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科学教育研究文摘/翻译——高能实践 [复制链接]

31#

    3月1日,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大学联合举办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会议持续至3月6日。


 


   有关内容参见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http://lsc.ecnu.edu.cn/


 


本人觉得有收获的简讯有:


1、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所奠基人, 劳伦·雷斯尼克,建立结构性迁移对话


多个国家的研究证据已表明,某些特定条件下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即便时隔数年,即便在不同学术领域,都可以实现远迁移,即在一个学科上的有效的对话的可能会提升另外一个学科的学业成绩。


 


2、OECD教育部下属创新和测量进展部负责人,德克·范·达姆,重视“软技能”的发展


     “21世纪技能”“非认知技能”“社会与情感技能”等“软技能”,受到了与日俱增的重视。


     从儿童的早期教育介入开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改变拖沓懒散的个性而变得有计划性!


     21世纪的教育系统趋向复杂,涉及决策制定的多层面和利益承担者的多个角色。如此复杂的体系中,创新和改变不仅通过自上而下的调节来实现,也伴随着教育创新中教师角色的专业化和更多的研究证据与更好的数据督导,驱动整个系统改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31 22:31:55编辑过]

TOP
32#

2014.3.6,上海科技馆二楼,上海实验学校的第六届科技节拉开帷幕!


   上海实验学校前期准备:自然科学老师组团来科技馆考察踩点,把适合学生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两本《科技馆探究活动手册(小学部/中学部)》


   活动当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着活动手册,体验科技,记录所学所想!


  任务有填空选择,也有与实践相结合的简答等,分为ABCD四类,通过细化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地质馆的水晶展示口,会经过矿石类知识,与科学教学内容匹配,将实践活动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31 22:48:49编辑过]

TOP
33#

              《教育研究与实验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14年第一期  吴宏   《推理能力表现:要素、水平与评价指标》


摘要:推理能力作为发展思维的重要内容,应明确其内涵,结合问题解决过程的策略选择深入分析结构要素。推理能力表现应建立在梯度合理的水平要求基础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应易于将推理能力转化为外显的行为。本研究有益于发展推理能力目标的系统实现。


 


何为推理能力?其结构要素怎样?


推理能力在不同年龄和学习水平上应具备怎样的差异性?


如何判断学生形成了某种推理能力,其表现指标和项目是否有差异?具体评价指标是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4 22:01:15编辑过]

TOP
34#

                 《教育研究与实验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14年第一期  姚林群  《论反思能力及其培养》


摘要:反思能力是人们进行反思活动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条件。强烈的自我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主动的探究能力、坚韧的意志力和有效的行动力是具有较强反思能力的人在反思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反思能力对个体发展意义重大,应注重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需要学校有意识地加强干预和有目的地进行训练。


 


学校如何培养的反思能力?


 


一、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纳入能力教育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转变学习观念,加强学习活动的反思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4 22:10:12编辑过]

TOP
35#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 “男生注意力短促,好胜心强;女生较擅于沟通,但较容易焦虑。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建议,家长不妨注意男孩和女孩之间细微个性差别,更好地激发子女的学习热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安德烈·马丁(Andrew Martin)在4日的《海峡时报》教育论坛上演讲时,与现场家长分享了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 


    马丁教授提出,将学习内容分块以提高孩子的自信、避免与他人比较,鼓励孩子争取自己最佳的表现,以及在称赞孩子时表达得更明确,例如表扬他们做完功课,而不单只是赞他们是“好孩子”。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上有细微的差别。 


   小一男生的注意力一般只有7分钟,要他安稳地坐下来学习,他不到10分钟就会坐立不安。”同时与会的新加坡蒙福小学校长蔡维虹指出,当家长发现儿子有类似情况,并不表示他有多动症,“他只是需要活动一下”。她表示,要督促好动的男生做功课,除了将学习内容分块,也可以给予他们时间稍微休息,才继续学习。她说,男生一般比较好胜,家长可以通过奖励来激发他的学习,而他们一般不需要物质奖励,即使是黑板上的积分作为表扬,也能对他们起鼓励作用。 


    马丁教授则指出,女生一般对学习比较主动,即使已经做足复习,她们往往还是担心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女生比较需要家长的肯定,女生较擅于沟通,因此和她们聊天,可以纾解她们对课业的焦虑。”这些方法包括,将学习内容分块以提高孩子的自信、避免与他人比较,鼓励孩子争取自己最佳的表现,以及在称赞孩子时表达得更明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7 15:42:51编辑过]

TOP
36#

MOOC

  “M”代表Massive(大规模)


  “O”代表Open(开放)


  “O”代表Online(在线),


  “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优秀平台:


 


三巨头


Coursera:目前发展最大的MOOC平台,拥有相近500门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门类丰富,不过也良莠不齐。


edX哈佛与MIT共同出资组建的非营利性组织,与全球顶级高校结盟,系统源代码开放,课程形式设计更自由灵活。


Udacity成立时间最早,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主,课程数量不多,却极为精致,许多细节专为在线授课而设计。


 


其他平台


Stanford Online斯坦福大学官方的在线课程平台,与“学堂在线”相同,也是基于 Open edX 开发,课程制作可圈可点。


NovoED由斯坦福大学教师发起,以经济管理及创业类课程为主,重视实践环节。


FutureLearn:由英国12所高校联合发起,集合了全英许多优秀大学,不过课程要等到明年才会大批量上线。


Open2Study澳洲最大MOOC平台,课程丰富, 在设计和制作上很下工夫,值得一看。


iversity来自德国的MOOC平台,课程尚且不多,不过在课程的设计和制作上思路很开阔。


Ewant由两岸五大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国立交大)共同组建的MOOC平台。


WEPS由美国与芬兰多所高校合作开发,开设多门数学课程。授课对象包括开设院校的在校学生,课程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开设院校所认可的该课程学分。


 


国内平台


慕课网(imooc慕课网是由北京慕课科技中心成立的,是目前国内慕课的先驱者之一。

TOP
3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7/30 15:36:19编辑过]

TOP
38#

西门斯给出了关联主义学习基本概念六个因素动机、情绪、暴露、模式化、逻辑、经验。


1) 动机( motivation) 动机决定了我们是否准备接受某些思想以及是否愿意培育更深层次的网络连结。


2) 情绪( emotion) 在我们评估节点的价值以及遇到有冲突的观点时起着很大的作用。


3) 暴露( exposure) 重复暴露是一个强化连结的很好方式。当某个节点得到更多的连结节点时,其受欢迎程度大大增加,并开始脱离游离状态而融入整个网络之中。


4) 模式化( patterning) 识别多种类型的信息和知识的本质并加以组织起来。当接触新领域知识的时候,如果能迅速识别出它与以往领域知识模式的相似性,学习接受的过程就会非常快瑏瑡。


5) 逻辑( logic) 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很多是思考和反思的结果。逻辑与反思相似,但它允许情绪参与进来。


6) 体验( experience) 很多时候我们进行的是非正式学习。体验是一种获取新节点、在已有节点间建立关系的催化剂。除非学习者在他的领域非常活跃,否则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我连结。


 


未来一些重要的学习趋势


1许多学习者在一生中将会进入各式各样的、很可能毫无关联的学习领域学习;


2非正规学习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部分。正规教育不再构成我们学习的主体。现在的学习可以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个人网络,或通过完成与工作有关的种种任务进行;


3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终身。学习与相关工作活动不再分离,而在许多情况下合二为一;


4技术正在改变(重组)着我们的头脑。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决定我们的思维;


5组织与个人都是学习机构。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将日益增长,这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一种理论的研究,即设法解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联系的理论;


6以从前的学习理论(尤其是在认知信息处理领域)为基础的许多学习过程如今可由技术取代或支持;


7“怎么学”与“学什么”正在被“从哪里学”(了解从哪里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所补充。



 


联主义学习的原始理论


原理 1:学习和知识存在于多样性的观点之中;


原理 2:学习是连接专业化节点或信息源的一个过程;


原理 3:学习可能存在于非人的装置之中;


原理 4:如何知道得更多的能力要比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什么更为关键;


原理 5:为了促进持续不断的学习,需要培育和保持连接;


原理 6:看到不同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连接的能力是一种核心技能;


原理 7:(知识节点间连接的)畅通(以获取到精确的、及时更新的知识)是进行


所有关联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


原理 8:决策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我们透过时刻都在变化的现实来决定我们学


习什么,以及获知所得信息的意义。当一份正确的答案摆在眼前,要知道这份答案明天


可能就是错误的,因为信息环境的变化时刻都在影响着决策。


 


理论基础——混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7 17:03:03编辑过]

TOP
39#

《科学课》2014.3  罗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


 


评价内容:围绕科学探究能力的八个方面来进行,没课有针对性地选择2~3个评价指标来评价。


评价形式与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种形式。语言口头评价与电子记录评价为辅。


评价表格设计:每个活动相对应的能力下面设计了☆数量


评价结果统计:以学生获得☆的数量来进行统计,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统计,一般以一学期为周期。

TOP
40#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六期,总第258期,作者:曾琳


      摘要:课堂评价的质量决定教学质量。美国研究者认为高质量的课堂评价应该与学业成就目标或学习目标一致,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和成果,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CCSSO标准、JCSEE标准、SCOPE标准为衡量课堂评价的质量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建立基于标准的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评价、提升教师评价素养为建构高质量的课堂评价提供了现实路径。

    

      提高课堂评价质量的途径文献梳理:


一、建立基于标准的课堂评价


二、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三、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


TOP
41#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六期,总第258期,作者:赵耸婷  许明



摘要:英国教育部启动最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并颁布了2014年《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对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实施无“水平”评估,EBass考试将取代GCSE考试。未来英国国家课程科目将会逐渐精简,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自主权,更加重视全面包容的教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16 22:14:35编辑过]

TOP
42#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六期,总第258期,作者:(美)Wendy Kopp等


Wendy Kopp  国际组织“Teach For All”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

2013年12月 PISA测评结果公布,亚洲学生继续打败美国学生,在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上海成功因素:

一、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致力于推动教育公平;

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中美差异-听课

中:听课者并没有一个提纲,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经验来给与判断

     教师课后讨论的是如何教学、如何提问;

美:教师在休息室喜欢讨论个别学生而不是教学。

中:课堂问题来自教师;

美:课堂问题来自学生。

中:注重学习习惯,校外对学习的鼓励;

美:很少听到关于纪律以外更广泛的讨论。

哪种方式好,不得而知!


Ben Jensen :澳大利亚墨尔本格拉顿研究所

用连贯、综合的政策支持教与学

如努力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研究方法;经常性的课堂观察和反馈制度;上海的教师评估不是基于标准化测试中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一些细致入微的方面,如孩子在教师中是如何学习的;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接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16 22:59:53编辑过]

TOP
43#

<加拿大中小学高质量教育的支持体系:特性和启示>

赵风波/宁波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加拿大中小学高质量教育的支持体系特性

(一)组织结构的服务性

Pan加拿大教育指标项目:一种具有专业性的、诊断性的评价方案,再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某种强制性的质量标准。

(二)教育数据的精细性

1、构建“数据”驱动的学校改善框架

2、精细性数据的具体特性

(三)公众支持的多元性

1、参与各种书面问卷

2、参与创新实践项目

3、通过网站平台与政府、学校形成积极互动

(四)书面汇报的合理性



                                                                                 —— 摘自《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4-07,总第259期


TOP
44#

 《以“高能实践”为支架的教师教育课程田野叙事》

作者:杨帆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博士

摘要:高能实践是美国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被讨论较多的核心概念,即通过在教师教育项目中植入结构性的实践单元,帮助教师掌握教学中的关键技能。在高能实践理念的发源地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基于一个英语教师教育项目实施过程的田野观察,展开了一次叙事研究,以呈现这种教师教育活动的直观面貌,并探讨了其对于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高能实践;教师教育;叙事研究;PCK


内容要点:

1、在教师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对话建立相互联系,并将其作为进一步教学的资源。

2、将重点从“如何教某个内容”转移到思考“在让学员尝试教哪个内容时,学员能较好地锻炼某个高能实践”的问题上。

3、教师教育需要做的,也许不是不断地追赶时尚,而是帮助教师有效地掌握反映教学本质的、不变的东西。

4、提供一套“附着有关对教学本质的认识的行为模式”比提供一套“指导如何行动的认知性的信息”要更加接近教学实践的真义。

TOP
45#

好资料,收藏了!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46#

徐老师是在做期刊论文评述吗,论文摘要啊!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