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玉米地——秦爱军2014随记 [复制链接]

1#

[原创]玉米地——秦爱军2014随记

  一、……蛙鸣                                                    第1楼


  二、……橡皮筋和弹簧                                        第9楼


 三、……《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0楼


 


四、……第三届“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评审结果   第11楼


五……2013学年盘点                                               第13楼


 


 


 


 


 


 



 


                                                     蛙鸣


 


4月9日早上8点30通过抽签,我知道了今天的同课异构内容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因为每2节课之间有20分钟的间隔时间,所以我设计了听听声音这个活动。


     4月10日上午9:20分,孩子们都进了教室,坐得端端正正,在简单的交流后我开始了课前活动。一共有8种声音,第一个我放的声音是蛙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多么熟悉的声音,让人回想起小时候,回想起农村春耕……当我播放了声音,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声音时,我总觉得全班45个孩子总有一个知道吧。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10多个进行了回答,答案是五花八门,听课老师也忍俊不禁。


    我笑着告诉了孩子们这是蛙鸣。 一个小小的课前活动,让我想起了平时的教育、教学,我们了解孩子吗?我们习以为常、想当然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7 8:37:2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2#

成长的环境不同了,孩子们熟悉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原本习以为常的蛙鸣现在几乎听不到了。这似乎又要引导“环境”这个问题上来了。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3#

青蛙是晚上叫的,从小在没有稻田的城区长大的孩子,哪里听得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1 9:43:20编辑过]

TOP
4#

2014年的个人贴,今天才开啊,都快过去1/3了,要加油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11 9:59:56编辑过]

TOP
5#

现在社会太浮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听听声音!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不同时代,学生经历不同,经验基础就千差万别!

TOP
7#

现在的孩子已经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了
TOP
8#

以下是引用薛海玲在2014-4-11 11:24:00的发言:
现在的孩子已经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了

现在学生声音倒听了很多,就是缺少了更多纯正的感觉!

TOP
9#

橡皮筋和弹簧


    测量力的大小


     


    每一种工具的出现,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本课属于使用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弹簧秤,学生通过一节课地学习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我们经过思考,觉得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引领孩子探究:让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完善的过程,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备课过程中发现:分别挂钩码后,弹簧伸长的长度基本是相等的,而橡皮筋则不一样,挂的钩码数越多【我只试了5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逐步越大。


   我的思考:能不能设计这样的一个探究课,学生通过在橡皮筋和弹簧上分别挂钩码,画刻度,比较两者的数据,得出弹簧合适做测力计,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让孩子明白科学测量工具的制作,需要合适的材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6 21:32:18编辑过]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


《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执教: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在生活中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这个单元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然后才进入本课的学习。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是全新的一节课。


每一种工具的出现,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本课属于使用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弹簧秤,学生通过一节课地学习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我们经过思考,觉得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引领孩子探究:让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的过程,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弹簧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科学地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一袋米,一袋沙子,橡皮筋、弹簧、棉线、ppt课件


分组:橡皮筋、弹簧、铁架台、板、笔、一袋米,3袋等重的沙子、记录纸、弹簧测力计


【教学流程】













时间分配


师生活动


听课记录


2







20










































17





















2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袋沙子和一袋米提问:猜一猜谁更重一些?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学生猜测说理由。


你能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


2.学生掂一掂,说说哪个重。


师: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和感觉,是否准确呢?


二、探究活动


1.教师出示棉线、弹簧、橡皮筋,学生选择并说理由。


教师板书:橡皮筋  弹簧


             有弹性


          物体重,伸得长


2. 用弹簧、橡皮筋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活动


怎么利用橡皮筋来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呢?


学生讨论后,演示如何用橡皮筋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


3.学生分组实验,用橡皮筋和弹簧比较一袋沙子和一袋米的轻重。


4.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机提供学习任务单和材料,要求是:比出一袋沙子、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能够使橡皮筋(弹簧)伸长多少。


5.学生领取新的实验材料:2袋大米、任务单。继续实验。






活动任务2        第(     )小组


实验提示:一边挂一边观察,并思考:


1.一袋沙子能够使橡皮筋伸长多少?用记号笔画出。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呢?


2.一袋沙子能够使弹簧伸长多少?用记号笔画出。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呢?


完成实验的小组整理好材料放入盒中,小心把板从铁架台上取下,铁架台放到边上。


仔细对比画好的2排刻度,小组讨论:有什么不同?


 


6.汇报1:对照记录纸上的刻度指出:一袋沙子和米谁更重。


汇报2:对比记录纸上的刻度,说一说.一袋沙子两袋沙子和三袋沙子能够使橡皮筋和弹簧伸长多少? 以及2排刻度有什么不同。


7.小结:弹簧的刻度间距基本相等,橡皮筋的刻度间距不相等,弹簧更合适作为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


8.延伸:如果老师在弹簧上挂4袋沙子,你觉得刻度会在哪里?


学生画刻度,并说理由。


挂第四袋沙子验证。


老师这里有一袋小石子,你可以知道这袋小石子有多重吗?


 


三、观察、认识、使用弹簧测力计


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我们发现了古人经过很长时间的生活和劳动才发现的规律,而且还用弹簧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量工具。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人们制作了弹簧测力计。板书:弹簧测力计


1.出示弹簧测力计图片,指出:这个弹簧测力计哪些地方进行了改进?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2. 学生领取弹簧测力计观察并讨论。


3.学生汇报弹簧测力计的特点。


4.学生测量一袋沙子的重量。


5.汇报数据,提问: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沙子是一样重的,为什么大家测出来不同?


学生汇报。


请一个同学演示测量的过程,明白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点。


6.测量一袋米的重量。


四、小结揭题


1.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今天学习的内容谁来想个题目?


 




【板书设计】



测量力的大小


橡皮筋     弹簧    


有弹性


物体重,伸得长 


                 间距不相等    间距基本相等


弹簧测力计                                  


 



【教学反思】


基于科学的核心概念本课设计了由猜测“两个物体轻重,掂一掂比较”入手、“选择合适的材料比较轻重”、“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工具”“观察认识弹簧测力计”,“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等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工具的产生和改良的过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经过几次试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本课教学中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关注学生,明察秋毫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应该关注学生,动态地了解学生,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观察他们在做什么,分析他们在想什么,预测他们会朝哪个方向进展,得到的信息越多,教师就越能清醒地进行引领学生的探究。在试教过程中,我往往关注了汇报的同学,忽视了学生的倾听;关注了自己的提问,忽视了学生的反馈;关注了课前预设,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谋选材料,从简求实


科学课上要用到种种材料,如何选择恰当的材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实验材料要充足、要科学、要搭配精当,发挥材料的最大效益。本课所用的橡皮筋上挂了回形针,在记录板上安装了挂钩方便了学生的操作。记录板和记录纸也是为了方便学生记录和汇报。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才会好,教学有效性才会高。


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同时材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期望。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就开始动手了,容易使探究范围过于扩大。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3、长时探究,注重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的、较长时间的、连续不中断的观察实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科学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在探究活动后进行充分的交流。抓住学生的思维点,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使研讨层层深入,从表面深入到本质,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如果教师置学生的思维点不顾,以学生的回答为终点而不加以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不能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就只能囫囵吞枣。


总之,一节课下来问题多多,感受颇多,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科学课堂或许会有更多的精彩。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1#

 

第三届“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评审结果








































































































序号


课程名称


使用


年级


实验


年限


课   程


开发单位(全称)


课  程


负责人


1


玩转空模


7、8


10


杭州市开元中学


章迎华


2


小学生巧手玩科技


1-6


2


杭州市抚宁巷小学


柴  莺


3


桥梁与工程体验课程


1-6


6


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


鲁  聪


4


食品发酵工艺


7-9


3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李士杏


5


魔指——科技模型校本课程


1-6


6


杭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黄凤英


6


人自然生命


1-6


7


杭州市景华小学


戴玉梅


7


小学生校园无线电测向特色课程


3-6


4


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


励  颖


8


乐植—常见植物的欣赏与种植


7-8


1


拱墅区文澜中学


尹  赟


9


生态科技


1-6


6


杭州市转塘小学


袁其伟


10


拓展型航空模型类科技实践活动课程


7-8


7


余杭区星桥中学


颜玉斌


11


中学生3D打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8


1


余杭区运河中学


沈智明


12


“探十二”科技社团校本课程


3-6


3


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邵锋星


秦爱军


13


飞机模型制作


7-8


10


杭十五中浙大附初


叶  宪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2#

以下是引用玉米飞飞在2014/5/6 20:56:00的发言:

橡皮筋和弹簧


    测量力的大小


     


    每一种工具的出现,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经过人们不断地尝试和改良才最终形成的。本课属于使用科学工具的教学课,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弹簧秤,学生通过一节课地学习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我们经过思考,觉得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引领孩子探究:让学生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良、完善的过程,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最终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备课过程中发现:分别挂钩码后,弹簧伸长的长度基本是相等的,而橡皮筋则不一样,挂的钩码数越多【我只试了5个】刻度之间的距离逐步越大。


   我的思考:能不能设计这样的一个探究课,学生通过在橡皮筋和弹簧上分别挂钩码,画刻度,比较两者的数据,得出弹簧合适做测力计,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让孩子明白科学测量工具的制作,需要合适的材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6 21:32:18编辑过]

   


  玉米老师的课上得很精彩,我们一行老师都在底下拍案叫绝!向玉米老师学习怎么设计课,怎么上课!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科学问题,弹簧与橡皮筋都是弹性形变,除非超过一定范围,就变成非弹性形变。

TOP
13#

                                                       2013学年盘点


    2013学年在忙忙碌碌中就过去了,回顾一个学年,心理感概颇多,有努力有成绩,有迷茫有失落。7月4日上交了所有的考核表格,暑假就正式开始了。整理一些个人资料的时候,还是想起了一年以来的点点滴滴。


 



     暑假里,师德培训“做最好的自己”要写体会还要演讲,自己根据实际写了演讲稿,虽然不善言辞但还是上场了,居然获得了校级一等奖,好像还有纪念品的。


 


 




      组织学校的科学老师包括校长,发动孩子们写科学小论文,自己也送交了一篇。虽然公章是学会的,但是也说明自己努力了。从一篇论文获奖并不表示我或者是孩子有多少多少优秀,但是兴趣的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探究却是难能可贵的。


 


 



 


      这个机会很难得,一个县市只有一个名额,能够参加就是一种幸运,拿到奖状的时候还有点乐滋滋的,但是校长开玩笑说:教师会上一般都发一等奖、二等奖的奖状。心里暗暗下决心,下次继续给力!


     



 


    我校科学组将去杭州参加优秀教研组活动,需要介绍经验,在建德市优秀教研组活动中,我校科学组老师上了公共课,我进行了经验介绍,这是我第一次获得这样的专题讲座证书。



 



 


    2013学年的教学论文,作为一个新手的教科室主任,在这次论文评比中自己获得了一个三等奖,这个是不够的,下个学期得更给力!我校论文获奖篇数和奖次名列第一,可喜可贺。


 


 



 


      这个比赛没有准备好,应该是在忙某个事情,也没有弄清楚究竟什么时实验调演,匆匆忙忙就去参赛了,结果只获得了一个三等奖,惭愧之至。原来这个和教具改进是异曲同工的。下次一定努力。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好几个优秀的教具案例,令人拍手叫好。


 


 


 





 


    自己的小课题杭州市立项,并且获得了杭州市的三等奖,建德市的二等奖,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对于第一次做这样的课题已经是一大突破。


 


 


 


      第一轮是理论考试,第二轮是模拟上课,第三轮是上课比赛(提前24小时才能得知赛课内容,同课异构)得了这张证书。




 


 


 



 


        这节课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作为一个多年的科学老师,学校多年的教研组长,在上课和评课之间我选择了上课,我要磨练我自己,一次次的教学设计,一次次的磨课,几易其稿,夜不能寐,顾此失彼,身心俱疲,有一次甚至差点流下了“小豆豆”。


      站在杭州那个舞台上,课前颇为紧张,在完善的准备下,我做到了心无旁骛,做到了心里有孩子,尤其是其中一个小组的孩子不肯动,我还了解了原来是同组同学没有让他也动手,我还特意叫同组的孩子也带上他,叫他给记录纸上写标记,那个孩子后来很开心。


      qq群的兄弟姐妹鼓励我,我很感动。课上好了,孩子们蛮开心的,听课老师也给了热烈的掌声和好评,作为管理团队的一员——玉米飞飞的首秀,没有失败,我也挺开心。心里默默念了一大堆感谢:感谢孩子们,感谢领导和同事,感谢我们的团队,感谢兄弟姐妹……都是新一小的,都是科学老师,都是为了科学……




 


    在我们学校举行了这个活动,真是羡慕我的同事可以进这个班学习,在这里我遇到我的师范同班同学、团队的桑老师、兰天白云,代玳,酒歌……开心啊,心里也有点压力,还好,正常发挥了。



   盘点2013学年,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在名师邵锋星校长来到我们学校后,能够努力争取机会提高自身科学素养,虽然略显愚笨,但也是也算努力,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成功完成了团队的任务。
     作为一个新手的教科室主任,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项教科研任务,教学论文的获奖篇数,教师课题的立项个数都很不错,自己的小课题也获奖了,虽然自己不满意,但是也是可惜的一步。
    作为一个新一小的老师,和同事相处融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感受大家的互相帮助,感受家庭成员的和和睦睦,外出学习、听课期间最能够感受得到。
    作为一个学生家长,还算可以,女儿听话,爱学习,虽然没有异常拔尖,但是习惯还不错,最主要的是为人和善,团结同学,下学年和女儿共同进步。


        2013已经过去,2014学年即将来到,我也将迎来我的第二个孩子,我将平平淡淡生活,扎扎实实工作,开开心心育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4 16:44:53编辑过]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4#

仁兄成绩多多,恭喜!
享受教育
TOP
15#

秦老师,收获满满的啊!祝贺!!
TOP
16#

爱军期末收获多多!值得庆贺!

TOP
17#

以下是引用金亚军在2014/7/4 16:01:00的发言:

爱军期末收获多多!值得庆贺!


一学年必须梳理一下,要写总结的。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8#

                                                        我们的科学第一课


      9月4日的上午,阳光灿烂,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的操场上1000多双眼睛紧紧注视着司令台。原来,在开学典礼之后,我们科学组正在这里给同学们上科学第一课。我们组提前2天进行了准备,决定选择三个实验:柚子气球、大象牙膏、水火箭。去掉了粉尘爆炸(因为效果不明显),气球火箭(因为有水火箭),空气大炮。
    科学组3位老师参与表演,我就当主持人了。
“从你降临这个世界开始直到你慢慢长大,你知道你问的最多的三个字是什么吗?”我问同学们。同学们响亮地回答:“为什么。”我告诉大家,这就是科学的种子!今天科学老师准备了3个实验来让大家体验科学的奥妙。
当气球遇到柚子皮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上场实验的同学把柚子皮对着气球挤压,咦,怎么没有变化?因为柚子皮和气球都是昨天准备的,所以我们决定重新吹气球和另外去摘了个柚子。只听到“嘭”的一声,气球爆了终于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柚子皮上的小疙瘩是油脂腺,里面有植物性的芳香油类物质。将柚子皮挤出油来喷到气球上,就会将那一部分的气球皮溶解掉(气球是橡胶的),效果就和用针扎气球差不多。

大象牙膏?这是什么实验呀?潘老师给大家做实验啦!潘老师不肯做主持,所以我提前告诉她如何做,并且试了几次,决定了大致的比例。快看,多有趣的实验啊,真的好像牙膏,那么粗,只有大象才用那么大的“牙膏”吧!瞧,同学们看到这个实验都乐了!我告诉大家,这个实验其实就是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大量的水和氧气,把发泡剂(洗洁精)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所用的是30%的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不能随便购买和使用。回想起自己当时起码试了几十次,这个实验海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本来想去买氯化钾的,但是要300一瓶,买不起啊。就用30%双氧水+洗洁精+细盐+硫酸铜颗粒。
接下来登场的是“水火箭”啦!看,我们的水火箭也升空啦,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告诉大家:我们每个同学都很优秀,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9/5 9:50:21编辑过]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