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原有知识有不同,发展水平有快慢,教师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目标的层次性,打通学生不断发展的路径。
五年级《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是经典内容,也是教师们喜欢作为研究课的内容之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中,有“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个要求。一般情况下,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跟教材提出要求没有区别。但是,在教学中发现,不同的学生发展的程度不同、思维水平不同,产生了一些吃不饱的现象。于是,教师采用了设置不同发展目标的方法,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设计了7个不同层次的环节目标:
1.观察到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观察到一定浓度的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3.观察到水中溶解了食盐、糖等物质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推测和验证浓盐水和浓糖水的混合物能否使马铃薯浮起来
5.观察推测不同液体(蜂蜜、牛奶、汽水)能否让马铃薯浮起来
6.想办法使浮在盐水中的马铃薯沉下去
7.推测验证浓盐水能否使小石子浮起来
以上前面3个环节目标是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后面4个环节目标是发展目标,教师视实际教学情况而定,或者在小组实验中提出要求,或者在全班演示中渗透。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参与深度大大增加,不同小组获得的发展各不相同,使得课堂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精彩场面。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对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细化教学目标,将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去,做到环节目标明确化、层次化,才能真正做到目标落实、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