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转帖]行动中研究 项目中成长——记萧山区小学科学名师沈... [复制链接]

1#

[推荐][转帖]行动中研究 项目中成长——记萧山区小学科学名师沈洋

   [推荐][转帖]行动中研究 项目中成长——记萧山区小学科学名师沈洋

 


“名师”听起来很激动,但做起来是很辛苦,因为评比政策的改变,现在只要你有成绩,你就可以自主申报,这是阳光评优带给我们每一老师的专业福利。以下是沈洋老师一路走来的的学科简约旅程!



一、做不完的填空


关键词:成长数据


2006年下半年,因职务的变动,沈洋老师被调入三星小学任教,担任教导处主任。原教研员何树德老师给他的其中一个建议就是“要建有一份个人业务成长的数据表格,努力做好填空题!”现在,他还一直在继续做填空题,没有的争取填补,有的争取提优。当然,这数据的背后,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机会赛跑,与困难赛跑的历程,幸福的是每一次改写数据,这是最大的欣慰!下面这几张关于他个人业务成长的数据统计表,见证了他专业成长的一路历程。






































































 






合计


1


2


3


1


 


2


3


1


2


3


1


2


 


1995-2005


 


2


1


 


 


 


 


 


 


 


 


 


3


2006-2008


4


3


4


1


 


 


 


 


 


1


 


1


14


2009-2014


19


4


2


3


 


1


5


16


4


 


3


1


58


 






































































 






合计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995-2005


 


 


4


 


 


 


 


 


 


 


 


2


6


2006-2008


1


4


2


 


 


 


 


 


1


3


3


1


15


2009-2014


12


7


5


3


2


4


7


1


3


7


4


1


56


 
































课堂与讲座






合计


1995-2005


/


/


/


/


0


2006-2008


2


/


/


/


2


2009-2014


13


6


2


1


22


 
































 






合计


1995-2005


7


1


2


/


10


2006-2008


/


/


/


/


0


2009-2014


8


4


5


2


19


他把自己的学科简历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东小学,那时的行动方向主要是少先队和科技辅导,通过数据分析,那个时候的他,没有用心的研究科学学科(当时还是常识),一晃就十年溜走了!现在的年轻科学老师比他就好多了,比如汇宇小学的瞿梦溪老师,第一年就取得年会论文二等奖、区级课题立项、区级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区级公开课等近十项业务成绩,这是萧山小学科学团队的希望,请年轻的科学老师们一定要学会珍惜每一次机会。


二、不会就学着做


证据:行动研究


2006年,沈洋老师去三星任教,这是他专业成长的第二阶段,他很幸运,遇到了两位高人,一位是田树丰老师,那时,他们一起做管理,田老师是教科室主任,他什么论文都写,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要交劳技论文,前一天下午拿着锄头,带领学生去食堂背后的种植地里活动了半小时,第二天文章就出来了,原来文章是可以锄出来的!后来,沈洋老师学着他的样,也带领学生去学校后面的运河边测测、量量、看看,第二天,一篇综合实践案例真的出来了,最后获得区一等奖,市三等奖,文章原来还可以是量出来的。他遇到的另一位高人是邵汉民老师,是他教学经历中的第四任校长,一位会拿着自己写好的课题初稿让他改改去立项,因为当时沈洋老师从来没写过管理课题,就这样,他开始学着写管理论文,原来文章还可以是仿出来的。与邵校长一起工作的日子,让他见证了教育的责任,教育的无私,教育的创新和教育的不折不扣,那时的他们会自觉的一下班,带着同班的老师去村庄里挨家挨户的家访,回家已是星星布满天空了,因为,邵校长自己就是这样引领的。在三星的日子里,他学会了做文也更学会了做人,“不会就学着做”——他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


三、有项目的研究


证据:教具研制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高人的指导,还是在三星,又一位高人的引领,让他第一次走进了“教具研制”的幸福历程,这一走,就是六个年头。这六年,是他至今十九年专业成长中,最多“第一次”的六年。09年,他第一次拿到了区里自制教具一等奖,也是他学科技能中的第一个一等奖,就是这个一等奖,让他接下来真的不敢相信自己!不敢相信“教具研制”的专业幸福感!


为了珍惜省赛的机会,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俞华正老师连夜分析与再设计。第二天就问题的解决方案反馈给了教研员老师“学生分组实验的学具制作方案”。不知是他们的精神还是作品感动了评委,他第一次拿到了省级学科技能奖,而且还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这下可激动了。三星一个只有12个班的小学校的老师,也有机会参加全国比赛,而且是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端学府去比赛,又是第一次,就两个字“激动”。随后,他和他的伙伴俞华正老师一起一直奋战了17个夜晚,一杯茶、一根烟,有好几个晚上一直研制到凌晨,每一个细节的优化,真的没有终点啊!进入华师大,随后进行的是反复的演示和复述解说词,第一次与特级教师面对面答辩,又是第一次。最后成功了,虽然是二等奖,但这又是第一次,第一次在华师大领奖!


因为有了那一次,他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定格了方向。就做好这件事吧——教具研制!看着华师大教具展馆大厅内张贴着一位位被评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的老师照片,他没有更多考虑,心想:拿下下一届,照片墙上也会有他的位置。硬条件是“两个全国二等奖或一个全国二等奖与一个省一等奖”。


有了方向就要有行动,接下来,在学科专业成长中,他的关键词就是“教具研制”。


09年下半年,他调入了汇宇小学,冲刺第八届全国赛,在汇小,他给自己定位,不再做单一实验的教具。如果一个单元能组合研制,那实验教学就更会如鱼得水!锁定“沉和浮”单元,是因为这一单元的材料问题多,有问题才是我们研制的方向,于是他便罗列问题,借学校装修顺便做木支架,借学校广告联系单位做有机玻璃水槽,借学校科学实验探究室创建找生产厂家定制间距可调式万向滚珠双导轮装置,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优化怎么改,一代,二代,三代逐渐升级,区一等奖,市一等奖,省一等奖,2012暑假,最后终于一路斩将,走到了浙大紫荆港,升级到了“天煌杯”全国一等奖。一套教具,一路走来,不知又有多少个“第一次”。


“教具研制”,如果你只是为了参赛式研制,那就谈不上专业成长的激情了!参赛只是让他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萧山、走向全国的一种方式。他把教具带进了学科专业的各个领域,那就是一个词“幸福”!


他把教具带进课堂:带进区级年会课,带进市研训课,带进市观摩课,带进了全国优秀实验案例说课交流活动。


他把教具带进讲座:带进区级研训活动,带进区级年会活动,带进淳安教育技术中心考察团活动,带进萧山电视台名师大讲堂,走出萧山,走进临安石镜小学,杭州长寿桥小学。


他把教具带进学生科技大玩场:带进萧山科技节展示活动,带进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大玩场展示活动。


他把教具带进省市实验技能大赛。因为教具,他有幸走上了省市首届实验技能大赛,第一次代表杭州,最后省一等奖(第一名),又是教具给了他力量。他很难忘记比赛前一天,白天在学校实验室不停的继续优化改进,“虹吸现象”、“水面张力”,一个个问题必须在比赛前解决,晚上在宾馆,继续一直优化到深夜!教具研制真的没有终点,挑战的激情会让你没有疲惫!今年10月,他有幸观摩了在嘉兴实验小学举行的省第三届实验技能大赛。杭州滨江闻涛小学的钱军红老师,他就是借用教具的力量,从上午的第五名(二等奖位置)超越成为下午的第三名(一等奖)。教具真的好啊!


他把教具带进案例,因为自制教具一般都是原生态的,所以写的案例都是有个性的,都是容易获奖的。去年,他把实验案例带进了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活动”,教育部二司司长在省技术中心张仲华主任的介绍下,认识了他的案例。“沉和浮”一套不起眼的草根的单元组合教具,目前可以撰写19项实验案例。


他把教具带进了科研:课题论文、年会论文、科协论文、协会论文,全国发表,省级发表、市级发表、区级发表,编入了《最受师生喜爱的创意科学实验(小学卷)》。没有花一分版面费,该发的都发了。目前关于教具研制的科研成果累计40余项。


六年教具研制,让他成为了“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实现了华师大的心愿,作为浙江的全国教具能手代表参加了现场表彰活动。同时也让他顺利的通过了中高评审。“第一次、激动、幸福、顺”就些都是他“教具研制”这项大课题的关键词。他有这样一种想法:把自己曾经所做、所写、所经历、所收获的那些事儿,静下来写一写,写一写关于“教具研制”的一路心得,也许会对身边的同行有一定的启发。


说到这里,我想你们一定会认可他的观点:有项目的行动+执着的研究=名师成长之路,教具研制,就是他成长之路中的核心项目!


四、名师在于挑战


证据:一周三论


上学期末,他因为岗位管理的原因,三篇自己立项的课题需要在一周内完成结题,因为学校杂乱的事物,他一直静不下心写,他曾试着让身边的两位同事各写一篇,最后都是委婉的谢绝了。一周,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关起办公室门,112个小时,10余万文字,中间累了就去传达室看会报纸自我调节,最后在时间与奖项上都挑战成功,一篇一等奖、两篇三等奖,表格中的数据又一次成长了!而谢绝的两位老师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但奖状上还是有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参与了行动,因为没有研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一次机会!


五、名师不是句号


证据:我的想法


在汇宇小学,他们校长不只一次的关心他“沈洋,你可以歇一歇了!”但他还是担心这一次名师没上,因为,那就是又要四年,因为时间真的伤不起啊!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忽悠了第一个十年,现在走进了名师的队伍了,上级也不让他歇了,因为每年的考核量化指标有许多项目任务,而且是每年都要有这么多,自然名师就不是句号了,歇一歇也就成了空话了。尤其自己在学校做教研科研管理工作,没有多一点哪能给一点,没有树榜样哪能挺腰板?


他一直这么想:与其做任务型教师,还不如做自得其乐的研究型教师!我们的成长需要有适合自己的核心项目,就如优秀的文章,需要有自己的思想,知名的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在期间尽快地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项目,然后执着的研究!就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段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把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老师们,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让我们一起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22 17:51:5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致敬!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3#

天道酬勤!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4#

付出总有回报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5#

学习,真正的名师啊。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6#

 了不起!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行走泰顺---小学科学老师张一平: http://blog.163.com/zyp19830103@126/!
TOP
7#

榜样!!!
TOP
8#

萧山区的名师评比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许多有识的科学老师!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9#

有目标,有行动力的老师,钦佩那!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10#

了不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