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我的读书摘记(2014年) [复制链接]

1#

[原创我的读书摘记(2014年)

     我的读书摘记(2014年)


      见此主题,还是督促自己在读书时应该记下些东西,虽然我更喜欢漫读,随意地浏览。这里的摘记,指的是摘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对教学有用的,或能培养深化自己的爱好,如植物动物的认知,随时也写一些自己的瞬间感悟,不是读后感,那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较成熟的文体。


      在论坛以前也建过读书笔记主题帖,有好事者帮我移到了网络研修板块,谢谢对我的好评,不过,我还是把此帖建到教师之家板块,这样感觉对自己更休闲,更没有压力。

分享 转发
TOP
2#

生物学中的群岛和岛屿:从人的角度来讲,岛屿是指四面是水的一块陆地,群岛是指彼此距离很近的一些岛屿。但对于淡水湖中的小鱼来讲,它所生活的其中一个湖就是岛屿,对于大熊猫来讲,它所生活的栖息地就是它的岛屿。对于生物而言,群岛指的是一个个被隔离开来的能够生存的区域,对于在高海拔生存的旱獭而言,一个个高山峰就是被山谷隔开的一个个岛屿。岛屿的本质是“隔离”,群岛就是被“适度”的距离隔离的一个个岛屿。


由于有了这些群岛和岛屿的隔离,大自然的物种在分隔了足够多的时间后,彼此各自的适应环境的发展,当再相遇时,由于差异太大,无法杂交生育后代了,这样产生了生殖隔离,于是就变成了两个不同的种。隔离,使大自然的物种丰富多彩。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看到了这种正在进行的隔离和进化,代表物种就是达尔文雀。这些都是偶然从南美洲飞抵群岛的古老雀鸟,同一祖先分化出14个不同的新种。各种之间的明显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来自于不同环境的不同食物而发生的适应性,分成三类:地雀、树雀和类莺雀。以仙人掌为食的喙长而尖,以草籽为食的喙短而小,以昆虫为食的喙拥有小乳头突起,以粗大的植物果实为食的喙粗壮有力。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进化,最后成功地隔离成不同的新种。向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样的火山群岛,远离大陆,避免了大陆物种的侵入,彼此距离又适中,正好适用于物种的分化和隔离,于是,达尔文的灵感,终于在此基础上发现了进化论。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第12期
TOP
3#

岛屿是指四面是水的一块陆地,群岛是指彼此距离很近的一些岛屿。
TOP
4#

恭喜开贴,又多了一个学习的地方!
享受教育
TOP
5#

细细品读,慢慢吸收!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读书笔记的专帖,支持一下!


此帖转到“网络研修”栏目。

TOP
7#

希望在这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很期待。
TOP
8#

蛾子老师的读书帖,第一篇就专业性很强啊,学习了!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9#

喻老师又把我的帖移到网络研修了,不过,照自己的心境做,没压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6 9:32:24编辑过]

TOP
10#

 

宜居城市:在英国《经济学人》的榜单中内地上榜苏州、北京等,但内地第一的苏州也只排140名中的第73位,中国内地城市的宜居性处于世界的中下水平,同世界十大的墨尔本、维也纳、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阿德莱德、悉尼、赫尔辛基、佩斯、奥克兰有很大的差距。


国人认同度相对较高的宜居城市的特征:一类属于较发达的二线城市,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工作机会与生活质量、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较好的平衡。其代表是苏州、杭州、无锡、成都等。另一类属于中小城市,主打环境品牌,自然环境足够地干净,人文环境足够地安静。如威海、珠海、青岛、舟山等。


中国部分城市上班花费时间排行:以一天计算,北京榜首52分,下面是上海、深圳、天津、南京、重庆,杭州为35分。排名前15的城市每天比欧洲多消耗288亿分钟。


当然,在中国这个发展速度极快的国家,要想找到完美的宜居城市确实不容易。只是希望城市规划者能够妥善规划,别为了自己的GDP而忽略了城市环境,交通,人文等各方面。如昆明市滇池的污染,这一潭死水花费太多的钱也很难治理改善了,包括下水道的城市规划,为什么稍微下阵大雨某些城市就水漫漫,还得好好学习古代人的城市格局。当然,也不要杞人忧天,雾霾一些也不悲观,伦敦也曾经烟雾事件,那时比现在严重多了,只要下决心全方位严谨长时间耐心实事求是的治理保护,一定能给我们下一代留下舒适地宜居环境。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第11期。

TOP
11#

哈哈,这本杂志我也爱读!
TOP
12#

以下是引用羽化中的蛾在2014-3-6 9:18:00的发言:
喻老师又把我的帖移到网络研修了,不过,照自己的心境做,没压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6 9:32:24编辑过]

压力来源于内心。你不给,哪里有压力呢!呵呵……与羽老师共勉!

TOP
13#

 

怎么老是无法显示呀?


 


海风把问题解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7 13:08:48编辑过]

TOP
14#

      逸生植物和归化植物: “归化”外来植物是相对本地植物而言,到了一个新环境都能存活、继续繁殖。“逸生”也是外来植物,通过自然选择适应当地的环境,在野外形成自我更新。

区别:逸生植物从栽培转变为野生状态的植物。归化植物区内原无分布,而从另一地区移入的种,且在本区内正常繁育后代,并大量繁衍成野生状态的植物。归化植物强调是从外地或外国而来,逸生可以是乡土植物。


逸生植物如菊芋、苎麻等,以前这些都作为农作物栽培种植的,现在不栽培了,但它们都成功地生活下来成为逸生种,还有光荚含羞草、南美蟛蜞菊等。归化植物如阿拉伯婆婆纳、一年蓬等以及很多的园林归化植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7 13:07:20编辑过]

TOP
15#

 

沿阶草和麦冬区分:沿阶草花葶跟叶差不多长,花一般是完全张开的;麦冬花梗要比叶子短得多,花通常只张开一点点。


杭子梢:豆科灌木,高达2米,幼枝密生白色短毛。与胡枝子相似,区别是杭子梢叶背面有淡黄色柔毛,花序近团状,花松散多单个生长,这些可与胡枝子属的植物区分。


距:一些植物的花朵有距,如堇菜科、凤仙花科等植物。距就是萼片或花瓣、或花冠上的细小的,囊状中空的附属结构。如华凤仙的唇瓣向后延伸成一条弯曲狭长的距。距常常是一些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如长萼堇菜的距较粗短,与花瓣不同色,紫花地丁的距较细长,和花瓣同色,以此可以区分这两种十分常见有非常相像的堇菜。


 

TOP
16#

学习了!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7#

蚊子:这类双翅目的昆虫,我国有300多种,其中叮咬嗜血的主要集中在按蚊、库蚊、伊蚊三个类群。南方最常见的是白纹伊蚊,又名亚洲虎蚊,广泛分布于我国北纬42度以南的地区,并且多于白天活动。而北方,淡色库蚊是常见的吸血蚊,库蚊主要在夜间活动。蚊子的复眼不仅视眼开阔,还有更高的分辨速度,在他们看来,时间的流逝从容缓慢,于是,你飞快地扑打它时,它能迅速地提前预判,振翅飞走。


雄蚊通常与人畜无害,它们主食植物汁液和花蜜。雌蚊虽也能够以花草果腹,但它只有吸食新鲜血液,才能繁殖后代。雌蚊的触角具有可探测特定物质浓度的化学感应器,当检测到二氧化碳及乳酸的浓度增高时,雌蚊就活动了。蚊子吸血时口器的外层并不进入皮肤,而是弯曲在外撑住皮肤,内层微针刺入皮肤,良好的物理柔韧性能在皮肤下弯曲,寻找刺入毛细血管,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创口,疼痛感其轻微。蚊子的唾液有抗凝血酶,使血液短时间不凝固。还有乙酸,使皮肤发痒,于是人体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的组织胺,分泌组织液,形成肿块,于是人产生过敏反应。吸血后,雌蚊孕育了卵,在阴沟中产卵,只要温度适宜(2035摄氏度),只需3天,卵孵化成孑孓,少则十天,多则半月,经四次蜕皮后,孑孓羽化成成虫。一只雌蚊一生能繁殖3-7次。


蚊子传播的疾病有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疾病。自古有之,近代知晓后,更成为有名的四害之一。


驱蚊古代方法:燃烧艾叶,放置香袋(里面放藿香、薄荷、紫苏、菖蒲、八角茴香、香茅、陈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特殊气味的药材),近代杀虫植物除虫菊制品,DDT的剧毒对付,还有灭蚊激光器等,但蚊子的抗性更大,穷兵黩武的人类反陷入尴尬的地步。


实际上蚊子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远比人类出现的早,在人类未出现时,蚊子一直生活在各类动物之间,有自己饮血的对象,也有自己的天敌,并没有那种动物非要消灭它们不可。只有我们人类,虽然有着对其它生物而言的高科技,可是自己的身体机能也大大地退化,再加上对自己抗病免疫力的缺乏信任,于是一有小病小痛,就把蚊子、苍蝇等其它动物当做制敌,定要采取高压措施,把它们赶跑打死,以维护自己高高自上的“主人”心态。好在现在环保人士渐多,已没有害虫这种说法,那么蚊子,我们能不能给它们一点自由的天空。

TOP
18#

对于逗蚊子咬的人来说,看到蚊子就浑身痒啊!
TOP
19#

  兰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欣赏的兰花,大多集中于春兰、蕙兰、建兰、墨兰、莲瓣兰等种类,这些兰花暗香浮动,花瓣精巧而内敛含蓄,根据花瓣,春兰、蕙兰又可分梅瓣、荷瓣、水仙瓣等,如“宋梅”、“十圆”、“龙字”、“汪字”被誉为四大天王。西方文化也对兰花情有独钟,不过西方喜欢的是蝴蝶兰、卡特兰、万代兰、兜兰、石斛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兰科植物,它们花朵大而奇特艳丽,却很少有香气,被称为洋兰。


我国历代培育的兰花大多集中于树兰亚科兰属,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硬叶兰、西藏虎头兰等。其实中国的兰科植物有5亚科1941388种,全世界有700多属,25000多种。兰科特征:花两侧对称,中央的花瓣特化为唇状,花粉粒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粒的花粉块,雌蕊和柱头合生为合蕊柱。


国人所喜爱的兰花被称为国兰,由于炒作,天价兰“素冠荷鼎”1000多万,而野生兰出产地,人们竞相上山采兰,江浙、广东、云南、西藏东南,野生国兰资源破坏严重。


大彗星兰和长喙天蛾,成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有一个实际例子。大彗星兰的花拖着一条细长如彗星尾巴的花距,它的花蜜分泌集中在花距的底部。要想得到它的花蜜,必须有足够长的喙的昆虫,于是发现了一种长达25厘米喙的天蛾,帮它传粉互惠互利。兰科,这种产生时间较晚的高等植物,直到大约一亿二千万年前才从天门冬目独立出来,如杓兰亚科的杓兰属和兜兰属,它们的花中央花瓣特化成兜状,如西藏杓兰,靠熊蜂传粉,贪吃的熊蜂钻入兜中,好似迷宫,空间狭小,只有连滚带爬地往上钻,兰花的花粉就熊蜂的背部,熊蜂惊慌失措地背着花粉逃脱,越远越好,这样避免了就近的传粉,当熊蜂在好几天后不幸又误入杓兰迷宫,就完成了远距离传粉。


石斛,是一类附生的兰科植物,它们附生在岩石或者高大的树干上。是著名的药材,但现在野生十分稀少。兰花用种子繁殖十分不易,种子小如尘埃,几乎没有胚乳等任何营养储备,需要依靠相应的真菌菌丝吸取营养才能成活,如果真菌环境发生改变,兰花的生长就很麻烦。从中我想到栽植兰花,花盆泥土上都生着青苔,这样适合兰花的生境。目前引种培育兰花常用组织培养,从野外植株上获取组织和器官,通过人工培育,重新获得完整植株。当然,国人总是用最省事的方法,直接从野外挖来,在养殖分苗,于是野生兰花资源渐渐枯竭。中国所有的兰花都属于保护物种,挖兰花违法,可是利益的诱惑,涌现出数不清的植物猎人。当然还有不正当的开发,如云南、海南漫山遍野的桉树林、橡胶林,以及星罗棋布的水电站,使很多兰花在未被认识就消无声息地灭绝了,如我家乡,在我小时候,竹林山弯到处可以见到春兰,还有蕙兰,可现在,春兰已经很少见到,至于蕙兰(当地叫九节兰),只有在较高的一两处山中才可能偶然给你幸运碰见。


怎样使兰花永伴国人呢?荷兰、奥地利等国,村庄遍布植物园,植物专家们精心用组织等先进工艺培植花卉品种,还有台湾的蝴蝶兰培育生产,年贸易量千万颗,那是因为他们组织培养技术突破,可以使蝴蝶兰大量繁殖,通过不断的人工杂交培育,使花越来越大,色泽越发鲜艳。我们希望国人也能重视先进的培育技术,把传统国兰,还有石斛、兜兰、杓兰等兰科植物在城市花园和居家院落欣然绽放,不需要我从山中来,只要在普通的花卉市场,花好少的钱就能购到自己心仪的兰,并且在各山林中,欣赏到原生原味的野生兰。

TOP
20#

 

海底的星星——贝壳:贝壳最早成为氏族部落时代的饰品,到夏朝末年成为货币。商代常见的贝币是一种螺,元宝的形象是从贝类逐渐演化来的。至今太平洋的一些岛民还在使用贝壳交易。


富东尼宝螺一般发现于鱼类的肚子里,价值连城。


古代头足纲的菊石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的古生代,繁盛于距今2.2亿年的中生代,在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绝迹。活化石鹦鹉螺是菊石的近亲,在奥陶纪的海洋中它是顶级掠食者,体长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海鞋子为食。


贝类还是环境变化的忠实记录着,如我国的初雪宝螺,普通生境下,腹部雪白,在金属含量过高时,腹部有明显的染紫现象。绝大部分贝壳开口向右,左旋的十分稀少。大部分贝壳是夜行性动物,主要以藻类或珊瑚动物为食。芋螺会射出毒刺。


海南岛四大名螺:唐冠螺、万宝螺、大法螺、鹦鹉螺。可是在我国南海已经非常稀少了,拖网捕捞破坏严重。如大法螺是棘皮海星的天敌,而棘皮海星是珊瑚虫的克星,因为大法螺的大量捕捞,使珊瑚死亡。砗磲是中国佛教七宝之首,生长缓慢,1米以上的要长上百年,可我们潭门镇却有很多砗磲贝壳加工厂,但海洋里已鲜见大型的了。要学习别国那样把观赏活砗磲发展成为潜水观光项目,贝壳交易也要严格限量捕捞,只准潜水捕捉,绝不能用拖网等机械化设备,禁止年幼个体的交易,稀少品种严格限制捕捞个数,获得收益要上交高额税,资金用于保护当地的海洋资源。

TOP
21#

 

蓇葖果:是由单个心皮形成的沿一侧开裂的干果,即果实成熟时仅沿一个缝线裂开。如木兰科的果实,毛茛科和景天科等部分果实。


蒲儿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遇到蚊虫叮咬时,可将蒲儿根碾碎敷到患处,可减轻症状。小花顶生成复伞房花序,外轮舌状花有4条脉。


岗松叶子的汁液也对蚊虫伤处有缓解作用。岗松桃金娘科小灌木,叶呈狭条形,像松针一样。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


火炭母:小花像粉色的珍珠,花败后露出褐色的核果,页面上有明显的白色和紫色的V形斑纹。广式凉茶原材料中有火炭母。


萹蓄:叶腋出簇生黄绿色的小花,一抹粉红镶边,花期6-9月。


荇菜:龙胆科浮水植物,鲜黄色的花朵挺出水面,花被5裂花被边缘成流苏状,花径2-3厘米,花期6-7月。荇菜生活在清澈无污染的水中,是水污染的标志植物。


唐松草属植物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成分。

TOP
22#

俞老师有心,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丰厚了。

TOP
23#

在摘记中吸收营养。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24#

 

雨林的特征:生物多样性丰富,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登空号中走廊,短短十多米的范围内,竟发现170多种树木,热带土地的高效生长能力。雨林内封闭,只有8%左右的阳光能照到地面。无风,是静风区,晨雾迷漫,直到9点后太阳出来才散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冠平整,树叶随着阳光照射的角度形成生长方向。北方温带针叶林树种较单一,但优势种数量庞大,树冠塔状。不同气候的森林有着各自的特点,体现了大自然的奇妙的和谐。


木棉树,又称英雄树,攀枝花。纺织先祖黄道婆用此树织成了吉贝布。


当地的傣族人长期采集生活,总结出“山上的要炒,水边的要煮”,本土植物分类法,木本植物归入“埋”,草本植物归入“雅”,藤本植物归入“嘿”,都冠在植物的名字中,很像林奈的两命名法。


红树林植物的秋茄,秋茄林下的成片幼苗,很少能够成树。因为母树分泌出一种扼杀它附近幼苗的物质。可以看出这种植物的用心良苦,为了自己的生存,更为了子女去开拓疆土。

TOP
25#

我国的东极: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乌苏镇的天涯陆角,东经135520,与日本的神户基本在同一经度。乌苏里江边,对面是俄罗斯。赫哲族是三江口的渔猎民族,历史上的鱼皮部(穿鱼皮衣),使犬部,人口只有4600多。


我国东极在抚远,西极在帕米尔高原上,最西约东经73度左右,东西跨约62度左右。赤道经度每度111千米,我国每度比之少一些,约东西相距5600千米。按时间计,每一经度约相差4分钟,东西两极时差约4小时零8分。东极在夏至日凌晨215分就见到了日出。


佳木斯在三江平原的中心(三江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是我国的大豆之乡,鲟、鳇鱼之乡,三江湿地是我国六大湿地之一。(另五大湿地是巴音布鲁克、若尔盖、黄河三角洲、札龙湿地、辽河三角洲湿地。)三江是大马哈鱼的故乡,每年9月下旬,大哈马鱼就会从鄂霍次克海沿黑龙江逆游而上,到抚远县的牤牛河口沙底,清澈的浅水处产卵,产完后,母亲便死去,尸体成为候鸟们最好的粮食。只是由于北大仓的建立,湿地从面积500万公顷缩小到100万公顷,大马哈鱼也成了珍稀鱼类。黑土层也越来越薄。


中国的湖泊和湿地的大面积缩小、消失,最主要还是认为的围湖造田、滥垦乱伐,不正当的城市化建设等造成,如我国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草地,就是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沼泽地),泥炭层最深达9厘米,是黄河上游的蓄水库。由于泛滥采集泥炭,湿地大面积退化成草原、沙地,无法再找到深陷的沼泽,于是黄河就屡屡断流。还有云南、四川等出现的大面积干旱,缺水严重,而地方上却把岷江、大渡河、珠江、澜沧江、怒江等上游大量建造水电站,于是层层拦江筑坝,山村前的小河流都被拦截干枯,人们连饮用水都困难,更别说灌溉水了。这些只顾眼前利益,无序、愚蠢地所谓改造自然,最后就是对整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大破坏,现在已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而要恢复那是万分的困难,需长期的几代人几百年的努力,还不见得恢复到什么程度,一些官员不经思索的一些“政绩”,后代都得为你们买单。好在现在国人渐渐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政府及民间环保组织都在不断努力,但还是不时出现森林、湖泊、湿地的破坏,珍稀动植物的餐食风气,生态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TOP
26#

 

胡杨林:沙漠中植物的代表树干中酷藏着大量的水,汛季就大量吸水。它的根扎在地下10米深处,吸取地下水。胡杨又叫变叶杨童年稚嫩,叶细如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以抗干旱;长大后,树叶形似扇,与银杏树叶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努力地吸收阳光。叶片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节体内的盐分。排盐利用干枯的枝叶,新陈代谢给大地。树干是粗燥的黄褐色的如鳞的树皮,缝隙中偶热渗有淡黄色的如盐的结晶体,这是胡杨碱,是胡杨从体内分泌出来的盐碱,维吾尔老乡用它和面,拉出的面条特韧特香。胡杨的种子很小,靠风力传播。胡杨还能用根系长出小苗。胡杨的故乡在冈瓦纳古路的热带森林中,2000万年前,来到了新疆。胡杨三千岁,说的是胡杨能枝繁叶茂生长1000年,死后1000年不倒,倒后,1000年不烂。胡杨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及它的支流叶尔羌河、和田河、克里雅河沿岸。胡杨保护区面积3954.2平方千米,横跨轮台、尉犁两县的塔里木河中游。可是,胡杨林被大面积砍伐垦荒,如巴音郭楞州20世纪80年代还有天然胡杨林385万亩,到90年代降低到212万亩,十多年就降低了45%。上游滥垦荒,开发农田,中下游供水锐减,塔里木河断流严重,到98年已断流280多千米,大西海子水库、卡拉水库、台特玛湖既罗布泊后彻底干涸,几十万亩撂荒地沙化,天然胡杨林大片枯死,当地的某些政府官员,还是守着“大自然属于人类”的落后的官僚主义,却不知“人类属于大自然”的真理,为了“政绩”急功近利而不管损害自然环境,是功臣还是千古罪人?好在现在国家把生态建设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相信胡杨林会中心焕发生机。

TOP
27#

     上面三篇均摘自刘先平的大自然经典作品集《和黑叶猴对话》。刘先平是我国现代意义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东方之子”。热爱大自然,喜欢探险。我看他的第一本著作是长篇小说《千鸟谷追踪》,是我校班级书库中借阅的,后来又在萧山图书馆借阅了《呦呦鹿鸣》和现在借阅的《和黑叶猴对话》。它的著作还有《云海探奇》、《大熊猫传奇》等。刘先平的著作描写了科学家和孩子们在野外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艰难和乐趣,既适合学生看,也非常适合成人看的科普著作。
TOP
28#

蛾子真是个爱读书的人,见多识广啊。崇拜中,学习中
TOP
29#

美国的自然文学值得我们关注
TOP
30#

前苏联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如比安吉、伊林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