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我想和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1314典藏版) [复制链接]

1#

[转帖]我想和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1314典藏版)

   [转帖]我想和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1314典藏版)


       转自新教育在线论坛精华帖:孙卫国


           http://bbs.eduol.cn/thread-1905083-1-1.html


 


0


口气好大啊。你真牛掰。你算老几啊。


1


2014都已经来了好几天了,我却还愣在2013里没有回过神来。就是从公元元年算起,地球都不知疲倦地转了2013圈儿了。公元前的就不用说了。人类产生前,我相信地球也从很久前就在那儿转着圈儿了,只是人们没有见机会知道。


已有近一个月了,我没有看一页书,也没有写过一段文字。我知道,我的心思不在这儿。


2011年,我写了22万字。2012年,我写了17万字。2013年,我只写了10万字,连标点符号和空格都算上了。更惭愧的是,2013年我一本书都没有彻底读完。2013买的书倒是不少,全放在书橱里瞻仰着呢。看着好朋友们岁末在微博上晒购书单、晒读书单,心里挺为自己难过的。我知道,这一年,尤其最后的一个月,我很浮躁,一直没有将心安静下来。


但是,我也不是无所事事,我也做了一些有聊和无聊的事情。比如,我翻翻这些年我写过的东西,我基本上重新读了一遍。我发现读自己写的文字蛮有乐趣,或激愤、或平静;或忧伤、或快乐,或哭泣、或微笑……仿佛在看一部老电影。其实,我看的是自己的精神历险记,自己就是那个蹩脚的导演,就是那个踉跄的异乡人。


2


一年一年的就这样过去了。朋友们和非朋友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过着圣诞,跨着年,用手指头数着1314的,然后明年这个时候再用脚趾头数着1415的。那天我对一个老友说,时间的流动是一个骗局。时间其实是一种静默,因为时间亘古存在,而且永远不会老去。时间是绝对的静止,是人的生命在运动,地球在运动,钟表在运动,然后人却嫁祸于时间。无论有没有生命,无论地球如何自转和公转,无论钟表怎样机械地重复转圈儿,都是为了造成时间在运动的假象。我被它欺骗了大半个辈子,现在才模模糊糊地看到这么一点。马克思的哲学说,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我现在才开始反对。世界上至少有两个事物是绝对静止不动的:一个是空间,一个就是时间。关于空间的绝对静止,我不想多谈,无非就是将钟表换成一辆运动着的火车而已。是运动着的火车造成了空间运动的假象。其实空间也是绝对静止不动的。


我说这些都是废话,而且很多人也看不懂,以为我是乱说。其实,我想开个头,目的是使我下面的话不至于太唐突。就像一本书的引言一样,得煞有介事地做做样子。我是一个温厚的人,我本想用柔软的语气说话,但我已经用这种语气和我所爱的人谈完了。谈的热泪盈眶的,自己都感动得哭了好几回。现在,我想在这个1314的日子里,再与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语气就不会那样柔软了。不过,我尽量不要让有的人污蔑我为愤青。我是反愤青的。


3


我要和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我的口气好大啊。我真牛掰。我算老几啊。


4


嗯。是的。


5


以前我曾经专注于微观教学很多年,我觉得那样才对得起我的职业生涯,对的起自己的职业良心。当我逐渐发现微观教学的背后站着一个黑影时,我开始跳出微观教学的窠臼,注视宏观教育,我的本意真的是想为教育负点小责。但没几年,当我发现那个黑影其实站得更深更远时,甚至不在教育内部后,我就开始将属于我的宝贵的地球公转的那几十圈用于照看自己的人生了,说真的我是想自私一点,为我的人生负一次责。


其实,归根结底,我对谁都负不了责。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当前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的高中同学,八年前返京时对我说的一句很严肃的玩笑话,孩子们以后就交给你了。当时,我还以为他说的是真的呢。


我曾经大义凛然地说过,如果想让我将上述三部曲回头重走一遍,那得给我一个让我信服的充分的理由,它必须强大到我足以放弃对我的人生负责。还有一种可能:让教育和教学配的上我高贵的人生,让我足以将我高贵的人生与之融为一体。其实,说真的,我的人生是多么卑贱啊。


6


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后,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高考制度竟然要改革了,甚至英语都要退出高考统考了,我简直惊喜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了。于是我想和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如果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根本就不谈的。我语气好大啊,我以为我是谁啊。好像我就是上帝似的。其实,我连上帝的奴仆的奴仆都不是。做上帝的奴仆的奴仆都要经过上帝严格筛选的,得有宗教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还得会说英语。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不愿意做某些人的奴仆。我就是这么固执,这么倔强,这么富有个性,这么高大上。没办法,这是我的天性,我父亲给我的基因中就带着呢。我已经比他老人家不固执多了。我和他老人家比,我简直就是一个察言观色的滑头。


那天,我聆听到了新教育教父朱永新的报告。我听到他的声音,那种江浙一带的声音,很好听,就像天籁之音。我还听了参与新教育实验的一些老师的经验介绍。都讲得我哭了好多次。我偷偷将泪水抹掉,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如果真有一个人看到,也有可能会爱上我。


玩笑话不说了,我想严肃地说一句,这个国家的教育其实已经处于即将崩溃的临界点。否则,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动作。出现这种即将崩溃的局面是对后一代的犯罪,我觉得教育部长和主管教育的国家领导人都应该引咎辞职,并向全中国大陆的人民和孩子们谢罪。我现在才明白,原来那些为非作歹的孩子是由这个胡作非为的教育“培养”成的,教育在扇这些孩子耳光的时候其实扇的是自己的耳光。我说出这段话后,我很痛快的,不会考虑后果的。因为我不仅是个温厚的人,也是个性情中人,更是个不太在乎个人名利得失的人。


7


十多年前,我曾经庄严地思考过:困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作为一名教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往往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使我困惑和不解,令我沉重和无奈。企图想诠释它们却难以诠释,想努力解决它们却无能为力,想奋力挣脱它们偏偏又自投罗网。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令人窒息和压抑,甚至像一把悬于头顶闪着寒光的冷剑,令人动弹不得,反抗不得。


作为一名教者,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关注教育问题,关注教育改革,关注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关注社会与教育的和谐发展,并思考它们的合理性及存在价值。


但是,我很绝望的是,很少有人能这样。前面刚刚有人在微博里说,如果自己力量不够大,就闭上自己的嘴巴。还有人说,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我。这些自以为是的话,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十多年前,当我从一天繁杂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回到家中,实现由学校到家庭、由教师到父亲的角色转换时,看着儿子在书桌前做功课的身影,我会走出家门,在康德那个律令的指引下仰望浩瀚的夜空,任思绪自由的驰骋。那时,我是一个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我坚信一点,思想应当开始于仰望天穹和孤独静夜的思考。尤其在一个没有教堂尖顶,没有教堂钟声的国家里,那静默的苍穹和浩瀚的星空更是上帝赐予我的厚礼。我每一次仰望时,许多问题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流淌……


我桌上的书比任何时候都多了,可是我心灵的生存空间是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狭窄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可是为什么我却几乎没有时间同他人对话,同大自然对话,同自己的孩子对话,同自己的灵魂对话?我越来越多的获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失去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教育的终极价值究竟是什么?当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经在全球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思潮,而我的祖国却仍然用非素质教育的理念或伪善的素质教育旗号来推行素质教育的话,当我自以为已经熟知未来教育的核心内涵而实际行动仍然进行“填鸭式”灌输的话,我扪心自问:我是否在茫茫碌碌中勤奋的做着低效率的事情却浑然不知?我的教育教学是否缺少了应有的反思?是否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应有的轻灵和飘逸?我的学历在不断增高,我的手段越来越多,我的经验日益丰富,而我的思想却日趋枯竭;我只一味地惊叹这世界变得太快,感叹孩子一夜之间变得无法辨认,可是我的思想和行动却为什么如此僵化和保守、迟缓和呆滞呢?


我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人啊,是一个多么富有职业担当的人啊。现在我回过头重新看一下,仍然为自己当时的一腔热血所感动。我经常写一些感动自己,却无法感动别人的事情。父亲给了我一颗坚硬的心,母亲却给了我一份柔软的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0 20:07:4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8


其实,教育的原点才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回归点。可是,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在哪儿?


十几年前我曾经进行过一次教育演讲,那次演讲是一次失败的演讲。因为我也只是感动了自己。我当时曾经列举了这样两个事例。


一个是,我做班主任时,班内一位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因没有按时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受到了我公开的指责和训斥。他惊愕地看着平素一贯极富亲和力而几乎很少对学生发火的我,一言未发。然而,就在短短的几秒钟后,我蓦然间感到他沉默的力量和我歇斯底里后的软弱,我感觉到我在学生中的威望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一种从未有过的愧疚感是失败感不断向我袭来,令我痛苦不已。


还有一件是,一名在班内学习成绩很差且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找到我,而我当时并不是他的班主任。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一脸的茫然。在我再三追问下他告诉我想要退学,理由是他实在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并且没有得到来自教师的必要的关爱和同学的友谊。我非常惊愕。花了足足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企图让他回心转意,但最终没能挽留住他。当第二天我去教室上课时,看到那个人去书空的座位,一种莫名的无奈和凄凉感向我袭来,同时深深体会到他的父母未来期待和寄托的破灭所带来的痛楚。


如果现在我再有机会做一次老师,做一回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时,我大概不会再让自己坐在椅子上,让学生站在我面前那么久了。我可能会至少创造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让学生和我一起坐下来交谈。如果我变得更好一点,我大概还会为这个学生冲上一杯茶、一杯咖啡,至少一杯清水,让他边喝便谈。对待所谓的“问题学生”尤应如此。我现在对自己以前的一些一味训斥学生,还用百分制对学生进行量化扣分的做法,深感后悔,觉得那时候是将自己和学生都当做了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机器。可是,时不再来,我没有机会“赎罪”了。


这样的事情,总令我想起我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我那颗心的柔软之处。我儿子五岁的时候,我就有一丝隐忧和担心:当我把民主和法治意识灌输给他的时候,我过于民主的早期家庭教育方式能让他适应随之而来的小学教育吗?当我把勇敢和自卫的技巧传授给他的时候,他能否把握适度原则而不致于沦为侵害他人的暴力行为呢?当我给予他诚实和正直时,他会因口无遮拦而遭来他人的厌烦吗?当我对他说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信时,这是否会滋长他的骄傲和自大呢?我能和他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吗?我能够理解并分担他成长的烦恼吗?他会在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被塑造成哪一种类型的人呢?如果他没有完成一次非常无谓甚至拙劣的作业时也会被老师在课堂上训斥吗?这时我会出离愤怒为他辩护吗?他也会因性情顽劣、功课不佳遭到老师们的漠视而产生退学的念头吗?到那个时候我能否做到像现在这样心安理得呢?这时,我顿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孩子对生他、养他、爱他的父母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的全部啊!


这些年,我参加过好几次教师节表彰大会和文艺晚会的筹备服务工作。这些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其劳民伤财的特质。小学生敲锣打鼓,拿着假花献花,让一男一女的童音说出那些关乎GDP大好形势的官话,无论如何我觉得都是对他们纯洁心灵的污染。而文艺晚会,让很多学校表演节目,不知要废掉多少学校的办学经费?至于耗费掉老师学生们那么多宝贵的时间进行排练,又有谁来补偿?受表彰的老师们不喜欢看到这些,台面上的领导更是从内心里不喜欢这些,尽管满脸堆着很假的微笑。那么,那些负责操办这些事情的人,是何苦呢?就不能来点新鲜的东西,非要年复一年的做这些同样的大家都不喜欢的事情吗?用这些耗费掉的钱,足够请一个档次不是很低的专业乐团或乐队了。尊师重教,应该从少一点折腾老师和孩子做起。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后,很多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去做了乡村小学教师。这已经是很幸运了,很多人师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待业,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大量聘用代课教师。有位美术研究生,被分到一家乡村小学做语文老师,而且还要同时兼上安全、传统文化、体育三门课程。最要命的是还要做班主任。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的美术底子会不会因此在岁月的消耗殆尽,但总觉得这样的安排实在有些过分。体制对教师的尊重从何谈起?在一个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社会里,让一个人安心下来,静静地做一些思考是很难的,尤其是对内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近乎奢侈。他们的目光不可能停留在很远很深的地方。


儿子2014年元旦放了不到三天假,老师们一共发了接近30张试卷。这些每时每刻都显示着教师们的“负责”,可是谁又能知道这种“负责”是处于什么样的动机和目的?或许,过份“负责”只为“私利”。当我看到那些日夜“操劳”的班主任和教师以最冷漠的方式惩罚他们眼里的“差生”的时候。我总是心怀厌恶,他们“勤劳”的意义在我心里大打折扣。当然,我还是要替孩子说一声感谢!我知道教师是无辜的。


我一直很不愿意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如今的家长会往往一上来劈头盖脸就是谈学习、谈成绩。从来不去谈一下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道德、人品、社会实践能力等。即使谈学习也只是谈语文、数学、英语所谓“大”学科,从来不谈一下其他学科,诸如美术、音乐、体育、品德、信息技术等其他所谓“小”学科。而且从来不谈学习方法,如何更好地学好某门功课的问题,只是一个劲地让家长协调、配合好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我觉得这样的家长会实际上停留在一个很低端的层次上。


现在的学校什么都不让学生做了,几乎禁止除学习以外的任何活动。晚会没有了,球赛没有了,春游没有了。那么,那些不会学习,无力学习,学了也白学的孩子,让他们做什么呢?只有上课睡觉,下课打架了。能谈一下恋爱找个女朋友算是志向远大一点的了。你一个书呆子,考上大学然后毕业失业,连个女朋友都不敢找,待在家里啃老,算什么志向远大?


我在校园里漫步的时候,我很喜欢校园里的小树林,那里往往是学生“恋爱”者的“庇护所”。


学生在毕业来临之前开始加剧着对公物的破坏,欲望之强源于教育对他们的剥削压迫。他们在寻求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释放。这是道德败坏吗?我认为,工具化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非人本的道德说教,它不停地造就奴才和顺民,反而成为一种“反道德”的力量,奠基着威权和特权社会的基础,也同时承担着未来的掘墓人角色。许多学校的德育部门经常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品德问题,然后自以为是地进行拙劣的惩罚。却浑然不知在惩罚中反而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变成了道德问题。比如,所谓的“早恋”,其实就是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相互交织的一个微妙的正常现象,是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必经阶段,却被德育工作者们最终“改造”成了“品德”问题。因此,在我的眼里德育处才是道德败坏之地。一个专注于“控制”的学校,谁会以它为豪呢? 既然无法在学业上证明自己,那就在学业外证明自己,总不能压抑了、埋没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学生这样想,多正常啊。


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校园里欢快地笑着、跑着……我便知道这所学校是可爱的。反之,我认为就有点邪恶了。


现在的宽边眼镜,很多已经不再代表文质彬彬,更不代表儒雅了,它甚至可以说是教育压迫的后遗症。它也可以是一种修饰,就像眼线和睫毛膏一样。女性,也不代表温婉了,就像白雪已不代表冬季。很多东西都已经变异了。我看到很多群殴起源于女生,发端于女生。


高考移民中的双学籍现象日益增多。甲地乐见乙地的学校为其培养高分学生,因为学生高考时要去甲地报考,为其提高升学率。而乙地的学校却还不知道它所辛苦培养的学生是在将来为甲地做嫁衣。学生的家长戴了一个蒙骗的两面性面具。我看的透这种小把戏,也知道内幕,只是不想戳穿它。


小学抓习惯,初中抓规范,高中抓拼搏。这三点在眼下中国教育的轨道上,无疑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规律。但如若这12年都抓“拼搏”,那么孩子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扼杀就可想而知了。我是断然不会让儿子受12年的罪失掉童年快乐,而换取一个所谓的“名牌大学”入学通知书的。


长大后,我常做考试时不会答题的梦。眼看交卷时间已到,其他人纷纷开始离场,我却只字未写,手被束缚,无法写出文字和公式,或者写了又重新划掉,弄得试卷一塌糊涂。类似的梦,张文质做过,席慕容做过,政治组的张素玲老师说她也做过。可见,应试教育对人早年的摧残和迫害后果之深。


中国的学校有很多励志教育,所谓励志无非就是人为制造一些磨难或苦难出来,命令孩子去承受。似乎孩子受得苦还不够多,与过去相比生活的太好了。我觉得这种方式和想法很荒唐,也很幼稚。这种违背人的“趋利避害”本能的做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树倒猢狲散”,富贵来临,全盘堕落。现在很多出身贫寒的官员,反而更加腐败堕落,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历史上那些贵族,很少有腐败的。


机制很喜欢“逆转人性”。王小波说,要将一个人的人性逆转通常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其实,目前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性作业就很符合这两个条件。比如,你单词听写中有两个错了?那就中午回家将一个单元所有的单词全部抄写二十遍下午交回来。其一,已经会写的单词也抄写二十遍,基本上属于“无价值的劳动”;其二,教师话语和态度的权威性不容置疑,学生不可能挑战,属于间接的“暴力的威胁”。于是,时间久了,这个学生的人性就会被逆转。这种将“人性逆转“的行为,本质上是反教育的,是人性的缺失和扭曲。现在许多老师就是在做着这种将学生的人性逆转的事情,但在他的眼中却认为是一种“负责”。看到孩子们受那么多的苦,遭那么多的罪,承受那么多的委屈,我就非常心痛。


教育的原点,那么应该是什么?其实就是人。必须从人出发,然后回归到人。更具体一点,就是人性。十几年前,我就看到这一点了。现在的教育已经完全背离人性。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童真和乐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套在我们身上的枷锁,架在我们颈上的冷剑,而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上的。这里的“我们”不是微观的“我们”,而是宏观的“我们”——整个教育界、整个教育主观部门以及顽固的社会公众的群体观念和舆论评价。因此,改造“我们”自身应当是教育革命的根本出发点。


可是,又一条年轻的生命在校园中陨落。根源在哪里?谁该为此埋单?体制的冰冷、权力的冰冷、人性的冰冷……可那群人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依然在数着票据。


冬日的暖阳照射着窗外光秃秃的树丫,还有地下荒凉的衰草。竞技在继续。伴随着虚伪可笑的游戏。依旧是谎言和欺骗、灌输与接受、苍白与荒凉、傲慢与偏见……虚伪的气息在教室里回荡,霸权的声音控制着一切。孩子迷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直愣愣的,它们读不懂成人的游戏。言不由衷的说辞,虚伪的假笑,在空气中弥漫……所有建筑物的主调都是灰色的,没有一点点生命的色彩。思想和语言也是灰色的,心灵更是灰色的。暖阳升起来了,又溜走了。它藏到了屋顶的背后……


这是我在一个学校听课时随手写下的一段话。我觉得那些高楼很宏伟,但是很冰冷。也很具有讽刺意味。

TOP
3#

9


当公平竞争演变为尔虞我诈,当平等变为歧视,我们竞争的起跑线是弯曲的吗?当考试被替考所代替,当虚伪取代诚信,我们明亮的眼睛被遮掩了吗?当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相对差异性使本来应该都优秀的孩子也必须有一名是倒数第一时,我们的教育目标迷失了吗?教育评价机制是否已开始变异为一个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我们的创造性与批判性被这个工具阉割、撕裂了!我们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这个工具扭曲、桎梏了!“减负”的结果为什么反而使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重?孩子们越来越失去成长的自由和乐趣?理想教育的鼓点敲得如此密集,现实中的教育为什么却依然我行我素?正像有个人所描述的一种情景:一列车头与车厢完全脱离开来的火车,车头轰轰地鸣着汽笛一往无前地狂奔,而车厢却静静地停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


在技术性教育和功利性教育横行的今天,生命化教育的开展是何其的步履维艰。当前,教育、课程、考试、培训中的根本问题不是缺少“技术”,而是过分崇拜“技术”,靠“技术”来控制、量化、评价,却忽略了思想和内涵。因此,教师大多也就是一名很熟悉教学技术流程的“教书匠”,从学生层面看则断然无法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公民。如果教育只剩下了“技术性流程”,那么教育根本无法摆脱困境。而教育评价制度、人才评价制度、高考招生制度等不根本扭转,教育处境的改观将异常艰难。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演变成了无耻的结论式背诵课,这真是一件最无耻最无德的做法。听说,有一个教师竟然让学生将课本上几乎所有的条条框框都背诵,我的眼镜跌的粉碎,我真想揍他一顿。一门培养学生品德的课程,变成了一门如此缺德的课程,也实在是一种讽刺。那些坐在上面的人,眼睛都是瞎的吗?还是整日忙着伪造票据?而如果学生依靠这样的机械背诵却又能在中考获取高分的话,那么命题人则也是无耻无德之人。这个体制就是这么无耻,无耻之耻。


这让我想到了前一段日子媒体报道的数万港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港府将品德课纳入课程体系的做法,旗帜鲜明地反对“洗脑教育”。我真是佩服这些港人,觉得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那么强大。我们大陆人与这些港人相比,真是差了很多很多。我们的那种封建奴性已经深深地在脑子里扎根了,觉得就应该这样做顺从的狗。


10


教育不仅仅走向了异化,背离了原点,而且在异化中日益走向庸俗化。


庸俗化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上的渗透和蔓延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否认这一点无异于掩耳盗铃,掩盖这一点也只能是欲盖弥彰。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庸俗了,教育就可以庸俗吗?铜板应当属于商人,它散发的铜臭不能玷污圣洁的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所寻找的任何用于解脱和辩护的借口我以为都是苍白无力的。


然而,眼前的事实却紧帖着我的耳畔轻轻发出一声沉重地叹息:嗨!你们曾经高尚圣洁的教育也变得俗不可耐了吗?这声叹息犹如晴空霹雳令我们胆寒,进而我们心中尚存的一点点良知和清高开始让我们感到羞愧、汗颜、尴尬和无地自容。于是我们诘问自己:我们难道真得要无颜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孩子们吗?


那么,如何阐释和描述教育的庸俗化现象呢? 鉴于教育所肩负的独特的人文熏染和科学传播使命,我认为有必要将与上述使命相悖或者偏离的任何现存于教育领域的现象和行为统统放置到教育庸俗化的“潘朵拉”盒子里面去。这个盒子里面拥挤着一个庞大的家族:虚伪、谎言、偷窃、欺骗、腐败……


这个盒子被释放后产生了许多表象:学识渊博的博士生导师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并做无罪辩护;笑容可鞠的教授在高考招生中公然向我们的孩子索取巨额贿赂而面不改色;飘散着淡淡书香和书卷气息的学术机构成为沾染铜臭味的赚钱的黑洞且美其名曰“以商养学”;不苟言笑的中学校长为提高升学率露出灿烂的笑脸,竭力劝说学生回校复读考重点名牌而不露半点破绽;平易近人的中学教师为多争取到一个铜板和一次晋级的机会,不惜使出浑身解数不择手段直至头破血流,却仍然在课堂上不失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风度;温温尔雅的语文教师,一边让弟子们写着名曰“诚信”的作文,一边向他们暗授高考舞弊获取高分的秘诀,而弟子们一边写着名曰“规则”的作文一边却破坏着考试的规则;教育管理者们不再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和学问家,他们没有半点蔡元培和胡适的影子,没有丝毫的睿智和儒雅,而蜕变成为一个功利主义的纯粹的市侩的行政管理工具……等等,以及与上述表象相似的一切丰富多彩的婀娜多姿的表象。


这些表象所映射的只有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教育的庸俗化。而这些表象所隐藏着的深层次的动因则是利益。没有利益者企图获得利益,失去利益者竭力找回利益,即将失去利益者拼命挽留利益,既得利益者誓死捍卫利益。这就是一切问题的全部根源。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上述表象也就不难理解了,甚至于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或相互关联的问题也就触类旁通变得豁然开朗且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问题所表现的本质应该是相同且唯一的。


所以,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吗?不是。那么,首先最迫切转变的究竟是什么观念?是教学观念吗?是课堂改革的观念吗?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首先应当转变的是我们的道德观念,需要转变的是我们机制中对教育价值和本真的扭曲。为什么教育被很大程度上人为异化了?是异化的评价机制本身吗?是利益把它异化了!被异化的教育和评价机制可以上使素质教育更加轰轰烈烈地停留在表面,却使应试教育更加踏踏实实地暗地里进行。而应试教育又可以让我们编造更多的高分宝典,传授更多的取胜秘诀,录取更多的高价学生,组织更多的暑期辅导班,安排更多的高考研讨会……最终获取更大的利益。


因此,如果说异化的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严重障碍的话,那么利益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阻碍素质教育进程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物质动因。其实,当前社会各项改革所遇到的瓶颈,不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吗?


教育庸俗化是可怕的,但可怕的不是教育庸俗化本身,而是教育庸俗化所带来的后果。由于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和源动力会给社会各个层面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伴随教育的庸俗化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的庸俗化乃至奴化和腐化,人文主义光芒被遮掩,道德观的虚伪化及其迷失,价值观的极端实用主义倾向以及人生观的堕落,等等。


我觉得教育最光荣的使命应该是对我们心灵的塑造和科学的传播,它迸射出耀眼的人文主义光芒,并以此视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和最伟大的荣耀。教育应该是至善至美、至真至纯的女神,她直起美丽的颈项,昂起高贵的头颅,鄙夷地俯视众生。她不容任何市井小人、心怀龌龊者、虚伪的骗子、无耻的小偷等一切伪教育者靠近。教育应该是是苛刻的批判现实主义者,教育的任务是改造现实,改变丑恶,而不是奴化人才的工具,更不是美化丑恶的话筒,因此教育同时还是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最轻盈飘逸的浪漫主义者。教育拒绝一切实用主义者的鸹噪。教育的本质拒绝庸俗化,所以,我们只有对教育的庸俗化进行批判才能更真实地靠近教育的本质。也惟有对教育的庸俗化进行批判,才不会让庸俗化的教育遮掩教育的人文光芒和科学精神,才会阻滞伴随教育的失败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挽救社会公众道德的整体堕落、心灵的迷失和信仰的全面危机。


11


当前,来自教育管理者的声音和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往往是相反的:管理者将教育失败的责任归结于教师素质,教师则将责任归结于不当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我以为,教育改革所遭遇的最大难点不是来自普通教师、普通校长和微观教学领域,甚至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来自宏观大环境和教育以外的因素。就是我看到的那个站的更深更远的黑影。


那么,这些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什么呢?它们是不当的人才观、日益不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错误的教育政绩观、迷失的教育价值取向、落后的宏观管理体制、异化的教育、教学、教师、学生评价机制,等等。这些因素虽然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解决的,但却是值得我们所关注的。


我曾煞有介事地去参加过一个省级教育年会。有个专家在台上与参会者互动讨论一个话题:教育究竟是适应社会,还是推动社会,还是引领社会?我暗自回答道:中国大陆的教育不仅不能引领社会,而且连自己都无法引领。它紧跟在社会的后面亦步亦趋,不停拍着社会的马屁,是社会忠实的小奴才。我认为唯有党才能引领教育。只需要党的一句话,教育就可以变得能够引领社会。但是,我知道,党永远都不会说这一句话。所以,我心里暗想,虽然我心理年龄只有七岁,那你台上也不能将台下的我当小孩子耍啊。谁是最大的那个黑影,昭然若揭。


据说,在美国,许多州教育局的走廊甚至局长的办公室里都挂满了来自学生的作品。我很诧异。在中国可不是这样。可事实就是这样。它不在我的力量范围内。


12


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个怪圈:①首先是政府的失位。政府失位的一个表现是对教育投入的不足。②教育投入的不足,提出教育产业化政策。③教育产业化的本意是鼓励民办教育发展,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④教育产业化却被歪曲为公办学校办民校,尤其是重点公办学校办民校,形成“校中校”的怪胎。社会力量办学则处于被排挤被歧视的尴尬境地。⑤这一怪胎,导致教育资源更加不均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⑥迫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家长群体被迫花费巨额择校费择校,尤其是选择那些重点公办学校所办的民校。⑦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剧应试教育恶性竞争。⑧导致招生秩序的无序和混乱。为此,政府应该对这个“怪圈”感到羞愧。


其实,判断一所学校真民办和假民办的最核心标准是——这所学校的财政是否独立,这所学校所有人员的报酬是否独立于国家财政编制外而自负盈亏。现在很多挂羊皮卖狗肉的假民办学校,其实里面隐藏着很大的腐败内幕。教育行政权力与资本密切勾结,共享既得利益。


我越来越觉得有些人是在折腾教育,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尽管根子在教育外部。他们口中唱得很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行动上正好相反。首先,最起码的教育经费拨付不到位。比如那个4%的投入喊了快二十年了,法律也规定了,通过了,却依然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其次,故意人为制造教育不均衡现象,让民众不得不择校,以此来显示利益集团的权势,并通过权势获得好处。


我认为,一个孩子只有在这样的班级里才能得到健康、正常的发展:第一,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男生和女生广泛而公开的正常交往。第二,孩子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有官员的、有知识分子的、有商人的、有小手工业者的、有农民工的、有农民的……由此,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利于实现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孩子以健康全面的心态与各个阶层的人接触,实现族群融合。第三,孩子的个性特征迥然不同。有外向型的、有内敛型的、有中性型的。有调皮捣蛋的、有幽默风趣的、有儒雅斯文的、有安分守己的……各种个性特征互补形成快乐的班级氛围。第四,孩子的学业成绩有好有劣。有学业很突出的尖子生,有稳健的中游生,有学习吃力的学困生。第五,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广泛多样。有喜欢运动的,有喜欢蹦蹦跳跳、吃拉弹唱的,有喜欢绘画的……这样的班级,惟有通过划片招生的形式,就近入学才能形成。择校,不会形成。


13


中国目前尚不是法治社会,这一点让我觉得很生气。体制、文化、历史等大背景也导致公民个人缺乏现代公民意识。这种不是以法治而是以人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人身和精神的依附关系、从属关系。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平等、独立、自主等品质都无法真正在人们身上体现。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欠缺,使得人们的基本生存依然还是一个需要面对的大问题。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不屈从于这种以人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成为被这种关系异化的一个工具。进而,中国的父母从小就是将孩子放在手心里养着的,大多不会放心让孩子自由独立的成长。


有时候,我不得不“摇摆”,摇摆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让孩子享受到童年的快乐,保护其免受或者少受体制对他的伤害,同时又能与体制“和谐相处”。我不得不在我的力量所控制之内的和控制之外的空间里徘徊。


鲁迅说,舅舅孩子吧!现在,我觉得空喊“救救孩子”到不如去“救救大人”。人治社会让很多三十岁到四十岁左右的母亲变得越来越失去母性,越来越沉不住气。一个最大的表现是对孩子的学业过分担忧,过分苛刻。为孩子未来过分担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替孩子规划未来的蓝图,并在童年时期就将孩子纳入实现蓝图的轨道,即使是假期和周末也不放过孩子。于是孩子不得不在大人的苦苦逼迫或者哄骗下进入这个轨道,童年的快乐于是失去了,理由仅仅是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不确定的未来。由于过分担忧孩子的未来,于是自己的生活也难免充满忧虑,连自己也变得不快乐了。于是,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均充满了忧虑。既然成人现在也充满了忧虑,难道孩子未来不会像现在成人这样充满忧虑?


现在许多家长都在犯这样一个错误:驱使孩子不是完全为了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而是满足与其他孩子比较的欲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了,就会得到一种虚荣的满足。这些家长一般都是应试教育的跟屁虫。在这种毫无道理的比较中,人性尽失,逐渐被物化,丝毫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没有考虑到孩子成长的快乐,没有将学习的过程视为生活过程的一部分。我觉得总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做比较,是对自己的孩子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我现在基本上不会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还有人认为,“有钱难买少时贫”。在童年时期多让孩子受点苦,才可以增强成人后的耐受力。培根却说:“少时没有挨过打的孩子,成人后反而越不惧怕挨打。”我始终倾向于后者。


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是不一样的,这源于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而这个价值取向又与自己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相关。不能简单地说谁的对,谁的错,也毫无必要争出个对错来。我曾与一位家教非常苛刻的同事谈论起孩子教育的话题。他对我说:“我不觉得你宽容民主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要不咱们走着瞧,看谁的孩子最终能考上更好的大学。”我一笑了之,他的思维视角其实犯了一个的错误,或者说有一个错位。我对他说:“我才不与你比高考呢!我只知道我的孩子现在生活得很快乐,学习很轻松,成绩也很优秀,兴趣很广泛,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很强。至于一个人的未来怎样,又怎能确定呢?我才不看那些遥不可及的虚幻的未来呢!”我记得波德里亚这样说过,“永远不要在今天做只能明天做的事情。因为只能明天做的事情,今天你就不能做。永远不要在今生做你能够在来世做的事情。想想所有那些失去了魅力的事情,那是因为你在前世已经做过了。”


然后,我们再去说“救救孩子”。现在的教育培养了很多年少成“才”的所谓天才少年,我对这个现象很惊讶。这些孩子大多由于缺乏了正常的生活轨迹,变得往往有些不合常理,心理上也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看不到他们内在的那种从容。我一直对中国式的“年少老成”和“年少人精”心怀芥蒂。没有坦率的交谈、诚恳的探讨,没有血性和骨气,没有天真烂漫和发自内心深处的热情和浪漫气质。面对眼前说着成人话的孩子,我总是纳闷:他(她)是个孩子吗?


教育承担着将人“社会化”的功能,因此它确实需要“塑造”一些东西,否则它可能就是不完整的。但是,教育应该还是少谈一些“塑造”,过多的“塑造”容易将社会化的功能极端化,走向教育的“超强社会化”。在“超强社会化”的“塑造”过程中,我们似乎像个沾沾自喜的胜利者,却不知给孩子挖掘了另外一个通道——一条通向心智死亡的墓道。


据说,美国没有文化部,所以,也就没有文化部长。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文化是不需要管理的,一旦管理了,文化就容易走向单调和专制。但关于文化的立法是很发达的,一种文化只要符合法律,那你就可以自由的传播,没有一个部门刻意“弘扬”你、“取缔”你。所以,美国文化是一种真正的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孩子幼年时期不被过多的限制,让孩子顺乎天性的成长。


而当前这个国家教育的一个伟大功绩是将潜在的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创造家、英雄豪杰全部扼杀,摧残致死,将一个个正常的完全可以健康成长为现代公民的孩子,变成为充满戾气的政客、唯利是图的成功商人、奴颜婢膝的奴才。

TOP
4#

14


什么是好的教育?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好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好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不好的,中国只有高等教育不好。这是一个多么阴险的伪命题啊,貌似辩证,其实别有目的。除非是一个教育外行实在不懂教育,才得出如此荒唐结论。如果教育界的人们再跟在后面认同并宣传这种观点,则会误导民众,我觉得实在有些缺德,而且让人贻笑大方。


其实,无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很严重的问题,都远远不如美国的教育好。甚至说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不在一个平台上,不在一个价值系统内,所以,也就根本无法作出比较。尤其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貌似基础牢固,但靠的是死记硬背,靠的是被强制灌输知识,牺牲掉的却是素质和能力,而未来的学力(即学习潜力和能力,不是错别字)和对学习的好奇心、乐趣等都一并被扼杀殆尽。这又怎么可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好于美国呢?等到这些都被摧残、扼杀殆尽了,终于挤到大学里去了,然后就是堕落和沉沦的开始,玩游戏、看电影、打牌、打架、谈恋爱、酗酒。没有毕业不了的。难怪美国不承认中国的大学学历。


这个国家的唯升学教育体制的悲剧性就在于为了敞开一个考试的管道,而将其他管道堵住。因此,一个孩子一旦完成升学任务,便极易陷入一种束手无策的茫然境地。一生的堕落和迷失,便非常容易从这种境地中开始。基础教育,尤其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一种“基础学力” ,即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保护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兴趣,而不是一时的考试分数。如果过早让其陷入应试教育竞争,势必会陷入题海演练和知识的机械重复,压缩课外阅读、运动和旅行的时间。我的大宝,在小学阶段,曾经有几次临近期末考试时,给他请假带其外出旅游一周,回来后两三天马上参与期末考试,成绩也没有多大的影响。至于受到影响,那旅行一周的价值也远远胜于做一周习题的价值。


而美国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我认为都是很好的。基础教育貌似在玩,其实是在玩实践、玩动手,玩出了视野、玩出了素质,玩出了能力。反正大学普及了(注:因为在美国没有“三公”消费挥霍纳税人的血汗钱,台湾的前国民党主席郭伯雄也说过,国民党没有一辆公车,因为它是一个民间组织),上不了哈佛,就上个州立的,所以小学生在貌似松散的玩耍中、游戏中学到了真知识、真本领,然后攒着劲头到大学里显示呢。到了大学则是沉下头来做研究、做规划,你拿不到学分,通过不来了答辩,就不让你毕业。看一下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吧,凌晨四点钟就满员了。而大陆的大学生要么这时还在网吧里,要么还在蒙头大睡呢。


二者不是一个档次,因为不是一个制度。所以,二者没有资格放到一起做比较。否则,对谁都是侮辱。柏拉图曾告诉我,教育是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也就是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他们的职业中所宣扬的那样,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因为这就好象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一样。如果教育仅仅停留在以达到某种最终目的为特征的技术层面上,过分遵循工具理性,那么就会使教育始终停留在一种低水平的“教育术”层面上,教师则沦为忙碌的“教书匠”。那么,以人自身发展为最高价值的“教育学”则永远处于停滞和沉睡阶段,“教育家”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现在,我知道好的教育应该充满暖暖的柔情、浓浓的爱、基于心灵的真切同情、基于人格的宽厚仁慈,充满尊重与信任、民主与宽容;好的教育应该让智慧的书籍充盈人们的心灵世界,唤醒心灵最深处沉睡的智慧与思想,培养“投入”与“专注”的品质;好的教育应该是“牵涉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的潜能的唤醒,浸淫于‘文化—心理’之间的精神创生”,必须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并唤醒人沉睡的潜能,使一个人成为有思想、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人;好的教育还应该让人们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最终让人们成为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富有的幸福的人。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如果成为甘于接受奴役和压迫的奴才和顺民,那绝对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回归到了教育的原点。


15


2008年,一个叫张志勇的推行教育“新政”,力图挽教育大厦于将倾。有个学校的年级主任曾经对我说,你看着点,应试教育一旦复辟,将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果然,他说这话一年后,2012年的暑期教育再次陷入疯狂与堕落。许多人变成用于“繁荣经济的动物”。由此而知,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国家和社会的堕落往往发端于教育的堕落,而堕落的教育进而反哺罪恶的体制。国办学校被禁止假期开学补课,于是学生们被自愿赶进各种校外的培训机构补习辅导。外面换了一个羊皮招牌。我对那个年级主任的观点有个地方不完全认同,本质上应试教育根本就没有退出过,复辟何来啊?


我曾说,中国大陆的教育情势,根源于体制,教育机制中有太多的牺牲一部分人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因素,不管这种牺牲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多数的还是少数的,甚至是否被赞誉为高尚的牺牲,等等,这都与现代公民社会的品质相悖。


改革者往往会低估了阻挠者的力量。改变不能完全寄望于体制的自身觉悟,而应该有个外部的力量介入。吕文琦曾经反驳我说,国家的改变需要民众内在的群体性的觉醒。一旦有群体性的这种觉醒并形成一种新生的力量,许多不可能的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她一个十四岁的初二学生能有这样深刻的见解,我非常惊讶,也非常佩服。


但是,我们一旦被某种“文化”洗脑,要做出改变很难。那些多少年的东西在你耳边不停地灌来灌去,你即使不相信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习惯,一种习俗,一种应该遵循的东西。你觉得就应该如此,天经地义就是这个理。


机制将教师禁锢于一个微观的牢笼中。教师只囿于微观的教学领地,甘愿被宰割、被欺凌,不仅无法摆脱宿命,而且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教育担当和视野都会变得漠然和狭隘,甚至成为客观上助纣为虐的漠然麻木的一分子。


“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是人民。”这句话特指那些没有觉醒的大众。在中国大陆这些人被称为“群众”,一群乌合之众之意。我一直觉得这个词是对人民的一种侮辱。但现在看来,如果“人民”被彻底洗过脑了,脑子整天被那些封建纲常伦理占据,而且心甘情愿地认为做个顺从的奴才很好很正常,那么“群众”这个词对他们而言就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不仅无法推进文明进程,反而是一种阻碍。通往教育民主的道路也是这样。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教师,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只有见到棺材,才会落泪。


16


国家一直在推进课程改革。我觉得这很具有紧迫性。因为素质教育推进的一个重点就是抓课程的实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完善选课制度等工作,从可操作的层面落实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这个核心肯定不是课程表的变化。课程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根本就无关痛痒。数量的变化永远只是现象。如果课程改革无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无法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实现学生学习态度和目的的转变,课程改革很难说是成功的;如果课程改革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成长,无法恢复教师职业的尊严,课程改革很难说是成功的;如果课程改革无法实现学校办学价值取向的根本扭转,无法实现学校人格独立,课程改革也很难说是成功的。


那么,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做到:第一,要么将阻碍它们的外部体制因素和干扰因素与基础教育完全剥离开。比如将高考报名全部社会化,将高考工作完全与基础教育脱钩。不再以高考成绩衡量高中办学业绩。第二,要么将阻碍它们的外部体制因素和干扰因素逐步改革掉。否则,高中教育教学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现在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太能一味迎合社会公众的舆论了。认为这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些公众舆论可能是主流的,但未必是正确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未必是科学的。舆论发出者的认识水平、思维视角、利益立足点、立场的差异等决定了这些舆论不同的价值取向。舆论可以是建设性的理性的思想表达,也可以是浅薄的非理性发泄。舆论的混乱往往是导致许多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阻碍。舆论的混乱不等于思想的多元化,我们追求思想多元化的时候,其实里面包含着对对方观点的足够的尊重和宽容,而舆论的混乱更多的是“顺我昌,逆我亡”的非建设性谩骂和指责。同样的道理,我们说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时候,也不等于要维护话语霸权。我们作为教育内部的人如果过于迎合教育外部的舆论、甚至去迎合那些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借口一些难以改变的国情和体制因素,对一些正确的东西袖手旁观、无所作为、抱观望的态度,那么我们教育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当前,如果对我们有些学校公然或者变相违反上级正确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行为,不但不予制止,反而默认纵容。从某种意义上讲,默认、旁观、不作为,就是一种袒护和纵容。当某种群体性的教育以外的社会舆论与教育的内在的真正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究竟谁该向谁妥协?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教育是先导者,所以教育应该在教育民众、唤醒觉悟、引领舆论、培育主流价值取向方面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是恰恰相反。应该让教育的真正的价值取向或者说让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去强有力地引领外部社会舆论,而不是让教育被社会舆论所牵制而失去正确的方向而步入迷途。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仅仅剩下了现实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们所顽固坚持的平庸的技能灌输和工具理性、继续延续这种低水平的高耗低效、继续让丑陋的、内耗的、钩心斗角的恶性竞争成为一种教育常态的话,那么教育生活的真正意义将不复存在,教育职业的尊严将丧失殆尽。如果放弃了理想憧憬,我们的行动将永远停留在地底下,见不得天日。


17


当下的教育机制无法让人找到一个类似人的敏感学位的痛点,原因不在于它没有痛点,恰恰是痛点太多而且被一层厚厚的盔甲掩盖着,你很难穿越盔甲触及那些痛点。诸多问题在现行体制内是很难解决的,这等于往自己脸上搧耳光。就等于一个小偷对自己说,我要做贼,但不能偷东西。


在体制内实现自我革新确实太难了。据说现在“创新”已经演变为:你拿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所用,也叫创新。原来,创新就是将一座尖顶的教堂用推土机推倒,然后再盖一所崭新的大商场。只是嘴巴的创新。


儿子对我说,那帮打球的高中生拼的全是体能,猛一看,打得很激烈,却只是生猛而已,球技真的一般啊。现在教育似乎创新的也很生猛。也只是生猛而已。


经常有人智者般如是说,当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内心。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需要很好的修养和很高的高度。得遏制很多欲望,得隐藏很多理想。如果有很好的修养和很高的高度,然后都认真做好了自己,也会有燎原的火蔓延燃烧,进而奠定全局。但很多时候,面对依然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各种社会痼疾与不公,还有那些麻木的众生,我希望它不要成为逃避责任和良知的借口,不要成为让我们自私地逃脱罪恶干系的托辞,更不要成为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胜利法”。


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哪怕会有阵痛、会有挫折、会有不理解,这也是暂时的。用暂时的镇痛摆脱恶性循环,换取未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是非常值得吗?周国平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理想主义普遍遭到耻笑的年代,一个人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这话我非常认同。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仅仅剩下了现实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们所顽固坚持的平庸的技能灌输和工具理性,继续延续这种低水平的高耗低效,继续让丑陋的、内耗的、钩心斗角的恶性竞争成为一种教育常态的话,那么教育生活的真正意义将不复存在,教育职业的尊严将丧失殆尽。如果放弃了理想憧憬,我们的行动将永远停留在地底下,见不得天日。


柴静在采访陈丹青时,他从清华辞去了美术学院教授和博导的职务,因为现行的政治和英语考试,让他招不到他想要的学生。他说:“政治本来是一门学问,但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没有人尊敬这个学科。”陈丹青选择用强硬的逃避来表达对体制的抗议。


18


    也有更多别样的方式——


通过呐喊,唤醒这个国家的良知与道义,大力增加教育经费,推动教育均衡化,同时建设更多的大学。将大学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国民大众教育。


健全覆盖全体国民的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减小民众的生存压力。


转变教育政绩观和人才评价观。不考大学,也可以开创幸福的生活,使人生活得精彩、幸福。鼓励自主创业。每个人的幸福观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教育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


改革高考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使它变得更加人道,更加科学,更加公正。


完善学生校园活动管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加快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步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适应学生实际的多元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完善学校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充分发展。清除对师生肉体的摧残和灵魂的监视,实现对人格的尊重,捍卫人的尊严。


加快教师评价机制改革,构建多元主体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制,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匡正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和专业价值观,用另一种眼光审视教育职业,审视专业价值。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并不在于细微之处与教师和学生处处“作对”,而在于时时考虑师生的真实感受,将人文主义的关怀做到极至。这样,教育的正面力量才会得以凸显并延续。


让教育回归原点,其实就是让教育回归它最本位的、最原始的价值,回归它以人为本的本旨。让教育回归原点,就是高举生命化教育的旗帜,涤除体制内和体制外若干因素对教育的“压迫”和“摧残”,让师生过人的生活,实现人本价值的回归。


很多年前,我曾经往很远的地方遥望过这样一幅近乎“乌托邦”式的教育画卷: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无拘无束地游戏,稚气未脱的少年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养分,体育课上有他们生龙活虎的身影,琴房里传来美妙的乐音。他们在梵高、莫奈、达芬奇的名画前沉思,在爱因斯坦、爱迪生、钱学森的画像前驻足。自信和勇气代替了自卑和怯懦,友谊和信任代替了虚伪和谎言;民主和平等代替了专制和等级。综合考评和测试、发展式评价以及教育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成为衡量学生的全新标准。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不再有无谓的训斥、形式主义的检讨、变相的体罚和没有情感的量化扣分,不再有伤心的哭泣、莫名的叹息和深深的无奈。学校是一个诺大的花园和乐园,师生们笑脸常开,到处洋溢着欢乐气氛。太阳从东方升起,他们迎着太阳昂首阔步走出校门或继续深造,或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这是我的一个教育理想,我梦中的教育“乌托邦”。这个梦想,我已经基本放弃掉了,现在借我与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的机会,重新想一次,做一次,就当我的一次自慰吧!


此刻,我有些后悔与这个国家的教育谈谈了,但我已经谈了,就谈了吧。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下午)





TOP
5#

教育需要忧患意识,教育需要说真话,虽然真话难听。
TOP
6#

我们校长去北京培训了一个月,变化较大,虽然在自己的学校改革有点照猫画虎,但至少实在改革,有春天的气息,欣喜!
个人博客:http://hi.baidu.com/yoolele QQ:516520497,加我时注明小科论坛。
TOP
7#

教育一直在改革!我们一直在跟随!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

写点真长,前面我看的比较认真,后面就快速浏览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能认真阅读完整?


 


其实我觉得,话不在多,点到就好,这个国家教育的问题,我们往往只能是叹息。

TOP
9#

见仁见智,真要改革困难重重。地方性因素太大,政绩要急功近利,教育要百年大计。。。。矛盾啊。。。。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10#

摘录:小学抓习惯,初中抓规范,高中抓拼搏。这三点在眼下中国教育的轨道上,无疑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规律。但如若这12年都抓“拼搏”,那么孩子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扼杀就可想而知了。


 


摘录: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仅仅剩下了现实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们所顽固坚持的平庸的技能灌输和工具理性,继续延续这种低水平的高耗低效,继续让丑陋的、内耗的、钩心斗角的恶性竞争成为一种教育常态的话,那么教育生活的真正意义将不复存在,教育职业的尊严将丧失殆尽。如果放弃了理想憧憬,我们的行动将永远停留在地底下,见不得天日。


 


我的感想:为了所谓的“教育质量”竞争---急功近利、违反教育规律办事---教师、学生是最无辜的受伤害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17:22:45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