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专贴 [复制链接]

1#

201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专贴

 

    杭 师 大




——2014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总结






专家领导大家好   一月培训拉幕了
  
自编自三句半  汇报!




时光如梭转眼间     相知相识三十天
    点点滴滴割舍难
   结缘




先来说说培训会     夏去秋来时节好     杭师景色陶人醉    美哉




名班主任来老师     细心周到真幽默     以身作则带得好    苦啊




维权委员老大哥     有啥困难跟他说     上传下达促和谐    谢谢噢




班干部们不容易     甘心情愿多出力     学习生活真给力    真给力




学员之间讲和气     相处融洽齐努力     课堂表现很积极    好风气




 




经验丰富章爷爷     慈祥温和人敬佩     真心传授要求高
   严啊




满腹经纶曾宝特     语言丰富思想深     讲解轻松指航程    能啊




三军教头喻林军     分析举例加建议     简约课堂出新招    高效




构建愿景肖教授     视频讲座理念新     鼓励我们向前进    加油




辅导科研金所长     专题内容解实际     重点突出思路清    飞跃




指导检索叶教授     院长把咱教     恰当运用效果好    实用




美女博士黄教授     有原则来有真情     设计问卷逻辑清    严谨




地理专家来教授     专业知识缠满腰     实地踏看当向导       效果好




文质彬彬姜老师     西方文化受熏陶     核心主题慢和少    引思考




生命科学陈教授     多样生物齐上阵     解读教材理服人    解疑惑!




幽默风趣刘校长     结构材料引思维     少年科院高大上    眼界高!




动植解剖周校长     活体教材进课堂     亲身经历世难忘    无前例!




操作示范吴老师     实验制作妙趣生     中美课程乐融融    受欢迎!




 




专家个个了不起     点评讲座思想邃     专业水准无人敌    无人敌




观摩活动内容新     多样主题多视角
    学习经验长见识
   丰收啊




课程改革方向明     各校众志城     意气风发齐加油    前程锦绣




三九学员欢乐多     交流祝福溢心田     依依不舍离别绪
   明日再会!



                                                                                        (
何振华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1 21:55:04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2#

 

有一种美德叫敬业



 



宁波奉化市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周继光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它的产生没有任何人、任何外力的催化,完全来自于一个人内心对工作的责任和热爱。来自浙江东西南北的同学们,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学习中,处处散发着敬业的美德,在“科学是美丽的”这一美好愿景的树荫下,我们不得不感慨,我们的科学老师们无时无刻在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当安静的教室里,39双眼睛注视着导师们精彩的课堂演绎时,我们的心潮澎湃。我们为自己能在来老师的带领下,坐在美丽的杭师大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洗礼而感到自豪。肖远军、曾宝俊、喻伯军、金卫国、叶哲铭、黄芳、章鼎儿、来文、陈晓萍等“大牌明星”的闪亮登场,带给我们的不只只是一次次的惊喜,更是给久旱的大地带来阵阵的甘雨,痛快淋漓,给我们的心灵洒下晶莹的雨露,一次次为他们的博学善思、敬业奉献精神献上发自内心的掌声,没有一个学员缺席、没有一个学员神离,为的是能给自己多补充知识的营养,时而低头速记,时而凝视听讲、时而锁眉深思,时而会心一笑,不肯放过每一个精彩,课间休息围聚在导师身边,彼此交流、虚心求教,那一幕,那一瞬,不正是对“敬业”一词的完美诠释吗?



当熟悉的教室里,欣赏着一线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时,我们又找回了自我的价值。面对可爱的孩子们,敬业的科学教师们,听着孩子们的一次次:“哇!”、“我成功了!”、“我们的小灯泡亮了!”、“原来是这样啊!”、“太不可思议了!”、“耶!”的美妙童声,我们真正体会了“科学是美丽的”赋予的真谛。伴随着“沙沙”课堂美好瞬间的记录,仍然不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马年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微信群里此时是一番别样的风景,伟龙同学的实时报道不断更新,学员互动感想的踊跃跟帖,组成了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坚持、执着守护在摄像机前的晓明同学,不失时机地记录下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在夜深人静的一个个夜晚,放弃了休息,孜孜不倦,将资料上传到我们共同的“小窝”,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宝贵财富。课后的互动交流、课堂点评绝对让人耳目一新,为了科学、为了教育、为了我们的真理,积极踊跃、你评我点,针锋相对、赏优补缺、毫无保留……这一个个词语鲜活地展现了我们的风采。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对“敬业”一词的完美诠释吗?



当神圣的实验室里,39双手解剖着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时,我们又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感慨万千。一个个全神贯注地做着解剖实验,认真地观察着手上的花、种子,争做着一个有心的科学人。解剖鲫鱼、牛蛙、猪心,我们的女同学毫不示弱,抛开女生胆小的天生本性,大胆动手,仔细观察,付出的努力终会获得丰收,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积累资本。我们为的是什么?今天的努力一切为了孩子!这一些难道不正是对“敬业”一词的完美诠释吗?



今天,我们将面临着毕业前的离别,不免伤感。在这30天里,我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我们在一起学习、交流、讨论;在一起喝酒、唱歌、打球、喝茶……谁也忘不了谁,我们是永远的好兄弟、好姐妹,无论在天涯、无论在海角,让我们永远记住:“科学是美丽的”,让“敬业”永远驻留在我们这些不老的心里,伴随着我们工作中的每时每刻,珍重,同学们!期待几年后我们的再一次相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1 21:56:08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

 

做更专业的科学教师



 



一个月的省培课程已近尾声,收获颇丰,感想驳杂,如果非要概括起来说的话,我最大的感想是:通过培训,我觉得自己应该做一名更专业的科学教师。我是一名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科学教师,我的全日制学习经历仅止于中师,我的后续培训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这样起点的自己,虽然一路行走在科学教学道路上,有着努力不要沦为教书匠的觉悟,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未受专业点化,自己的修习终究非常的草根,与“专业”和“规范”相去甚远。而这次由大学教授站在小学科学课程的视角上开展的培训,从思想本源到具体的研训方法,均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



以全新的视角去把握教材。我一直是重视对教材的解读和理解的,但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结构的解读。也曾重构教材,但更多的是对活动的设计和重构。培训前,我很少去思考教材的“内在逻辑”,对教材本身科学性的质疑也较少关注。培训课程中,几日对“地理板块”和对“生命世界板块”疑难问题的梳理,给我的冲击是:我们可以站得更高,以更清醒的状态去把握教材,即导师们一直在强调的要把握住教材的内在逻辑。



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课改十年,教科版的课目对我来说都已耳熟能详。经历过N多次的磨课、上课,上一堂好课一直是我的追求目标。怎样才能在大家把各个课目都已上成经典课目的状态下推陈出新,是我近几年磨课时最为困扰的地方。磨细节、磨活动、磨材料……尝试过许多种方法。而我在培训后突然发现了一条磨课最应该关注的道路,那就是要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实际起点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培训过程中听的好几堂同课异构的课,无不反映出教学目标指向的不同而成就的个性鲜明的课堂。如老师的多种多样的生物和祝老师的种类繁多的动物,都在原教材的基础上上出了新意,在课堂中融入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而他们的课堂又大相庭径,这些有意思的案例,都启示着我,要去更深入地把握教材,去思考怎样打造我的课堂。



在规范教科研的过程中沉淀和反思。一直对做课题,搞科研心怀敬而远之之心,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实在太低是主要原因。然而,若明知自己的不足而裹足不前,又哪来的进步可言?而且,我深深地感觉得,在科学教学领域努力那么多年,经验已经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筑实自己的理论基础,自己前进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如何让自己以清晰的思路去沉淀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必须要有教育学理论的支撑。在规范课题培训之后,我感受到做课题也不是太难,按导师讲的课题规范、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是逐步让自己由经验型转变为理论指导下的经验型的可行之路。



收获还有很多,最后,想提及聊天过程中来老师讲到的一句话:在正常的环境下做正常的努力不稀奇,若在非正常的环境下还能做正常的努力,才是真正有成就的人生的开始。我将此句谨记于心,在培训之后,返回学校,离开这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后,定要继续努力前行,做一名更专业的科学教师。



 



 



 



8号 谢梦璐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

 

2014年省学科带头人培训心得



雷仁贵



能参加省级的学科带头人培训,让人感到无比荣幸。精彩的讲座和人文的安排让我的这次学习倍感美好,这次的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在这不仅仅是一次培训,更像是一次充满凝聚力的团队活动,虽然学习前互不相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间的话题越来越多,相互间也越来越亲近,相互帮助和激励也更是丰富。在这种类似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中,我感觉自己有了明显的提高。



  1. 教师成长的清晰路径与方法论

       省培中心的肖远军教授给大家讲述了关于教师成长的幸运教师“13691215”六阶段为我的学习展现了教师成长的体系性的理想路径和各种层级结构。明确教师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教育事业,寻找最短路径和最佳路径。肖教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师成长的秘籍:寻找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让自己的努力的成功率倍增。将能量集中在合适的时空,激励我们勤奋刻苦。从方法论上启发我们应该合理注重评估与长期规划的高效发展,积累量变寻找小概率事件的质变。而特级教师曾宝骏,更是给我们提供了教师成长和人生幸福的七个关键词:动力、资源、圈子、分享、渠道、自学、实践.。丰富的成功事例和理论自然融合,展示了教师成长的元认知:寻找更接近教育本质的内核,传递更有价值的科学精神,以更合理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学科素养作为自己的追求。

  2. 学科教学的核心把握与体系化

    在本次学习中,每位导师都在通过特殊的途径和方式来展示科学教学的核心,详实地填充我想要建构的作为专业分类的科学领域的认知体系,作为课程的需要学生建构的科学学科的认知体系,以及作为教师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法的认知体系,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认知体系。省教研员喻伯军特级以简约而更有效的理念,引领我们向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前进,基于学生的需求切合实际地突出重点,将课堂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学和学生自主的认知建构上,使我更明晰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建构体系和路径。张鼎儿老师引领我们将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指向科学教学的理即教学的价值意义,趣即学生的参与这两个维度上。充实我心中的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价值相关教育教学体系的框架。来文教授与陈晓萍教授的科学教学疑难剖析,以大学教授的层次充实我们的科学学科认知内容。让我深刻地感觉到作为科学教师,对于科学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一定要严谨,对于小学科学课程背后的课程设计意图与结构应该在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分析。建构与小学科学课程相关的学科积累是理解科学教学本质核心的重要保障。姜向阳特级教师的少与慢的讲座让我对于目前的浮躁社会风气带来的遗憾有更丰富的认知,也让我体验到学生认知发展更本质的规律。

  3. 教科研的严谨逻辑构建与科学性

    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最强烈的收获是,作为科学教师进行科学教学与科学教学研究,需要有一个严谨的逻辑和体系结构。金卫国教授,给我们进行课题选题与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强烈的逻辑感和严密性,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一种清晰的课题研究设计体系在脑中自然建构。在课题答辩过程中,三位导师都以科学研究的高度修正我们不严谨和简约的研究设计,为我们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注入强劲的科学性。科学研究,不能容忍一个不合格式标点符号和一个妄加的推测,句句都应有根有据,字字贴切真实。这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态度,更是为人处事的重要态度。严谨有序的理性思维与行为,必会提高工作与生活的质量。

    在此特别感谢杭师大来文老师为我们安排了如此系统严谨而又充满关怀的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让我可以在更高的层次感受极高端的教育理念和技术,特别是科学是美丽的活动中增进了学习同伴交流与友好的情谊。不仅为自己的科学教学能力提高注入力量,更为自己的处世理念获得更加深刻的指引,以一种科学严谨的理性思维面对生活与工作。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关于“过程性记录单”设计的思考




临平二小   柯爱娣




 




2014年的911日——1013日,我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带头人培训班的学习。在这为期180的课时学习中,班主任来老师为我们聘请了专家、学者和优秀同行给我们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多方面专业培训,引领我们不断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反思和前行,从而使我们获得专业成长。




在这次培训中,我是带着专业的困惑而来。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引导学生通过经历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记录事现象与数据,来寻找证据。因此,常常会用到“一页纸式”的观察实验记录单。可是,这样的记录单,往往是一次性的。一方面,一节课的几个活动记录都在一张纸上,学生一看记录单就对整堂课的记录一览无余,有时,后面的所要观测记录的内容会对前面观察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上完课后,就把记录单扔在实验室不再带走;而我们老师,也往往一节课一张记录单,学生通过填好记录单推导出结论后,也就弃之不用。其实,这些记录单既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记录,是他们科学学习的成果,同时,有些数据对后期的探究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如:《机械摆钟》一课中通过测量
“我们的钟摆每10秒钟摆动的次数”来认识“单摆的等时性”,这数据完全可以成为后一课《摆的研究》的导入,学生通过比较各组的摆10秒钟的摆动次数的数据,发现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不同的,从而引发新的探究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因此,如何设计“过程性记录单”,推进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引起我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我聆听了温州老师的“学生科学记录本”的专题讲座,以及来老师在观摩沈洁老师《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的相关评论,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引起我进一步的思考。我试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设计:




一、阶段式记录纸:在一节课中,往往会有2个及以上的教学活动,需要分别进行记录,我们可以采用将“一页纸”式的记录纸折叠成抽拉式或其他的形状,按活动的先后分别呈现,以免产生干扰。




二、作业本式记录:在我们小学科学中有一本配套的《小学科学课堂作业本》,里面有一些基本的实验记录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探究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记录表中,而在后一课上课时,翻阅前面的数据进行后续整理与分析导入新课,进行进一步研究。




三、记录本式记录:在温州的小学课堂中试行“记录本”式的记录,这样的记录无疑是具有过程性的,既体现了孩子学习科学的学习成果,又能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证据支撑,只是这样的记录需要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一般孩子在40分钟 里既要观察探究又要记录,有点难。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记录之余,把老师准备的记录单按先后顺序裁开分次发放给学生进行记录,然后利用课后时间黏贴在记录本上。既减轻书写难度,又能体现记录的性,还能保存相关数据。




我将把以上一些初浅的设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探索一套合适的具体的“过程性记录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014
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1 22:00:37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6#

 

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听《比较水的多少》有感



                   
        
文成县实验小学 周小央



  



在这次省培班中听了很多的好课,9.29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义务市福田小学听了两堂课,其中由楼曙光老师上的三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尤其让我感触颇深。



教学片段:



师: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的聪明又好学,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



1.:小福有1个苹果,小田有2个苹果,谁多谁少?



生:(不假思索)小田多



2.:小福有1瓶水,小田有2瓶水,谁多谁少?



  生:(异口同声很自信)小田多  是这样吗?停顿一会儿教师拿出三瓶大小不一样的水,问:你觉得谁多谁少?为什么?
(学生顿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



3.:小福有1瓶水,小田也有1瓶水,谁多谁少?



(学生都在思考没有回答)师:为什么不会了呢?继而引出瓶子大小不知道不能比较。要分两种情况分析:



1) 瓶子大小一样时,怎么比较?



2) 若水位高低一样时,怎么比较?



4.师出示两杯水,如果瓶子大小不一样,水位高低也不一样,那怎么比呢?你认为谁多谁少?为什么?(至此学生思路完全打开)



  楼老师这堂课在引入环节设计了4次比较多少,从比苹果、比不同数量的水、相同瓶数的水到瓶子大小相同水位高低不同的水、水位高低相同瓶子大小不同的水最后到瓶子大小不同水位高低也不同的水。每一次都别有用心,问题的铺设从表层到中层再到深层,层层递进,而学生思维的火花则处处在碰撞。知识脉络清晰,学生参与度广,积极性高。可以说在这里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非常的成功和非常的巧妙的。



  比较12个苹果与1个苹果,谁多谁少?



  在这里学生用了数学的思维,很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科学的结合,学生自然能比较,也容易比较,所以此时学生的回答是非常的自信也是非常的快的,殊不知此问老师其实是另有目的的,是为为后面的问题2做伏笔的。



  比较22瓶水与1瓶水,谁多谁少?



  此问老师是有心机的,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教师故意让学生把前面的数学思维迁移到这里,因此这时候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回答2瓶水的多,这时候老师再慢慢拿出3瓶水,其中一瓶特别的大,学生才恍然明白原来瓶子的大小不同时光凭瓶子的数量是不能确定多少的。这时候相信全班学生的思维都是在不停的快速的飞转的。



  比较3:1瓶水与1瓶水,谁多谁少?



  课堂中学生个个陷入沉思,无一学生敢妄下结论,到此时学生的思考已经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数量上的思考了,而是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该统一标准的问题了,而这里学生思维的迁移不是老师的说教得来的,正是前面的巧妙的问题设计,也正是因为有了前两次的比较的经验,才让学生的思维完全的自发的打开了。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如果瓶子大小一样时,该如何比较。如果水位高低一样时又该如何比较。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明白在比较之前必须要先统一一个标准,教师在这里对学生的思维渗透做到了既高效又无痕,高明。



  比较4:瓶子大小不一样,水位高低也不一样,又该如何比较?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3个问题的铺设,因此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里的引出不突兀,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没有了难度,因为难点已经在前面的解决问题中一一的化解了,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完全的放开了,各种办法都很自然地蹦出来了,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老师先要的答案学生都能一一的给出。



 其实楼老师的这堂课后面的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亮点值得我去好好的消化和学习,在这里我仅以一小点来发表了我的一些不是很成熟的看法。感谢楼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这么好的课,学习了!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7#




美丽杭师大点点滴滴




                                           14  许文理




 9月伴着秋风,来到了美丽的杭师大。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在这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在班主任来文老师的带领下,收获颇丰,受益匪浅。这一个月里,培训活动紧凑密集,培训项目丰富多彩。这次培训不仅有专家带来的精彩讲座,也有精彩的课堂观摩活动,更有丰富的学员讨论活动,实验演练活动以及实地参观和野外考察活动……,通过这次培训活动,让我对科学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科学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思考。下面简单地谈谈本次培训的收获。




一、聆听专家讲座,提升课堂执教能力




    本次带来精彩讲座的老师既有特技教师也有杭师大的院长以及各位博士。在各位专家的讲授下,我们理解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指导意义;学会了课题申报如何规范性;掌握了资料检索的路径与文献阐述的运用;懂得了问卷的如何设计……这些高质量的讲座,各位专家娓娓道来,通过浅显的表述,让我们懂得了复杂的知识,对我们的课堂执教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观摩精彩课堂,感受课堂魅力,提升评课能力




本次培训聆听了多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演绎,他们的课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内涵。课的设计各有亮点,实验材料的呈现富有趣味性,教学活动环环相扣……一堂好课的呈现总能引来阵阵掌声,又触发我们的思考神经。课后,主持人组织评课活动,各位学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种观点总能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这一个月的培训时间中,个人的评课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锻炼。




三、观摩考察活动,提升小学科学组建设和科研活动指导能力




这一次的培训,来文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多次考察、观摩活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义乌福田小学和宝石山火山岩地貌考察活动。929日在聆听了福田小学两个老师的两堂课后,跟随着黄珍老师的脚步参观了校园,长长的走廊上挂满了孩子们的照片。黄老师介绍,那是代表学校组织比赛中优秀学生的荣誉,当一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好的结果时,学校给予这样的鼓励对于孩子相当有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学校的走廊也别具风格,让人印象颇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所学校的科技馆,走进科技馆,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有海洋、森林、岩洞、宇宙……简直是孩子的梦想乐园,让我们这些科学老师颇感震撼。




第二次考察活动是来老师组织的宝石山火山岩地貌考察活动。去过西湖几回,却只留恋它的美景,从未细细感受它的魅力。本次培训,来文老师带领我们爬了一次宝石山,也算给我们这一段紧张地学习来点调味剂,在来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宝石山的由来,原来宝石山之所以取名宝石山是因为山上的“宝石”比比皆是,造型各异,因此得名。另外我们认识了宝石山的形成以及宝石山的杏仁结构,火山蛋等等,这一路也让我们感慨:专家就是专家……这几次的考察活动,丰满了我们的大脑,提升了我们的认识。




培训活动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但我们知道有更重要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人要走进知识的宝库,这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感谢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是你让我认识了可敬的来老师,是你让我认识了可爱认真的学员们,是你丰富了我的知识,愿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愿我们的小伙伴们生活快乐,事业有成……再见,美丽的杭师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1 22:04:10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8#

此贴必火,一定要顶!谢谢来老师,谢谢海风,把我的心得放在第一个,哈哈,终于有一次坐了沙发!童鞋们,一起来顶!
TOP
9#

好帖一定要顶的!
TOP
10#

收获很多!!!!
TOP
11#

以下是引用奉化芋艿头在2014-10-11 23:52:00的发言:
此贴必火,一定要顶!谢谢来老师,谢谢海风,把我的心得放在第一个,哈哈,终于有一次坐了沙发!童鞋们,一起来顶!

哈哈!!!大家一起来顶!!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2#

来文习“武”培训班,赞一个!
TOP
13#

此贴值得好好看,现在先浏览个大概,等晚上再细读。希望有更多演员的心得共享。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14#

学习中!羡慕啊!
杭州富阳市富春七小:陆丽华 QQ:77463766 网名:风铃草
TOP
15#

好!
TOP
16#

 敬业才能专业,在来老师的带领下,科学培训班会更加红火!
一直努力中……
TOP
17#

我也凑凑热闹!
                                                      
                                                             难相忘 那培训点滴

                                                      
                                                          海宁市海洲小学 陆亚红

    
    一个月,30多天,已从指间悄然滑落,培训已近尾声。多想再领略一次大师风采,多想再欣赏一节精彩课堂,多想再留恋这旑旎的校园风光,多想再感受这暖暖的同学友情,多想……,千般不舍,万般无奈,终难敌这如梭时光。

     难相忘,开班日的破冰活动。9月12日,我们来自浙江各地的学员相聚于杭师大恕园5号楼的212教室。一见面,来老师的妙语如珠、风趣幽默就将现场略嫌生疏的氛围给点燃了,教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认识就在刹那间,简单的几句自我介绍,学员们之间便开始熟悉。来老师要求学员按一定的规则介绍前几位同学的姓名,迫使学员们开始主动记忆前几位刚作自我介绍的同学,更因来老师这种独特的介绍方式,短短的半天时间,学员们之间已再无陌生感,仿佛彼此早已相识。

      难相忘,大师们的高屋建瓴。肖远军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实现途径与方法》讲座,为我们一线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将会决定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曾宝俊特级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指导意义》,对《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解读,结合具体的实例,对“科学课程”“科学探究”“科学素养”“科学本质”“科学技术” 五个词汇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层层剥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特级教师是怎样练成的,是一种怎样的坚持与磨炼,才成就了一个人的成功。而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追求简约而更有效的课堂》,则为我们当前的科学教学点亮了指路明灯。“从关注教师怎么教转到学生怎么学,沉下心来研究学生如何学,从关注学生怎么学,再投射到研究教师怎么教?”这一角色的转变过程,实际上却是一个质的飞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下的学生学习的特质,体现了一个科学教师的战略眼光。同时,喻老师的讲座不仅仅是理论的高度站得高,他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策略。作为一个科学学科带头人,光有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还是不足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可以与课堂教学能力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金卫国老师的《课题研究的选题与方案设计》,为我们如何撰写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叶哲铭老师的《教研论文的资料检索与写作规范》,告诉了我们如何借助巨人的肩膀,站得高,看得远。课题答辩、论文答辩让我们也体验了下高校规范的课题与论文答辩的形式,真是获益匪浅。

     难相忘,执教者的精彩演绎。在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萧山、上新安江、下义务、走嘉兴,聆听了学员们和当地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领略了各位大虾的教学风采,上课教师独到的教学思想,认真的教学态度,精心的材料准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位执教老师都以自己独具匠心的对科学的理解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课堂,总让我觉得这节课这里可以学习,那里可以借鉴,不断地完善、丰富着我对教学的理解。

      难相忘,体育馆的校园歌声。

      难相忘,宝石山的岩石考察。

      难相忘,福田小学的高档奢华。

      难相忘,羊锅村里的全羊盛宴。

      难相忘,新安江大坝的高大雄伟。

      难相忘,杭师大校园的一草一木。

      难相忘……

      一个月,一段愉悦的学习历程,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一曲悠长的友谊之歌,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聚,有学习、有友情、有收获。感谢这段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有你们的相陪,生命更精彩。相信学员们会借助这个省培平台,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2 12:19:07编辑过]

TOP
18#

这是黄埔二期?我们黄埔一期的学弟学妹?
童永才
TOP
19#

以下是引用浙江人学科学在2014-10-12 12:18:00的发言:

    
    这是黄埔二期?我们黄埔一期的学弟学妹?
    



——是的,董师兄!
TOP
20#

     30天,720小时,43200分钟,2592000秒,我们原本不知道你是谁,带着相同目的而来,带着不一样的结果而回,这里我们不攀比、不膜拜,观看、实践、点评、讨论,样样实在,不期待有多大的进步,只渴望开阔自己的视野。模仿也好,批判也罢,就当在家里谈话,群里的言论、网上的论调,仅是个人愿望。从这一路走来,我们平和了心态,端正了态度,释放了情怀。显然这里不是我们的归宿,但起码是各自的拐点,进修,修的是自己的心,培训,训的是我们的度,相聚,聚的是我们的缘分,别离,离的仅仅是距离。
     但愿这39张快乐的脸,如同雨后春笋,在雷声的鞭笞下,破土而出,拔地而起,期待明年再相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0-12 12:44:12编辑过]

TOP
21#

赞!收获颇丰!
TOP
22#

哇,各种羡慕嫉妒啊。要多多分享哦,嘻嘻
TOP
23#

反思实在而且各有偏重点,就像同一盘菜,品出了不同的味道。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4#

培训课程已经全部结束,30天过得如此迅速,收获可是全方位的!期待着一下次再进来老师的班级进修!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5#

强大啊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26#

建立专帖好!
不过这个专帖应该由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出面来建,就更理想了。
TOP
27#

羡慕
TOP
28#

个个是能人,个个是优秀,牛啊!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amp;amp;Id=12396
TOP
29#

专贴已建,重复了,喻老师呵呵

TOP
30#

体会很深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