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我的大自然记录(2014年) [复制链接]

61#

    这两天,天气晴好,晚上我又举起相机拍月。昨天初八的月相还稍稍不到一半,今天初九看起来刚好是上弦。为什么不是初七、初八为上弦月之一半呢?群中嘉兴渔翁发现了,对照上月初八的月亮,本月初八的月相弧度比上月要稍小一些,好像上月初七月相的弧度,它的拍摄时间、角度、相机参数等都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估计可能与农历的大月、小月有关,这个月大月30天,比上个月小月多一天,于是月相的弧度有所不同,有些大月我初二、初三也见不到月亮。农历大月、小月是人为的一个设计,而月相变化是以月亮围绕地球一周为一个周期,回归月为29.53日,于是就有了大月和小月的设置。群中一网友说,根据回归月每月初一月相起点的不同,上月月相初八的月龄是7.52,本月初八的月龄是6.99,所以上月初八的月相弧度比本月要大。


 



TOP
62#

    傍晚,太阳快下山了,以照不到院子角落的盆花,于是这时红花酢浆草开始了休养生息,它的花都收了起来,它的叶子也收缩了,三片复叶沿中心的小叶柄由外向内收缩,每片小叶中间都有一个褶皱,这时刚好互相合拢,叶子不再平展,而是于地面垂直,像一个个迷你风火轮。旁边的白花车轴草的叶片也收拢了,与红花酢浆草的叶子相反,它们是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折的,和很多花朵的收缩方法一样。
TOP
63#

     杜仲,作为我国特有种,珍稀种,是杜仲科中的唯一代表。我们这里作为药材有栽培,我家也种了两棵,不过在离家半里远的地里。一直未见到它的花果,偶尔去看,总是碰不上它的繁殖期。这星期日去大桥一农村家做客,闲逛时终于见到了它的果,扁扁的、黄绿的,远远一看以为是新生的小叶,走近觉得不像小叶,是它扁平的具翅小坚果。花呢?今年又错过了花期,回家查植物志,落叶乔木的它花叶同放,或花先叶开放,花期4月,等明年了。


    杜仲栽培,我们主要取它的皮,树皮纵裂,内含橡胶,这段有白色的乳汁。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TOP
64#

学习了


 

TOP
65#

    去年从岩山岔口路边一块荒地中挖来一小株旋花,种在一个花盆中,长势不好,没开花。经过冬天枯死。


    今年,没想到三月份就抽出了小苗,并且长势喜人,一个月后就通过小竹架子爬上了围墙,分蘖旺盛,缠绕茎阡阡陌陌,郁郁葱葱,花蕾星星点点。


    上个星期五(5月16日)开了第一朵花,第二天就谢了,留下了它的苞片、萼片和雌蕊。星期六开第二朵,第二天花冠收拢,但没像第一朵这样掉下去。今天在雨中开了两朵,傍晚我解剖了一朵:从外到里,两个苞片、5个花萼、花冠合瓣冠檐5浅裂,雄蕊5,雌蕊1.


    

TOP
66#

     去年秋,从邻村上马石一花坛边淘来一支小草花,栽种在花盆中,今春,小草花在春天的温度中积蓄力量渐渐长高,四月初,伸出了花葶和花骨朵,我的期盼就开始了,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呢?通过开花我就可以查找或询问。一天天,花葶越探越高,一直到超过30厘米,顶上是单个花蕾,外有苞片,开始苞片是包住花骨朵的,渐渐一层苞片伸直,共有八个裂片,还有一层还包着,花蕾越来越大,越来越饱满,细细的花葶也弯成了问号。


      我每天都去看我的小花园,这草花花蕾又伸出了不少,但总是迟迟不见绽放,好像在考验我的耐心,又似乎是给我那满满的期待。


      终于,一个月后,5月18日,那薄薄的第二层苞片伸展,里面露出黄嫩倩丽的花被,金鸡菊属?根据花色我猜想。再次观察它的茎叶,茎上有白毛,叶对生,羽状深裂,裂片大多3。5月19日,这花才完全展开。金鸡菊属中哪一种呢?查找植物志,我初步定名为大花金鸡菊。


 



TOP
67#

    旋花科的这种可能是小旋花,也叫打碗花。我量了一下花冠的长度,花冠都长3厘米多些,不超过4厘米。外面的苞片长1厘米多些,花冠白中泛淡红。


    这花和同科的牵牛一样一般只开一天,都在当天清早开放,到放学回来如果是晴天就收起了花瓣,第二天不再开放,并花冠筒渐渐枯瘪,直至掉落。雨天开放时间长些,黄昏还张开着。旋花和小旋花的区分,还要继续观察它们的果实。


 



TOP
68#

     我家小竹园中,新竹已拔节成长结束,个个探头伸入天际,竹节中枝条伸展,渐渐吐出新叶。枇杷果已经成熟,透露着亮丽的黄色,引来鸟儿争相啄食,于是乎,我也每天放学驻步树下,伸手挑出1、2个较养颜的枇杷果,剥去薄薄的皮,享受最新鲜的水果。虽然有点儿酸,但多汁的果肉在唇齿中融化,酸酸甜甜,新鲜爽口,风味绝对比买来的佳。石榴正在花季,一片金光耀眼。葡萄残花现果,一颗颗米粒的绿显现。到七八月,那是葡萄的成熟期,十月一日后石榴也挂起红灯笼,到时我又可以每天驻足树下,如同一只快乐的馋嘴的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3 20:39:03编辑过]

TOP
69#

     询问之江草木论坛,确认为大花金鸡菊。我种植的这一株第一朵大花金鸡菊的花,昨天花瓣有收缩枯萎的迹象,今天整朵都枯萎了,从18日到今天一朵花共开了八天。不过昨天第二朵已经绽放,其中一个花蕾从苞片中已透出里面的鹅黄,这花也快压抑不住自己对光明世界的渴望,估计明天就蹦放出世了。
TOP
70#

学到了很多,谢谢。
追求工作室:http://www.zhuiqiu.name
《科学播客》:http://www.kxboke.com
科学教师之家:http://www.kxboke.com/kxjszj
科学维客:http://www.kxboke.com/kxwiki
TOP
71#

    前天晚上,天气闷热,这样的天气夜行小昆虫应该外出很活跃。挂起高压汞灯,在三楼走廊上开灯会虫,小儿也见识了这热闹的场面。十分钟后,灯光下昆虫渐渐多了起来,大部分是蛾类,还有一些其它目的昆虫,如脉翅目的草蛉,广翅目的齿蛉,等翅目的白蚁,同翅目的蝉,鞘翅目的金龟子们,半翅目的椿象等。于是小心翼翼地接近,聚焦定格,相机中留下100多副虫虫美片。


    拍虫容易识虫难,特别是蛾类大家族,几万个不同的种类,资料缺乏,形态相似,除了几种老相识的种类,这次又相会了很多新朋友,得忙着认识他们,找出他们的家族和姓名。我一般对照嘎嘎昆虫网上的图像资料(台湾网站),有时对照自己的几本昆虫图鉴,几个晚上,片片乱花迷人眼,迷宫图册寻惊喜,初步认识了几种新朋友。当然总有些是相逢不相识的,也没关系,留下记号,请君住入以前的陌生虫虫家园,待以后再相会相识。有时就是这样,有心寻君君不知,无意 登访却识君。意外的惊喜就是我们爱好者们常有的乐趣。  


 


 





[upload=jpg,雙目白姬尺蛾 problepsis albidior warren.jpg]UploadFile/2014-5/201452921412296957.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9 21:43:55编辑过]

TOP
72#

     端午假后,天气晴好,刚好可以拍摄月初的月相,吃过晚饭,就到外面和小儿去散步,这时为18点多,天色还不暗,昨天今天月亮已现西边天空,于是月亮走我也走,闲庭散步亦观月,颇有诗情画意。20多分钟后,逛一圈回来,打一会儿羽毛球,等天色渐暗,就举起相机,拉近,近距离与月儿邂逅,时为19点半左右,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录下四弯月牙(不过今天月已半弦)。


 





TOP
73#

是长焦拍摄的还是架在望远镜上的,昨天晚上看到了,现在却是没有精力去拍呵呵!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74#

用一般的小DC的长焦拍摄。

TOP
75#

     从邻村要来的一种栽培植物幼苗,叶大,掌状,浅裂或不裂,从叶脉基部射出,叶基部的叶脉微微发红,开始以为是菊科的蜂斗菜什么的。一个月后,渐渐长高,株型和锦葵科的蜀葵等较像,又猜测是锦葵科的。不急,光凭营养器官即使是专家也很难定种,更别说我们这些业余的不入门的植物爱好者了。最近它开花了,花腋生,一个花序两三朵,花很小,径1厘米以内,花瓣淡紫色,自己查阅觉得是锦葵科的冬葵。当然也不确定,晒出来大家指点,自己则继续种植观察,等他的果期形态。

TOP
76#

    星期六,和学校老师们去云石骆家舍休闲,去村边山路闲逛,记录下一下植物,其中有自己首次拍到的景天科两种,一种应该是藓状景天,还有一种景天属的不确定,可能是圆叶景天。还拍到了一种楼梯草属的,一种溲疏属的等等,应该说收获很大,包括一种新见的灰蝶——冷灰蝶。就是一些植物的定种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较难,还须询问网上的专家和资深爱好者。


 



[upload=jpg,楼梯草属jpg]UploadFile/2014-6/20146821403311670.jpg[/upload]




TOP
77#

    这个月天气较好,从初五开始,每天都能见到月亮,只是初十这晚月亮在乌云中穿梭,没有拍到理想的月相,好在农历三月时已经拍到过,虽然可能与这月的月相弧度数不同,也就撮合着看。


 






TOP
78#

    十四的月亮已基本是圆形了,十五举头望天,明月在云中朦朦胧胧,今天,吃过晚饭外出散步,月亮在哪?正从东边升起,一轮红月,回家拿相机拍摄,手动模式调到极致,还是曝光时间很长,手持拍起来很糊,举头发现,路灯耀眼,比月光强多了。改变模式,用手持拍夜景模式,既拍到红月,又拍到白炽小太阳,还有农家隐约的窗户灯光。


 





TOP
79#

    昨天开始天气转变,下起了雨,淅沥沥,一阵阵的,江南进入了梅雨季节。昨天在晚上10点10分左右,见到了东边的月亮,在地平线上面一点点,红澄澄的,朦朦胧的,我蹩脚的摄影技术里留不下它的影。今天也应该没啥指望了,一天的雨,断断续续,在22点半后阳台眺望一丝飘渺的希望。那么,本帖留下点什么呢?晒晒农历本月十七、十八的凸月,东边满,西边缺,拍摄时间都是22点以后。


 



TOP
80#

华忠的坚持令人敬佩!
TOP
81#

    年初,在楼塔卖苗木的地摊上廉价购得两种宿根类植物,当时它们是纺锤形大大地根,而上面只有刚抽出的几片新叶,听摊主介绍啥啥品种,怎样美丽的花(有相关的图片),便忍不住买几个,反正较便宜,5、6元一个,购得两个品种的各3个,种在院中的花盆里,期待它们的长大,开出一片我眼中的新奇品种。


    已过3、4月,谜底怎样呢?有点儿失望——这两种都是我所熟悉的种,一为红叶甜菜,藜科草本,城市中常见栽植的观叶草本;一为萱草,禾本科草本,我们这里有种植,和黄花菜一样,食用其花,它的花为橘红,黄花菜的花为鹅黄,乃同属不同种也。


     反思,商人的话不能轻信,那些包装封面更是只供参考,里面的货未必相同。反思二,有些植物看似我比较熟识,其实未必,如上两种,幼苗期我一点都不认识,生长期也只能猜想为啥科的啥,一点也无法确定,只有对植物的整个一生进行长期观察,才能说认识它。呵呵,这次种植的收获便是我真正认识了这两种植物,想到此,那一丝遗憾也烟消云散。


 



TOP
82#

    观察萱草的花,六个花被,六个雄蕊,1个雌蕊。花葶直接从基部伸出,远远高于带型叶,圆锥花序顶生,似螺旋般参差分两列,花被合生成漏斗状,橘红色花被正面有倒v型的亮黄色斑纹,盛开时花被边缘反卷。每朵花一般清晨开放,到傍晚凋谢,只开一天。第二天从花序梗中脱落,又一朵花苞饱满,接上了班,这样一朵一朵陆续盛开,传承着这惊艳的花漏斗风光。


    萱草在城市里也是一种常见的栽培花卉,我还见到一些不同的品种,如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19 20:44:26编辑过]

TOP
83#

观察、学习,提高,谢谢开贴者
TOP
84#

    路边紫茉莉花开了,就在我家旁边。那是我几年前从邻村采撷种子撒播而成。那里的紫茉莉花花色有黄和红两色,并且同一株花中植物中有这两种颜色的花,甚至同一朵花中,花冠裂片一半为红,一半为黄,颇为奇特。为此我采来这常见的花种来栽植,就是想看这种颇能变异的花。今年我也盼到了这两色紫茉莉花,细长的花冠筒,漏斗状,顶上的漏斗口五裂,两裂片黄色,三裂片红色,筒部也对应红黄二色。雄蕊5,花丝黄色,顶端花药又是红色,雌蕊1。


   这里的紫茉莉花是傍晚开放的一般在下午5点以后,阳光照不到时始开,白天阳光下是关闭的,即使是早晨,我在7点钟观察,它也是关闭着,一般一朵花只开一天,第二天不再开放。紫茉莉花开花时间的规律,还待观察,如清早是否开放?阴天、雨天又怎样呢?跟阳光、温度的关系怎样?这些问题,希望和网友们一起探讨。

TOP
85#

     院中的十几盆花,虽然主角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几乎都生长着同一种配角草本——七星莲,这是堇菜属的一种地被小草本,种子很细,弹射传播,并且蔓茎,匍匐地向四周伸长,覆盖着整个花盆的泥土,并向外面铺开伸展。


     前一段时间,七星莲遭受虫害,有些花盆中的叶子被啃得稀稀拉拉,什么虫?一种毛毛虫,黑色的身体,红色的条纹和斑点,贪婪地啃着七星莲的叶,有三、四条,那盆硬叶兰的地被朋友没几天就被啃光了。第二天,毛毛虫们转移战场,爬到了邻近的菊花盆,菊花盆中的七星莲就遭殃了。


     前几天,毛毛虫们消失了,是转移到院子外面,还是躲起来休息了,我找不到它们的蛹。不过,昨天中午,闲逛的我在菊花叶上发现了一只蝶,翅膀上点缀着豹形斑点——一只斐豹蛱蝶,雌性,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很近了,甚至咫尺之间,它还是没有飞跑,是一只刚羽化的蝶。看来是前段时间毛毛虫羽化出的其中一只。verygood,我拿出相机近距离拍了个饱。(很遗憾幼虫阶段没留下吃七星莲的照片,幼虫照片拍自野外)


 




TOP
86#

兴趣很广泛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87#

     含羞草今年第一次开花,时间7月22日,今天。罗勒和醉蝶花也已开了几天了。


     上星期发现楼塔合作银行大门前的槐树开花了,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中微带点绿。槐树的果实念珠状成串,较奇特。

TOP
88#

    长久不更新了,今年的暑假总体来讲不热,到了八月初,间或总会出现雨水,这大自然的空调给我们节省了很多电力,这一个月我家基本上不开空调。


     “七月流火”,大火星(心宿二)渐渐西坠,今年我们长江流域的天气也慢慢转凉;“九月授衣”,这几天台风来袭,温度下降,人们都穿起了秋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