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
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科学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及校外活动中皆可渗入此学习方式。科学探究学习主要含有“问题”、“证据”及“解释”等核心要素,为了便于教学,人们常将其细化为若干具体环节或要素。由于分类程度不同,对科学探究要素的划分也略有不同,本指南根据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细化为以下基本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反思评估及表达交流。
在组织开展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程目标,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具体情况,灵活进行探究活动,并非每次探究学习都强调所有探究要素,也并非一定按照以下呈现的科学探究要素的顺序进行。下面分别就各要素对应的能力要求及相关教学策略提出建议。
(一)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源于人类的好奇、疑惑、兴趣与求知欲,在组织探究学习中,探究活动应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教学中关注“提出问题”要素的落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及提问能力等。
1.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2.教学建议
在组织开展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水平和深度是可以逐步培养的。在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从自己经历出发,以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为示范,让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等;当学生有一定基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或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可安排学生发散性提出问题,通过教师引导或组织学生讨论,逐步将其聚焦到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探究条件和探究价值的问题上。
通常,随意提出问题是容易的,但要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却非易事。开始,学生可能不明白什么问题才是值得探究的,他们很有兴趣提出问题,但未经认真思考,有些问题过于简单,有些问题离题太远,有些问题则无法探究。教师应清楚什么才是值得探究的真正问题,注意分析学生所提问题的内涵并加以引导,注意将其逐步转变为有探究意义的科学问题。在引导和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循循善诱,尽量保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注意激发他们对探究的兴趣。
(二)猜想假设
在科学探究学习中,面对提出的问题,应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猜想假设。在解决问题中,猜想假设为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框架,也为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参考。猜想假设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逻辑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1.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能根据已有经验、已知信息和已学知识对所提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与假设。
2.教学建议
猜想假设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探究教学的初期,教师可示范性地对一些探究问题的解决提出猜想假设,并说明理由,引导其学习如何猜想假设。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可让其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地提出猜想假设。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猜想什么,怎样猜想,为何这样猜想等,可以让他们用“如果……又会怎样?”的模式来提出猜想假设。对于学生提出的猜想假设,应给予适当的比较和引导,分析其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对问题的解决有利等,以便其明白什么才是合理的猜想假设。
随意提出猜想假设是容易的,要使猜想假设有据、合理,符合逻辑就不容易了。教师应清楚什么才是合理的猜想假设,注意引导学生逐步从胡乱猜想假设向合理猜想假设发展,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正确或低质量的猜想假设,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分析及引导,对于学生含有创意、见解独到、超越教学计划的猜想假设,教师应积极鼓励、回应,而不是轻描淡写敷衍,或者强行一致。
(三)制订计划
在探究过程中,面对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必须进一步加以证实,为此,应梳理探究思路,精心设计可行、可靠的实验方案,制定清晰、可操作的研究计划,从而保证探究过程顺利进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提升其规划设计的能力。
1.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能明确探究任务和所需条件,会制定探究方案,会选择探究方法及所需的仪器与设备,能考虑影响探究结果的主要因素,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2.教学建议
通常,制订探究计划是从操作的角度把猜想假设进一步具体化,因此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探究任务的基础上制订探究计划。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逻辑性进行分析,并对探究计划提出修改建议;注意指导学生考虑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如何进行变量控制等;注意让学生学习选择实验仪器,选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等;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措施。
探究计划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每个操作步骤都有一定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提出操作步骤,而且应让学生清楚每个操作步骤的意义,不能将制订计划形式化、表面化。
(四)收集证据
为了验证猜想假设是否合理,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去寻找证据。这些证据来自观察、调查、实验或其它途径,并且应是科学的、客观的。学习收集证据,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能通过科学实验或者公共信息资源等收集证据,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进行调查研究、正确测量、如实记录数据等,知道重复并客观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2.教学建议
收集证据有多种方式,如调查、访谈、参观、资料查询和实验等。其中,在进行实验时,应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知道实验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实验仪器的操作规范及实验条件等。在实验中,学生常常不经意或者有意识地修改数据,对此,教师应给予引导与教育,应让学生清楚只有客观如实地记录数据,才可能得到可信的结果,才可能发现实验现象与理想结果之间发生偏差的原因,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另外,还应让学生明白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当班级太大、课时有限时,可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学生实验,以便大家共享数据。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从其它信息资源中收集证据的能力,如从图书、报刊、杂志的文献中查找信息,并会用计算机网络扩大搜索数据信息的范围等。
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理解每个操作的意义,不能让学生仅按教师开出的“菜单”机械操作。在学生收集证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学生的错误还可以作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包办代替的方法来避免学生出错,要注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错中学。
(五)分析论证
在收集了大量证据后,必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找到信息、事实或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加工整理、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分析归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形成探究结论。通过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1.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知道描述数据的手段和方法,能比较并筛选所获的相关信息资源,能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并能从中找出探究结果,能将结果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尝试得出合理的解释。
2.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由此得出结论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与概括,由此得出合理的结论。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利用表格、框图、示意图、流程图或关系曲线等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引导学生客观、准确和简要地描述结果,探索实验结果与科学规律的联系,注意不能牵强附会或主观武断地得出结论。如果探究结果只是在某种条件下得出的,那么还要客观指明得出这一结果的条件。
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与推理,也不要随便鼓励学生轻率得出结论,应找出他们这样做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