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空气有重量”体验装置的开发与试用 [复制链接]

1#

[原创]“空气有重量”体验装置的开发与试用

 


曹冲牌“空气有重量”体验装置的开发与试用


 


 


教材的研读与思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四单元7、《空气有重量吗?》,教材指导孩子们自制简易天平,通过气球充气(放气)打破平衡,感受空气重量,倡导亲历过程,亲身体验,知道空气也是有重量的。(见下图)




 


      总是在想:用如此简陋的的装置,冒着诸多的干扰,测量如此细微的变量——很有“后羿射日”的味道!


      用电子称吧——又像“坐着动车去旅行”,是否缺失了好些沿途的风景?......


     


      一直在找:有没有更适合的探究办法,能像马德堡半球那样,只有两个半球,很简单,但有效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巨大;像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只有一环一球,很简单,但让人直观地看到铜球受热膨胀的细微变化呢?


      脑海中浮现并交叉着一些词汇与故事:曹冲称象、阿基米德泡澡、温度计微细液柱显示细微变化、酒标、钓鱼的沉子与浮标……能否利用水的浮力设计一个简单的装置,让孩子们看到了空气重量的存在,高年段学生还可以用这个装置比较方便地推算空气的密度。况且本单元《水和空气》的前几课,利用水发现空气的存在、观察多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状态,对浮力和重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


 


实践的过程与试用:


      首制与试用过程图文简录如下:   


1、材料的准备:取自自行车废旧内胎的完好气门一枚(附带一段内胎橡胶皮),16号铁垫圈一枚,玻璃材质婴儿奶瓶一个,自行车滚珠轴承用小钢珠若干,剪刀、扳手、气筒各一,盛水塑料桶一个:(见下图)



 




2-1、剪取自行车气门:用剪刀将自行车气门基部连同周边橡胶皮呈圆形修剪下来,圆形橡胶基座的直径与奶瓶去盖后的玻璃口外直径相一致:(见下图左)



 




2-2、拆解气门:先后将自行车气门上的压气螺母和压脚螺母、压脚垫圈取下,洗净各个部件备用:(见上图右)



 


2-3、气门的重组:先将16号垫圈套进气门立管至基座;依次套回压脚垫圈、压脚螺母,用扳手拧紧;最后旋紧压气螺母:(见下图)



 



3-1、婴儿奶瓶的处理:拧开奶瓶,除去顶罩,将硅胶奶嘴从瓶盖上剥离:(见下图)



 



4、装置的组合:先将改制好的自行车气门置于奶瓶口,注意将呈拱形的基座橡胶皮拉平,务求覆盖整个瓶口;然后将中空的奶瓶盖套进气门,与奶瓶口螺纹吻合并拧紧,检查气门部件是否与瓶盖匹配,修改直至完全吻合:(见下图)



 



5、装置的调试:拧开瓶盖,往瓶体内放进一定数量的小钢珠,通过反复放进水中测试,酌情增减小钢珠的数量,最终让本装置能在水中呈漂浮状态,且稳定后只有气嘴顶部1-2厘米的高度露出水面:(见下图)



 


 


6-1、装置的试用1:将本装置放进水中,等其漂浮稳定,记录气嘴露出水面的部位(压气螺母下缘之5圈螺纹处):(见下图)


 




 6-2、装置的试用2:用打气筒夹住气嘴,往本装置内打气(经实践,本次试制选用的刻度为240ml的奶瓶,用这个打气筒一般打到第7筒空气的时候,会感受到下压困难,反弹力较大,所以本次试验一般打进5-6筒空气),然后将装置倒置于水中,检查瓶盖与气嘴等部位是否抗压密封,务求不存在漏气冒泡现象:(见下图)


 



 


6-3、装置的试用3:将打进更多空气的本装置放进水中,让其自由上浮或下沉,等稳定,发现该装置沉入水底,原来冒出水面的气门顶部已经处于水面之下;与打进更多空气前的漂浮状态相互印证,装置打气后重量增加,所增加的重量来自打进的空气,即打进去的空气有重量!(见下图)


 


 



 


6-4、装置的试用4:在水中拧松气门压气螺母,松动气门芯,即冒出大量气泡,气筒打进去而被压缩的空气正在逸出;随着空气的逸出,装置慢慢上浮,一会儿,气门顶部露出了水面。装置的重量正在减轻,跑出的空气有重量!(见下图)


 


 




 


6-5、装置的试用5:等打进装置内的空气全部跑出,瓶内气压恢复常态,装置也还原到打气前的漂浮状态,气嘴也基本还原到打气之前露出水面的高度。增加的空气排出,增加的重量也消失,空气有重量!(见下图)


 





      为了实现根据“打进去的气体体积”和“增加的排开水量”两个数据,推算空气的密度的可行性。继续进行该装置的改进与试验,记录如下:


 


1、制作标尺:取特仑苏盒装牛奶吸管一根,先将吸管底部倾斜部位修剪平整,插进气嘴到底,根据气嘴顶部的位置,在吸管外壁标注0刻度的起点,然后比对直尺,用油性记号笔标注刻度,最后将吸管改制的刻度管插进气嘴到底:(见下图)


 




 


2、调试:将装置放进水中查看,酌情增减小钢珠或黄豆粒的数量,反复调试,最终让本装置能在水中呈漂浮状态,且稳定后水面处于标尺0刻度以上的某个低位:(见下图)


 




 


 3、打进空气:拔出标尺,用打气筒往装置内注入适量空气,然后将吸管标尺插回去,并检查是否到底以保持0刻度处于原有的位置:(见下图)


 




 


4、打气后沉底:将打气后的装置再次放进水中,可见装置因重量增加不再漂浮而下沉,但因为触底,标尺刻度所示的新增排开水量并非等于其因增加空气而增加的重量:(见下图)


 




 


5、放进水池中:为了让装置自由下沉,获得漂浮状态,进而正确测得打气后新增的排开水量,将装置放进储水更深的水池中,等其稳定漂浮,这次刻度指示水面处于约14.2厘米的位置:(见下图)


 




 


6、放气释重减排:拧松气门压气螺母,松动气门芯,即冒出大量气泡,气筒打进去而被压缩的空气正在逸出;随着空气的逸出,装置慢慢上浮,一会儿,打进装置内的空气全部跑出,瓶内气压恢复常态,装置在水中稳定漂浮,水面处于2厘米刻度线:(见下图)


 




 


      后续: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计算这次气筒打进装置的空气重量等于(14.2-2)X 该吸管截面积 X 1(水的密度),如果采用集气法将气门松开后逸出的空气用量筒收集起来,即可得到这些空气的体积,进一步计算出空气的密度。


     


      在有抽气设备的学校,将“往瓶内打气”改成“往瓶外抽气”,通过抽气前浮得较低,抽气后浮得较高的比较感受空气有重量,并通过测量获得数据,推算导空气的密度,这样可以回避空气“压缩”与“压缩的空气”有重量之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2#

 

“空气有重量”体验装置的课堂实用简录


 


根据课堂录音整理(有节略)


一、课前准备:


 


 



 


1、装8分水的透明塑料桶一个;


2、调试好的装置一个;


3、实验记录单一份。


二、教学过程:


1-1、讨论1: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小瓶子放进水中,会怎么样?我们先预测一下,并说说你的理由!


生1:会沉到水底,因为它里面有铁。


生2:会浮,因为瓶子是空的。


生3:沉。因为它是玻璃做的。


生4:它是沉的,因为它上面有一个铁的东西。


……



1-2、试一试1(演示+分组):


 



 


师:我们还是试一试吧。请2号同学把你的瓶子轻轻地放到水中,然后不要去干扰它,让它自由沉浮。


 





 


生:(第一组)浮;(第二组)浮;(第三组)浮;(第四组)浮;(第五组)半沉半浮。


师:请注意,当一个物体在水中,没有碰到水底,有一部分,即使只有很小的一小部分露出水面,我们就认为它是浮的,现在你再次确认为你们瓶子在水中是什么状态?


生:(第五组)浮的,因为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第六组)浮的;(第七组)浮的;(第8组)浮的。



2-1、讨论2:


 




 


师:杨老师这个瓶子和你们的一样,也是浮的。如果,我往瓶子里再装进2个垫圈,又会怎么样?注意别忘了说说你的理由。


生1:沉,垫圈加重了,就会沉下去。


生2:浮,因为垫圈很轻,2个垫圈也很轻。(有学生补充:垫圈是空心的。)


生3:沉,因为现在只露出了一点点,再加2个这一点点也会没有了。


生4:浮,因为现在瓶子离开水底还很远,2个垫圈不够。


……


2-2、试一试2(演示):


师:我们还是来试一试,我拧开瓶盖,加进2个垫圈,轻轻放进水中,再放手。


生:沉啦……


师:我们只增加了……(生:2个垫圈),瓶子由浮变沉了,这是什么原因?


生1:变重了。


生2:瓶子里的空气减少了。


生3:垫圈是有重量的。


……


 




 


3-1、讨论3:


 



 


师:如果往你们的瓶子里再装进一些空气,又会怎么样呢?


生1:还是会浮着,因为瓶子里面本来就有空气。


生2:会浮,因为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生3:会沉下去,因为空气也是有重量的。


生4:这个瓶子只有露出水面一点点,再装进一些空气,它就会沉下去。


生5:会浮的,因为空气比水轻,装进空气,应该浮得高一些。


……


3-2:试一试3(分组):


师:往你们的瓶子里装进更多的空气,到底是沉还是浮,我们还是需要动手试一试!现在,我们先完成记录单1、观察现在水面在瓶子的什么位置,然后在记录单的瓶子照片相同的位置画条直线表示水面。


 




生:讨论,记录。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生:打气筒),平时我们用它……(生:打气、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请每个组2号的同学到老师这边往瓶子里打气,注意轻拿轻放,别磕磕碰碰,打好气,拿回去,放到水中观察,等稳定了,完成记录单2、用波浪线记录水面的位置。并讨论记录单3的问题。


 


(教师亲自打气,各组排队轮流充气,实验观察、讨论记录)


 








 


3-3:整理我们的实验:


师:往瓶子里装进更多的空气,结果怎么样?


生:(第一组)沉;(第二组)沉;(第三组)沉;(第四组)沉;(第五组)沉;(第六组)沉;(第七组)沉的;(第8组)沉的。


师:瓶子沉在水底,画波浪线可能会比较麻烦,怎么画呢?


生:画高一点、画再上面。


师:好!再说说你们围绕记录单3的讨论和思考!


 



 


生:(略)


 



 


 


4-1、讨论4:


 




 


师:要是将打进瓶子里的空气放掉,又会怎么样?


生:(略)。


 


4-2、试一试4(演示):


师:(在水下松开压气螺母)


生:哇,冒泡泡了……


浮起来了……


 



 


师:放了气,瓶子由沉转浮,这证明了?


生:空气有重量。


 



 


5、出示课题:


 



 


师:这是四单元第7课的课题,齐读!


生:空气有重量吗?


师:我想:你们现在应该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


生:空气有重量。



以下师生对话与讨论略:


 




 


 


6、单元整理:(略)


 







 


7、课后延伸:(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0 23:44:44编辑过]

TOP
3#

酒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热烈祝贺。


用阿基米德原理来称空气的重量是一个新的探索,很大胆一,也很有创意。相信经过不断地改进,这个实验装置会更加成熟。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4#

有图有真相,酒歌设计得非常周到、仔细。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5#

酒歌用心了!达到使用效果,利用改变空气重力显示瓶子沉浮规律,来判断空气有重量,值得尝试!
TOP
6#

请教酒歌 气门芯和吸管之间怎样才不会漏气的
TOP
7#

这一番思路令人称奇,装置做得讲究,帖子做得考究,崇拜......不过我还是惦记着酒歌的水池,豪宅啊。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8#

做十个气门芯很辛苦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3 20:00:39编辑过]

TOP
9#

觉着原理与操作都稍显复杂
TOP
10#

是的,感觉不够直接,有点绕,压缩空气有重量用电子秤效果也还可以的。
TOP
11#

有点意思,就是感觉有些些麻烦的样子
生活是个多面体
TOP
12#

空气有重量,酒歌非常棒。这个脑筋动得太厉害了,并且能付诸实施,真是了不起啊。
TOP
13#

虽然制作不容易,要是做成教具使用,应该不难。还可以在三年级小朋友心里埋下浮力的种子。后面的求证密度就不适合小学生了。总能有小发明,小创作,生活真当充满乐趣呀!
TOP
14#

酒歌的帖子,总让人惊叹!本贴收集至:


  【综合】小学科学自制教具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9381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5#

        楼主真是会动脑筋啊
TOP
16#

有创意的想法!
享受教育
TOP
17#

好久不来论坛,今日拜访酒歌之贴,感觉太有创意了!
TOP
18#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复杂,何况3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认识到浮力定律,理解起来有困难。
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羔羊中心小学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19#

佩服酒歌的行动能力,对我而言有些复杂了,再仔细学习学习。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0#

谢谢各楼点评加油、建议鼓劲!


 


几个讨论简复如下:


 


——气门芯和吸管之间不存在漏气问题,前面有压气螺母把守着的;做10个气门芯不需要多少时间,提前顺路向路边修理自行车的师傅说明一下,可以从他铺子里换下来的废车胎上剪下来(不会要钱的),然后修理下直径和形状就可以了。


 


——复杂问题,就如13楼“鱼鹰”老师所评论:“虽然制作不容易,要是做成教具使用,应该不难。”复杂的是教师课前的后台作业,要是有现成的配置装置,就像仪器厨里的其它教具一样,直接“拿来用”就不复杂了。帖子后半段,增加了带刻度标尺,希望通过这个装置来推算空气的密度,属于该装置拓展性的使用功能。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探究“空气有重量”这个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只打算进行6-1到6-5这几步的过程和体验。 


 


——用电称的效果一定是好的,但我在帖子的前面讲到,那样是否就像“坐着动车去旅行”,缺失了好些沿途的风景?


 


——必须说明的一点:玻璃能忍受的压力有限,奶瓶内压缩空气的压力太大有爆炸的危险,务必小心!试验中只打5、6气筒的空气,效果就已经很明显。试验结束后,上强压检验这号奶瓶的耐压极限,打到第10筒气爆了(见附图),奶瓶作为代用品,耐压力不高,难以保证安全。要是专门的制造商来制作,就可以增加玻璃厚度,增强耐压度,节约“压舱物”,还可以增加一个限压部件,控制内部气压在核定的安全范围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15 8:57:48编辑过]

TOP
21#

老实说,看了,打心眼里佩服。只是感觉看完了还是有点复杂的感觉,没有立即行动的冲动。是我太懒了吧!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22#

酒歌真是太厉害的!先一段还在说起这个“空气有重量”的实验在考虑怎么让实验更直观更易于理解,这里你已经做出来了,佩服佩服!

不过我很期待上课中的体验,学生的理解,这是更有说服力的!

谢谢酒歌的倾情奉献啊!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23#

酒歌 用可乐瓶来代替啊,可乐瓶的耐压性好,瓶盖上装上气门芯一般也不漏气的,我做反冲力小车的时候做过的。
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羔羊中心小学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24#

以下是引用一江东水在2013-12-15 18:06:00的发言:
酒歌 用可乐瓶来代替啊,可乐瓶的耐压性好,瓶盖上装上气门芯一般也不漏气的,我做反冲力小车的时候做过的。

可乐瓶在充气时会出现一些体积膨胀,这一点还是玻璃瓶好一些。

TOP
25#

我以前用可乐瓶也做过一个类似的,获市三等奖。酒歌这个不错,可以拿出来评比了!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26#

值得研究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27#

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28#

仔细看了,不错的想法,谢谢分享。动手试试看能不能成功,期待效果。
TOP
29#

能想出此方法和操作,实在是厉害!

TOP
3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在科学中寻找快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