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六年级偃麦与燕麦哪个正确 [复制链接]

1#

[讨论]六年级偃麦与燕麦哪个正确

燕麦,又名雀麦、野麦。    学名:Avena sativa L.

http://baike.baidu.com/view/41357.htm

        禾本科,禾亚科(Agrostidoideae),燕麦属

        燕麦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带稃型的为主,常称为皮燕麦。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的为主,常称裸燕麦。裸燕麦的别名颇多,在我国华北地区称为莜麦;西北地区称为玉麦;西南地区称为燕麦,有时也称莜麦;东北地区称为铃铛麦。

燕麦的生产概况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分布在五大洲42个国家,但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燕麦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各山区、高原和北部高寒冷凉地带。历年种植面积1800万亩,其中裸燕麦1600多万亩,占燕麦播种面积92%。主要种植在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陕西云南四川宁夏贵州青海等省、自治区,其中前4个省、自治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0%。种植燕麦有210个县,但集中产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南北,河北省阴山和燕山地区,山西省太行山吕梁山区,陕、甘、宁、青的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云、贵、川的大、小凉山高海拔地区。近年来,全国播种面积下降到1500万亩,但由于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平均亩产从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如河北省张北县对口淖1989年种植冀张莜4号100亩,平均亩产301公斤。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种子公司1996~1998年引种冀张莜4号,出现了亩产365公斤的高产田块。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郭宝营村连续多年平均亩产保持在200公斤以上。实践证明,我国裸燕麦是一个适应性强,产量较高的粮、饲兼用作物。

燕麦的种植特性

        株高60~120厘米,须根系,入土较深。幼苗有直立、半直立、匍匐3种类型;抗旱抗寒者多属匍匐型,抗倒伏耐水肥者多为直立型。叶有突出膜状齿形的叶舌,但无叶耳。圆锥花序,有紧穗型、侧散型与周散型 3种。普通栽培燕麦多为周散型,东方燕麦多为侧散型。分枝上着生10~75个小穗;每一小穗有两片稃片,内生小花1~3朵,也偶有4朵者,裸燕麦则有2~7朵。自花传粉,异交率低。除裸燕麦外,子粒都紧包在内、外稃之间。千粒重20~40克,皮燕麦稃壳率25~40%。

        燕麦是长日照作物。喜凉爽湿润,忌高温干燥,生育期间需要积温较低,但不适于寒冷气候。种子在1~2 ℃开始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的低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蒸腾系数597,在禾谷类作物中仅次于水稻,故干旱高温对燕麦的影响极为显著,这是限制其地理分布的重要原因。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5.5~6.5的酸性土壤。在灰化土中的含量少于 0.2ppm时会严重减产,缺铜则淀粉含量降低。

栽培  

        播种期因地区而异。中国华北、西北、东北为春播区,生育期80~115天;西南为冬播区,生育期230~245天。燕麦需水较多,而中国主产区又属于旱作农区,因此,通过早秋、镇压等办法蓄水保墒极为重要。宜选用苜蓿草木犀豌豆蚕豆等豆科作物为前作。土壤瘠薄的地块,可连续采取轮歇压青休闲的轮作制。灌溉地要选用抗倒伏、耐水肥、抗病的良种。播前进行种子消毒,预防坚黑穗病。春播燕麦区为避免干热风危害,土温稳定在5℃时即可播种。旱地燕麦要注意调节播种期,使需水盛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秋翻前宜施用腐熟、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播种时可用种肥。旱地播种密度每亩基本苗20~22万,灌溉地每亩25~35万。分蘖初期或中期追肥、浇水,后期要控制徒长。积水易致倒伏。

        燕麦的主要病害是坚黑穗病、散黑穗病和红叶病;局部地区有秆锈病、冠锈病和叶斑病等。多使用抗病良种及采取播前种子消毒、早播、轮作、排除积水等措施防治。主要害虫有粘虫地老虎、麦二叉蚜和金针虫等,可通过深翻地、灭草和喷施药剂等防治。野燕麦是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可通过与中耕作物轮作,剔除种子中的野燕麦种子,或在燕麦地播种前先浅耕使野燕麦发芽,然后整地灭草,再行播种等方法防治,也可采用化学除莠剂。

燕麦的经济价值
        

        在我国人民日常食用的小麦、稻米、玉米等9种食粮中,以燕麦的经济价值最高,其主要表现在营养、医疗保健和饲用价值均高。

①营养价值高。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综合分析,我国裸燕麦含粗蛋白质达15.6%,脂肪8.5%,还有淀粉释放热量以及元素,与其它8种粮食相比,均名列前茅。燕麦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分别是小麦和玉米的4.7倍和7.7倍。燕麦中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都比较丰富,特别是维生素E,每100克燕麦粉中高达15毫克。此外燕麦粉中还含有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甙(人生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的均居首位,尤其是含赖氨酸高达0.68克。

②医疗保健价值高。

        燕麦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医学界所公认。据1981~1985年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医院等18家医疗单位5轮动物试验和3轮997例临床观察研究证明,裸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即服用裸燕麦片3个月(日服100克),可明显降低心血管和肝脏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总有效率达87.2%,其疗效与冠心平无显著差异,且无副作用。对于因肝、肾病变,糖尿病脂肪肝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也有同样明显的疗效。长期食用燕麦片,有利于糖尿病和肥胖病的控制。

③饲用价值高。

        燕麦叶、秸秆多汁柔嫩,适口性好。据《家畜饲养学》报道,裸燕麦秸秆中含粗蛋白5.2%、粗脂肪2.2%、无氮抽出物44.6%,均比谷草、麦草、玉米秆高;难以消化的纤维28.2%,比小麦、玉米、粟秸低4.9~16.4%,是最好的饲草之一。其籽实是饲养幼畜、老畜、病畜和重役畜以及鸡、猪等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

燕麦———补充营养控制食欲
    营养专家陈教授解释说,燕麦作为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生长在海拔1000~2700米的高寒地区,具有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同时燕麦中富含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能大量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这正符合现代所倡导的“食不厌粗”的饮食观。而且燕麦含有高粘稠度的可溶性纤维,能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
    含有燕麦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长期控制能量摄入,缓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燕麦纤维还可减轻饥饿感,当然就可以有助于减轻体重。如今许多时尚人士都把燕麦列入日常食谱,既补充营养又控制食欲,何乐而不为呢?
但现在燕麦制品市场有点“乱”,众多概念的燕麦片让人眼花缭乱。陈教授说消费者要挑选优质燕麦,首先要看清它的原材料,如桂格燕麦片系列产品的原料均为纯优质燕麦,经熟化加工后直接压制而成,最大程度地保持燕麦的营养成分。燕麦和水果等搭配,既营养又好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大家早餐首选的食品之一。

分享 转发
TOP
2#

李振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2e50401000cal.html


李振声院士,李振声简历
李振声 院士,科技名人

遗传学家。 山东淄博人。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
李振声,男,汉族,1931年2月25日生,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曾担任中科院原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李振声是***十二大、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
  李振声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TOP
3#

偃麦 的资料在网上基本上很难搜索到。
TOP
4#

两种不同的植物:偃麦为家畜饲料作物; 燕麦是粮、饲兼用作物。

偃麦草http://www.plant.ac.cn/content.asp

种中文名:偃麦草
种拉丁名:Elytrigia repens (Linn.) Nevski
种别名  :高冰草、长麦草、长穗冰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禾草。须根坚韧,具短根茎。秆直立,具3—5节,高100—120cm,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可达130—150cm。叶鞘通常短于节间,边缘膜质;叶舌长约0.5mm,顶具细毛;叶耳膜质,褐色;叶片灰绿色,长15—40cm,宽6—15mm。穗状花序直立,长10—30cm,小穗长1.4一3cm,含5—11花;颖矩圆形,顶端稍平截,具5脉;外稃宽彼针形,先端钝或具短尖头,具5脉;内稃稍短于外稃(图12)。
地理分布:原产欧洲南部和小亚细亚,目前在北美西部温暖地带有较多地种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世界各地搜集了一些堰麦草种子,已开始在北方及东部沿海盐碱上上种植。
生态特征:堰麦草抗寒性较强,不耐夏季高温,在北京高温于早的夏季常生长不良。堰麦草适宜冷凉较干旱的气候,在年降雨量为360—400mm的地区可以生长。它也较耐湿,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生长。也常生长在盐碱化草甸和滨海盐碱地上,因之,它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在其他作物不能忍耐的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上生长的牧草。据试验,堰麦草可以在含盐量0.6%的盐土地上全部成活,在0.4%以下含盐量的盐士中可以获得较好的产草量。总之,堰麦草是耐寒、耐旱、耐湿又耐盐碱的牧草之一,在我国黄淮海盐碱地上及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广泛的利用前景。堰麦草在北京种植,3月下旬返青,5月中旬拔节,6月下旬扣觎,8月11旬种子成熟,是生育期最长而成熟期最晚的草种之一。生育期140一150天,全年生长期270天左右。堰麦草种子成熟时易脱落,应在蜡熟时及时收获。惬麦草种子较大,容易种植,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出苗较快,幼苗生长旺盛,适宜单播。其草场在收种后和晚秋可以用来放枚,夏末可以刈割.晒制干草。为了保证草的质量,应在抽穗期XO割。北京地区一般一年可刈割3次,鲜革产量22.5—37.5/ha,产干草7.5—12.0t/ha。堰麦草在北京种植,种子产量不高,一般为150—225kg/ha,而且质量较差,主要原因是北京7—8月份正值雨季,不利于堰麦草开花授粉结实。
饲用价值:尽管堰麦草茎叶较粗糙,其适口性仍然很好,尤其早春晚秋营养生长期更是如此。晒制干草如掌握好刈割时期,亦可保证饲用和营养价值,牛、羊均喜食。抽穗期采样分析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如表12—l和表12—2。
栽培要点:堰麦草容易种植,播前将土地翻耕平整,在适宜的土壤墒情条件下,可春播也可秋播,而以秋播为宜。东北地区可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北京地区可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公顷15—22.5kg,条播行距20—30cm,播深3—4cm,播后覆土镇压,苗期注意清除杂草,有条件时在秋末或早春施人氮磷肥料,可提高产草量和改善草的品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8 10:23:12编辑过]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5#

   

   李振声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小偃麦新品种(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

古稀岁年怎算老,八百彭祖乐水山。 愿生六足与四翅,直上蓝天白云间。 http://lxqhdf.blog.sohu.com/
TOP
6#

小麦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随着我国小麦科学工作者的深入调查,先后发现了特有的小麦原始栽培种和半野生种,并且确认有小麦亲缘植物如粗山羊草(节节麦)(Aegilops squarrosa)、鹅冠草(Roegneria kamoji)、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等的存在。在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山区,有一种原始栽培小麦,当地居民称其为铁壳麦(即云南小麦)(T. yunnanense)。由于其颖壳紧闭不易进水,种子休眠期较长,可抗穗发芽,不受鸟兽、家禽危害,群众称“鸟不食,鸡不啄,野猪吃了卡脖子”。因此,云南小麦特别适宜林间空地和村边宅旁种植。西藏半野生小麦(T.astivum ssp.tibeticum)是在西藏自治区发现的一种半野生状态的小麦,野生性状很明显,近成熟时,穗子逐节自行断落为单个小穗。它混生在冬麦田中,似自生自灭的杂草。当地藏族群众称其为色达小麦(藏语“色达”有自生、杂草的意思)。另外,在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和陕西省有零星生长的粗山羊草,有人注意到凡是有史前遗址的地方,几乎都有粗山羊草存在,它们之间似乎有一定联系。近年来,在新疆伊犁河谷也发现有大面积的粗山羊草群落。由于上述特有小麦和粗山羊草的先后发现,引起了不少小麦科学工作者和遗传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并加强了我国小麦起源的研究和探讨。
     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开始利用小麦与其亲缘植物合成小麦类新物种,最早合成的新物种是八倍体小黑麦,第二个新物种是八倍体小偃麦。70年代开始,先后合成了小—赖麦、硬粒小麦—簇毛小麦二倍体、圆柱小麦等。

是不是指小麦的改良过程中,一般会利用偃麦作为进行杂交

TOP
7#

2007年2月27日,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率领科研小组利用近20年的时间,从事小麦与野生偃麦草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育成八倍体小偃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此后他又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
TOP
8#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

 

 

成果登记号:161113200021

档   号:13C000201.1

课题编号:J-201-2-15

任务来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起止年限:1996年-2002年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院

主研人员:钟冠昌、张荣琦、穆素梅、陈春环、李俊明、安调过、王志国、王彦梅、姚撑民、王新茹

鉴定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部

鉴定时间:1994年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

获奖类别和等级:200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果的简要内容:

本项研究开始于1976年,参加了国家“六五”--“九五”科技攻关和中科院“八五”--“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其研究内容包括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遗传规律研究、创造新种质和选育新品种。

20世纪70年代,小麦种内的遗传资源日趋贫乏,育种亲本取材面窄,抗源少而单调,严重影响着我国小麦育种的发展。而小麦异源种属含有许多抗病、优质、抗逆等优良性状或基因。这是丰富小麦遗传基础和小麦改良的巨大基因库。

偃麦麦是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优良野生亲本材料,用它与小麦杂交,已经培育出许多优良新品种。但是,利用偃麦草与小麦直接杂交育种,技术复杂,周期较长。八倍体小偃麦是利用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创造的新物种,包含有三组普通小麦染色体和一组偃麦草染色体,具有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因此,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作远缘亲本材料,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创造小麦新种质,选育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的一条新途径。

1、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1)通过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八倍体小偃麦相互间杂交,根据大量的细胞学观察和形态学调查,确定了9个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组型;确认长穗偃麦草中不含有与普通小麦同源的染色体组。

(2)通过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和回交后代的细胞观察和非整倍体配子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程序和选育小偃麦异附加系的方法,并创造了一批抗病、优质、矮秆的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或易位系新种质。

该项研究在遗传学报、作物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1994年对本项研究成果组织了同行专家评审,参加评审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是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继续和发展,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一般分两步:第一步,通过杂交、细胞学观察和标记性状的选择,创造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或易位系新种质;第二步,根据育种目标,利用新种质相互间杂交或进一步与小麦杂交,选育新品种。

按照上述育种程序,育成了小麦新品种3个:早优504、高优503和小偃597。早优504具有早熟、矮秆、抗病、抗倒、优质(达到了面包指标)、耐晚播等优良特性。适合间套复种。199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截止1998年,累计推广面积1020万亩,增加产值2.5亿元。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优503是一个面包型小麦新品种。其主要优良特性是:①产量高,1996年在河南优质小麦生产试验中,高优503平均亩产535.4公斤,在参试的10个优质麦新品系中,高优503产量位居第一,比对照豫麦34增产17.4%。1995-1997年参加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高优503平均亩产407.9公斤,最高512.9公斤,比对照陕229(一般小麦)增产3.9%。1996-1997年参加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试验,高优503平均亩产446.5公斤,最高566.4公斤,产量位居6个参试品系之首,与对照冀麦36(一般小麦)持平。②品质好,高优503蛋白质含量15.4-16.5%,湿面筋含量34.0-38.8%,沉降值46.4-53.2ml,面团稳定时间11.6-14.0分。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面包小麦鉴评会上,高优503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面包评分87.6,超过了对照加拿大小麦(85.2)和香港金像粉(78.4)的面包评分。③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优503对条锈病免疫到高抗,经细胞学鉴定分析,其抗锈病基因位于4B和5B染色体上,受两对显性基因控制。高优503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干热风有良好的抵抗能力。轻度感染白粉病,但属于慢病性,在生产上不会造成危害。另外,高优503根系发达,耐旱节水,抗倒伏。

综上所述,高优503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一般亩产400-500公斤。1997、1998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和河北省的审定,1999年通过河南新乡市的认定,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

1995年高优503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铜牌奖。1998年获国家第二批农作物新品种一等后补助,并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

为了加快高优503的推广速度,1996年我们在河北省柏乡县建立了高优503优质小麦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基地。1997年在河南省新乡市建立了高优503优质小麦原料生产基地,目前高优503已成为新乡市的主栽优质麦品种,推广面积360万亩。2001年5月农业部在新乡市召开了“全国优质小麦开发研讨暨产销衔接会”。

高优503已引种推广到全国14个省,仅据河北省、陕西省和河南省新乡市的统计,高优503累计推广面积1650万亩,增加产值9.9亿元。

成果的简要内容:

本项研究开始于1976年,参加了国家“六五”--“九五”科技攻关和中科院“八五”--“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其研究内容包括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遗传规律研究、创造新种质和选育新品种。

20世纪70年代,小麦种内的遗传资源日趋贫乏,育种亲本取材面窄,抗源少而单调,严重影响着我国小麦育种的发展。而小麦异源种属含有许多抗病、优质、抗逆等优良性状或基因。这是丰富小麦遗传基础和小麦改良的巨大基因库。

偃麦麦是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优良野生亲本材料,用它与小麦杂交,已经培育出许多优良新品种。但是,利用偃麦草与小麦直接杂交育种,技术复杂,周期较长。八倍体小偃麦是利用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创造的新物种,包含有三组普通小麦染色体和一组偃麦草染色体,具有偃麦草的许多优良性状。因此,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作远缘亲本材料,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创造小麦新种质,选育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的一条新途径。

1、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1)通过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八倍体小偃麦相互间杂交,根据大量的细胞学观察和形态学调查,确定了9个八倍体小偃麦染色体组型;确认长穗偃麦草中不含有与普通小麦同源的染色体组。

(2)通过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和回交后代的细胞观察和非整倍体配子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程序和选育小偃麦异附加系的方法,并创造了一批抗病、优质、矮秆的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或易位系新种质。

该项研究在遗传学报、作物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1994年对本项研究成果组织了同行专家评审,参加评审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是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继续和发展,并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育种一般分两步:第一步,通过杂交、细胞学观察和标记性状的选择,创造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或易位系新种质;第二步,根据育种目标,利用新种质相互间杂交或进一步与小麦杂交,选育新品种。

按照上述育种程序,育成了小麦新品种3个:早优504、高优503和小偃597。早优504具有早熟、矮秆、抗病、抗倒、优质(达到了面包指标)、耐晚播等优良特性。适合间套复种。199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截止1998年,累计推广面积1020万亩,增加产值2.5亿元。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优503是一个面包型小麦新品种。其主要优良特性是:①产量高,1996年在河南优质小麦生产试验中,高优503平均亩产535.4公斤,在参试的10个优质麦新品系中,高优503产量位居第一,比对照豫麦34增产17.4%。1995-1997年参加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高优503平均亩产407.9公斤,最高512.9公斤,比对照陕229(一般小麦)增产3.9%。1996-1997年参加河北省优质小麦区域试验,高优503平均亩产446.5公斤,最高566.4公斤,产量位居6个参试品系之首,与对照冀麦36(一般小麦)持平。②品质好,高优503蛋白质含量15.4-16.5%,湿面筋含量34.0-38.8%,沉降值46.4-53.2ml,面团稳定时间11.6-14.0分。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面包小麦鉴评会上,高优503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面包评分87.6,超过了对照加拿大小麦(85.2)和香港金像粉(78.4)的面包评分。③综合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优503对条锈病免疫到高抗,经细胞学鉴定分析,其抗锈病基因位于4B和5B染色体上,受两对显性基因控制。高优503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干热风有良好的抵抗能力。轻度感染白粉病,但属于慢病性,在生产上不会造成危害。另外,高优503根系发达,耐旱节水,抗倒伏。

综上所述,高优503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一般亩产400-500公斤。1997、1998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和河北省的审定,1999年通过河南新乡市的认定,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

1995年高优503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铜牌奖。1998年获国家第二批农作物新品种一等后补助,并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

为了加快高优503的推广速度,1996年我们在河北省柏乡县建立了高优503优质小麦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基地。1997年在河南省新乡市建立了高优503优质小麦原料生产基地,目前高优503已成为新乡市的主栽优质麦品种,推广面积360万亩。2001年5月农业部在新乡市召开了“全国优质小麦开发研讨暨产销衔接会”。

高优503已引种推广到全国14个省,仅据河北省、陕西省和河南省新乡市的统计,高优503累计推广面积1650万亩,增加产值9.9亿元。

TOP
9#

  燕麦是长日照作物。喜凉爽湿润,忌高温干燥,生育期间需要积温较低,但不适于寒冷气候。种子在1~2 ℃开始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的低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