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初上讲台,总免不了有说漏嘴的,请看:
小故事 校长是个东西吗?
一心想当中学教师的小张,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被落实到小学任教,心里十分郁闷。所幸的是专业还是对口的,到小学后被分配教三年级的科学学科,就是觉得太大材小用了。
上班不到一个月,王校长对小张说:“明天来听听你的课。”小张一阵激动,大显身手的时刻来到了,他想乘机显露一下高材生的身手。他明天要上的课是“温度计”,在备课时,他没有忘记在师范大学里讲到的要创设情景导课,他也没有忘记教授“要以姿势助说话”的教导。小学科学这点知识对他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但他还是早早地来到实验室准备上课的器材,为了创设导入新课的情景,还特意在讲台上放了一把热水瓶。随后,三年级学生走进了实验室,王校长也悄悄地从后门进来坐到了最后面。上课的铃声终于响了,师生礼貌地相互问好。
张老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实验室,你们发现实验室里多了一个什么东西?”为了特别引起学生的注意,张老师在说话时还特意举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
学生们马上环顾四周,并纷纷举手。在张老师的示意下,同学甲站了起来。
甲答曰:“王校长!”
张老师深感突然,脱口而出:“王校长是一个东西吗?”
全班同学齐声回答:“王校长不是一个东西。”
张老师:“王校长不是一个东西吗?”
全班同学齐声回答:“王校长真不是一个东西!”
响亮的回答,更让张老师六神无主,连忙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温度计’。”
这堂课张老师紧张得连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上下来的,但他发现王校长始终以微笑的面容,信任的眼光注视着自己。
点评:张老师想以热水瓶引入“温度计”的新课,是一种创意,而且热水瓶中的水与学习内容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想创设情景反而被情景套住。分析原因:第一、张老师在抛出问题时,用右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起了误导作用。三年级儿童对问题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儿童的观察是极其粗糙的,见大不见小;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十分盲从的。所以甲同学才会说出是“王校长”这个令张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要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决不会出现这样的答案了。第二,张老师在应变方面也存在弱点。当甲同学说出了是“王校长”后,紧张之中决不能再反问“王校长是一个东西吗?”的问题,由于出了这样一个问句,就引来了更偏离主题的全班同学齐声回答。因此在课堂中就出现了如此的笑话。假如甲同学说完后,张老师马上纠正说:“请你观察讲台上多了一件什么物品?”就形成不了笑话。假如张老师一开始做的手势是指向讲台的,示意注意观察的是讲台上,就能轻而易举地联系上热水瓶,随后的方寸就不会很乱了。
新教师掌握了全面的知识体系,学习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但是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好在于王校长是一位爱才如命的人,课后张老师想检讨自己的不是时,王校长轻描淡写的说:“年轻人都是这样走向成熟的。” xshsd 2007.12.10.
新教师们,语言是一门艺术,虽然我们执教的是科学课,但是我们的设问,应预先考虑到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同时教师本人的倾听和应变也十分重要。慢慢地从实践中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