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阐述
一、有效的课必须是“实”的课。
具体体现在五个实:扎实(有意义的课)、充实(有效率的课)、丰实(有生成的课)、平实(常态下的课)、真实(有缺憾的课)。这五个“实”,是不可逆推的,也就是说,不是说你的课做到了五个“实”,就是有效的课。
二、有效的课应该突出“有效”二字。
具体有两个分析框架。其一:分析框架,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即有效益(目标的达成度高)、有效果(学生有变化)、有效率(投入少,产出高)。其二,突出“八效”,即:全效(面向全体学生)、广效(要有宽广的视野)、远效(持续长远发展)、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强效(关注学生兴趣和需要)、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速效(目标、环节、方法、技术等简约)、奇效(化腐朽为神奇)。
三、有效的课必须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教什么?我为什么要教?学生为什么要学?什么内容我可以不教?教师可以对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去确定。注意把握四个原则: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和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学生认为需要的,是重点要教的,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有所作为,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非常重要的,应该拿出来教。
第二,怎么教?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分,所以怎么教应该考虑四个标准:方法要适合学科特点,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特点,适合教师自己特点。
第三,教到什么程度?要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基于能级。
四、有效的课必须明确五个点。
我们的课堂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十全大补,应该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确打击、一课一得,具体表现在找准五个点: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习惯养成点、方法习得点、考试关注点。
新的一年,我将我的教学设计按这要求做,并多做.希望大家对我这菜鸟能多指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7 22:47: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