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行,感触深
——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能力”研训活动
义蓬一小陈飞琴
本学期第一次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能力”研训活动于2月28日在湖滨小学举行。此次活动包括三堂课堂观摩,一位专家讲座及最后的活动布置,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
早上八时五十分许,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湖滨小学的童林刚老师执教《温度和温度计》,童老师的导入很有意思,通过师生握手和学生之间的握手,使紧张舒缓下来,也让孩子们体会到物体的冷热区别。课堂教学井然有序,童老师以看一看、做一做、比一比、读一读四方面入手,让学生很好的认识温度计,同时通过让学生预报萧山天气预报,认识温度单位。孩子们反复地进行操作实践,在课堂中童老师多次对孩子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予以纠正和强调。接下来是来自宁围一小的陈荣林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现象》,陈老师也采取了课前暖场,让学生朗读牛奶和奶牛,接下来问牛奶喝什么?学生答奶牛。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紧接着陈老师出示地球仪,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让学生在地球仪上展示昼夜,认识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并且提出昼夜现象是怎么出现的?让学生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假说。陈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模拟实验用的学具,对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以及昼夜交替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很好的展现了单元起始课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这一单元学习的兴趣。最后是来自高桥金帆实验学校的胡立平老师执教的《点亮小灯泡》,胡老师的课堂以小灯泡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手中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点亮小灯泡,学生兴趣浓烈。学生成功点亮小灯泡后充满喜悦的笑声,也印证了胡老师课堂教学良好的成效。
下午是特级教师章鼎儿有关《科学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讲座。章老师认为我们要有这么一个基本认识:什么是科学探究活动,什么是观察活动,什么是实验活动。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总会把这三者混为一谈,觉得有实验的课,有观察的课就是所谓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可事实上,我们的活动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并没有真正进入探究的层面。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深思反思的地方。章老师还提出了走向科学探究的3个观察标志:1、学生的活动参与状态:主动参与?自主参与?被动参与?这是从学习主体角度出发的一个观察标志;2、活动内涵,这是从活动角度出发的一个观察标志;3、交流研讨,学生完成小组实验活动后,为什么研讨不起来,主观上觉得研讨不 重要,但事实上活动后才是一场重头戏,将活动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精加工,转化为所需的知识。
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和章老师的讲座后,我又一次的学习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主题,科学课要成为真正的探究科学课,紧抓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不仅在知识上有所进步,更要在能力情感方面有所突破,让学生们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最后则是由萧山区教研室杨春晖老师阐述了2014年区小学科学的教研方向,布置了各项工作,让我们在马年策马奔腾吧!
[此贴子已经被不睡觉的兔于2014-3-6 18:04: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