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3年会:《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实录与研讨(宁波洪忠明) [复制链接]

1#

2013年会:《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实录与研讨(宁波洪忠明)

 

执教: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洪忠明


时间:20131121


地点: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活动: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


课前谈话:


两只不同颜色的大铅笔(下面用毛巾包住),猜一猜谁最长?比较长短,不能这样比,可以都放在同一个起平线上。


如果要比两个同学的身高呢?


如果要比两座山的高度呢?这么比?


——把三个长度量一下,从山脚到山顶


——从两座山的海拔


刚才第一位同学比的是露出的部分


你知道海拔吗?介绍一下


——从海面到地方的高度


是涨潮时的海水还是落潮是的海水


——是落潮时


——涨潮和落潮都量


科学家也是这样做的,是反复观测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后计算出的


上课实录:


(出示图)这是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你知道那些只是


——大部分是水


——也可以把地球说成水星(球)


——覆盖着空气


——水占70%还多


——地球表面高低不平


是这样吗?我们用软件看一下(演示:地图放大)


这节课就开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板书)


有哪些地形呢?我们来通过录像了解一下


(播放录像)


看到了哪些地形?


——山、盆地、沙漠、平原、高原、丘陵(板书)


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种常见的典型地形。


第一种,叫山地(出示课件)


有什么特点吗?


——高低不平


高低不平的程度怎样?


——大


还有哪些词语描述


——险峻


——高耸


——陡峭


——直入云霄


——崎岖不平


——突兀


我们可以给山地的这种地形画一幅简图,先画起平线,再画出陡峭(板书)


平原的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


——广阔


——广阔无垠


——有很多植被(说明了什么?地市高还是低?)地势低


你能根据平原的特点,画一幅简图吗?


(学生板书,教师采访:为什么这么画)


(教师补充在一条线的下面增加起平线)


盆地、高原和丘陵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在小组里面解决。


(学生活动:看图片、填表格)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像个盆子


——高原,地势高,平坦


——丘陵,(比平原)有起伏,(比山地)的山顶是圆的;慢慢上去慢慢下来


宁波属于什么地形?


——平原(为什么?)因为这里一望无际


——是丘陵,因为有些地方有起伏


——是丘陵。因为我家长那边有山的,但是没有高耸如云


——是丘陵,因为北仑附近有一些山的。


(出示照片)山有的,起伏不大,地势较高


有没有老家不在宁波的?


——湖北,山少


——舟山,有山的


——……,是丘陵


大家知不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平原、高原


——珠穆朗玛峰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青藏高原


——吐鲁番盆地


我们老造一造高原等地形?(出示材料)


(课件出示文字)温馨提示:1.先看模板背面要求,按要求早地形。2.用上所有的橡皮泥铺满整个版面;3.根据地形主要特征早地形。


(学生活动:造地形)


(各组派一名学生展示,觉得对的鼓掌通过,最后拼成一副全国地形图)


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中国地形的模型,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


——平原都是连在一起的,山地和盆地也是连在一起


都集中在(生:右边)


这是东边,说明我们中国的东部多(平原),地势低


——青藏高原是独立的一块,盆地和平原是连在一起的


这只是我们做的模型,真正的中国地形图是怎样的呢?(出示中国地形图)你看到了什么?


——有雪线,不同颜色的高低不同


——“鸡屁股”这里白色多,地势高


——……


(出示世界地形图)你能找到基本的地形吗?


——俄罗斯那里有一块很大的平原


­——颜色深地势高颜色浅地势低


——你能找到著名的青藏高原吗?


海里的地形,也是这样的吗?


(出示图片)


——也是高低不平的


如果有的地方地势高超过海平面了,就成了什么?


——岛屿


地球上的地形,一直是这一成不变的吗?下节课继续研究


记录:陈梅娟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现场短信评课


1.    老师平易近人,课前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google地球结合到课中,赞! 


3.    开头吸引眼球啊,直观的地球,运动的地球。 


4.    这个视频资料很棒!老师花了不少心思啊!google地球、视频资料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课堂! 


5.    流水不算地形,冰川为什么算?冰川也是流动的,那海洋算一种地形吗? 


6.    地形应该是固态状的才算吧 


7.    如果板书的几类地形,改成横着书写,然后画上同一水平线,进行比较,会更直观。也与课前导入相呼应! 


8.    可以看出洪忠明老师花了很大的心思在备课,很精彩! 


9.    什么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也用谷歌引入地形,孩子们兴奋呀!技,想法引领探索。 


10.基本地形与地形地貌相纠缠了,冰川是地貌一种。 


11.建议横向板书,不同的地形在同一海平面方便比较与理解。 


12.老师这堂课将地图引入很直观,而且教学功底深厚,学生情况把握不错。 


13.只观察图片就可以总结每种地形的特点吗? 


14.我们平时说的是陆地地形,其它还有比如海洋地形 


15.老师在介绍五种地形时采用了不同方法层层递进,从学生描述老师画,到学生描述学生画教师评价,再到小组描述画图,形式多样,步步引导! 


16.两位老师课前都进行了细致的导入,可谓精心,值得学习! 


17.图片太丰富了,地貌不等于地形 


18.老师上课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放手让学生探究,使用谷歌地球精彩,赞 


19.海洋算地形,河流湖泊都是地形地貌 


20.动态的视频展示,让课堂效果更好!学习! 


21.我在上课用了百度地图,展示学校位置,再缩小地图,非常明显的展示出平原和丘陵。不过学生很多在找自己的家在哪 


22.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23.视野决定地形!学生对地形的理解是很可爱的!让孩子站得再高一点,就看的更清楚了! 


24.地形是不是要将范围放大,是不是看哪种地形占的面积比较大?或者以哪种地形为主? 


25.宁波应是以丘陵为主,还有其它各种地形穿在其中。 


26.google俯瞰典型地形让学生观察地形特点。 


27.用橡皮泥造地形,再拼到一起,这太有创意了! 


28.用橡皮泥造一造各种地形,对科学知识的直接应用,有趣! 


29.我们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关注点不够广,所以不妨用中国立体地图,直观且有整体感。 


30.橡皮泥造地形,易操作,直观,学生感兴趣,赞 


31.模板很好,模板后面的小要求更好! 


32.当学生提到这些典型地形时,如果及时出示图片或者立体地形图,对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概念会更加高效。 


33.运用卫星图来“养眼”,现在的学生眼界就是比我们那会宽啊!信息技术服务与我们科学课堂,好! 


34.视野的不同,学生看到的地形也不同,应让学生从大视野看一个地区的地形。 


35.老师利用谷歌和百度等工具来教学,用象皮泥造地形,让整堂课形象丰富,模形建构概念,学习 


36.方盒中用湿细沙做地形更大气。 


37.向北仑的小学科学棱镜们学习! 


38.如果在教学盆地时,出示一下面盆之类的物体,学生就不会说两面高了 


39.上这课要让学生理解到地形是有范围的,不同范围看是不同的,如四川盆地,中间还有成都平原。 


40.高原,平原,盆地等都是科学名词,有其具体内涵,用“较为”“比较”等词来描述,欠科学。 


41.老师采用橡皮泥作为建造模型的材料,使地球表面的模型更加直观,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也能够积极动脑,参与性也更高,而且干净、细致,值得借鉴,易于推广。 


42.用橡皮泥造地形很有创意,准备比沙盘方便。 


43.用模板来造地形,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地形的理解,而且也通过体验能够得知我们祖国地形的特点,这个比一味的口头传授理想多了,地形”西高东低”学生能过目不忘了,很细致 


44.每组学生建造不同的地形,然后拼成中国地形,真有有创意。 


45.个人觉得,在描述地形特点的时候能否用上更严谨的词呢?不仅仅是学生看图得到的感受。 


46.浙江的科学活动越办越好了,凝聚动力,充满实效,网络共享,更大更深地推动科学教学的深入发展。 


47.用拼图的方式还原中国地形直观,新颖,。 


48.地形模型的制作是亮点 


49.又给自己新的收获,可以运到教学中 


50.基本地形只有五种,很多时候会把地貌误称地形,要注意辨析! 


51.还不如直接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阅读地图。 


52.用橡皮泥造地形,很有创意!把各组塑造的地形合成中国地形图,是本课的点睛之笔! 


53.如果让学生看有凹凸的立体地形图,可能学生对我国的地形及分布更明晰。 


54.中国地形的成功制作,为下一个环节的继续研究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材料,同时学生的探究兴趣更大了。 


55.课很有创意,但是否上得太深,太散,没有把核心概念五种地形的概念深入,导致读中国地形图学生发言质量不高。 


56.橡皮泥模型制作,不仅让学生巩固对地形的认知,更有助于之后学生对中国地形特点的认识!赞! 


57.学生的读图能力很到位。 


58.给每个小组中准备的橡皮泥颜色是固定的么? 


59.北仑小学的孩子们表现不错,见多识广,课外知识丰富。对老师也是个挑战。 


60.课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海拔的概念,课中认识地形的时候可以用上 


61.用橡皮泥捏出不同地形的模型好。自己都没想过,用起来方便。最好是那种工业橡皮泥更好。 


62.中国地形模板教具非常吸引学生,为学生认识中国地形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 


63.很有创意的课堂,又学习了! 


64.建议讲海洋地形如带一下或出示一下钓鱼岛海底地形更好! 


65.做简易温度计,课堂深度一下提高了,老师的课很精彩! 


66.教学设计____课堂活力所在。 


67.很想知道学生做模型的意图是什么? 


68.感谢北仑教研组团队的精心准备,让听课教师收获颇丰! 


69.让专职教师先“富”起来


70. 原本在我看来很枯燥的地形一课,洪老师竟能上得如此生动有趣!大赞!PS:中国地形模板拼图太赞了,很有意义,可见背后的备课团队之强大!创新! 


71.请问老师,这拼图哪买的呢?网上有的么?我们学校也想采购啊^_^ 


72.上午两节课的设计思路严谨,很有看点,收获多多!谢展示老师及背后团队


73.备课团队体现了集体的智慧,使每一个科学老师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今天上午的展示让我们收获多多。 


74.最喜欢造模型做拼图的环节,中国地形的概貌一目了然。 


75.拼图肯定是自己设计制作的。 


76.“热传导”火了!今天看来“拼图”也要火起来! 


77.团队的力量真大,北仑团队谢谢啊 


78.从大家的短信可以看出,浙江的小学科学教学非同一般.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感谢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79.走进科学,体验生活!!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实录


北仑梅山学校  洪忠明


课前游戏:哪支铅笔长?


你的根据是什么?


比较两座山的高低,起平线怎么订?


海拔


11:09正式上课


一、根据学生已知交流,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带来一位朋友,地球。这是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你知道哪些知识?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水。


海洋面积比较大,陆地比较少。


科学家根据海洋比陆地多的部分,说成水星。


有一层大气。


水占了地球的70%还多。


地球的陆地表面凹凸不平。


教师演示课件,看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凹凸不平的部分米酒组成了我们地球上的地形,这节课就来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


板书——课题


11:11


二、探究地球表面的地形


1.录像观看地球表面的多种地形


学生交流看到的地形——山、盆地、沙漠、平原、高原、峡谷、湖泊、溪流、冰川、丘陵、


这是我们刚才看到过的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我们来学习5种常见地形。


2、山地


你能说说根据这张图地形呈现什么特点吗?


山地的特点是高低不平。落差很大。


险峻


高耸


陡峭


直入云霄


崎岖不平


突兀


我们根据同学的话,给山地画一幅简图。教师板书画山地。


3、平原


平整、广阔、有很多植被、


教师黑板画(比海平面高?)


4、教师提供表格,学习完成另外几种地形11:21


丘陵、高原、盆地


学生自主完成记录10:24


交流


说说家乡的地形


三、地形模型塑造


11:32


温馨提示:


先看模板背面的要求,按要求造地形。


用上所有的橡皮泥铺满整个版面。


11:38


学生作品交流


中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青藏高原


东边


地形复杂


四、中国地形图


出示中国地形图


五、世界地形图


陆地上的地形


海洋上


(可以先看蓝色的深浅,再来探究为什么)海岛也是一个地形?


有哪些原因会改变地形。


 


记录:周燕娜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师生一起动手用橡皮泥造地形: 





中国地形模板教具: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附:《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北仑区梅山学校  洪忠明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地、海洋等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2、能利用材料,小组合作制作地形,并简单描述所制作的地形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橡皮泥、中国地图各块模板、记录表、毛巾。


教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出示两支长短不同的笔,用毛巾遮住笔的下一半,请学生猜一猜哪一支笔长。学生发现,比较两支笔的长短,不能只看露在外面的部分,将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很容易区分出笔的长短。从而引出,比较两个地方的地势力高低,也不能只看只露在地上的部分,应该有一个比较的水平面,我们暂定为“起平线”。   


(一)揭题


    1、出示谷歌地球(转动的地球),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地球表面的一些知识。


    2、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


地球表面有各种高低不平(凹凸不平)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貌。(教师板书揭题)


    (二)认识典型的地形


1、看视频,说地形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边看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地形?


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看到的地形名称写在黑板上。    


2、认识山地、平原地形


多媒体出示山地、平原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地、平原地形的特点。


请一个学生根据同学们描述的山地、平原地形特点,画出简图。


4、认识盆地、丘陵和高原


多媒体出示盆地、丘陵和高原,学生小组讨论这三种地形的特点,在记录纸上记录三种地形的特点,并根据所描述的特点画一画简图。


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交流对三种地形描述的特点及简图,将信息反馈在黑板上。


5、小结,说说家乡的地形


根据刚才学习的五种典型地形,说说我们的家长宁波属于什么地形,并说说理由。


请家长不在宁波的学生说说他们家长属于什么地形,并说说理由。


(三)造中国地形,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


1、造地形


说说我们祖国有哪些有名的高原、平原、盆地?


教师用多媒体介绍用模板来造一造这些有名的高原、平原。


学生造,教师巡视,特别关注盆地小组,指导怎样造。


2、展示地形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我们做的是什么地形?全体学生评价是否符合地形特点。


教师将地形模型拼成中国地形图模型,学生讨论中国地形的特点。


(四)学习地形图


出示中国地形图,说说怎样区分地形图上的不同地形。


出示世界地图,运将才学到的知识请观察世界地形图,说说从世界地形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五)拓展,了解海底地形


出示海底地形图片,说说海底地形的特点。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

附:执教者简介


    洪忠明,1981年生,本科学历,一级教师,200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教小学语文、小学常识、小学科学等学科,现任北仑梅山学校教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任教三、六年级小学科学学科。宁波市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北仑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北仑区优秀教师。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

喻老师点评:


    课体现北仑团队的思考,有团队的力量作为支撑,有很多创新之处。从教学具的改进、教材的钻研把握再反应到课堂教学设计的把握,基于学生的发展。


    可以思考的是:海拔已经出来了,但是学生不会用。高原和平原的区别就在海拔高低。在做模型的时候没有呢很好利用这一点,模型对于学习地球领域的内容很重要,但还可以做足。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有点小小的疑问,学生所做的橡皮泥地形图是有模板的吗?还是凭借学生自己的想像和观察进行制作!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0#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3-11-24 18:58:00的发言:
有点小小的疑问,学生所做的橡皮泥地形图是有模板的吗?还是凭借学生自己的想像和观察进行制作!

底板大概是KT板,形状的轮廓是根据地形图上的吧,至于做什么地形,应该是板的反面有说明的吧,比如:青藏高原。


不过,具体我也没看清,因为低头打字呢。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1#

每个小组做什么老师在板的后面是有规定的,否则全班不可能自己选择刚好做成一幅中国地图。不过这个环节教师的用心设计还是非常棒的,橡皮泥的色彩等都用得很好,就是这个图的高低,好像不是反应很明显。可能和前面所关注的“海拔”没有到位有关系。要是能够在高度上有明确表达出来,那么学生认识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就非常形象。
TOP
12#

“海拔”怎样才能到位,模型与现实怎么对接,前两个星期章鼎儿老师在杭州胜利小学针对这一课建模活动中关于学生主体的认识,教师自身的认识,价值观的调整进行了展开评述,感觉对于老师的这一桶水要求其实相当高。洪老师以及他们的团队很用心了。
TOP
13#

一堂好课!
生命中许多事,­ 该去的,­ 留也留不住,­ 该来的,­ 挡也挡不住, 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 就是生活选择了我们,­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怨生活, 而要以一颗沉着的心耐心等待.­
TOP
14#

是的,老师对这节课非常花心思了,最后的是一个亮点,至少从颜色的区别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三级阶梯的样子。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5#

看来还是视频看才好。
享受教育
TOP
16#

橡皮泥模型制作,学习了,正好趁着我校添器材的时期,我们也买了一些,以后上课也能用咯!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7#

 这个模型不错,对孩子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一直努力中……
TOP
18#

先引导再自主学习,最后动手创造,很丰富很有创意的一节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