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省农村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训随笔(更新中……) [复制链接]

31#

 

                                               “微课”不微


在新安江第一小学,杭州市名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邵峰星校长还给我们开出了一节微课《沉与浮的现象观察及解释》


    在这一课中,邵校长非常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能使学生正确描述出物体沉与浮之间的关系,他要求学生在汇报时,按照“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是         。”的句式进行。以便学生区分现象和结论。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由于到最后是把糖浆、水、食用油、马铃薯、木棒等倒在一个杯子里,这么多的物体,学生如果从上往下的话很难观察,因此邵校长非常强调学生要从侧面观察,才能分出它们的层次,从而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同体积)。


    十分钟之后,邵校长宣布下课,同学们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这么有趣的课,怎么就下课了呢?


    “微课” ,不微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8:19:18编辑过]

TOP
32#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4/7/4 19:25:00的发言:

这样的培训真幸福!


 


我自己也这样认为。

TOP
33#

 

                                                         测量的奥秘


    给你一根橡皮、一根弹簧、一块橡皮泥,一把尺子、两个钩码,你能知道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怎么制作出来吗?


    给你一个滴管、一杯红墨水、一根试管、一个小量筒、一个直筒杯,你能让制作出一个大量筒吗?


    你知道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物体的温度?


    你知道日晷为什么能计时?


    学生本来有很多不知道,不会做,可是听了尹伟老师的课后,大家都知道了,都会做了。


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动手时间不多,但思维开阔了。可以说是不同于传统的科学课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8:19:48编辑过]

TOP
34#

有心,有真性,思想者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35#

 

                                                     大课堂,大手笔


    在体育馆里,以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科学课,你看到过吗?


    不管你看到过还是没有看到过,我以前是没有看到过,可是今天,我看到了。


    非常感谢杭州胜利实验小学的陈涛老师,让我第一次看到大课堂。


    除了教室大之外,陈老师给学生准备的探究材料也大。你看,四、五平方米大小的塑料布,一组四个学生坐在上面很是空旷,上面画着一个个表示距离远近的圆圈,一人多高的立杆等等。这材料的准备就是大手笔啊!


    陈老师的课也很大气。简单的课前谈话,就把学生引入本课研究的主题:种子传播到远处。之后一系列的活动就是围绕“不同结构特征的种子,成熟落下来后是否会落在原地?”展开,绝不拖泥带水。


    这大课堂,好有大家的气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8:20:15编辑过]

TOP
36#

点赞!
TOP
37#

记录的很仔细,反思也很独到。

[此贴子已经被白云的家于2014/7/7 22:14:17编辑过]

开心教书,快乐育人
TOP
38#

 

                                         点亮小灯泡,点亮孩子们科学的梦想


    “如果要点亮小灯泡,需要那些宝贝?”当嘉兴教育学院员,省首批浙派名师培养对象谢小立老师在课堂说出这句话时,我就知道,我们的谢老师永远是小朋友的大朋友。也只有把学生当朋友,把自己放在学生平等的地位,老师的语言中自然会和学生的语言一样,所以我们的探究材料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宝贝。


    纵观谢老师的课,有三点最值得我学习:


    第一、重视学生观察习惯的培养。由于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上,谢老师对学生的观察分三步走,开始在学生独立观察,接着是小组交流,最后是全班交流。每次观察都如此要求,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帮助。


    第二、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比如学生在汇报电池有什么特性的时候,一位学生说“电池没有气味”。电池没有气味是电池的特性吗?对此,大部分学生认为不是,但是谢老师却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说法,还举例进行说明:我们在说水的特性时就有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这样的表述,所以说“电池没有气味”是电池的特点之一是对的,到了这里谢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告诉学生,“没有气味”是一种发现,是事物的特性,但是不能广泛使用,不能每一种事物都用“没有……”来表述。这样一来,也避免了学生随意汇报的苗头。


    第三、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留给每一位学生表达的机会。在课得最后,要发言的学生很多,谢老师把机会都是给了之前还没有发言的学生。这一点做得很好,特别是在公开课和展示课上,很多老师为了课堂的生动,只要有学生发言即可,可是谢老师不是如此,他是刻意的让没有发言的学生进行汇报,而不是去考虑课上的是否漂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8:19:04编辑过]

TOP
39#

思考的很深入,评课很到位,高手啊!
TOP
40#

 

                                        和孩子们一起仰望星空


    星空,是神秘的。


    星空,离我们很远很远。


    对于星空方面的知识,自己感觉都很难,更不要说小学生了。


    可是在义乌稠城小学楼曙光校长的演绎下,星空不再神秘,星空离孩子们很近很近。


    不是吗?


    从现在学生在意的自己的星座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殿堂。


    接着各种神态逼真的星座图,更是让学生对星座有感性的认识。


    之后的观星图、以及各种观星软件的出示,直接使学生走进了星座的世界。


    和孩子们一起仰望星空,楼校长已经做到了,你做到了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8 8:18:34编辑过]

TOP
41#

白云的家----很会思考,也很会反思,我在你的帖子里也抓紧在学了,学习无止境!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2#

呵呵,总算会顺利回帖了,你的反思很深入啊!值得大家学习!

TOP
43#

 

                                                  学校,还是科技馆


    在义乌,我们参观了福田小学。由于学生已经放假,整个校园一片寂静。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学校的图书馆。一进图书馆,只觉眼前一亮:没有统一摆放的高大的书架,最多的还是书桌和椅子,而书架,犹如珍珠般散落各处其间,尽显和谐。往里面走去,发现图书馆共三层,面积一层比一层少,每层装饰各不相同,但都给人温馨的感觉,在此读书,如果有一杯咖啡在手,实在是人生一大幸福。


    之后,我们继续参观,走过一条走廊,我们到了科技楼,拾级而上,台阶的正面给我们展示了动物之最,如“最耐寒的鸟——企鹅”。走到二楼,墙壁上、天花板上、横梁上都画满了各种动物、植物等。


    走进一个房间,首先看到的是火山喷发的模型、之后就是地球生物进化的历史,以及各种生物的化石等。


    从转角进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片树林,足有两个教室大小吧!树林中隐藏着一只只动物(标本模型),其间我们还经过一个小房间,一个能让我们头晕的小房间(失重状态)。走完树林,则是一条大走廊,脚下却是一片大海洋,各种鱼类和贝壳散落其间。


    之后,我们还看到楼梯转角的贝壳标本、蝴蝶标本等等。


    这哪里是学校,整个就是科技馆啊!


    在这里学习,真是幸福!


    什么时候,我们学校也能建起一个科技馆,让孩子们能遨游在科技的海洋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9 19:59:16编辑过]

TOP
44#

 

                                      听喻老师《以研究改进教学》有感


    喻老师的讲座听了很多,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今天有幸听了喻老师的《以研究改进教学》,使我又有新的收获。


    喻老师以《摆的研究》经常出现的现象展开当天的讲座。“15秒摆动13次与14次,是什么原因?是误差还是偏差?学生接受怎样的观点?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四个简单的问题,说出了什么是教学研究:“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解决新时期新情况下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经验和理论。”


    接着喻老师从几个案例入手,向我们说明学生的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同时指出,研究需要用理论来反思。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教师如何进行研究,喻老师指出:“教师的研究,要善于寻找小“课题”。从教学现象入手,如抢器材、谦读成jian,角的大小;从实际问题入手,如器材改进从教学方法改进入手,如小组合作如何有效;从学科整合入手,如跟语文、信息技术如何整合;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如简约的课堂;总结经验找理论支撑,如课外探究家庭实验。”


    通过讲座我知道,我自己的教学还很不成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静下心来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9 21:12:15编辑过]

TOP
45#

   

                                                 中西合璧,你能行


    今天听了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与管理学院陈晓萍老师的两个讲座《德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简介及启示》和《德国环境教育漫谈》深有感触。


    为了能使我们认识德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陈老师首先给我们展示了“空气”单元课堂教学的图片。通过观察我们大致了解到德国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不失严谨,学生的表现没有我们的学生那样的中规中矩,但是他们研究的眼神又是那么的认真,真是难以想象。当然,学生有这样的表现和他们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正在做到把学生的发展放到第一位,为此,他们的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比如在空气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把“空气带来”这是多么好的做法啊!从这一活动中就是知道在学生的眼中什么是空气,才有接下去的一系列的认识空气的活动。同时,在课堂上,他们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学生,为此,教师一方面是通过长期的材料收集来支持学生的活动的,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任务单,这任务单,既有学习的目标、内容、又有方法的指导,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另外,我们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内进行,而德国的环境教育已经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对于环境的保护,在德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这一切,从德国百姓人家的屋前门后,德国家庭的垃圾分类,德国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可以知道。对此,我们也一样可以从学校教育出发,让学生把环境意识带入家庭,让全社会关注我们的环境教育,给我们打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TOP
46#

 

                                          课题研究,我还是落伍了


    进行过几次课题研究,而且也曾经获得过不少的奖项,自以为在课题研究方面自己还可以……


    听过很多次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讲座,也学到不少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自以为对课题研究比较了解……


    但是听过这几天围绕课题研究所进行的系列活动,我知道,我自大了……



    这一次培训中各位老师对我们进行的讲座任何一个方面都比以前所听得讲座要全面的多,详细的多,其中所涉及的方法都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不管是课题的选择还是问卷调查的设计,还是资料的检索与写作规范等等,都让我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接着的课题开题答辩,更是让我们什么样的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又该如何研究。


    回去之后,我要用这次所学的方法,好好进行课题研究,为提高自己的科学教学而努力。

TOP
47#

 

                                            补上物质科学这一课


 


    由于自己是中师毕业,科学学科专业知识微乎其微,所有的相关知识,基本上来自于先前学习的积累以及教材的说明,可以说是零零碎碎,今天听徐承楠老师的讲座,真是给我补上物质科学这一课,真好!


 


    当然,一天的学习还远远不够,但是我知道,回去之后,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这一课,还必须继续补下去。


 


 

TOP
48#

 

                                                 真刀真枪搞研究


    今天到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学习,前面的学习我们基本上是在下面听,偶尔参与讨论一下,但是今天不同,在钱塘外语学校校长周华松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解剖、以及观察。


    百合花的解剖,大家按“解剖时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解剖操作中要细心,不要损伤了被解剖部分,要把撕下的各部分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损坏。”要求进行,很快完成;苹果果实、玉米种子的解剖、观察,十分顺利;血细胞装片的制作、观察,有个别同学有了些许异样的情绪;鲫鱼的解剖、观察,出现了血腥味,但是为了科学,值了;青蛙的解剖、观察,貌似有一定的难度、这不,毁髓不彻底,在解剖过程中青蛙还会有反应的,而把青蛙的大动脉剪断,流出的鲜血使我们不能很好的观察……


    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收获。


TOP
49#

11
TOP
50#

 

                                                       关注学生,共同探究


 


    课堂教学,你是关注自己的教,还是关注学生的学。很多老师会说,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关注老师的教。可实际上有多少老师在实际课堂上市关注学生的学呢?君不闻,在各地的课堂评比中,在各地的教学研讨课中,我们评课时,评价最多的还是教师的教,而很少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老师们没有在心底真正重视学生的学,另一方面是我们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关注学生的学,如何去关注学生的学。


    今天听了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徐春建老师的讲座之后,使我们我识到可以如何去关注学生的学,如何做到和学生共同探究:


    第一、从学习的角度来重构教材;第二、从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第三、从学习的角度创设情境;第四、从学习角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TOP
51#

看完你的培训记录,好羡慕哦,你们听课实践的多,我们培训九天都是坐在教室听讲座,专家学者给我们补了基本知识、教学理念、研究方法,我们都来不及消化呢。
TOP
52#

白云老师,看了你的贴,非常受启发,向你学习,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你们的培训材料能借用一下,学习学习吗?

TOP
53#

 

                                        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


      今天听了温州实验小学陈耀老师《乡村学校少年科学院的构建与探索》以及《乡村家庭实验室计划》之后,十分佩服陈老师的精神,为了农村小孩的科学学习,陈老师付出了很多很多,难怪陈老师能成为全国优秀教师。同时,也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让学生亲历探究的重要性。对此,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之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课后也能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或许我们不能像陈老师一样组织少年科学院,也不能像陈老师一样组织乡村实验室,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