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冥想
冥想旨在改变人的意识,通过冥想,人们能够进入到一种宁静状态,这种状态丰富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使个体达到良好的状态。简单地说,冥想就是停止意识以外的所有活动,让身心都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事实上,冥想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其状态与佛教的“入静”相似,入静不同于正常清醒状态,也不是睡眠状态,更不是万念俱息,寂然无物,而是在修炼过程中,使思想宁静意念集中,保持身体轻松,头脑有序。
冥想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冥想者由于内心更为平静,更少地感到紧张、愤怒等情绪,患病几率也更小。人的免疫系统与心态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冥想是强有力的预防性医药。在冥想时,人的思虑趋于镇静,进而转向内心世界,逐渐恢复体能,提高精神力量,改善集中意志的能力。
常见的冥想练习方法之一是跟随呼吸,例如,在练习深度呼吸时,让冥想者想象自己的腹中盛开了一朵莲花。吸气时,腹部被空气充满,想象中的花瓣也随之舒展。呼气时,花瓣随之合拢。另外,还可以通过注视画面来练习冥想,让思维自如地停留在画面上,慢慢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那儿,安静平和地集中于它。引导式冥想也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冥想方法,它让冥想者专注于想象的画面,例如,要求冥想者在体操运动员表演开始之前,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位运动员完美表演体操的所有肢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