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任国放作业帖 [复制链接]

1#

上虞市网络研修班任国放作业帖

任国放的研修班作业:

 

 

1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和《科学究竟是什么》的体会已在论坛中发表过这里不再重复。南怀瑾的《历史的经验》

2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

读后感:

 

分享 转发
TOP
2#

让科学课走向生本

上虞市百官小学   任国放  

近日,读到一本书,书中两段生动而又精辟的论述,令我产生共鸣。这儿撷取部分,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理论支持:
                    

一抛秧的启示:

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更多。年年复年年,人们照此耕作,但禾苗的产量依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谁的科研成果,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是把过去从田里拔秧改变为用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把插秧改为抛秧。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抛秧却带来了丰收。(听说,现在已发展到直接播撒出芽的谷子了。这将成为又一佐证。)

初看起来,这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的却享受着丰收的果实,悖于天道酬勤,也不符合“七分靠打拼”的汗水主义。这是为什么呢?

细思之,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固然贯注了我们的丰收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抵触了秧苗的自然意志。反之,小块抛秧符合秧苗的生长规律。这是因为它不像拔秧那样地折磨秧苗的根系,而是保护了它的自然生长。

模拟到教育上来。过去我们大量地做着类似插秧密植的事情,就像不惜损害根系,强行进行秧苗密植一样,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以为只要落实了这些细密的要求,就会达致我们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期望。然而就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局限在这个细密的方框之内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自然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儿童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是并不领情的。对于外力所赋予的规范,儿童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儿童的意志不愿意认同强加的东西,并非他们不能接受外来规范,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经验,如何加诸儿童。

二、当鞋合脚时

奥修(当代印度哲学家、思想家、神秘家)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如果削足适履,或缠小脚,我们就不能走路了,或者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

作者还提到他自己在很多年以前去电影院看一部惊险片。天气很热,电影院没有空调,观众们自带扇子。当剧情平缓的时候,电影院里处处咳嗽不断,扇子摇动;而当剧情紧张的时候,剧场里完全没有了咳嗽声、没有了说话声,也没人摇扇子了,人们忘记了自己。忽然,他意识到了,这就是忘我。不仅观剧、思考要求忘我,要做好事情、追求卓越同样需要忘我。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
            

其实,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学生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会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
            

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遵循儿童的自然意志,为他们搭设这种能忘我探究的舞台,提高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效率。让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和内部使然。本人认为首先应当从科学课的活动设计入手:
                

设计并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并形成一定结构的科学活动,使之遵循儿童的内部使然。是改革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案例见投影)

科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更广泛的内涵和价值,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应当立足生活尊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体验,改“在书本中学科学”为“在生活中做科学”。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得学生最大发展值。例中“晚上我们在家里的时候突然停电了,蜡烛和火柴放在抽屉里,谁能用手把它们找出来?”、“大家摸摸桌上的纸袋,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注:纸袋里装的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池和泡沫块)”、“摸一摸你们的衣服的正反面,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以及后面“戴帽子游戏”等。无不如一根根纽带沟通了科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生活中有科学,科学就在身边。

(案例见投影)

从例可以看出,在这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事先“捕捉几只蚂蚁”,从后面学生回答“是怎么去捕捉的”
            
问题看来,这是一次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效“点击”和利用。学生凭经验捉到了蚂蚁,初步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充分度。在课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用笔画一只蚂蚁,对学生来说,又得借助过去的生活经验展开活动。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及认识上的偏差,学生对蚂蚁的认识各不相同,导致后来学生对所画蚂蚁的外形产生“分歧”,这正是教师期盼的所谓“愤悱”状态,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再一次被激活。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小蚂蚁”,沟通了经验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有利于增加学生探究的实效。

TOP
3#

主动参与    全程经历

——《点亮我的小灯泡》课例

上虞市百官街道中心小学   任国放

背景: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教科版四下《科学》电单元的第二课时,因为常外出参加教研活动,这堂课我已听过好几次,每堂课总不外乎“观察材料,认识结构——尝试接亮小灯泡——展示比较,区分断路短路——用多种方法接亮小灯泡”等这样的结构安排,课上得都很顺利,可每节课听下来,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缺少了什么呢?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意味吧?!新课标强调: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全面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是现今每一位科学教师努力实践的课程新理念。下面的这一课例是不是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呢?请看——

 

片段一  用一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教师一上课分别出示电池、电线、小灯泡。问:这是什么?你能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2、请一位同学到上面来点亮这只小灯泡。(一生很快点亮。)

    3、师:其他同学也能点亮吗?那么看了刚才同学用到的材料,你认为要接亮小灯泡至少需要哪些材料?(一个灯泡、一根电线、一节电池)

4、教师发材料,学生实验。

师:老师要看看哪个组不但能点亮,而且速度最快。

5、学生迅速开始实验,很快有小组点亮了小灯泡。

(教师发成长卡表示肯定。)

【一开课用一件实物或课件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目前流行的做法。而这节课上,教师一改常态,开门见山直接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接亮小灯泡,给学生以极大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片段二  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6、请点亮的组推荐一位同学到台上演示给大家看。

   (学生连接的方法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7、教师一边看一边引导学生发现点亮小灯泡原来还有许多种方法。

    师:你能不能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呢?好,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发现的方法最多?他们还将获得一份精美的礼品。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能有许多,实验材料却只有这一套,那怎么才能说明你们小组已经发现许多种方法了呢?

生:我们点亮给大家看。

(同组一生立刻站起来):不行,这样我们的方法马上会被别的组知道的!

    师:那你说怎么办?

    生:……

    生:我们把方法记在纸上。

    师:怎么记?

    生:……(一时语塞,说不上来。)

    生:我们还是画吧,把方法画在纸上,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师:好主意,画电线很简单只要用一根线表示就行了,那谁来画电池?
            

    师:那么谁来画小灯泡呢?

(小灯泡结构比较复杂,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最后由老师提供小灯泡的卡纸草图。)

    8、学生试着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点亮一种,就用草图画下来。

    9、讨论:同学们点亮小灯泡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你能从他们画的草图中找到相同之处吗?

    10、学生讨论(略)

    11、师生小结:他们都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两端接通了,小灯泡就亮了。

    12、师:小灯泡和电池的两端是怎样接通的呢?你能不能一边用手比画一边介绍给大家呢?

……

【用一种方法接亮小灯泡,对当今小学生来说已无多大挑战性,当学生成功接亮小灯泡时,教师如果没有给予一个恰当的刺激,给他们一个“最近发展区”,他们的探究欲望也就会随之消退。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接亮小灯泡原来还有许多种方法,进而提出比一比看谁连接的方法多,便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去了。其实这也是学生只用一种方法电亮小灯泡后,应该会有的想法。教师在这儿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片段三  有没有小灯泡不亮的情况:

    13、刚才同学们用很多种方法点亮了小灯泡,但也有点不亮的情况。能点亮小灯泡自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点不亮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俗话说——

生: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师:是啊,为了避免下次不出差错,我们一起来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好吗?请一组同学说说不亮的情况。

生用实物演示不亮的情况。(略)

师生交流,分别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略)

    14、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认为小灯泡不亮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手没有捏好。

    生:小灯泡太小了。

    生:……

    生:说来说去就是没有把小灯泡和电池的两头接通,所以就不亮了。

师:是啊,就像一条大路中间断开了走不通了。

片段四  在点亮小灯泡的过程里有没有疑问产生:

15、师:大家在点量小灯泡的时候有没有问题产生呢?

    生:我们用手捏电线为什么没有被电死?

    生:我在接的时候手好像有点麻,这是为什么?

    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说明短路现象,并随机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尾声  能点亮更多的小灯泡吗

16、教师出示两个小灯泡,问:你能想办法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吗?

    学生跃跃欲试……

 

 

分析与讨论: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究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倾向:或者不知不觉限制着学生应有的探究自由,在探究途中牵手过多,或者为追求所谓的“自主探究”,全盘抛给学生,生怕被套上“牵着学生走”的罪名。在《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中,教师适时、适度、巧妙引导,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使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之中。

课一开始,教师请一学生上台接亮小灯泡,这对当今四下年级的同学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了,但仍然是学生感兴趣,并为之兴奋不已的活动。“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表现欲”,看到有同学把小灯泡点亮了,给了学生最直接最鲜活的感官刺激。其他同学都迫不及待想加入到其中的行列,一展自己的“风采”。这一活动的设计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效点击,把学生的表现欲给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按照以往的做法,教师通常让学生“观察材料,认识构造”,还会让学生把材料(电池、电线、小灯泡)的构造画下。试想自己也是一位学生,当拿到这些材料的时候,是急着想让小灯泡亮起来呢,还是先耐着性子把它们的构造画下来再点亮呢?很显然,孩子们是倾向于前者的。还有,当学生用一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之后,一般情况下,教师就会要求学生“用实物线路图表示,用手势比画出电流路线”。试想才用一种方法点亮了小灯泡,学生还没“玩”够呢!这样马上让学生停下来“比画电流线路图”,是学生需要的吗?学生会主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吗?他们此时想的最多的是“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能不能发现跟别人不同的方法”。本堂课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突破,设计的活动始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需要。在第一次(即用一种方法)点亮小灯泡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画电流线路图”,而是继续让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在不同的点亮方法中发现共同的规律(只要把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两端接通了,小灯泡就亮了)。这样比画电流的流动路线的难点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而这一过程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显得那样自然那样流畅。

 

 

 

 

 

TOP
4#

走近生活  走进科学

—关于科学课活动设计的一些思考

上虞市百官小学   任国放   TEL2803618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可见,设计并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并形成一定结构的科学活动,是改革科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本文试图借助三个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对科学课活动设计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认识一:立足生活

[案例1]《我的手》(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

  (体验手的感觉功能这一环节)

    师:手的灵巧不仅体现在能灵活地运动,还体现在其它方面。比如:晚上我们在家里的时候突然停电了,蜡烛和火柴放在抽屉里,谁能用手把它们找出来?

      (让一个学生到讲台前,蒙上眼睛,凭手在抽屉里找出蜡烛和火柴。)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火柴的?

    生:用手摸出来的。火柴盒是方的,很小。我还摸到划火柴的“皮”。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蜡烛的?

    生:我用手摸出这是蜡做的,很光滑。

    师:这说明手还能干什么?

    生:能感觉。

    师:(板书:感觉)手能感觉物体的什么?

    生:形状、大小、冷热、轻重

    生:光滑和粗糙。

    生:手还能摸出物体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把学生说的板书在黑板上)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手的本领。大家摸摸桌上的纸袋,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每个组都有两个纸袋,学生摸纸袋里的东西)

    生:是电池。

    生:是块泡沫。

    师:打开看看。

      (学生打开纸袋,里面装的确实是电池和泡沫块)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电池?

    生:因为它比较重,是圆柱体的,而且顶上有个小帽帽。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泡沫块?

    生:因为它比较软,而且很轻。

    师:摸一摸你们衣服的正反面,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体验活动)

    生:衣服的里面有线,正面没有。

    生:我的衣服正面很光滑,里面要粗糙一点。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蒙上眼睛以后戴帽子,看看戴反了没有,说说是怎样摸出帽子的正反面的。)

    生:帽子的里面要粗糙一点,帽沿是有点拱形的。

    师:手的感觉确实很重要,很多盲人就是靠手来感觉物体的。人民币上就有专门为盲人设计的盲文。(投影出示盲文,指导学生认识。)

    (让学生摸一摸盲文卡片,猜猜人民币的币值)

      ……

[反思]科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更广泛的内涵和价值,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应当立足生活尊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体验,改“在书本中学科学”为“在生活中做科学”。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精选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探究规律,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利于探究的活动,帮助学生探究,以求得学生最大发展值。例中“晚上我们在家里的时候突然停电了,蜡烛和火柴放在抽屉里,谁能用手把它们找出来?”、“大家摸摸桌上的纸袋,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注:纸袋里装的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池和泡沫块)”、“摸一摸你们的衣服的正反面,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以及后面“戴帽子游戏”等。无不如一根根纽带沟通了科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生活中有科学,科学就在身边。

 

认识二:激活经验

[案例2]《蚂蚁》(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捕捉几只小蚂蚁,你们捉到了吗?

生:捉到了。

师:你是怎么去捕捉的?

生: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捉来的。

生:我用饼干来引诱。

生:用拍死的苍蝇来引诱。

师:你怎么会想到用苍蝇来引诱的。

生:我以前在玩的时候,经常看到蚂蚁在驮一些小虫的尸体回家,我就知道用苍蝇引诱。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观察真仔细。

生:哪有那么麻烦,我家旁边的大树下就有许多,随便捉几只就可以了。

师:你曾经看到大树下有蚂蚁,这次就去那里找了,是不是?

生:嗯。

师:你也是个长心眼儿的孩子,做科学就要这样。

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也捕捉了许多小蚂蚁。现在老师请你用笔画一只小蚂蚁,你行吗?

生:行。

(请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的小蚂蚁贴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

师:看过了五位同学画的小蚂蚁,你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评论吗?

生:小蚂蚁有八只脚,他只画了——

生:(打断前面学生的话)不对,是六只!

师:咦,意见不统一了,还有其它想说的吗?

生:我知道蚂蚁身体分三节,而且有三对足,头上还有触角,王晨画错了。

生:是四节。

生:(多数同学)三节!

师:我也不太清楚,还有意见吗?

生:谢舒,触角画得太多短了。

生:不对,三对足应该长在胸部。

师:看来同学们的分歧还挺大的,科学最讲究的是用事实说话,现在小蚂蚁就在我们身边,你们说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生:观察小蚂蚁呗。

下面的活动是观察小蚂蚁,可是小蚂蚁爬来爬去,怎么观察呢?于是又引出了“怎样想办法观察”的活动。(略)

[反思]
            
“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标准》指出)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科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资源。在这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事先“捕捉几只蚂蚁”,从后面学生回答“是怎么去捕捉的”
        
问题看来,这是一次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效“点击”和利用。学生凭经验捉到了蚂蚁,初步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充分度。在课的展开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用笔画一只蚂蚁,对学生来说,又得借助过去的生活经验展开活动。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及认识上的偏差,学生对蚂蚁的认识各不相同,导致后来学生对所画蚂蚁的外形产生“分歧”,这正是教师期盼的所谓“愤悱”状态,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再一次被激活。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小蚂蚁”,就水到渠成,沟通了经验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有利于增加学生探究的实效。

 

认识三:形成结构

[案例3]《我看到了什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读”大树)

    师∶(教师投影教材上的一幅图∶一棵大树。)

这里有一幅图,仔细看看图上有什么,然后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生:有一棵大树。

    生:树上有枝干。

    生:大树的叶子很多。

    生:大树的叶子是不一样的。

    师:怎么不一样?

    生:有的大有的小。

    生:我看到了大树的形状。

    师:很好,说一下形状是什么样的。

      (学生一时说不出来)

    师∶能比划一下吗?(教师比划动作)是这样的吗?说说看。

    生:上面尖,下面圆。

生:大树有影子。

(忆大树)

    师:这只是一幅图上的树,我们看不出更多的东西。我们周围的树很多,公园里、街道旁,

   学校里都是树。你从树上看到过什么呢?你能不能把你当时的发现告诉给大家。

    生:树上有许多鸟。

    生:还有鸟窝。

生:我看见过树枝上蜘蛛撒了个大网。

    生:我看见大树的斑纹。

    生:有蚜虫吃树叶,树叶上有白点。

生:树破裂(受损)的地方有“水”会流出来。

    ……

    生:我看见过蜂窝。

    师:你们真在树上见到过蜂窝吗?

    (部分):见过。

师:同学们从树上见过这么多有趣的事,说得我的心都动了,我真想马上到树下去再仔细看

    一看,你们想吗?

生:想。

 

(问大树)

师:如果我们到了一棵真正的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

    (投影树上的图∶我们来到大树下,想观察——)

    生:树上有什么?

    生:树是什么形状的?

    生:叶子的大小、颜色是不是相同?

    生:树上有什么动物?

    生:有什么有趣的事?

    生:树的高矮是否一样?

    生:树的枝干是否一样长?

    生:树的名称叫什么?

    生:树叶的正面反面是什么样的?

    生:树枝上有什么。

    生:树的影子朝哪边。

    生:是南面的树叶多,还是北面的树叶多?

    生:树的根是什么样的。

    生:种子在哪里。

    生:根是一样粗细的吗?有多长?

    师:如果这棵树开花了、结果了,你们想不想观察?

    生:想。

    师:你们既然想到了观察树有多高,那我还想到观察树的粗细,树皮上有没有斑纹、裂缝,想吗?(有学生举手)

    生:还有树的年轮。

    师:很好,我们想观察的内容真是很丰富!那我们怎么具体观察呢,我们怎么观察树的叶、花、果、种子,怎样观察高矮、粗细,怎样观察树的形状、怎样观察树皮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看大树)

去实地利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大树里到底有什么。(略)

[反思]以往我们教师备课总有这么一种想法:这堂课我讲什么呢?定位在“讲”上,考虑较多的是教师在课上传授什么知识。因此,很多课成了教师的表演课,而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标准》在这方面为我们定标导航,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些活动的选取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编排。”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为单个的活动内容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以往我们更多地只关注这一点。)更要设计出各种各样有层次的活动,密切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使活动更具科学探究意义。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组织了这样几个活动:“读”大树,“告诉大家我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忆大树,“你从树上看到过什么呢?”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问大树,“如果到了一棵真正的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看大树,利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大树里到底有什么?四个活动,环环相扣,逐步深入。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次的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甚至科学创造的历程,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提升科学课活动的探究价值。

 

TOP
5#

教科版三上科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上虞市百官小学    任国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空透明塑料小瓶2个,小石块、沙子若干。

给每个学生准备:

记录维恩图两张。

教学过程

课前铺垫: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导入:

1)教师出示装入盒子内的两瓶液体,问:谁有办法不打开盒子,就告诉大家哪瓶是水,哪瓶是食用油?

 

3)小结:这是水和食用油的不同之处

2、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继续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表中。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展示

二、滴液比较

1、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3、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师: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2、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5、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四、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出示:各种装水的容器。装水

2、出示:空透明塑料小瓶2个,小石块、沙子若干。教师演示:把小石块、沙子装入两个塑料小瓶中并装满,问:小瓶子还可以装吗?,还可以装其它东西吗?(机动)

4、小结: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了吗?(没有固定形态,会流动)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五、总结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于水是怎样的一种液体,你们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39度的“高温”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街道中心小学   任国放

 

前不久,上了一节公开课《温度和温度计》(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我在引导学生“读温度”这一环节时,出现了下面这样的场景。

师:……看来同学们对温度计已很熟悉了,那么你现在能不能想办法使温度计的读数很快发生变化呢?

生:能!我把它捏在手心里。

生:我向液泡吹气。

……

在交流完各自想用的办法后,学生们开始改变温度计的读数,因为除冰块外,我不提供其它任何能改变温度的材料,大部分学生都在“开发自身资源”,利用自己的体温改变着温度计的读数:有把温度计捏在手心的;有不停地向温度计吹气的;有把温度计插进衣袖里的;有把温度计插到胸部的,更有甚者把温度计藏进了肚兜里……为了改变温度,孩子们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了浑身解数。

待到汇报读数时,出现了这样一幕:

生:我们组读数是33℃。

生:我们组是35℃。

生:我们是36℃。

生:我们是37℃。

……

最后一生说:我们组39℃!

我的心“咯噔”一下,敏锐地认识到“39度”这个温度与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符。温度计的读数怎么可能出现39度呢?分明是这位同学在胡编乱喊。因为是公开课有那么多老师在听课,还有省里的专家也在场,我不好直接说他错,更不能批评他这样是捣蛋、添乱。当时还算“机智”:

迅速把那39度从黑板上擦去,灵机一动说:“可能是你看错了,是吧?坐下去,再仔细看看好吗?”

那学生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一脸茫然地坐下。

……

课后,那位“捣乱”的同学和几个同学一起找到我说:“老师,刚才我们的读数确实是39度,为什么不帮我们写上去?。”我有些不耐烦地说:“这不可能的!要么,刚才你们中间有个同学在发烧。”“不是的。”他们异口同声说,“我们刚才是用手搓温度计的。你看是这样。”说着还拿温度计搓给我看。结果,温度确实达到了39度!事实胜于雄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了,孩子们则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走了。

反思:

课中出现上述这样的“意外”,在我当时看来自己的处理是最恰当不过了。理由是,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学生测得39℃这样的高温,显而易见不符合已知的科学结论。为防止“节外生枝”,我用“可能是你看错了,坐下去再仔细看看”把那学生打发下去了。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合情合理,是我科学课堂内体现科学性最漂亮的一笔,不禁为此沾沾自喜。然而,后来的事实表明我错了。这样追求的“科学性”根本不带有科学意义,充其量只能算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所作出的一次判断。我很后悔当初的武断,如果让那位学生上台展示一下就好了。科学应该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不管学生的还是老师的)不能代替科学结论!否则我们的科学探究只能算是机械地重复。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堂科学课《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当学生把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水滴烧干,出现白色粉末时,学生兴奋地说:“是盐!是盐!”(正中下怀!)老师会心地笑着说:“的确是盐,老师课前在水中是加了很多盐,大家也想调一杯试试看吗?”“想!”于是学生带着一脸成功的喜悦,进入下一个活动。请问“白色粉末”一定是盐吗?凭什么说这就是盐!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当我们试了“铁丝、铜丝、铝丝”能通电时,我们就和学生一起归纳说,所有金属都是导体;(《导体和绝缘体》一课)当我们试了“水、空气、铜球”遇热会膨胀、受冷会收缩时,我们就和学生一起归纳说,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热胀冷缩》一课);当我们观察了你、我还有几个人的指纹不一样时,我们就和学生一起归纳说,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它可以用来鉴别身份,帮助警察破案(《奇妙的指纹》一课);当我们……这样的“当我们”实在是太多了。在太多的“当我们”中,我们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别所谓的“实验”联系了起来,于是得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无可挑剔的“实验结论”。在我们庆幸实验成功的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了,质疑精神消失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没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了。一扇扇通向科学的大门,被一个个已知的想当然的“结论”关闭了起来。更要命的是,日久天长他们学会了人云亦云,学会了主观臆断,习惯了权威和教条,整个人变得麻木起来。难怪一位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图形在幼儿园孩子的眼里是太阳,是月亮,是月饼,是皮球,是笑脸,是爱心……而到了我们的大学生眼里只能是一个“○”了!这样的结局是与新课标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违背的,是我们每个科学教育的工作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记得章鼎儿老师在一次培训中这样说“……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重要的是在观察研究蜗牛的过程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科学探究内涵,才是我们真正要发掘的宝藏。”是啊,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出现了白色粉末,学生肯定地说“是盐”时,你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暂时别先下结论,你说是盐,你能证明吗?我们来试试其它的物质(如糖、明矾甚至泥土),是不是也能使马铃薯浮上来呢”;在试了“铁丝、铜丝、铝丝”能通电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铁丝、铜丝、铝丝等许多金属能导电,其它的材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在试了“水、空气、铜球”遇热膨胀,受冷收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水、空气、铜球等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认为其它物质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请用事实证明”……总之别关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大门,科学是客观的,过去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代替科学的结论。我们关注结论,但我们更关注结论得出的科学过程,这样的科学探究才更具意义和价值,让科学性贯穿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TOP
6#

温度和温度计

上虞市百官小学  任国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认识温度计的过程,了解温度计制造的原理。

    2、使学生掌握摄氏温度的认读与记录的方法,初步会使用温度计。

    3、在经历认识温度计的过程中,获得探究和发现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温度的认读和记录,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零下温度的读写。

三、教具准备:

    液温计及气温计每组1支、白纸每人1张、课件(温度的读写、各种温度计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了解什么是温度

1、出示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判断:哪一杯是冷水,哪一杯是热水?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物体的冷热我们通常用什么来表示?(温度)

         温度通常是用什么仪器测出来的?(温度计)

(二)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及原理

1、仔细观察桌上的温度计,你发现了一些什么?

1)刻度:
                

           每一大格10度,每一小格1度。

           0度往上,数字越大温度越高。

           0度往下,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2)标记:℃读作“摄氏度”。
            

3)液泡:热胀冷缩,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4)数字、测量范围:最高温度是多少,最低温度是多少?

           温度计是有测量范围的。

             ……

2、出示壁挂式温度计,和刚才的温度计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刻度: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不一样。

标记:℉读作“华氏度”,不常用。

液泡:液泡外有保护圈,你认为这支温度计最适合测哪一类物质的温度?

(三)温度的读写

1、读写模拟温度。

2、读写温度计温度。

(四)测温度,正确使用温度计

1、测量一瓶水的温度,你认为用刚才的哪一支温度计最合适?温度计不但有测量范围,还有应用范围。

2、学生估计温度,并把估计温度写在白纸上。

3、请一生上台测温度:手拿上端,不碰壁或底,视线要平,液柱稳定了再读,不能离开物体读。把温度写在纸板上。

4、发奖,谈感想。

(五)延伸,小结

1、课件欣赏。

2、研究和欣赏了那么多的温度计,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上虞市百官小学   任国放

n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第五课,属于科学教材中的“地球与宇宙”范畴。

本课由“寻找岩石变化的痕迹”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两个活动组成。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找到产生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孩子把实验现象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找出影响岩石变化的自然因素。教材中的三个实验,是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寻找证据的过程,而寻找证据论证自己的假设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教材中还出现了关于“风化”的描述,强调了“长期”和“联合”两个要素。最后的问题
            
“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裂缝?山脚为什么堆满碎石?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体现了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课程理念。

n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岩石是在变化的,向学生提供各种实物岩石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展开“这些岩石原来是这样的吗”的猜测,再把学生从“岩石有变化”引导到“岩石会有什么变化”和“岩石变化的原因”等探究内容上。

教学中,期望在我引领下,利用
            
“冷热的作用”和“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究过程。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最后通过运用风化知识,设计保护舜耕石雕的方案,做到学以致用,并培养热爱家乡情感。

当然“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时,对于“生物作用”和“大气的作用”,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在课堂中探究验证时,我就采用了“间接探究”的方式进行,为学生提供一定材料自主探究发现。

n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自然文化遗产的情感。

n         教学重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冷热、水、植物等对岩石的作用。

n         器材准备

教师:课件、鹅卵石。

学生:酒精灯、火柴、镊子、石灰岩、塑料杯(带水、不带各一)、护目镜、碟子、带水塑料瓶等。

n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先来看几张岩石的图片,注意看图片中的岩石。(依次出示:沙漠中的岩石、溪边的岩石、长有树的岩石、溶洞中的岩石)

2、你认为这些岩石原来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3、你的意思是说,岩石是会改变模样的咯,有同学这样认为吗?

4、那你认为哪些因素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呢?(板书:冷热、水、风、生物、地壳运动、人为因素等)

二、实验探究

1、冷热对岩石的作用

①老师提供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石灰岩、塑料杯、目镜等,你能用这些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

②学生描述实验方法,教师适当演示。

③做这个实验时,你觉得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要用镊子钳着岩石烧,手不能拿得太近;火烧后的岩石如果掉地上,绝不能用手直接去捡,要用镊子夹。)

④学生实验。

⑤学生汇报。通过这个实验大家有什么发现?

(裂开了;有小石块掉在水里;岩石一点儿变化也没有。)

⑥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⑦“岩石一点儿变化也没有”也能说明冷热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吗?(能)

这块岩石最终会改变模样吗?只要怎样做就行?

⑧在自然界里,也像我们那样用酒精灯给岩石加温,反复改变它的冷热吗?自然界里是什么因素改变岩石冷热的?(季节变化、昼夜交替、天气晴雨变化等)

2、水对岩石的作用

①出示一块鹅卵石,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大量见到过?是什么因素,使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溪水、海浪的冲刷等)

②这只是我们的猜想,你有证据吗?老师已给大家准备了带水的塑料瓶、岩石等材料,你想怎样研究呢?(把岩石装入带水的塑料瓶里,用力摇晃;最好能留一块石头,不要放进去,可以做对比。)

③学生实验。(三分钟。)

我们用了瓶子、水、石头这些材料,模拟了大自然中水冲击石头的现象,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有什么发现。(有石屑、棱角变圆了、变小了)

⑤这些又说明什么?

⑥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认为水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吗?有一句古话叫水滴石穿,这是对这个最好的诠释。

⑦(出示上虞市覆卮山冰川遗迹)

3、生物对岩石的作用

①其实,很多因素能改变岩石的模样,看图片。

②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四、解释风化

1(出示一幅岩石风化图片):谁能解释,山上的岩石布满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大气冷热、雨水冲刷、生物等因素)

2、小结:我们把岩石在冷热、水、风、生物等因素的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的现象叫风化。(生齐读一遍)

五、拓展

1、出示“舜耕”图,这个用花冈岩砌成的雕塑,已成为我们上虞的标志性建筑,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保存得更久远呢?
                

2、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解决了实际问题。学习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正如居里夫人的一句话: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人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积极实践这句话,相信我们会在科学的大道走得更远更光明。

 

 

课件:

一依次点击出现:沙漠中的岩石、溪边的岩石、长有树的岩石、溶洞中的岩石等图片。播完后,全屏显示上述四张图片;

二点击进入图片:上虞市覆卮山冰川遗迹图片。

点击进入图片:一幅岩石风化图片。(岩石顶部裂痕,脚下有碎石)

点击进入图片:“舜耕”石雕图片。

 

TOP
7#

新课程呼唤开放的科学教学

——四下《科学》备课会议提纲

百官小学    任国放

 

一、参加省备课会议的基本情况及感受

这次的备课会议给我的最大感受之一是一个“实”字。具体表现在:一培训内容“实”,上了《点亮我的小灯泡》、《一天的食物》、《各种各样的岩石》三堂课,然后是喻伯军、章鼎儿、姜心安三位专家讲座。听起来特别“解渴”,为什么,三堂课一结束,马上进行专家讲座,就像一笼刚出笼的“包子”,热乎乎的,下面在座的特别愿意听。二培训作风“实”,会议开始不搞形式主义,虽然有省市领导、重量级的专家教授,但没有出现大领导讲,小领导讲、然后分管领导讲,最后承办单位也来补充说明几句的局面。专家讲座不搞“互动”。“互动”这一词,当前比较流行,有许多讲座、培训都搞互动,似乎不互动就不称其为讲座了。这次培训就没有搞互动,三堂课结束后,直接由专家点评作讲座了,效果非常好。(一次省级互动评课,纸条一:请问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哪些;纸条二:P24那种花的名称是什么。)

感受之二:新课程呼唤开放的科学教学。我们总在大声疾呼,科学课要以学生探究为核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怎么去操作落实讨论得比较少。(插入喻伯军的一个大学学生的故事。这些石块是喻老师带着我们去野外搜集来的,是我和同学在假期里外出找来的,是我托亲戚从很远的地方带回来的,这可是我的宝贝。我以后也不会丢掉它们的。)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喻老师把常识课上到了课外,上到了学生的生活里,上到了学生的一生的生命里。这样的课堂有多开放,常识课的影响有多大!喻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我想无非就是要向我们传递这么一个信息:新课程呼唤开放的科学教学。那么怎么开放呢?

(一)追求教学内容的开放

1、要善于调整教学内容

    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理应成为教学的核心,教材的选择和使用都应以学生更好地科学探究为宗旨。例如:《油菜花开了》才一课时,而油菜花将持续两三个星期,这部分内容按成长,开花,结果等几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给油菜花写成长日记或建立“成长小档案”,引导学生用观察日记、画笔、用拍照甚至用不同生长期的油菜制成标本记录下来。(出示学生作品凤仙花照片)

2、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生的“材料”,而不是我们教学生的“内容”。只有“开放”的教材才能打通课本与课外世界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打破教材的局限,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放手让学生从报刊、书籍,从电视和互联网上搜集各种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使之成为更有用、更系统的信息,并学会与别人交流,共享资料。例如:《面包发霉了》让学生从课外找“为什么发霉了”“霉菌是什么样子的”等,促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二)追求科学课堂的开放

1、教学理念的开放

(略)

2、学习方式的开放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和中心任务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提倡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需要,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或自找学习伙伴共同探究,把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不再搞“一言堂”,而是把交流的机会还给学生。例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岩石博览会,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岩石分类,获得给岩石分类的亲身体验,而岩石可以分成几类是不重要的。

3、教学时空的开放

    科学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例如:在学完《怎样观察、描述矿物》后,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去观察描述家乡的矿物,帮助学生获得研究矿物的现实体验。

追求教学评价的开放。

(三)追求教学评价的开放       (略)

 

二、四下《科学》在小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说三年级《科学》是帮助学生把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用文字、图表、数据等抽象出来的话,那么四年级《科学》便是把这些文字、图表、数据等再作分析整理,从中获取新的信息,进一步提升探究层次。当然这只能算是一个初始阶段,是在教师“扶”的过程中进行的。

三、食物、岩石和矿物单元在整册四下《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几个重要活动)

 

一、参加省备课会议的基本情况及感受

感受之一:一个“实”字

感受之二:新课程呼唤开放的科学教学。

(一)追求教学内容的开放

1、要善于调整教学内容

2、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

(二)追求科学课堂的开放

1、教学理念的开放(略)

2、学习方式的开放

3、教学时空的开放

(三)追求教学评价的开放
            
(略)

二、四下《科学》在小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食物、岩石和矿物单元在整册四下《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