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我和孩子的三年级 [复制链接]

31#

感叹一下,科学还是三年级带起的好!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32#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4-12-18 9:51:00的发言:
这课帅呆了。单从老师旁观者的角度,就足见课堂上学生的主人地位。

谢谢,我也不会,只能是从科学网上学学,然后尝试着。幸好科学网的娘家强大,让我这些学步者不是茫无头绪。感谢谢大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2 11:50:52编辑过]

TOP
33#

4.3谁流得更快一些


 











   在实验前,我问:为了比赛的公平,我们要让他们有哪些条件相同?得出:


   1、起点相同2、倾斜角度相同3、三种液体同样多


   对于第3点,我和学生说:“大家可以去试试看,取不同的量,会对速度有影响吗?”


   交流时,就这个问题,请了两组学生说。


   一组说:“我们多取油,发现:水还是流得最快,油依旧第二,洗洁精还是最慢。”    


   另一组说:“我们在前面试了,发现洗洁精最慢,所以我们想,是不是重量重一些,流得快一些,于是,我们就多挤了些洗洁精试验,可是结果洗洁精还是最慢,所以我得出,液体的多少对于速度没有影响。”


 


 


12月26日午,在浙江小学科学三年级群里,我们就


在课堂作业本42页的第4个选择题中
在比较水、食用油和洗洁精的流动快慢时,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下列应该做到的是
A、三种液体的颜色相同


B、三种液体同样多


C、从不同的高度开始流动
D、以同样的速度流下来
我们有这样的讨论:






 



这课是在讨论前上的,现在我在纠结,我是不是画蛇添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6 15:49:47编辑过]

TOP
34#

4.4比较水的多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5 14:28:48编辑过]

TOP
35#

4.5我们周围的空气



 


在了解了空气的一般特征后,问学生:关于空气你有什么问题要提的吗?


学生有的说:空气存在吗?


有的问:空气有重量吗?


还有的问:空气占据空间吗?


……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对学生说:“那么,对于这几个问题,同学生自已制定一份研究计划来验证这些问题?”



如下是学生向塑料袋子内吹气证明空气存在的计划和实验:



 



如下是学生用一手推针管,一手赌针眼证明空气存在:




如下是学生先用针管吸空气,再吸水,然后把针管往外推,还没推到水,水就出来了,证明空气存在,占空间。




如下是学生用吸管往水里吹气,水泡升起,让明空气存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25 15:41:46编辑过]

TOP
36#

很完美的课堂记录!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7#

本想移动到网络研修板块,操作了好像不行!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8#

孩子们很幸福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39#

7.空气有重量吗


      从第三单元起,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在第四单元中的前几课中,半扶半放地让学生制定计划。


今天,在第四单元最后一课《空气有重量吗》中,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定研究计划。原先我还有些担心学生不会呢,一节课下来后,发现,学生的能力真不能低估呀,他们不但能很好地制定出计划,还能用计划指导自己的实验。真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30 16:51:52编辑过]

TOP
40#

三年级的课堂真棒!
TOP
41#

小结:


      这一学期的课堂教学部分结束了,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会写研究计划了,下学期除去了继续巩固外,还准备指导他们学会用思维导图复习,学习。


复习的那点事——


     课堂操作教学部分结束了,如果没有考试的话,本可以拓展点《家有学童》中的操作玩玩。现在要应付考试了,那个话怎么说来着:专职教师考不过兼职科学老师。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打破这个咒语。


      我把十几张试卷剪成这两张半。准备每堂做半张,巩固半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31 9:53:35编辑过]

TOP
42#

用心的易水,加油!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43#

又到一年考试时。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4#

这个记录真棒,赞个。
生活是个多面体
TOP
45#

以下是引用葫芦在2015-1-9 20:33:00的发言:
这个记录真棒,赞个。

谢谢师父捧场!

TOP
46#

 


这几天用手中平时拍的学生照片,配上音乐,做成视频了,放假之前让班主任发到各个班级的微信群去,由家长自己去了。


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hqCaVk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2 16:01:36编辑过]

TOP
47#

易水这一年很充实 呵呵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8#

以下是引用湖州熊二在2015-1-12 15:56:00的发言:
易水这一年很充实 呵呵

谢谢,在努力入门中,把课先给上好,呵呵。

TOP
49#

以下是引用易水寒风在2015-1-12 11:40:00的发言:

 


这几天用手中平时拍的学生照片,配上音乐,做成视频了,放假之前让班主任发到各个班级的微信群去,由家长自己去了。


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hqCaVkC


 


用心的易水老师,真格棒的!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50#

以下是引用曹文佳在2015-1-13 8:24:00的发言:

用心的易水老师,真格棒的!


谢谢,以前教语文时,一直在想,逼学生太多,现在教科学了,我总是尽可能的让他们觉得还是有喜欢,有趣的课的。

TOP
51#

三下开始啦!


 


      三下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养成实验的习惯:做实验时安全安静,这是重点,一直说让孩子们安静地做实验,其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这就得让我们在平时中不断的提醒,形成习惯。


      第二就是继续巩固上学期实验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初步指导自己实验


本来是想搞个思维导图的,感觉这学期太赶了,一口吃不了胖子,先慢下来,四年级再探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23 16:01:22编辑过]

TOP
52#

3、2 测量水的温度


      在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了各种温度计,顺便简要介绍了各种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水温计让学生好好地记了一次。于是在第二时让学生实战演习了。


     不管背得有多熟练,实战时,孩子的视线常没有和液柱持平。这时,我就拿着相机边拍,边提醒:哎呀,视线要和液柱水平,不然拍出来可难看了,一辈子都留着。这样挺有好处的,孩子为了期末的视频里的好形象,个个改正迅速。除此外,还要提醒学生:哪组没有轻声的话,马上停实验,确实安静不少。



     上课开始时,先指名几个学生上台操作,台下学生翻书齐读,一条一条地指导上台的同学。




       拿到水温计后,除去观察能测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外,用手去捂,松手,看着液柱的上升下降——




实战开始喽——


原先小妞是这样看的——



带相机提醒后,小妞就这样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23 16:23:02编辑过]

TOP
53#

3.3水结冰了


     水变成冰,怎么变成的?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准备冰。


     很好,马上有学生问:老师,冰怎么做?


     顺势布置:吃完果冻后,果冻壳放一半的水,(这样制出的冰到时不用敲碎了,并且能很方便地放进保温杯了。)下一节科学课时把冰放进保温杯里带到学校来。每人做十个左右(冰太少了,在保温杯里也融得快)


     学生早上带来,下午到上科学课时,冰力还是十足的。


 


     第二次科学课时,孩子们拿出冰,我问他们水怎么变成冰,为什么变成?
     他们说冰箱的功劳
     我又问冰箱问什么能行?


     有一个学生说,冰箱里温度低,他们家冷冻室有温度显示是零下8度


     在上一节课时热水放置一小时两小时后温度会降到多少
     孩子们得出和环境温度差不多
     经过冰的事,他们就有个初步的印象结冰的温度在零下了,经过后面把试管内放水(先测出水的温度)插入碎冰(再测出碎冰温度)变成冰水(测出冰水混合的温度,大多测出零下1摄氏度)是因为有了零下的环境温度,水才会成冰。
     最后结课时,我问学生

     开学前几天很冷,我们都盼望下雪,可雪又没有下来,这是为什么?
     学生马上就回答了因为温度没有达到零下,只能下雨,没有下雪,后来我们还一起查了那几天的温度(5摄氏度)。

 

      在这一课时中,我还将4冰融化了后5水珠从哪里来整合在一起上了。对于冰融化了,学生是有目共识的,怎么用冰比赛融水,我就是用试管里结成的冰比赛的,大小差不多,也比较省时,学生也明白了,如何能让冰融得快些。至于5水珠从哪里来,就直接让学生去摸刚才装碎冰的杯子,外壁都是水,起先学生说,是冰融化出来的。后来我一问你杯漏?他们大笑。

      然后,我又引导:“现在你杯子周围有多少温度?”

      他们想了想说:“试管内有零下,试管外也一定比较低的。那么杯子边上的水蒸气遇冷空气就变成了水珠” 

       等试管里水结冰里,试管里只放了一点点的水,碎冰中却加了不少盐。在融冰时,呵气,用水握,加热(只是一组,在我的协助下)。这三课就这么整合在一起,挺紧凑的。

加盐中



哇!真结冰了,果然是零下了——








总结:


      实验中有些学生没有成功,观察了一下,是因为他们制作的冰太大了,他们没有把试管插在冰中,放在冰上,还有的是冰太少,有些却是因为试管中水加太多了。还有冰水混合时,学生测到的温度是零下1摄氏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24 11:39:28编辑过]

TOP
54#

赞一个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55#

好大的蜗牛,好可怖的蛞蝓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56#

4.1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铁


我让学生自己去吸


 


有的去吸铝合金窗,发现吸不住




有的去吸铜钥匙、和衣服上的铜装饰、铝罐




还有塑料,衣服,笔尖、校徽等


 




最后得出只能吸铁及铁制作品,铜,铝虽然是金属,但不是铁及铁制作品,不能被吸。


 


磁铁隔着物能吸铁


 







 



4.3磁铁的两极


 我的教学模式就是我这学期要达成的目标:继续强化实验计划的制定


一般我都给学生课前预习两分钟,学生自己预习两分钟后,我问他们从书中知道了什么知识?


指名学生交流后,让学生一起合作制作研究计划,然后用计划指导行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3 17:00:49编辑过]

TOP
57#

      今天,群里胡海涛的网友总结说:


     科学课不是灌输前人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是重复前人的实验,而是完成自己的探究;不是复述前人的结论,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这样的科学课才算真正的科学课,这样的科学课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觉得很有道理,在这里特记之,以此勉励自己。


 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教材中只例举了一种,磁铁吸合时磁力的大小,所以教学后,在学生的印象中磁力是增加的。这是不科学的。


      从省时和有效的角度上考虑,我是这么安排的:全班菜12-14组,四人一组,每一大组有3-4组,于是我就让第一大组做条形磁铁吸合磁力变化的情况,第二大组做条形磁铁粘合的磁力变化,第三大组做环形磁铁吸合的磁力变化,第四大组做环形磁铁粘合的磁力变化。


      在上课前,我都是让学生课前预习两分钟的,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学习,不管是语文还是科学都应该有预习的习惯。前人有经验可以让你得,为什么要空着呢?我可以怀疑前人的经验,那么我们可以去验证。


      预习后,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什么?


      生: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师:那么磁力的大小你觉得怎么会变?


      生迟疑了一下,有生说:多块磁铁组合起来。


      然后我又追问:如何组合?


      学生想了下又说:“可以吸合在一起。”说着,他又想到会同极排斥,就问:“要是同极排斥怎么办?”


      马上就有同学接下去:“粘起来。” 于是我就板书“粘合”:当异极叠放在一起的叫吸合,那么同极叠放在一起就叫粘合。” 理清了这个后,就让学生四人小组考虑先来制订实验计划。然后我板书。学生实验。



















 

      最后学生实验结束后,数据统计后,得知,条形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粘合在一起会增大;环形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大,粘合在一起会减弱。得出磁力大小会变化。变化时和叠放方式和形状有关。


 


 


补充:


      有一天在小科网聊天时,有一网友说,如果不同形状组合在一起,那么磁力会有什么变化?


       于是,我就和其中几组做了这个小尝试————







         结论:最后的磁性变化是哪个形状的磁铁多一些的,他的磁性就和哪个的磁性变化有关。当组合在一起时,放在下面的条形相当于档板了,貌似没发挥什么磁性,本来条形组合在一起磁性就是减弱了。(没有及时记录,有点记不清,所以只能给个模糊的结论,等下再去试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0:49:28编辑过]

TOP
58#

用拍照片的方法让学生留住美景,这个方法不错。
生活是个多面体
TOP
59#

7、做一个指南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6 10:52:01编辑过]

TOP
60#

赞一个!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