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灰姑娘”在我的博客中留言,让我推荐一些书籍给教师读。说实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品味,我自己眼中的好书,到了别人那里可能一点想读的欲望都没有。现在从我已经读过的书中,挑选出我认为值得一读的十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引起共鸣。
1.《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美]弗里德曼/著 何帆 肖莹莹 郝正非/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一个创新型的国家,阿姆斯特朗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是美国人在科技方面创新的标志,而“自由、冒险、进取”的“牛仔”精神,激励着美国人在商道上的不断开拓。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时,美国人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处于历史的交合点上,一是全球竞争;二是创新本身。于是他们推出了各种举措,来应对这一日益变得平坦的世界。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激荡,激发我们的想像力,开阔我们的视野,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
2.《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著 赵玉皎/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03.1
巴学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小学。用大树做的校门,用退役的电车车厢做成的教室和图书馆,校长为孩子们独创的韵律操和音乐课,吃饭时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点点滴滴之中展现着校长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所做的深思熟虑的思考。
学生到了教室之后,老师布置完今天一天的学习计划,下面的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你可以先开始学习语言,也可以先开始学习物理,还可以现开始学习音乐,一切根据孩子个人当天的感受来定。教室里的座位也不是固定的,你喜欢坐在什么地方,就坐在什么地方。
小豆豆每天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从人家的篱笆墙下面钻进钻出。每次回来,外面的衣服会被那些铁丝挂的一条一条的,衣服上补丁累累。面对这样的情况,豆豆的母亲没有责备过,要做的就是将每天刮破的衣服缝补好。
先进的教学理念,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开明的家庭教育,成就了黑柳彻子。这样的一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无论如何不能错过。
3.《相约星期二》
[美]米奇·阿尔博姆/著 吴洪/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1
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七十多岁时患上了一种叫做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病,也就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所得的那种病。
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莫里决定带着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活下去。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个星期二见一次面,一起讨论“生活的意义”,包括“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重要的课题。米奇是一个专栏作家、记者,他坚守和老师的这一约定,将每周二的时间空出来,退掉所有的约会和事物,飞行数百公里来到莫里家中,和莫里一道谈心。
我们一家三代都阅读了这本书,一致认为这是一本好书。
4.《小猫杜威》
[美]薇奇·麦仑 布赖特·维特/著 马爱农/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1
在美国的中部,有一片一千英里的平原,是非常著名的农业产区。每年夏末的时候你来到这里,会被这里九英尺高的玉米所淹没。无边无际的戴着金帽子的绿色原野,把大地托向天空,你会觉得天空从画面中被推挤了出去。这就是衣阿华,《小猫杜威》的故事,就发生在衣阿华的西北部,一个名字叫斯潘塞的小镇图书馆中。
在美国,有成百上千个像斯潘塞这样的地方,为什么人们都记住了斯潘塞这个地方,宁愿不远千里地来到这个地方呆上一个小时呢?那是因为小猫杜威。
杜威,不是一只普通的猫。它改变了一个人、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小镇的命运。《小猫杜威》带给我的,是一份感动,一份温馨。
5.《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唐全腾/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7
在台湾教授国中理化科目的唐全腾老师,非常留意对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的观察,选择了校园中最常见的事情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心理学原理,从教师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从个体的学习,到班级的管理,无所不包。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一书中,重点研究了23种教育心理现象,有大量的教育案例来支撑这些心理学观点,是一本很适合教师阅读,也是教师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9 20:20:2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