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下科学(教科版)精品教案及个人教学思考 [复制链接]

11#

    【个人随想】


    苏州年会时,苏州园区四位小伙子对电单元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和重组,把原来的七课变成了四课。个人认为,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要求高了,至少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记得姚伟峰老师是把点亮小灯泡和简单电路整合到一起的,但我实践下来,点亮小灯泡还是得花一课时。第一课,静电,学生知道,要让电荷流动起来,必须有电源,还得形成一个回路。在此基础上,来点亮小灯泡,学生自然就会明白:需要电池,需要导线,形成回路,才能让电荷流动起来,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海风老师的《点亮小灯泡》现场听过,立足儿童,趣理交映,值得借鉴。上课时,也基本采用了这一思路,包括板贴的运用,都可以更好地进行展示。


 


    把当初听课的感想一并跟大家分享——


 


“我的眼里只有你”


——听吴建伟老师《点亮小灯泡》有感


张家港 夏敏


第一次听海风现场上课。从《认识空气》《谁流动得快一些》到《认识杠杆》《点亮小灯泡》,海风在不断地探索与前行。课堂上的海风,越来越从容不迫,越来越潇洒自如。在我看来,这样的潇洒、大气不仅仅源于他的教学艺术的日益改进,更在于他对科学教学本质的深入理解:那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眼里看到学生,心里装着学生。


就他的《点亮小灯泡》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深切的感受:


一、形式生动而情趣盎然——形式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


三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海风老师动了脑筋。课前,听一听“吉祥三宝”歌曲,学生一下来了精神;课始,引出科学课上的“吉祥三宝”,马上又勾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这样的形式来认识导线、电池、小灯泡,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掌握。课中,老师还把“吉祥三宝”歌曲作为提示学生实验结束的信号,可谓别出心裁,比平时的拍手提醒、语言提醒等方式有效多了。


二、材料简单而富有结构——材料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服务


材料的问题常常是让科学老师最纠结的问题。我们总说,一堂科学课,材料准备到位的话,那这堂科学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我是非常赞同这种说法的。


《点亮小灯泡》一课,海风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条件(可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可探、易探。同时海风老师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在如何展现各组“电路图”的方式上作了较大改进。根据学生对电路图认识较抽象而画图花费时间这一情况,海风为各小组准备了若干个电池、小灯泡的模型让学生在记录表上摆贴,让学生在探究时较容易地出电路图(导线则用水笔画)。“学生像堆积木一样,把一个个的电路图摆了出来学生乐于借助这种方式进行探究。”(李张宇)。变“画”为“贴”,实际上是变“难”为“易”。在讨论验证连接方法时,吴老师之前为学生提供的记录板(后面贴上软磁条)就发挥了作用,学生可以直接在黑板上贴不同的电路图,这样的呈现方式既高效,而且可使学生对电路图有较直观的认识。


三、活动简约而张弛有度——活动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


“点亮小灯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不是点亮,也不仅仅是经历。而是从纷繁复杂的灯泡能亮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出或者说形成电路能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这个不在这里)”(惠浩)。我非常赞同惠老师的这一认识。的确,本课的核心概念是“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条完整的路径”。怎样让学生建构这样的科学概念,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体验活动很重要。在课堂上,海风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尤其值得学习的是,在体验之前,先让学生尝试用老师提供的纸片模型把想到的连接方法摆出来。“这一环节就是要让孩子们先进行思维探究,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想好了再动手,而不是盲目的去尝试点亮小灯泡,因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不是本课的终点目标。当学生们想出了多次的连接方法后,我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海风)


科学课的价值在哪里?是训练技能还是培养思维,开发智慧?答案显而易见。随着对科学探究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真正的探究发生在孩子的头脑中,着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力,提升孩子的智慧,才是我们课堂的重心。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小孩子以“动”为第一需要,而不是以“为什么动”而第一需要。所以,让孩子想好了再做非常重要,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体验活动之后,老师安排的讨论分析(点亮的图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是帮助孩子逐步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对断路、短路的剖析也很巧妙、到位。至此,孩子的认识已经逐步丰满。


说一点后续的话


没想到上完课后的海风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了学生的教室,去“检查”他布置给孩子的“课后探究任务”。很少看到有人会这么做,尤其是到异地借班上课。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海风是真正地“把学生的发展装在心里”,做他的学生真是幸福。


 


借用一首歌的题目来写我的这篇随感,希望和所有的科学老师共勉,让我们时时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TOP
12#

夏校还亲自上课,真是值得表扬!你们那边是不是一把手校长都上课?
TOP
13#

    哈哈,其他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一直上的。
TOP
14#

 夏校一直在向特级进军,快了!
一直努力中……
TOP
15#

点亮小灯泡这课内容还是挺多的,不知道7课变四课,这有点难!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6#

上过 深感吴大师上的好
TOP
17#

精品帖子啊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8#

一直关注中。。。。。。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9#

 感谢!
TOP
20#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姚伟峰


课程标准要求:


    物质世界领域的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具体内容标准,4.1 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4.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4.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教学分析: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中“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四“简单电路”的目标与要求,以及从学生实际的前概念出发,在STC科技与儿童)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STEMx(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观念的影响下。本课教学确定为“电的世界”第二课时的内容学习,在学生点亮小灯泡的科学实践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电路;尝试操作利用开关来控制电路;初步学会用简单电路图来表示连接电路的实物图或示意图。


教学目标:


1.科学与工程实践: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电路,同时用开关控制简单电路;把电路连接实物图转化到示意图,再抽象到简单电路图。


2.科学核心概念: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知道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用电器的功能。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小灯泡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能用开关控制一个简单电路;把电路的连接用简单电路图来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小灯泡的构造,构建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经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的核心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3根、小开关、解剖开的白炽灯泡、科学实践记录纸。


教师:分组材料1份、坏导线、坏电珠、白炽灯泡2个(1个白炽灯泡解剖开)、电工服装、多媒体设备+演示课件。


      2015 1 16 日 星期      节次 2 













































学校


星洲学校


班级


四(2))


类别


研讨课


科目


科学


执教者


姚伟峰


课题


电的世界——2、简单电路


2 教时


               


课堂拾零


    活动一:知道小灯泡亮是形成电流回路。


讲述:前面的科学课上你们都在尝试点亮小灯泡。使用的材料都是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来连接,你们组的小灯泡被点亮了吗?


提问:小组说说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怎么连接的?


交流:学生初步作出连接小灯泡亮的解释。


点拨:小灯泡两个是不同的连接点?小灯泡里面是两端相连在一起的?


观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直接观察小灯泡我们发现?【玻璃泡、金属的连接点、灯丝】要观察到灯泡的内部构造,怎么观察呢?解剖灯泡,观察内部结构。【金属支架2个,分别连接着灯丝、金属连接点】)


小结:小灯泡的外部与内部构造。


活动:在记录纸上标出小灯泡亮起来时电流动的过程。


视频:人们一般规定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小灯泡亮起来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的连接点、金属架、灯丝,又从另一个金属架、连接点、导线回到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引导:除了这样的一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亮起来,其它小灯泡也亮起来的方法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点拨:不管我们是怎么连接,小灯泡亮起来有它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电流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小灯泡,经过导线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渗透:断路连接、短路连接现象。


强调: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是,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所以要尽量避免电路的短路连接。


    活动二:组装带有灯座和电池盒的电路


谈话:小组连接的小灯泡现在还亮着吗?什么原因不亮呢?


点拨:有办法能让小灯泡、电池、导线固定住吗?【出示,电池盒、小灯座介绍】


谈话:可以在第一节课点亮小灯泡的基础上,加入电池盒、小灯座这些电器元件,然后不用手按住,让小灯泡同样亮起来。


组装:学生领取材料,进行组装带有灯座和电池盒的电路。


小结:由电源(电池)、用电器(小灯泡)、导线、电器元件(电池盒、小灯座)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做电路。


    活动三:实践操作带有开关的简单电路


谈话:现在组装的电路,小灯泡是不是继续亮着?有办法让小灯泡亮,就一直亮着,想让它不亮就不亮。


    观察:(出示小开关、演示开关)观察开关发现什么?


引导:把开关加入到刚才的电路中,然后控制小灯泡亮和不亮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实践:连接小开关,控制电路,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利用开关闭合、断开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记录:把连接的电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科学实践记录上。


小结:在科学上,把这样组成的一个电路叫做简单电路。用这种方式来表示的叫做简单电路的示意图。


引导:可以用符号来描述简单电路图。】


讲述:以后学习电的世界,需要画电路图时,就可以选择用符号的方式来表示。


活动四:进行本课学习活动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简单电路,完善本课学习的思维导图科学实践记录。














































 


 


 


 


 


 


 


 


 


 


 


 


 


 


 


 


 


 


 


 


 


 


 


 


 


 


 


 


 


 


 


 


 


 


 


 


发言情况记录


我的感悟


值得借鉴的地方


 


需要改进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