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韩国沉船:不听话学生反获救 韩媒反思“服从”文化 [复制链接]

1#

[转帖]韩国沉船:不听话学生反获救 韩媒反思“服从”文化

韩国沉船:不听话学生反获救 韩媒反思“服从”文化


     韩国客轮沉没事件中,失踪乘客家属乃至韩国民众被一个残酷现实所触动: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下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

  韩国媒体不禁拷问,灾难之后,韩国家长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继续绝对服从长辈或权威的指导,还是按照自己的判断行事?


  危急关头 鲜有跳船


  韩国《中央日报》22日报道,根据一些客轮遇险后抵达现场的其他船只船员回忆,“岁月”号沉没前,已经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但几乎看不到人从“岁月”号上跳船逃生。


  “太奇怪了,”当时在现场的油轮DOOLA ACE号船长文预植(音译)回忆,“(‘岁月’号)客轮倾斜了45度以上,已经是不可能恢复的状态,但是没有人跳入海中。接到珍岛海上交通管制中心的联系,我们和其他几艘船在周围随时准备救援时也是这样。”


  文预植说,他的油轮当地时间16日上午9时许接到海上交通管制中心的共同援救请求,9时23分抵达距“岁月”号200米处。当时,油轮已经备好救生艇和救生衣,随时准备救援。


  “如果谁从船上跳下,就能得到救援,”文预植说,“但是没有人从船上出来,让人焦急。”


  另一艘油轮Dragon Ace11号9时33分抵达距“岁月”号50米处,曾经鸣了几次汽笛,以提醒客轮,旁边有援救的船只。这艘油轮的船长玄挽洙(音译)说,两船相距50米,任何人穿上救生衣跳海,就可以被打捞上来,“我以为乘客们肯定会跳船,但没有任何动作,令人吃惊”。


  权威指引 责任重大


  一段由幸存者拍摄的现场视频近日在韩国互联网广泛传播,显示船体已经严重倾斜,但船上学生仍然平静地坐在甲板下的船舱内,视频中还记录下了船员要求学生们待在原地、不要试图逃生的广播声音。


  这次沉船事件中,大多数乘客绝对服从船方指令的现象被不少西方媒体所报道。路透社评论,在长幼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的韩国社会,来自上级和权威的要求往往不会遭到质疑或挑战,不少乘客完全服从船方指令,可能因此失去逃生机会。


  根据调查,客轮遭遇险情后,船长李俊锡只是要求乘客穿上救生衣,待在原地,大约30分钟后才下令疏散,而船长本人最先弃船。正是这一处理,成为外界诟病最多的劣迹。


  一些人甚至质疑,如果船长根本没有下指令,即使缺乏安全指引,与客轮一同沉没的学生或许会少一些。


  “如果大多数乘客是成年人的话,情况可能会不同,”韩国中央大学社会学教授申光永(音译)说,“正因为不少乘客是学生,他们听从大人的指引,最终可能被确认的遇难人数大幅增加。”


  DOOLA ACE号船长文预植说,“岁月”号倾斜后,不少船只已经在现场施援,如果船长李俊锡马上对乘客说“从船上离开”,就会有更多生命得救。


  根据“岁月”号与海上交通管制中心的通话记录,“岁月”号船员显然知道旁边有船只,但船长就是没有发出跳船指令。


  Dragon Ace11号船长玄挽洙说:“那一瞬间让乘客不要跳船,当时(‘岁月’号)船长的精神是否正常令人费解。”


  成长教育 尴尬难题


  《中央日报》报道,幸存乘客中,不少人正是因为没有听到、或者无视船方指令,反而获救,包括一些私自到甲板上抽烟的淘气学生;而多数学生却因为听从指挥而与客轮一同沉入海中,迄今下落不明。


  这个残酷现实为韩国家长带来教育难题:如何对孩子讲述从事故中汲取的教训?


  “那些不听指挥的孩子活着回来了,听话的孩子却失踪了,”一名中学生的42岁母亲告诉《中央日报》记者,“当我和其他学生家长谈论到这一点时,我们都说,或许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再相信陌生人或者老师。”


  一名32岁母亲说,当听到“岁月”号船长和部分船员要求学生原地待命,自己却私下弃船逃生,“孩子们还怎么去相信大人?我不知道是不是还要告诉我孩子,遇到紧急情况听大人的话,还是说应该让他尽快逃离现场。”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不应该因为这起事件而全盘否定权威指引。


  “在发达国家,应对紧急情况的最基本步骤是听从权威指挥,”光云大学建筑工程学教授李文和(音译)说,“不过,确实需要有精确的指导和相关培训,以确保这些权威人士不会作出错误指引。”(徐超)

分享 转发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

我国疏散逃生安全教育存误区


“在安全疏散逃生时间内从楼梯疏散”被忽视


       楼道、楼梯,是火灾疏散逃生的基本途径。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如果常闭防火门保持关闭,那么进了楼梯间就基本安全了。如果在安全疏散时间内进了楼梯间,就意味着安全得到保证。至于在房间、卫生间里固守待援及从建筑物外逃生,都是在超过火灾安全疏散逃生时间下不得已的求生方法,本身都有一定的危险。可是,至今在不少小区的宣传画廊里,还挂着“火灾逃生多少多少法”的挂图,其中根本不提安全疏散逃生时间,还把那些万不得已情况下的逃生方法,与通过楼道、楼梯逃生相提并论。不完整的知识传播,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应用结果。上海“11·5”火灾中就有这样惨痛的例子。一名中学生发现自家的大楼起火了,立即躲到卫生间里固守待援,结果白白错过在安全疏散逃生时间内从楼梯逃生的大好时机,死在卫生间里。


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弯腰撤离并非“金科玉律”


        不少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在模拟疏散通道里,用激光照射出1.4米的高度,告诉演练者弯腰至1.4米以下是正确的,超过这一高度是错误的。这里有两个误区。首先,逃生行进的要领是,在尽少吸入烟气的情况下,尽快有序地撤离。行进的方式应因火灾烟气层的高度而异。火灾烟气比空气轻,发生火灾时,烟气先沿天花板蔓延,然后逐渐向下扩散,烟气层在头上50厘米左右时,可以直立疾走撤离,扩散到头部时,应弯腰撤离,扩散到人的胸部时,应匍匐行进。建议各地在组织疏散逃生演练时,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模拟火灾烟气释放器,这种模拟烟气能像火灾烟气那样扩散,人们可以根据烟气层的不同高度,采取不同的行进方式。其次,用湿毛巾蒙口鼻,这种方法是上世纪70年代前发达国家大力倡导的,以后慢慢淡化。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更多强调在安全疏散时间内撤离,这个时间内烟气层没有扩散到那么低,防烟气不重要;二是人们发现火灾烟气中最致命的是一氧化碳,而湿毛巾无论几层都不能过滤一氧化碳;三是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推广,与湿毛巾相比,这种呼吸器能过滤一氧化碳,保护头部。当然,在疏散逃生中,如果没有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湿毛巾还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在疏散逃生演练中还是可以倡导它,但同时要告诉演练者它的局限性,并让大家学会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就地取材逃生法危险性大


        在建筑物外逃生方面,一些挂图、网络上还在大力宣传床单结绳逃生法、阳台搭桥逃生法等就地取材逃生法。这些方法本身危险性很大,在发达国家早就被淘汰了。我国也于2008年颁布了《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配备指南》,而且早就能制造各种器材,其中某些逃生缓降器的技术水平还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因此,无论在宣传还是演练上,都必须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器材,才比较安全。现在国人有能力在提高安全系数上花一些钱。可喜的是,少数单位已经在演练中使用建筑物外火灾逃生演练装置、逃生缓降器等专用器材。


社会在进步,消防科技在发展,火灾疏散逃生安全教育必须摈弃一些沿用了二三十年的老办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受教育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实用的、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3 9:50:37编辑过]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3#

安全演练必不可少,逃生方法也需谨记,如何教育孩子们最恰当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正是我们身为教师们的职业所在呀!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4#

以下是引用龙山黄泥螺在2014-4-23 9:52:00的发言:

    
    安全演练必不可少,逃生方法也需谨记,如何教育孩子们最恰当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正是我们身为教师们的职业所在呀!
    

我也这么认为。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2/17012/index.html欢迎您常去做客!
TOP
5#

我们中国也一样,培养的是听话的,但是还是有那么多教不好,他们还是不听话。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6#

这个确实值得反思。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7#

这确实是值得反思和深思的!
TOP
8#

这又为“不听话”找到了一个理由。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在废弃的轨道上玩,五个小朋友在正在使用的轨道上玩,如果你是火车司机,你往哪个道上开?
TOP
9#

以下是引用谢勇波在2014-4-23 15:24:00的发言:

    
    这又为“不听话”找到了一个理由。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在废弃的轨道上玩,五个小朋友在正在使用的轨道上玩,如果你是火车司机,你往哪个道上开?
    

火车本身无法更改轨道,命题错误
一直努力中……
TOP
10#

 听应该听的话,做认为对的事!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1#

“国人”的素养就是这样“提升”的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2#

可以听话,但不能墨守成规,教育应该朝灵活应变前进!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3#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4-4-23 15:36:00的发言:

火车本身无法更改轨道,命题错误

就是个故事,呵呵。也可以是车道。只是一些外国公司用来面试的题目而已。

TOP
14#

错误不在于听话、不听话,面对这种情况,常人很难判断该怎么做,更何况是学生,这时听从权威的指挥是明智的选择。关键在于这次权威下达了错误指令。如果这船不沉没,跳海的淹死了。是不是又要教育不听话的?
TOP
15#

以下是引用枯藤在2014-4-23 22:33:00的发言:
错误不在于听话、不听话,面对这种情况,常人很难判断该怎么做,更何况是学生,这时听从权威的指挥是明智的选择。关键在于这次权威下达了错误指令。如果这船不沉没,跳海的淹死了。是不是又要教育不听话的?

是的。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学生听话、不听话。


 


这次海难事故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船长和船员职业素养缺失、船只安全管理不到位、船员岗前和应急培训不足、乘客安全教育缺失、等等诸多漏洞,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海难伤亡事故,实在是在所难免。也为我们敲响警钟:人命关天,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3 23:52:03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16#

是韩媒在反思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7#

       听与不听,都是问题;跳与不跳,两种命运。像中国“让领导先走”,你该不该听?
TOP
18#

在社会上站得住脚的是那些不怎么听话的人

TOP
19#

其实最好的教育是经历而不是条例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20#

以下是引用谢勇波在2014-4-23 15:24:00的发言:
这又为“不听话”找到了一个理由。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在废弃的轨道上玩,五个小朋友在正在使用的轨道上玩,如果你是火车司机,你往哪个道上开?

我可以选择都不开,而刹车吗?

生活是个多面体
TOP
21#

我觉得除了船长的责任,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弊端
TOP
22#

国家是有国情的,培养的目标不尽相同。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23#

韩国的“服从文化”包含着“长幼有序”等美德在里面,只是教育深度的问题,过于强调“权威服从”肯定不对,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是需要“服从权威”的,“权威”的公信力如何,才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就此海难事件而否定这种文化,那么与我们春游出事情后一律禁止春游同样糟糕。

TOP
24#

听话的人,往往应急能力较差;


不听话的人,可能应急能力强一些吧!


 


听话人的学生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喜欢的,因为容易教学,因此我们的学生总是向乖的方向发展。


凡事都有利有弊,如何实现因材施教的学问的确很大!

TOP
25#

 是的,这次我们也看见了这个问题,听话、等待指挥的人在这之中死去了。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