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科版科学实验操作手册节选(六年级,初中小部分) [复制链接]

1#

教科版科学实验操作手册节选(六年级,初中小部分)

 

 教科版科学实验操作手册节选


背景:刚刚完成小初衔接中实验操作内容的课题,整理出来,方便大家使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手册目录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1-1


使用工具


拔钉子活动


4


1—2


杠杆的科学


研究杠杆的秘密


4


1—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小杆秤的研究


4


1—4


轮轴的秘密


轮轴的作用及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4


1—5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5


1—6


滑轮组


滑轮组作用


5


1—7


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


6




不同坡度的斜面


6


1—8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自行车上的链条和齿轮


6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2—1


抵抗弯曲


探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


6




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


6


2—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


1、探究“改变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


7




2、瓦楞纸板的研究.


8


2—3


拱形的力量


1、探究拱形的承受力


8




2、探究拱形承重的秘密


9


2—4


找拱形


寻找生活中的拱形构造


9


2—5


做框架


1、制作四边形框架与三角形框架比较


9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9


2—6


建高塔


制作不容易倒的塔


10


2—7


桥的形状与结构


模拟建造“钢缆桥


10


2—8


用纸造一座“桥”


设计并制作一座“纸”桥 


10



第三单元   能   量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3—1


电和磁


1、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1




2、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11


3—2


电磁铁


1、制作铁钉电磁铁


12




2、研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2


3—3


电磁铁的磁力(一)


电磁铁的磁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12


3—4


电磁铁的磁力(二)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有关


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粗细长短有关


4、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


13


3—5


神奇的小电动机


1、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


2、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3、认识电能的转化


14


3--6


电能和能量



14


3—7


电能从哪里来


用小电动机发电


1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6 12:57:1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2#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手册目录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1—1


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3




放大镜的特点


13


1—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


13




用放大镜观察草草蛉怎样捕食蚜虫


14


1—3


放大镜下的晶体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14




制作晶体


15


1—4


怎样放得更大


做一个显微镜


15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


16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6


1—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观察生物细胞


17


1—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7


1—8


微小世界和我们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18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2—1


我们身边的物质


物质在变化


18




让物质发生变化


18


2—2


物质发生了生命变化


混合豆和沙子


19




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19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


19




寻找淀粉的踪迹


20


2—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20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20




观察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21


2—5


铁生锈了


观察铁锈


21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21




探索铁生锈的原因——空气


21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22


2—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铁生锈的快慢实验


22


2—8


物质变化与我们


制作饮料


22


 


第三单元  宇宙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3—1


地球的卫星——月球


制作我的“月球卡”


22


3—2


月相变化


给月相排序


23




模拟月相变化


23




观察白天的月相


24


3—3


我们来造“环形山”


环形山成因的模拟实验


24


3—4


日食和月食


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24




月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25


3—5


太阳系


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5


3—6


在星空中(一)


建造北斗七星模型


25


3—7


在星空中(二)


制作活动观星图


26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课号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页码


4—2


垃圾的处理


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26


4—3


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包装盒的观察研究


26


4—6


污水和污水处理


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27


4—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6 12:54:24编辑过]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3#

     

初中部分科学实验操作手册节选目录








































































实验名称


实验目地


页码


观察水的沸腾。


1.固定装置


2.加热至沸腾,观察沸腾的现象并记录


3.完成实验报告


4.根据所测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完成实验报告。


5.了解液体在沸腾前和沸腾中发生的一些现象。



用天平称固体及液体的质量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



用天平和量筒测出石块的密度


1.用滴管将水放入试管;


2.测出石块的密度;


3.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液体的压强


1.将两滴瓶没有标签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


2.用压强计探究同一种液体(水 )内部压强的规律;


3.完成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


观察凸透镜成像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条件;


2、观察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条件;


3、观察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的条件。



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伏安法测小灯泡灯丝暗红、微弱发光和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完成实验报告。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据给定器材测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三种情况下的电功率;


2、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表中,完成实验报告。



粗盐提纯


1.  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  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3.  进一步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1.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2. 学会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计算技能。


3.学会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1.测出热水的温度;


2.按给定的仪器、药品制取氧气一瓶;


3.利用制取的氧气,进行下列操作: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后加石灰水并振荡;


4.完成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1、测石块的重力;


2、二氧化碳的制取及验证:①制取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利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


3、完成实验报告。



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


通过实验探究探究酸溶液、盐溶液分别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纯碱的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酸反应;


3.与氢氧化钙反应;


4.与氯化钡反应;


5.完成实验报告。



观察种子的结构


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和蚕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合作,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素养。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1.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6 12:55:56编辑过]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4#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实验名称


 1—1     使用工具 拔钉子活动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材料


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两颗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钳等工具


实验方法


观察实验


实验步骤


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还是用钉锤省力?


现象与结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为我们做些不同的事情。


注意事项


1、安全  2、羊角锤的使用方法


 

























实验名称


 §1—2   杠杆的科学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目的


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


杠杆尺、钩码


实验方法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实验步骤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现象与结论


用力点离支点的远近决定是否省力


注意事项


1. 使用时,教师应首先提醒学生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运动即平衡,为方便读数和记录,一般要求水平静止。


2可以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当成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当成使用的力,支架(中部的轴)就是支点。














实验名称


 §1—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材料


传统杆秤,一支长竹筷(做秤杆)螺丝帽或者其他重物(做秤砣)


粗棉线,小圆盘,钩码


注意事项


小圆盘不要太轻


























实验名称


 §1—4   轮轴的秘密


实验名称:轮轴的作用及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材料


铁架台,钩码,绳子,一个大轮,一个小轮,一个轴。大号螺丝刀


实验方法


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步骤


1、介绍轮轴实验装置: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边介绍边演示实验)


2、将一个轮轴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3、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现象与结论


1、学生发现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注意事项


1、要注意让学生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能组装一个轮轴。


2、与学生探讨生活中的轮轴工具:如:水龙头、方向盘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6 13:10:15编辑过]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实验名称


1—1 《放大镜》     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目的


1.     探究放大镜的特点。


2.     探究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


实验材料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实验方法


观察、比较、判断


实验步骤


1.     观察放大镜的镜片,并与普通玻璃片比较,得出放大镜的特点。


2.     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的不同,知道什么样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大。


3.     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


4.     解释科学道理。


现象与结论


1.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直径大小无关,中间凸起的越厚,放大倍数越大。


3. 只要和放大镜片同样的透明、边缘薄而中央厚的结构,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注意事项


1.     教师要准备一些镜片直径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备用。


2.     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时,要注意给器加满水,空的器皿是起不到放大作用的。


备注


放大镜放大的道理是因为光线通过凸透镜产生折射。这个道理对于学生比较深奥,不必作为教学内容。


























实验名称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构造


实验目的


1.     激发学生用发放大镜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


2.     了解蝴蝶的翅、蝇的眼、蟋蟀的耳、昆虫的触角等特点。


实验材料


蝴蝶、蝇、蟋蟀、蝗虫、天牛、蚕蛾等昆虫或昆虫器官的标本、放大镜。


实验方法


观察


实验步骤


1.     分组观察:各组学生轮流观察蝴蝶的翅,蜻蜓或蝗虫的眼睛,昆虫的各种触角、口器等。


2.     观察时先用眼睛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边观察边记录。


3.     交流自己的发现。


4.     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小结和评价,适当补充有关的知识。


现象与结论


1.     蝇的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2.     蟋蟀的耳朵长在足内侧。


3.     蟋蟀、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


4.     蝴蝶翅的翅面上密密地覆盖着一层粉末,这些粉末在放大镜下观察,是些像鱼鳞似的小东西,昆虫学上称之为鳞片。


注意事项


1.     各种昆虫或昆虫的标本在开学初就要布置采集。


2.     教育学生尽量不要伤害昆虫。


3.     观察昆虫的构造和器官时,教师要准备足够多昆虫标本供学生观察。





























实验名称


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用放大镜观察草草蛉怎样捕食蚜虫


实验目的


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昆虫的兴趣,从观察静止的昆虫标本过渡到观察活着的昆虫的生活习性


实验材料


活着的蚜虫和草岭的生活世界、放大镜、记录本。


实验方法


长期观察实验。


实验步骤


1.     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讨论观察的想法和打算。比如想观察昆虫的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观察?


2.     让几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大家对他们的计划提出问题和建议。


3.     指导学生观察。比如:选用10倍放大镜,从蚜虫和其天敌草岭的肢体、进食、伪装等几方面,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


4.     生动具体的记录、描述,整理成观察报告。


5.     总结与评价。


现象与结论


1.     蚜虫可以不用雌雄交配而由雌虫直接生小蚜虫,这种繁殖方式叫孤雌生殖。


2.     草岭是一种重要的蚜虫天敌。草岭的成虫和幼虫都能捕食蚜虫以及其他危害农作物的小虫,尤其是幼虫十分擅长捕食蚜虫,素有“蚜狮”之称。


3.     草岭的幼虫,还会把蚜虫的空壳粘在自己的背上作为伪装,成了披着蚜壳的“狮子”。


注意事项


1.     野外观察要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2.     长期观察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备注


1.     可以选择其它昆虫进行生活习性的观察。


2.  评价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不能要求太高。只要认真按计划坚持观察,并写出观察结果都应该得到鼓励。





























实验名称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


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实验材料


放大镜、白糖、盐、碱面、味精等晶体


实验方法


观察实验


实验步骤


1.     用肉眼观察白糖、盐、碱面、味精颗粒,说说是什么样的。


2.     用放大镜观察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3.     画一画它们的颗粒形状。


4.     揭示这些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5.     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的晶体。


现象与结论


1.     食盐、白糖的晶体都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碱面的晶体是羽状的。


2.     这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就是晶体。


注意事项


自然界很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备注


地质工作者鉴别岩石和矿物时,就常常根据晶体形态来作出判断。


























实验名称


1—3《放大镜下的晶体》  制作晶体


实验目的


了解怎样制作晶体。


实验材料


浓的食盐、白糖或味精的溶液、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方法


科学制作


实验步骤


1.     用滴管地几滴浓的食盐、白糖或味精的溶液在玻璃片上。


2.     等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3.     画一画它们的晶体的形状。


4.     拓展:制作一个大的晶体。(阅读书上的资料)


注意事项


1.     为了蒸发得块,滴后要轻轻晃一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片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加热时玻片离酒精灯火焰远一些,慢慢烘干。


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手或器物触摸它。


备注


制造晶体的方法可以有减少水分和降低温度两种。减少水分法,也就是把某种溶液风干即使其水分蒸发,使物质重新析出;降低温度,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实验名称


1—4《怎样放得更大》 做一个显微镜


实验目的


经历一个显微镜的发明过程。


实验材料


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水。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等。


实验方法


科学制作


实验步骤


1.     探索研究。让学生用两只手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分别拿两个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2.     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


3.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花蕊、青苔、等。


4.     描述自己的发现。


5.     阅读资料,教育学生学习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现象与结论


1.     青苔用肉眼看起来分不清一株一株的个体,看到的只是绿茸茸的一片像地毯,而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它们的每个植株。


2.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一花粉,用肉眼和单个的放大镜观察花粉,其形态不一定看得很清楚,而在显微镜下它们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图中的花粉正处在萌发状态,新鲜花粉放在糖水中可以萌发出花粉管,能看到花粉管的生长。


注意事项


1.     学生用的透镜一般放大倍数较低,而焦距相对较长,可能在几厘米左右,那么纸筒要有3 ^- 4倍焦距左右的长度。


2.     观察时要注意提醒学生把观察对象放在光线比较强的地方,还可以用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光的方法增加观察对象的亮度。


备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浙教版初中科学实验手册






















实验名称


《用天平称固体及液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


实验材料


试管、胶头滴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托盘天平(附砝码)、小烧杯(50ml)、量筒(100ml)、液体(水、放于500ml烧杯中)、食盐、药匙、同规格方形薄纸


实验步骤


1. 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把游码拔至“0”点


2. 调节横梁平衡


3. 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方形薄纸,用药匙将食盐放入左盘纸上,准确称出3克食盐


4. 调节天平,称空烧杯质量,烧杯选取适当,忌过大,外部无水.


5. 倒入适量的水于量筒内,再用滴管滴加至50ml,再倒入空烧杯内,称出其质量(杯底不能有水)


注意事项


1为了训练学生调节平衡螺母,可以事先将天平调至偏向一边,并归纳“偏左右调”,方便记忆。


2.称量纸应左右盘各一张,而不是只在放食盐的一边。


3.加减砝码的顺序宜先让学生思考


4.液体的取用注意读数时视线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切忌拿起来读数


备注


1.      天平的原理,与跷跷板类似。游码相当于往右边加质量


2.      量筒的使用,俯视读数偏大,但实际液体体积偏小,注意二者的区别





























实验名称


粗盐提纯


实验目的


1.      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      初步学会过滤、蒸发等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3.      进一步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实验材料


小烧杯(50ml)2个、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附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火柴、量筒(10ml)、滴管、粗盐、坩埚钳、药匙、托盘天平、蒸馏水


实验方法


观察、比较、判断


实验步骤


1.      准确量取20ml水,称取5.0g粗盐;


2.      将粗盐溶解;


3.      过滤;


4.      蒸发结晶;


现象与结论


1.      过滤法能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物体


2.      过滤并不能得到纯净物


注意事项


1.      过滤的三个要点:一低,二靠,三贴。


2.      三次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备注


过滤法不能分离均溶于水的两种物质


























实验名称


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目的


1、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2、 学会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计算技能


3、 学会溶液配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实验材料


托盘天平(附砝码)、玻璃棒、药匙、量筒(50ml、100ml自选)、氯化钠、烧杯(100ml)2个、空白标签、空白试剂瓶。


实验方法


科学制作


实验步骤


1.      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2.      称量固体


3.      量取液体


4.      溶解


注意事项


溶解时先放固体药品再倒入水


备注


配好的溶液倒入空白试剂瓶,并注明溶液名称和质量分数





























实验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实验材料


洋葱鳞茎、红墨水、清水、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管、吸水纸(可用卫生纸代替)、纱布、胶头滴管、铅笔、橡皮、直尺。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1.      临时装片的制作①清洁载玻片和盖玻片,并用胶头滴管管在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③将薄膜放于载玻片,展平, 盖上盖玻片④用稀碘液染色


2.      用显微镜①观察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⑤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⑥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能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⑦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⑧通过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整光线再次观察,并绘图


现象与结论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它像长方形的格子,或者说像砖墙等等,能看到细胞核、液泡。


注意事项


1、装片制好后要用红墨水染色;


    2、对光完成看到白亮的视野后,请考核员观察 ;      


3、调节显微镜观察装片,当看到清晰的物像时,请监考员观察。


备注


不能看到图像的主要原因常常是标本没有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物镜,或是不耐心调焦。





























实验名称


金属与酸  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探究酸溶液、盐溶液分别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实验材料


试管9支、砂纸、铁丝、铜丝、锌片、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


实验方法


观察实验


实验步骤


1.      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①在3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倒入约1/3体积的稀盐酸,要尽量保证同类酸的体积相同②将用砂纸打磨好的铁丝、铜丝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并记录(能定出什么样的金属能与酸反应即可)


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①在3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倒入约1/3体积的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②将用砂纸打磨好的铁丝、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并记录(能定出什么样的金属能与盐反应即可)


现象与结论


1、将铁丝、锌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均有气泡放出;金属铁、锌能与稀盐酸反应;金属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2、将铁丝、锌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锌片表面变红;金属铁、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注意事项


金属均应打磨光滑,去掉表面的氧化物后于溶液反应


备注


设计实验时参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引导学生掌握和应用这一规律。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


1、 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和蚕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合作,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素养


实验材料


浸软的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或单面刀片)、稀碘液(0.2%)、吸水纸(可用卫生纸代替)、镊子、滴管、铅笔、橡皮、直尺、菜豆种子(可用大豆种子代替)、


实验方法


交流报告会


实验步骤


1.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①取1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②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③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④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酒。⑤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玉米种子剖面上的颜色变化。


2.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①取一粒泡过的菜豆种子,观察其外形。②捏一捏这粒种子,注意感觉上的差别。③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用放大镜观察其内部结构


现象与结论


1、 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蚕豆种子有两片


2、 玉米种子滴加碘酒后变蓝,蚕豆不变色。


注意事项


①、要求边观察边画图,画图正确且与实际观察到现象相一致;②、标注结构和图的名称:标出果皮和种皮、胚乳(注明胚乳颜色变化)、子叶、胚芽、胚轴、胚根,标注图的名称 。


备注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是无胚乳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是有胚乳植物,但是也有例外。























实验名称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


1、固定装置


2、加热至沸腾,观察沸腾的现象并记录


3、完成实验报告


4、根据所测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完成实验报告。


5、了解液体在沸腾前和沸腾中发生的一些现象。


实验材料


烧杯(50ml)1个、热水、温度计(煤油)、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秒表(停钟)、火柴、


实验步骤


1.      固定装置①根据酒精灯的高度,依次固定铁圈,组装仪器②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水(约25ml)③将温度计液泡全部浸入水中(不得触底、壁),纸板盖于杯口


2.      加热并测量水温①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灯帽正放桌上适当位置)②用灯外焰加热(否则不得分)③当水温上升到900C时,每隔1—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画出水的汽化图像。


现象与结论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实验名称


《用天平和量筒测出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1、用滴管将水放入试管;


2、测出石块的密度;


3、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酒精灯、火柴、试管(20×200mm)、试管夹、水、托盘天平(200g或100g附砝码)、量筒或量杯(100ml、25ml)、细线、石块、滴管


实验步骤


1.①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把游码拔至“0”点②调节横梁平衡


2. ①把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中,把砝码放在右盘②测出质量数并记录,取放砝码顺序合理,称量准确


3. ①取合适的量筒,倒入适量水测出其体积V1(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相平)②放入石块后测出总体积V2,算出石块体积(要求用细线拴石块,读数方法同上)


注意事项


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名称


《探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目的


1、将两滴瓶没有标签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


2、用压强计探究同一种液体(水 )内部压强的规律;


3、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无标签的两滴瓶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碳酸钠、小烧杯(2个)


压强计、透明盛液筒、水、刻度尺、液体压强实验器。    


现象与结论


1.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随深度增加时水的压强增大。


注意事项


要分别研究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及随深度增加时水的压强规律。























实验名称


《凸透镜成像》


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条件;


2、观察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条件;


3、观察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的条件。


实验材料


量筒(10ml、50ml、100ml)、滴管、水、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直尺(0—100cm、1mm刻度)


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装置①在光具座上依次固定好蜡烛、透镜、光屏②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观察缩小实像①将蜡烛(或透镜)移动,使u>2f,调整观察并记录


3.观察放大实像①改变物距,使f<u<2f,调整观察并记录。


现象与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注意事项


每次均要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名称


《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材料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20Ω或50Ω)、开关、导线(不带铁夹)、1~10Ω各种阻值的定值电阻(或电阻箱)、电池盒、蓄电池、“一”字型口螺丝刀。


实验步骤


1.电路连接正确①电表“调零”②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最大值位置”③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④电表所选量程及连接正确⑤导线连接无交叉,摆放顺序合理。


2.①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表的示数②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并记录。


现象与结论


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两者乘积不变























实验名称


《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实验目的


1、伏安法测小灯泡灯丝暗红、微弱发光和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2.5V、3.8V)各一个、小灯座、4节1号电池及电池盒、滑动变阻器(20Ω或50Ω)、“一”字型小螺丝刀、开关、导线(不带铁夹)、铅笔、直尺。


实验步骤


1.①电表“调零”②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最大值位置”③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④电表所选量程及连接正确⑤导线连接无交叉,摆放顺序合理2.①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表的示数②移动滑片,分别正确测量灯泡灯丝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三种情况下的阻值。


现象与结论


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注意事项


1、待测灯泡由监考员指定;   


2、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加到其标示值的1.2倍以上。























实验名称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


1、据给定器材测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额定电压、略低于额定电压三种情况下的电功率;


2、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表中,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电压表、电流表、电键、导线若干(不带铁夹)、小灯泡2个(额定电压分别为2.5V、3.8V)、小灯座、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或1号电池和电池盒各4个)、“一”字型小螺丝刀、铅笔、直尺。


实验步骤


1.①电表“调零”②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最大值位置”③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④电表所选量程及连接正确⑤导线连接无交叉2.①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②当达到额定电压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电表读数方法正确③再测出在略高于和略低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现象与结论


1.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注意事项


待测灯泡由监考员指定





















实验名称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目的


1、测出热水的温度;


2、按给定的仪器、药品制取氧气一瓶;


3、利用制取的氧气,进行下列操作: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后加石灰水并振荡;


4、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煤油温度计、热水、试管(20×200mm)、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水槽(盛水)、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集气瓶、药匙、玻璃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锥形瓶、坩埚钳、石灰水、木炭、长颈漏斗


实验步骤


1. 测热水温度①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热水中,不碰壁和底(有一处错误不得分)②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取示数(视线正确)2. 仪器组装①仪器连接正确3. 装药品①药品取用方法正确,药品量要合适;4. 收集①收集方法正确,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5. 性质①用坩锅钳取一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等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注意事项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实验目的


1、测石块的重力;


2、二氧化碳的制取及验证:①制取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利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


3、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


簧测力计(5N、10N)各1个、石块、细线、试管、导管、橡皮塞、铁架台(附铁夹)、碳酸钙(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1:2)、集气瓶、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蜡烛、火柴、小烧杯、锥形瓶、玻璃片、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测石块重力①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测力计是否灵活②弹簧秤挂石块,使其自由下垂,静止后读数(不稳定读数不得分)2. 仪器组装①仪器连接正确3. 制取


气体①先加石灰石(块状固体取用方法正确),加入盐酸适量,收集方法正确,验满方法正确、现象明显4. 性质1①操作正确,现象明显5. 性质2①石蕊试液适量(2分)颜色变化明显。


注意事项


应用向上排气法




















实验名称


《纯碱的性质》


实验目的


1、与指示剂作用;2、与酸反应;3、与氢氧化钙反应;4、与氯化钡反应;。


实验材料


试管6支、石灰水、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浓溶液、稀盐酸、稀硫酸、酚酞试液、滴管、试管架、木条、火柴、酒精灯。


实验步骤


1.与指示剂作用①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取用方法正确,滴入酚酞观察现象分;2.与酸反应①取少量碳酸钠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将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观察现象;


3.与氢氧化钙反应①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4. 与氯化钡反应①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药品用量要适中。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amp;amp;Id=12396
TOP
7#

感谢分享,如果表格能对应起来就更好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8#

以下是引用湖州熊二在2013-11-7 10:52:00的发言:
感谢分享,如果表格能对应起来就更好了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