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富燕飞的成长之路 [复制链接]

1#

富燕飞的成长之路

      工作近两年,之前在论坛上也零零散散的记录着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后想通过这个成长贴一直记录下我的成长之路,同时也督促我在教学工作中多想多做,也感谢各位同行老师的支持提点。


     简要目录: 7楼 2014年3月21日参加萧山小学科学新教师课堂展示活动所感


                     12楼2014年3月25日参加萧山区新蕊骨干教师活动


                     14楼2014年4月16日浙派名师

                      17楼2014年5月21日汇宇集团玩转材料上课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1 21:54:2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以下是引用富燕飞在2014-3-17 9:28:00的发言:
工作近两年,之前在论坛上也零零散散的记录着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后想通过这个成长贴一直记录下我的成长之路,同时也督促我在教学工作中多想多做。

欢迎来到小学科学这个大家庭。把每天的想法,做法记录下来,你会收获很多。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3#

欢迎富燕飞开成长专贴,建议在1楼做个目录,将一些重要内容整理分类。

TOP
4#

欢迎富老师开贴,如兔子建议的那样,还可以附一些对自己进行一些介绍。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5#

欢迎富燕飞开主题成长贴!
TOP
6#

支持支持!
TOP
7#

 

我有什么特色

    321日的上午,小学科学新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在湘湖小学开始了。聚集在此的都是这两年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老师,彼此之间见证了各自的成长。

    回想两年前,各自认识的时候,大家都为了考编而努力着,对于课堂教学还是很陌生,怀揣对未来的憧憬,而今天当我们聚集在这里的时候,各自都已经有着不同的经历,各自也都为了自身成长在不断努力着。

今天第一堂课,是2013年加入的新老师沈波带来的《水和水蒸气》,沈老师用他简洁、明了的课堂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新老师的风采。主要活动:两块温度不同的玻璃片,一片是冷的,一片是热的,分别开在两杯装有开水的玻璃杯中,让孩子们观察水蒸气的变化。这个活动有对比,让孩子们产生思考,能够从孩子们的口中听到“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片变成了小水珠”是非常难得的。

第二堂课是2012年加入来自瓜沥三小的莫旭东老师,和我是同一年,在此之前,已经在公开场合听过他的一节课,幽默、风趣、教态自然、亲切等等词汇都可以在他的课堂得到诠释,今天的这节《物质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亦如此。不仅如此,莫老师对孩子的提问,做到了充分的引导,对交流的环节层层递进,做足做透,孩子们在有效的交流之中很自然的学习到知识。

这次活动有个特别的环节,那就是用2-3分钟作自我介绍,并且说说自己的特色和谈谈自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看到有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就开始努力的想,我到底什么特色,仔细想想,自己的毛病到是可以找到一大堆,但是真正说到特色,好像还真的找不出来。要说我课堂上话语简洁精炼?完全不够格,看过自己上课的录像,都是重复的话,惨不忍睹。说自己关注学生吗?好像也不够,课堂上调皮的孩子我总是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幽默风趣吗?我只能说我不刻板。那么我到底有什么特色可以让孩子们喜欢我呢!平时里我总在挖掘哪里哪里很不足,但是回过头想想,我有哪个方面是真正突出的吗?真的没有。那就让学习来充实自我,期待等到将来的某一段时间,我也是一名有自己特色的科学老师。

接下来思考了一下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先想到是两个词是科学探究和交流,让孩子在探究和交流中学习是我们平常说的频率最高的词了,然而在之后教研员杨老师的阐述中发现我的理解还是很局限的。科学培养的是对孩子们非常重要三种意识: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要培养孩子科学家的头脑,科学课堂还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而已。

虽然说是匆匆忙忙的一上午,可以说此行收获真的不少,而后在徐韩红老师的观点报告中,我似乎也找到了一点怎么处理调皮孩子的头绪。徐老师用她亲身经历的例子向我们述说了一个调皮孩子在她的方法下的转变,那就是了解他们,并且耐心,这让我非常的钦佩。当时我就想到了,在我所教的孩子,也有好些这样类似的情况。就拿我下午回来要上课的班级,有几个孩子是出了名的调皮,上课爱讲话,爱招惹别人,爱挑事端,我表扬批评都用过,可是所有的方法似乎只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奏效。回来之后,面对着这些孩子,我决心,不再焦躁,慢慢的去了解他们,是不是真的有效,那就拭目以待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5 17:13:11编辑过]

TOP
8#

写得真好,已转载至区网!
做有意义的事!
TOP
9#

谢谢班长的转载~

TOP
10#

欢迎开帖,,写的很好!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1#

沉下心来,期待孩子们的变化,教育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2#

有思考才有不一样的行动

     又是满满当当一天的活动,今天不管是上课展示的老师还是观点报告的老师,既有来自新蕊,又有来自骨干教师的队伍,都充分展示里自己的特色和想法,将他们的思考转化成行动,我深深受教。

     第一节课,来自万向小学的郑益平老师带来的《月相》。自己也第一次带六年级,在课前我想着这节课该怎么上,细细想了下,真的觉得这内容不好上,月相的模拟实验要注意的地方实在太多,保持月亮白的一半始终朝着太阳,观察者的视野要一直跟着月球运动等等,包括对学生的思维转换要求也很高,看的时候是立体的,不仅画要下来,还要把相应的月相张贴到不同时间的位置上,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很有难度的。郑老师的课一开始,就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一,与平常课不同的引入,沿用新教学范例的方式。给大家先看到了孩子们的预学单,在有了对月球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课堂教学。第二、郑老师细致的引导孩子模拟实验,从孩子的演示实验中发现问题,再引出改进方法,整个流程都符合孩子们的思维特征。在之后的讨论环节中,郑老师这样细致的实验指导方式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到底实验探究课要不要老师这样细致的指导,或者说完全放开的探究课不能一下子达成,但是大家都努力在朝这个方向迈进。第三、感叹于实验教具。课前就注意到了在教室前面放着一个大型教具,期待着课堂上对他的精彩演绎,可惜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郑老师没有能够将它进行展示,课后我也去仔细观察了一番,的确精致。用摄像头代替观察者,月球绕行轨道设计成一个有坡度的圆形轨道,将摄像头和月球之间进行固定,这样一来解决了孩子们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模拟实验的效果得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三节课是所前二小钟琦刚老师带来的《水珠从哪来》。钟老师让孩子们在记录纸上画下孩子们觉得水珠最有可能的来源,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然后交流孩子们的想法,归纳问题,接下来让孩子们自主原则材料,自主选择某一种可能进行验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共同得到结论。这过程中虽然有些小意外,但是整个流程体现的是章鼎儿老师一直提倡的让孩子们进行自主探究。一节课听下来,真心让我觉得有点激动,清楚的脉络,自主的探究课堂,展现了上课老师平常不断思考的成果。

学习机会我们很多,但是珍惜的不多,在学习之后进行思考的我想又会少一点,假如每次学习之后都能加一点自己的思考,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践,那么我想长久下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提高一定会有所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5 17:11:15编辑过]

TOP
13#

最近在准备上《用水测量时间》两个活动的组织一直困扰着我,学生先测量从200ml水中分别漏出10ml、30ml、60ml水需要的时间,然后分析时间几乎是成倍增加,但是之后的测量剩下的100ml水需要的时间,在这两个活动中间穿插交流,那么学生手中的水怎么办,一直让她堵着瓶口,不可能,让她倒到烧杯中,等下在倒回瓶子里,学生很容易把水打翻,而且不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性。所以一直想着能不能找到一种瓶子,在瓶口能设计一个开关,方便学生实验,也能从整体上认识水流速度的改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4 9:54:35编辑过]

TOP
14#

经典再次被演绎


   “理解儿童”是这次大会的主题,今天从四节课当中看到了名师们对这个词的理解,真的是意味深长,套用今天喻伯军老师的一句话“经典不断被演绎”来概括今天我的听课感受。


可能受展示课的影响,今天的听课很大程度在学习名师是如何关注孩子的,特级教师李霞老师执教的《生物的性状》让我意犹未尽。这节课的内容和教科版《相貌各异的我们》有一部分重叠,新编入了一部分孟德尔遗传定律。在此之前,我也已经看到过很多老师对《相貌各异的我们》这课的诠释,今天这节课又是一种全新的演绎。第一方面,老师对孩子们科学的语言表述的引导非常到位。课的开始从对豌豆的研究开始,出示不同豌豆植株的同一部位不同的表现的图片,告诉孩子这叫性状的不同表现。由于性状这个词对孩子们来说是第一次出现,李老师赶紧要求孩子使用这个词表述他看到的现象。接下来一个孩子的回答出现了问题,李老师赶紧抓住这个漏洞进行纠正,及时强化孩子正确的表述,这就是我们可以学习先建构概念,然后马上运用。第二方面,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多元化,这是令我很钦佩的地方。“太棒了”“好极了”“不错的思路”“换个词呗”等等这些评价短语给与了孩子正面及时的评价,促进孩子全员参与,全员发言,这对我来说在平常的教学中是可以马上学习运用的。在课堂上,孩子出现的一些预设意外的回答,李老师的反应都非常自然,顺利的过渡,不强行牵着孩子走,名师的风范在这些细小的地方就得到体现。第三方面,也是最感动我的地方,李老师这节渗透着情感的教育。这节课最后的一个设计环节,孩子通过数据大致得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们纷纷表述对这句话的理解,孩子们说“我是唯一的”“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没有人和我一样”等等,老师引导:每个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父母给了我们这独一无二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样?孩子们有的说“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以后要好好孝顺他们”也有的说 “我以后要赚很多钱,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生活”等等,顿时全场掌声响起,我们被这样的情景感动,李老师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中渗透着情感的教育,把科学融入生活,让我非常的感动,这样的课堂真的让我深深陶醉,在不知不觉中下课了。什么时候我们其他的科学课也能渗透这样的理念,那我想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受益更多。


接来下来自深圳的徐莹莹老师执教《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节课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徐老师通过巧妙的改动,就把这节课的难点突破了。一是通过一张探究指南教会孩子们如何去操作,第二岩石的特征很多,徐老师选取这块岩石区别其他岩石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进行教学,简化了任务,也方便孩子们学习。并且在后来的展示环节中,徐老师巧妙的运用彩色圆片,把小组得出的观点张贴在对应的位置,这样展示在黑板上,结果一目了然,四年级的孩子们对彩纸的兴趣往往非常大,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把这个问题轻松搞定,让我学习到很多。第三,在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培养上,也让我看到了名师是怎么样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述的。今天四节课的课堂上都呈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就是孩子们在说自己的观点之后,都会自觉的说理由,在证据支持下的观点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这一点让我深深受教。虽然在平时课堂上,我也会提醒孩子,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你的理由是什么,但是缺乏长期的指导,孩子不能形成这样一种自觉说理由的习惯。


上午是两位女老师的课堂,下午则是男老师的天下了,下午的两位男老师各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来自温州的施昌魏老师。选取的内容是《浮沉子的秘密》这节课在教科书中只是资料库里的一段文字,施老师今天把它上成一节嵌入式评价的课程。最让我心向往之的是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创设孩子们激烈的交流,一个说我有补充,一个说我反对,这一段老师的引领,促进生生交流,实现了真正有价值的探讨。最后在对两种解释是正确的这个活动中,老师不断鼓励孩子们进行质疑,鼓励孩子们创新,然而到底这个活动应该进行到什么程度,到底要不要明确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解释,这也在课后的交流中讨论开了,然而我想科学就是这样,不管结果是什么,这样一个有深层次的研讨,有思维碰撞的交流才是这门课的价值所在。


最后一节课是老师湖北武汉的朱映辉老师,这节课非常有个人特色,也很大胆的采用美国素材进行教学。老师“兼职”一名导游,带领孩子们穿越美国进行历时五天的挖掘化石拼凑化石最后得到结论的化石发现之旅。前面整整三十分钟老师可以说很轻松,创设了情景,看看孩子们拼凑的成果,最后由于时间关系,孩子们交流讨论观点的时间不长,但是也让在场的老师看到了孩子们不同的见解,这时候老师并没有对孩子的猜想做出最后的判定,这一点也是后来交流的焦点。虽然对于现在我对这个问题还不能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希望通过若干年后,对于这些问题,我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无论是哪位老师,他们都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热点和认知水平来制定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真正做到这一点的课堂才是一节成功的课,才能体现“理解儿童”。最后用喻老师给我们的问题作为结束:我们从课堂走向课程,再走向适合孩子的课堂,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是什么呢?


                                              富燕飞 416日 晚


 

TOP
15#

写得真深刻,已转载至区网,感谢分享!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6#

 


此帖收集至“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071


期待更多精彩!

TOP
17#

《用水测量时间》反思二                         

     不可否认,磨课的过程既漫长又痛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习和收获的过程。继四月份在校内上过展示课后,今天在汇宇又上了一次,在准备这次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

随着对一节课琢磨的时间加长,对课的思考便会不断的深入,对孩子的理解也会加强,这一点是我到目前为止在磨这节课的过程中的最大感悟。刚开始拿到一节课的课题时,可能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但是最关键的地方不能突显出来,但是越到后来,其实发现有些东西根本不重要,那就可以基本带过或者直接不讲。今天市教研员在评课的时候,提到一点,就是单元核心概念,对于这节课,在我的设计中,就是缺乏一个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不能明确突出主题:水流在变化,根据这个问题展开探究,通过数据分析原因,然后解决问题,一节课的内容应该要和整个单元的教学结合起来。换做以前我可能还无法正真的理解单元核心概念这一说,但是这节课“折磨”我的时间确实很长了,时常在想这个内容,他这么一说,真的好像是茅塞顿开的感觉,马上有了重新修改的方案,感觉那样设计可能是会更好。中午在评课的那会就感觉很幸运,因为马上下周还有一次可以公开展示的机会,可以看看照这样的方案修改的课是不是会不一样。

当然从上一次到今天这次课,我也做出了一些改进。

1、装置

    对于实验装置的改进真的是科学老师很需要化心思去钻研的内容。这次装置的改动很庆幸有汇宇小学余伟龙老师的帮助。在汇宇试教的时候,余老师很热心的和我一起尝试一起帮助我想办法。最后呈现的这个滴漏虽然不能完全意义上是一个滴漏,但是这个装置容易操作,得到的数据可以更好的减小误差,对孩子来说不失为是学习的好帮手。科学课真的是一个团队在工作,一个老师在科学课堂的点滴成就离不开背后整个团队的努力。

2、加强对孩子的关注

这一点是之前上课中存在的很大问题。那次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改进。仔细想想可能是之前过得的关注自己的预设,希望孩子能够直接说出我预设的回答,好让我的课顺利的进行下去,反而从学生的角度想的比较少,这或许是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现在再回头想想,那就是在牵着孩子走。然而要正真加强对孩子的关注不是一朝一夕的,平常上课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的课堂才能水到渠成。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此刻的心情:磨课路 漫漫长 我将上下而求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1 21:59:21编辑过]

TOP
18#

非常及时的反思,期待接下来的表现
TOP
19#

虽然“磨课的过程既漫长又痛苦”


有组织有同伴一起成长,亦可苦中作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