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特级教师录像课有感 [复制链接]

1#

听特级教师录像课有感

经喻老师分享,下载“第三届全国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及名师论坛”观看,从昨晚到上午,还有晚上看课、听讲座,收获多多。


课例《食物链》广州珠海-许广玲: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视频引入,让学生将这个视频中的植物、蝉、螳螂、黄雀、黄鼠狼(卡片印上字,并黏上双面胶)根据食物关系穿成一串。将穿好的挂在铁架台上。由此引出“食物链”的概念(太有创意了,直观形象。)。再以草原动植物食物关系找出多条食物链,也穿成链条一样挂在铁架台上。一组上台汇报,用剪刀剪断其中一链,会出现什么情况?真的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吗?给学生印有各种动物的透明胶片,用记号笔连食物链。师再将所有小组的胶片合在一起投影,就形成一张网(老师太有才了)。“食物网”就很容易进入学生的脑子,一种食物如果缺了一种食物,它还可以从别的食物中获取。


老师的引导是一环扣一环,老师上课的神态亲切,一直保持微笑,语速适中。听完课最大的感叹是老师上这节课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那么多的粘有胶带的卡片,图片,还得为各组准备的铁架台、记号笔、记录单。这是一节具有艺术性的课,是供我们欣赏的课,在常态课中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精力,我们可以简化程序,用最简单的材料也达到相似的效果,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但老师的理念是值得我学习的,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不断动手感悟中建立表象,自己获得知识。

 


课例《地球表面的地形》江苏徐州-沈宁:老师的设计也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地形特征。先让学生整体感受地球表面:海洋多,陆地少。再利用由远推近(利用地图缩放功能),让学生逐渐看到地球表面的形态,得出五种基本地形。再给每个学生一张中国地形图,找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图画形式表现。把重点放在丘陵和山地的区分上,引出“海拔”,让学生能读懂海拔高度和颜色的关系,以此区分山地和丘陵,再以海拔高度来区分其他地形。这样教学,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很多,不仅掌握中国地形基本情况也认识各种地形。老师充分利用地形图,以厦门地形中山的海拔高度展现,让学生判断厦门的地形(丘陵),为什么?(海波在200——500米之间)带回家思考:这些地形将来会改变吗?请两个学生说理由,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加课的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的获得多种体验。感觉老师的话语太多语速也快,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可以关掉话筒,一节课听下来,给人一种很紧迫的感觉。其实探究应该在从容的氛围中开展更好,让学生自己去构建更好。

 


课例《光的反射》天津市实验小学-王万江:由一段激光舞引出光的反射,利用激光笔固定在黑板上,在黑板上让学生固定镜子进行反射,用粉笔灰一撒就能看到光的线路(这样的材料展示一开始吸人眼球,值得模仿)。然后得出什么是光的反射(纸条板书)。在黑板上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去掉激光灯和镜子。改变入射光线让学生画反射光线(猜测用虚线表示),出现不同结果让学生说说依据。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肯花时间让学生逐一完善。提供激光笔、还需要镜子反射用,需要直尺画线,需要移动多次与原入射光比较,左右移动看看,不同色笔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学生汇报交流后,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角度。结果是大部分小组得出入射角跟反射角不一样。老师说这是误差,以后做实验小心一些。拖堂了,下课有些匆忙。


这课看上去设计简单,但是老师匠心可见,由激光笔、镜子显示光的直射和反射路线,量直射角和反射角,让学生对于光的反射有了深刻理解。劲用在一处,用足材料,值得一学。

 

听完课,感觉老师都没有用教材,也没感觉到学生进行过预习,一节课就是学生按着老师的设计一步步去做,去学,最后达到学习目标。而我平常在教学中,都是给学生几分钟的预习,让他们知道这节课学什么,要搞清什么问题。给学生提供材料之后,让他们自由去探究去完成作业本里的作业,在完成作业之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课堂里没多少花俏,也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只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实验材料就可以了。在大部分小组出状况的情况下让学生停下手中活进行讨论,建议正确做法。如果个别小组,就个别解决,尽量不打扰学生活动。是的,知识不是靠硬塞的,考学生自己去构建的,活动后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展现各组的所得形成共识就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活动过程所得的取决于各人的参与度,小组形式让组里的学生参与度广,不会做亲眼看也是好的,何况大家形成合作团结的氛围,所得比老师单纯讲或看视频之类要强。跟这些大师级的老师相比,我们的课太平常了,无论课的设计还是材料的运用,该学习的地方太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12 18:31:3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学然后思……楼主进步大大啊!
TOP
3#

从楼主的学习思考中,我们对一些经典的环节也很有感慨。看课,看自己能吸收的。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

看课及时的反思 真牛啊

TOP
5#

      《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课听过好几次,我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每回听这样的设计都觉得学生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个任务,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这课我觉得可以这样重新设计:先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蝗虫害是否该消灭蝗虫、鸟吃庄稼是否该灭鸟或老鼠是害虫是否该消灭?学生在回答该不该消灭时就涉及到该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然后出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动物,引导学生去思考之间的关系,从而带出食物链。再把食物链用纸环串成食物网,然后让学生剪去要消灭的那种动物,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回顾我们的问题该不该去消灭。
       用一个问题統整一节课,这样的课更有结构性。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他们自然就会有学习的需求,认识食物链,分析食物网越复杂越不会失衡这些都是学生在解决一个大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小问题,这样学习就变得主动,学习目的更明确。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6#

以下是引用stm21在2014-12-11 20:20:00的发言:

    
          《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课听过好几次,我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每回听这样的设计都觉得学生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个任务,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这课我觉得可以这样重新设计:先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蝗虫害是否该消灭蝗虫、鸟吃庄稼是否该灭鸟或老鼠是害虫是否该消灭?学生在回答该不该消灭时就涉及到该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然后出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动物,引导学生去思考之间的关系,从而带出食物链。再把食物链用纸环串成食物网,然后让学生剪去要消灭的那种动物,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回顾我们的问题该不该去消灭。
       用一个问题統整一节课,这样的课更有结构性。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他们自然就会有学习的需求,认识食物链,分析食物网越复杂越不会失衡这些都是学生在解决一个大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小问题,这样学习就变得主动,学习目的更明确。
    


谢谢你的分享!我觉得你的开头设计更接地气,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节课就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不仅仅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还知道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