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厣环口螺
Spirostoma sp.
有那么一只小蜗牛,非常喜欢吃冰淇淋,所以,它就背上一个蛋筒去旅行了……别以为这是童话故事哦,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那么一类带着冰淇淋蛋筒的蜗牛——锥厣环口螺。


独特的口盖是不是像一个迷你的小蛋筒?
在我国江西的一片美丽的喀斯特地貌山地中,就生活着一种很独特的锥厣环口螺,它们和小山蜗牛、司氏丽管螺以及弗氏巴蜗牛混合分布着,但并不是优势种。晴朗的白天它们会躲藏在潮湿多腐殖质的石缝或石堆里,而在下雨的时候或者晚上出来活动,这一点和环口螺科中的大多数种类习性类似,只不过它们更加胆小一些,稍微有点震动便会缩进贝壳内。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这种小蜗牛是在2011年的4月,当时我一个人进入那片石头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开始的时候只见到几个空壳,因此并没有特别注意,但是很快便在一个潮湿的石堆里看见了这种蜗牛的一个活体,并注意到在它的壳口里隐藏了一个小小的“螺塔”,起初我还以为有一只其它的小蜗牛钻进了这个环口螺的壳里呢,于是伸手去捏,一心想把这只“小蜗牛”拔出来,但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它不但没有被我拔出来,反而进一步往壳口里面缩了进去,原来所谓的“小蜗牛”居然是一个口盖!!!我马上来了兴致,又开始四处搜索,怎奈天色已晚,只匆匆找到了几只便只好离开了,而这就是那次旅行中最大最让我开心的收获!


回家之后我将采集的这种蜗牛饲养起来,一有空便观察它们,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它们的贝壳通常在15-16 mm左右,具6个螺层,顶端2个螺层明显突出,螺体很扁,脐孔非常大,螺口增厚并外扩,口盖(学名“厣”)呈锥状,角质。属于前鳃亚纲环口螺科Spirostoma属种类,比较原始,由于该属成员都具有圆锥形的口盖,因此可称为“锥厣环口螺属”,我国的宁波和日本也有发现。我找到的这个种类与目前已知的某些种类虽长相近似,但有一点区别,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鉴定,没准还是一个新物种也说不定呢!


至于锥状厣的作用,有人说是用来挖掘泥土的,但根据我一段时间的饲养观察并没有发现有此作用,我猜测有可能具备防止下雨时的泥浆将螺口完全封住而引起窒息的作用。


它们虽然胆小,但也实在是一种可爱的陆贝品种,背着一个可爱的小蛋筒,真是相当可爱的旅行者呀。




无聊时涂鸦了一只,完全只是印象派,凑合凑合,喜爱贝壳,所以画贝壳也是一种乐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6 9:33:2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