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之行,忐忑归来,笑对结果
2014年5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萧山区2014年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第三轮评比。说真的,前两轮笔试的角逐,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排在了19名,而50人参加的第三轮,最终只取15名。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我倍感压力。
周四的早晨,早早的来到汇宇小学,了解了比赛的流程,然后进行了抽签,由于只是半天的行程,下午还要回去上课,路途又比较远,所以心里总是期待着早点考,结果老天还是挺眷顾我的,让我抽到了第二组。既让我有时间简单的准备与心理调适,又能让我早点的回学校上课。
当我走进比赛场地的时候,看到显微镜、洋葱,铁架台,绳子,大概要做什么差不多也已经猜到了。显微镜是在小学6年级才会学到的,可我进入教师这个队伍后还没有教过6年级,因此对显微镜的认识还留在了初中那会儿的记忆,但是我看到这个材料一点啊不心慌,我总觉得大概怎么做心中还是有底的。接下来杨老师的一句开始,我们组的10位老师开始动起手来,我第一题做的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我以为根据我印象中的步骤:调光——切片——制作——观察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可是我足足找了20分钟,还是没有找到,而考场里的5位监考老师分别负责2位考生,负责我的正是杨老师,杨老师就站在我的左前方看着我们操作,我越操作心中越是没底,步骤不够规范,整个手忙脚乱可以形容。而我旁边的一位老师先做的是单摆,很快就完成了,于是我想这样下去不行,最后我可能一个都完不成了,于是赶紧先把显微镜放下,做起了单摆,五年级教了2年,对这个单摆也比较熟悉,对于30秒摆30次,根据周期公式,很快的算出了摆长大概在25厘米左右,所以我直接就量25厘米,可能因为紧张的关系,这里也出现了小插曲,那个皮尺有2面,2面的刻度是不一样的,我一开始量的厘米明明是25了,手一放之后再去量怎么只有2.5了?于是又把绳子放的很长,这个时候去量怎么又远远超过25厘米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后面终于发现原来问题出在皮尺了,终于量好后,我一测,30秒摆了29次,我抱着侥幸的心里想29次和30次差不多了,可能等下数差了,所以信心满满的调啊没调整就让杨老师来测试了,结果仍旧是29次,这时我心里突然后悔了,为什么不往上调一下呢?明明可以30次的。我小声问能不能重新测一下,杨老师给我一个否定的答案。没办法,谁叫我自己没做好呢!于是我把单摆放在了一边,继续回来用显微镜找洋葱表皮细胞。这回终于成功了,让我找到了细胞,可是有好多个啊,我知道植物的细胞,应该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可是我找到的只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其余的都看不见,我想换高倍镜,可是换上高倍镜,什么的都没有了,简单的小试了一下后,发现还是没有办法把他放大到只有一个细胞,而就在这个时候杨老师说还有四分钟,我想想还是算了,我不敢乱调了,我怕最后连低倍镜下面的细胞都没有,于是交卷。
回学校的路上,我还是觉得这两个实验,其实是简单的,但是就是自己平时没有准备好,平常给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也没有把实验步骤规范起来才会弄的这四十分钟这么的手忙脚乱。我们学校的杜老师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做的怎么样,我的答案是表现的不好,不报希望了,心情很忐忑。
就在18号结果出来了,我被告知进了,第十名,虽然成绩不是很靠前,但是相比一二两轮的19名,我前进了9名,而且还可以去参加杭州小学科学“有效团队”的专题展示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份意外的收获,很激动也很开心,微笑的面对结果。接下来就6月6号第四轮的上课比赛了,希望在最后一关也能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要谢谢萧山区教研员杨老师,谢谢萧山小学科学团队给了我这样一次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接下来我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做到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0 12:24:0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