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是写好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起着引领教学全过程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好多时候却总是达不到教学目标所设置的理想程度。究其原因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教学目标落实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没有明晰的环节目标支撑,整节课的教学就会泛泛而过,蜻蜓点水。导致学生的新认识增加不多,技能没有得到足够训练,思维在原有水平上重复。
由此可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思考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环节达成的分目标,即分解课时目标,便于教学时落实。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想一想:这个环节指向什么目标,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什么作用;教学时,要及时反思是否达到了环节的目标要求。如何细化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学中目标落实、效益提升呢?
四年级《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教材第一次出现了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的要求,而且有详细的操作过程和注意点规定。教师在制定目标时,总会把“学会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加以设置。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稍不注意,许多学生就会出错,在前概念的作用下,总会不自觉地用内焰或焰心加热,教学总是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分析学生操作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认知不足和错误前概念造成的。教材要求学生必须用火焰的外焰加热,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外焰加热。因此,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到三层火焰,其次要知道外焰温度最高,再次要学会用外焰加热的技巧。这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落实环节教学目标。我们把“学会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这个目标分解成三个环节目标,对应教学中的三个小环节,具体教学如下:
1.明理。学生观察点燃的酒精灯火焰,看到火焰分成3层,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证明外焰的温度最高,让学生明白用外焰加热的道理。
2.操作。教师演示正确的用外焰加热的方法和技巧,指出常见的错误操作,然后让每个学生练习用外焰加热铁片,相互检查操作是否正确。
3.应用。提出要求,使用酒精灯给食盐溶液加热,正确分离食盐与水,得到食盐结晶。
通过落实分解的环节目标,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升,且在以后的酒精灯使用过程中,很少出现操作差错。
教师要学会把一个教学目标细化为环节目标,便于在及时教学中操作落实。只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准确、合适地细化目标,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5 10:36:0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