适当指导,切不可越俎代庖。

2.各组提前做好材料准备,活动中做好人员分工与协作。

3.摄影组成员做好影像资料收集。

材料准备.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4 20:33:40 上传)

材料准备.pn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20:33:40
TOP
56#

闲来无事,养养小动物也是极好,不用花钱,便可在校园找到猜猜是谁。。。
为期一周的蜗牛观察,第一次如此观察小动物
蜗牛观察day1.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1.png

蜗牛观察day2.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2.png

蜗牛观察day3.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3.png

蜗牛观察day4.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4.png

蜗牛观察day5.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5.png

蜗牛观察day6.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6.png

蜗牛观察day7.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48:27 上传)

蜗牛观察day7.pn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5 00:48:27
TOP
57#

橡皮筋不倒翁小车

一.实验原理;
橡皮筋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

实验适应群体:小学低中年级学生。

实验说明:不倒翁小车可以让小孩充分认识橡皮筋弹性势能转换成动能的过程。

二.本科学小实验的主要材料有:

塑料瓶1个(带瓶盖)、一次性筷子1根、橡皮筋1个、木车轮2个(外直径10cm、中间孔4cm)、吸管1根、棉线20cm,一小块重物

实验操作过程

(1)在塑料瓶偏下部分用剪刀穿两个比车轮轴直径略大的对称的小孔

再在红圈部分剪一个口,用于接下来绑橡皮筋用的.


(2)将车轴穿过小孔后,在两边将车轮车轴固定。(在车轮和塑料瓶间加一小段吸管用于减少车轮和瓶身的摩擦 )瓶子的小孔一定要宽松,让车轮可以顺利转动哦

(3)用棉线将橡皮筋一端绑在车轴中部、另一端固定在汽水瓶口(让橡皮筋保持放松状态,橡皮筋不够长就用棉线接上)

小技巧;你可以在绑车轴的那个棉线上滴一点502,可以让棉线紧固。上部分车盖的棉线直接用瓶盖把它拧着就好了。

(4)在瓶子底部增加重物,砝码块是最好的选择,也可以用泥巴等等材料.
或者你可以直接給瓶子头部也装个车轮,变成三轮车的.

(5)组装完成.

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物质条件来发现科学,相信大家开动脑筋可以做出更美观更有创意的作品哦!



步骤一.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步骤一.png

步骤二.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步骤二.png

步骤三.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步骤三.png

作品.png (, 下载次数:0)

(2016/8/15 0:53:22 上传)

作品.png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5 00:53:22
TOP
58#


不忘初心

                                                                                                                                                                           -----研修小思

《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然我们科学师范生网络研修版,袁和林老师有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的谆谆教诲与我们这群小朋友分享~

袁和林老师的《不忘初心,志存高远》的分享实在是很赞且相当实在~

对新教师的要求:(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二)履行职责,不忘初心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四)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一)加强学习

其中加强学习,不就是希望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嘛  多读书,是自我修炼的一条捷径。读书且不受环境、条件等限制,容易做到!读书,既要读专业书,也要读杂书。在提高自己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到了要写文章时,不知要死多少脑细胞辣~可以说很苦恼,书到用时方恨少呀~我觉得读书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大家最缺乏的是行动,一种培养阅读习惯行动。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从一个良好的兴趣开始的。如果,你们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先从培养自己的兴趣入手,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你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坚持一年,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读课外书,并且每天读书的时间基本固定,就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长年坚持,读书就不再是习惯了,而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就像每天少不了吃饭,最后让它逐渐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二)不忘初心

这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人都有或大或小的梦想。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个梦想,或赚大钱、或愿得一人心不相离、或实现自我价值……但追梦的路上怎能不磕磕绊绊?追梦的路上又岂会一帆风顺?那些想去的地方、未完成的事,一定要去实现、一定要拿出行动。

就拿今年的夏令营来说吧~(好吧,又开始炫耀了2016年暑假,能够组队甚至带队去乡村小学开展桂馨悦读周夏令营活动,这是以前只能放在被窝悄悄想的事情。虽然放在被窝想过,也是很认真的想(哈哈~)没想到在今年夏天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高中说要在大学干的)。申请桂馨悦读周夏令营活动,从去年到今年,正式的已有3次。前2次都以失败终结。第三次申请自己心里也是十分没准的。从观摩四川芦山骨干科学教师培训,回到学校。突然桂馨科学课项目的管美艳,在桂馨科学教育交流群里。发布消息,有2个科学师范生的团队名额申请桂馨书屋悦读周。我一看大为惊喜,和四川的小伙伴饶思琪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便开始发起申请。

最为队长,压力是不小的。我们用自己最真诚的心,用心填写申请表。填完申请表提交后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接到电话面试。说实话,紧张级了。晚上做梦梦到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给我面试,一番紧张之后,告知申请没有通过。醒来以后,心里不安,又不断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可能会觉得很好笑,当时就是那般在意,因为期待太久~)其实后来申请是通过了的,接着开始我们的策划书。

我向有经验的队长虚心请教,集队员们的智慧,用一个星期把初方案写了出来。初方案——参加悦读周志愿者培训——修改方案——团队建设——细化方案  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悦读周上。

活动没经费、活动没高人指点、临时组队,这样的队伍能靠谱嘛、河南那么远……没经费就众筹、没高人就厚脸皮请教、组队多方位考虑找靠谱的熟人,好好团建……就这样见一个问题就杀一个问题~

就这样一路过来,回想过来,很庆幸自己努力抓住机会,和队员们一起合作努力。才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才有了故事的夏天,才结识了一群的志同道合的伙伴。机会,会像阳光一样跳跃!

即使天寒地冻,你也要遵守你的心,你心中那份不朽的热爱,始终如一,世界会也为你让开路~不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心中的那份光亮!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8-14 23:53:13
TOP
59#

《杯子外壁的水从哪里来》教学实录




执教者:浙江省温州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王小梅老师
记录者:黎霞


师:同学们在我们桌上现在放着2杯冰。这2杯冰现在??
生:融化
师:请现在用手指摸摸杯子外壁
生:纷纷用手摸外壁
师:什么感觉
生:冰、冷
师:你感觉冰说明杯子外壁温度怎么样?
生:降低、很低
师:在黑板上的杯子写上温度低  再看看你们的手,手上留下了什么?
生:水
师:喔,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从哪里来   关于这个问题老师昨天调查了我们班每一位同学的想法,现在让我们来欣赏我们同学珍贵的思考。


预计生的猜测:1杯口漏水
         2杯壁渗水
         3杯壁透气
         4杯外气体
师:好,这就是我们对于杯子外壁的水从哪里来的观点统计,让我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勇于表达的行为点个赞。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明确自己的观点了,老师根据你们的观点重新分了组,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抽屉你代表你们观点的牌子拿出来。
(生拿出牌子放在桌上)
师:把我们这些猜想是否合理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观察一下几杯冰,看看通过观察你是否还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在观察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结合你自己的观点,说说你要观察那个位置,要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支持你的猜想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经过讨论,坑定有方法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我的猜想是杯口漏水,我要观察杯口,观察到水把冰浮起来可以支持我的观点。
师:就是观察到谁要从哪里流出来?
生1:杯口
师:哦,就是你要观察水会不会从杯口流出去。待会你可以盯着杯口去观察。好,下一位同学。
生2:我的猜想是杯壁渗水,我们要观察杯壁有小水珠应该是雾。
师:哦,观察到外面有水就能说明是杯壁渗出来的?谁有补充?你说水是从里面渗出来的,我们应该观察到哪一点才能证明你的猜想。
师:老师提醒一下,水从里面渗出去,那么杯子杯壁应该
生:有孔。
师:是的应该是要有裂痕或是缝隙。
生3:我们要观察水蒸气出来时会组在一起形成小水滴,然后留在杯壁上产生了雾。
师:你讲的真好,真清楚,我就好像看到了那个现象一样。但是观察气体,气体我们是看不见的,你想怎么观察?
生:当杯子的外面产生了一层薄薄的雾我就知道了有蒸汽。
师:哦,你认为那层薄薄的雾就是蒸汽。老师可以明确告诉你,那层雾你轻轻一模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水。
生:通过杯壁有水蒸气就可以知道有气体产生了。
师:你觉得水蒸气是可以看见的吗?气体是看得见的吗?
生:杯壁上会形成一些雾。
师:老师刚才已经说了,这个雾是不是水蒸气?是不是?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水:对,就是水。那你怎么知道里面有没有透气?气体有没有透出来我们有什么方法知道?
生:摸离杯子近的地方,会感到比较冷。
师:我们靠近杯子看看那有没有比较冷的气体出来。也就是说要去感觉它有没有空气。你们认同这种方法吗?
生:认同
师:好,那就用这种方法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感受到有气透出来。看看你的感觉可靠不可靠。每个同学的思考都是很珍贵的。
生:观察杯外,观察杯外有没有一层雾。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个雾是什么东西啊。
生:水
师:那你怎么证明这是杯外气体产生的水?
师:观察哪里?这个确实很难,因为气体是看不见的。好,那同学们就自己在杯子周围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支持你的观点的现象
师 :好,同学们,我们刚才交流了一下,我们要观察哪里,观察什么现象才能支持我们的猜想,现在每一组同学都明白自己要观察哪里了吗?观察什么现象?
生:明确了。
师 :好,观察之前,老师还有几点提醒(ppt的温馨提示),不同的小组的观察重点不一样,大家要自己明确,观察时间为两分钟,所以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去观察。 记录好实验现象。
(生实验)
师:都好了吗?
生:好了
师:好,现在请谁来说一说,可以先在组内讲一下。
  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我刚才的猜想是杯口漏水,通过观察,我否定我的猜想,理由是我观察了两分钟都没有水流出来,我现在的新想法是杯外气体。
师:好大家给他掌声,他通过两分钟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要表扬他,因为尊重证据跟尊重观点同样重要,我们通过观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好,接着其他组的同学。
生2:我刚才的猜想是杯壁渗水,通过观察,我坚持我的猜想,理由是我刚把杯壁外的水擦干,杯壁有产水了。
师:杯壁外面一擦干马上就有产水了,是怎么产出来的,你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其他同学也可以帮助他一下,他用了多生动的一个词,产出来。好,请你说吧。
生:我刚才的猜想是杯壁渗水,通过观察,我坚持我的猜想,理由是我把杯子外面擦干,用手一摸,没有水雾了,再过一会二,又有了。杯子装冰,冷空气碰到就会有雾,然后天气有点热,雾会形成小水滴。
师:哦,先是形成雾,雾在汇聚成你们认为的大水滴,是吗?
生:是的。
师:好,同学们来看,你们之前说水是从杯子里面出来的,那你们确定水是从杯子里面出来的吗?
生:确定?确定的同学举手看看。
(部分学生举手)
师:这么自信啊,有没有不认同的,有没有对这个现象产生过怀疑过的?
生:没有。
师:那其他后面小组的同学呢?
生:有
师:好,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通过观察,我坚持我的猜想,理由是冰融化成水被蒸发答空气中,水蒸气在慢慢形成小水珠。
师:那你坚持你的观点,你有什么理由反对他们的观点呢?你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
生:因为杯壁外没有裂缝。
师:哦,你认为这个杯壁是没有裂缝的,你们怎么想?
生:杯壁上的裂缝有些我们师肉眼根本看不到的。
师:好,就是这个杯壁上的裂缝很小,小到我们看不到的。那你怎么说?
生:那有这么小的裂缝吗?
师:看来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在进行
生:验证
师:观察,好,他们不信你坚信有看不见的裂缝。好,老师问一下,你们坚信有裂缝的同学,如果老师把里面的冰换成红色的冰,红色的冰融成红色的水是不是能从裂缝里流出来呢?会是什么颜色?
生:红色的/白色的
师:好,她的观点我也先保留,请你说。
生:透明的。就是跟普通水一样的颜色。
师:你来说一说为什么
生:因为红色的冰融成红色的水,水出来时要经历一生成的过程。
师:好,有两种想法,我们待会看看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我把冰换成棉花,很干很干的棉花,里面会有水吗/
生:没有
师:换成很干很干的黄豆,里面有水吗/
生:没有。
师:你们认为外面会有水吗?
生:不会
师:都这么自信认为不会吗?
生:是的
师:想不想验证一下?
生:想
师:请用掌声请出他们
(生鼓掌)
师发材料,若有水了就先擦干。
生进行实验
师:红冰外出现的是什么颜色的水珠?
生:是白色的。
师:我们来擦擦看是不是白色的,(用抹布擦一擦)变白了吗?
生:没有
师:能不能看到这个颜色啊
生:不能
师:那这叫什么颜色
生:无色
师:好,赶紧改过来。好,后面一组,你们的红冰,看到的水珠是什么颜色的。
生:无色的。
师:好,那你们觉得师渗水的怎么想,这个无色的水是从里面渗出来的吗?
生:不是从里面出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觉得渗水这个观点师
生:不正确的
师:来,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杯子外面有没有水。
生:我们这组干黄豆外面出现了水
师:铁块外面有没有出现水
生:有
师:棉花的外面有没有出现水珠?
生:有
师:有一组说他们的瓶子里师空的,空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生:空气
师:这个外面又没有出现水珠?
生:有
师:现在大家觉得杯壁可能会渗水吗?
生:不能
师: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把杯壁的渗水的这一个观点也给否定了,刚才的观察真的是很精彩。那现在你们认为水是从哪里来的。
(全班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现在大多数认同杯外气体,但还有少数认为是这个,那认为是杯壁透水的小组通过观察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生举手)他们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好,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因为我发现我把杯子擦干后,用手可以感到杯子里一直都有冷气往外冒,我就觉得是里面出来的。
师:里面会不会透气还有待我们检验,我这有一个好办法,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教师演示)
师:如果冒泡泡,是不是透气,
生:有泡泡,透气,没泡泡,不透气。
(教师演示)
生:没有
师:那说明会不会透气
生:不会
师:好,看来这个观点也被我们排除了。水最有可能是从哪里来?
生:杯外气体
师:但是,是不是杯外气体,师杯外的什么气体,我们现在可以确定吗?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的进行研究才行,但是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豆子外面有水珠,我的豆子外面没有水珠呢
生:因为刚才那个黄豆放在冰箱了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杯外气体不是随便就能够形成的,要在一定条件下。
生:要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
师:就是要遇到温度很低才会形成小水珠,那现在,你们能完整的说一说这个水珠可能是从哪里来?
生:我觉得水珠是从冰水混合物而来的
师:是因为温度低
生:是的
生:水从冰箱拿出来的时候师冷的,外面是热的,一冷一热就形成了水蒸气了。
师:就是外面的空气一遇到冷的杯子就形成了水蒸气了,好,那这个观点是我们通过观察得到的,下一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ppt展示)
师:鸡蛋上的水珠从哪里来的?
生:空气遇到冷的鸡蛋形成的。
师:如果把一杯冰放在桌子上,一晚上以后,会。。。。。。
生:会变成水
  水回流到桌子上面
  一模一样杯
  壁上有水珠擦干后就没有了
师: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实验
师:老师这杯冰,让班长带一杯回去,放在教师,不要碰它,明天再看它有什么变化。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