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兴区小学科学教师学习共同体——菰城星语团队活动汇总贴 [复制链接]

51#

本团队展示课 漾西小学 芮玉利《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设计(定稿)


 


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昼夜交替指白天和黑夜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与太阳照射地面直接有关。


昼夜交替现象产生有多种解释,归纳一下是与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思考昼夜交替的成因,分析产生昼夜交替的多种假说。


根据所要模拟的对象特征做模拟实验。


运用口头、图画等描述观察,并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选择和思维加工,最终形成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解释,突破思维局限,利用证据加以判断。


培养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所要模拟的对象特征做模拟实验和汇报自己的成果。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图画等描述观察,并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选择和思维加工,最终形成解释。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对白天和黑夜都很熟悉吧,白天过去了是?黑夜过去了又是?……


2. 我们把白天又可称为, 黑夜称为 白天和黑夜就这样不停地交替着,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昼夜交替现象


二、猜想和模拟昼夜交替成因


1. 师: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


   预设:和太阳的照射有关。追问:为什么白天太阳能够照射到?夜晚太阳照射不到?


2.师:你觉得昼夜交替和(     )的公转有关。(贴和画示意图)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可能吗?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了,要不这样吧,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将你们组所有觉得可能的猜想都记录下来好吗?记录纸在后面同学桌上,时间5分钟。


学生猜想,记录。


3.  师:504班的同学们,时间到了,你们一共记了几种猜想?你说,你说,你说。(叫三组汇报)


4. 师:有这么多种猜想啊,你能确定每一种都正确吗?那怎么办?


   预设:做实验。追问:怎么做实验?


   预设:做模拟实验。追问:模拟实验怎么做?


   预设:上网查资料。追问:如果没有呢,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吗?那怎么模拟呢?


5. 学生探讨实验方法


预备问题:你需要什么材料?  用什么模拟太阳? 同什么模拟地球?


为什么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还能用什么材料模拟太阳?


能用透明球模拟地球吗?为什么?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行吗?


               那用什么来模拟地球上的我们呢?如果用五角星表示我们,应该贴在哪里?


6. : 方法大家都知道了,等下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模拟实验,看看我们所在的地区会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7. 师:这里有提示,材料在桌子里,开始吧!


提示:


1. 根据猜想做模拟实验验证。       


2.逐个验证,并把验证结论记录在下面。


3. 验证完毕后收好材料,准备下汇报。 


     实验活动。10分钟


三、研讨昼夜交替成因  15-20分钟


1.  师:504班的同学们,时间到了,请先把材料收起来好吗?等下上来展示的时候能不能用这种方式汇报呢?


   PPT出示汇报方式:


          1)我们的猜想是(      


          2)我们是这样验证的,演示一遍。


          3)通过模拟证明我们的猜想是(  )的。


2. 师:演示时可以用板贴,如果板贴演示的效果不理想,可以用实物演示。哪一组先来?(教师投影出学生汇报的部分,一组汇报一个,学生边说边贴出语句)


     0)你们组先来,请拿着记录纸上来好吗?


1:我们的猜想是(    ),我们这样验证的,结论是(  )能形成昼夜交替。


(1)师:谢谢你的汇报,请回到座位上。他们演示的合理吗?


预设:合理


预设:不合理。追问:不合理在哪里?


(2) 师:接下来哪一组来汇报?你来


2有些不妥


追问:对于他们的汇报,有不同的意见吗?能上来演示下吗?


3)师:下面哪一组上来汇报?你们


     3


      师:请评一评他们的汇报。


4)师:还有哪些组想要汇报?


     4


5)师:还有想汇报的吗?


     5


6)还有其他的吗?


四、小结


1. 师:刚才我们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虽然没法亲眼看到,但可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进行验证。但是模拟必须合理,才能反应真实情况。


2. 师:对于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这么多种,但是现实中只有一种,到底是哪一种呢?以后的课我们再研究吧。


3. 师:下课。


五、板书


 


                              昼夜交替现象


 


太阳绕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太阳绕着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


            


 


 


 


 

附课件
昼夜交替现象1.zip (, 下载次数:3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4 7:43:19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2#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实录


记录:湖师附小 沈雨薇


展示图片 看看这两图图片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是白天的 右边的是夜晚拍的


白天和黑夜是我们很熟悉的自然现象  白天过去了是黑夜 黑夜过去了是白天


   白天称为昼 夜晚称为夜 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成为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和什么有关呢


地球自转有关  地球公转有关


   你能演示一下吗


地球是绕着地核自己转动


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以地球为中心  太阳绕着地球转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把所有可能的猜想记录下来


你们记了几种 看来大家的猜想很丰富  你能确定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用模拟实验


用什么材料模拟  透明的球体可以吗


不可以 透明的球体没有影子 看不出效果了‘


能不能用地球仪模拟


可以


太阳用什么模拟 


手电筒 透明的


为什么用手电筒


太阳能发光


透明的发光球体


用什么来模拟地球上的我们吗


用五角星贴纸的地方代表我们所在的位置 


你们觉得贴在哪里


湖州


提示实验操作要求


请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猜想1 昼夜是由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有关 五角星的地方有是有光亮 有时是黑暗


能证明我们的猜想


  地球和太阳绕着月球公转


其他同学有疑问吗


这样的话 有些地方始终没有太阳的   会发生太阳一直照在一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 要加个什么前提 才有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地球要在转动


还有没其他的


太阳绕着地球转


你能说说什么时候是白天 什么时候是黑夜


地球要反方向自转 太阳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可能是地球自转 太阳保持不动


地球自转 太阳蹦跳


地球绕太阳公转不自转 


 太阳公转


这种情况可能吗


不可能 地球要动的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解释昼夜交替,我们留到下节课再研究。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3#

课堂花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6/4 7:56:27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4#

哇,熊一大早已经干了那么多活了,赞!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55#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6#

有机会也参加一下天文的活动,嘿嘿

TOP
57#








































































































































































































































































湖州 

让学生演示自转和公转的时候,让学生上台演示会更好吧。(王鑫芽) 
湖州 这节课,如何在学生已经知道答案的基础上让他们开动脑筋,思考产生的各种可能性,好难啊!觉得铺垫少了点!王华 
湖州 最好让学生示范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各是在怎样进行的,因为可能一些小学生还不知道自转和公转 顾凡 
湖州 用两张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引出昼夜交替现象很自然。陆志浩 
湖州 对于昼夜交替的原因,相信不少学生都已经知其然,这节课应该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是本课难点!上强~吴小荟 
湖州 教材安排上是先猜测几种情况,再进行实验探究,那可不可以把这两个环节并在一起,学生直接借助材料进行猜测和探究,做好记录。是不是更形象和连贯? 
湖州 对于学生己知的概念怎么处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这个起点出发,直接让学生验证。再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给出另外的假设,让学生猜猜试试。丁炼强 
湖州 这节课的内容要上好真的很难,学生一般都只会想到地球转动,其他引起昼夜交替的假说很难想到,因为学生自己对地球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期待芮老师的表现 
湖州 贯?张红花 
湖州 教材安排上是先猜测几种情况,再进行实验探究,那可不可以把这两个环节并在一起,学生直接借助材料进行猜测和探究,做好记录。是不是更形象和连 
湖州 用一个发光的球体代表太阳,很有意思,呵呵。沈华锋 
湖州 实验材料的选用,由老师提出再学生讨论,有点牵着学生走的感觉。直接由学生讨论决定就可以。胡承铖 
湖州 我觉得教师在材料的准备上还是很下功夫的,板贴很漂亮,模拟实验的材料也很好。——陆建亚 
湖州 于书本设计时,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设计让我们的猜想和实验变得有意义,让学生学习本课有发展是我们期盼。黎作民 
湖州 每每上到这样的课型就很纠结,明明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自转,围绕太阳的公转,而我们的课堂又要抛弃所知,重演历史探索的每一步。当学生起点高 
湖州 一般情况下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比较常见,本节课上让学生用发光的球体模拟太阳,这样的教具非常新颖,不过如果可以让光线更加明亮一点效果就更好了! 
湖州 实验材料很好,很形象,可以借鉴。但是亮度还可以再亮点。(朱佳佳) 
杭州 怎么猜想没汇报梳理就模拟了,那么猜想的五分钟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徐明夏 
湖州 小菊灯很好!丁炼强 
湖州 这个教具模拟太阳好形象,比手电筒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湖州 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什么材料呢?对于材料的选择,可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研究。吴盼 
湖州 这个教具模拟太阳好形象,比手电筒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张菊华 
湖州 为什么用地球仪呢?(陈芳芳) 
湖州 对于学生己知的概念怎么处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这个起点出发,直接让学生验证。再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给出另外的假设,让学生猜猜试试。丁炼强 
湖州 用发光的球体来模拟太阳,用五角星模拟地球上的我们,很贴切 朱燕 
湖州 打错了。为什么不用地球仪呢?地轴倾斜的那种。 
湖州 太阳的灯如果再亮点,那多好啊 
湖州 学生模拟材料中,太阳的大小是否应该比地球稍微再大一些,效果会更形象?当学生将太阳移的比较远时,发现地球表面不再出现昼的现象,所以太阳的 
湖州 亮度是不是可以控制地再亮一些是否更加尊重日地距离比较远的情况。文苑杨敏洁 
湖州 太阳的灯如果再亮点,那多好啊(周峰) 
湖州 为什么不用地轴倾斜的那种地球仪呢?这样的地球仪不是可以为以后的课做好铺垫吗?(陈芳芳) 
湖州 在这个实验中,用球形的发光体模拟太阳比手电筒模实验操作更简单。学生也更易接受。(姚静利) 
湖州 “太阳”教具自制很好,更真实,但太暗了。同时老师无激情,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学习热情,学生的猜测汇报也没有展示。 
湖州 猜想的兴趣会更强,思维也会发散得更广。一谢忠杰 
湖州 大多学生可能心中已有答案,可以让学生跳出地球,在遥远的宇宙中有一个和地球相似的星球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猜猜可能是怎么产生的?这样学生 
湖州 昼夜为什么会产生,这是本节课的起始点,清楚地知道了地球受光面是昼,背光面是夜后,后面的探究就不会有过于神密高深的感觉。 
湖州 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应该具体一些,还有为什么会出现昼夜,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有关系应该要强调一下。何银萍 
湖州 每次上这节课都很头疼,很多学生都已经了解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怎样很好的引导孩子去展开自己的想像进行猜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每个环节该如 
湖州 何紧扣?~张晓霞 
湖州 实验表格设计的很清楚,简洁明了,赞一个,呵呵。沈华锋 
湖州 发光的球形模拟太阳更符合学生脑海中太阳的形象,模拟材料准备的很好。-王元玲 
湖州 学生会提出月球,原因在引入部分当提出什么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时,就得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是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影响,然后进行猜测。~张晓霞 
湖州 都在收获着。---施娟 
湖州 多可爱的「月心说」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能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平台,产生了两种思维的碰撞,学生们应该也和我们在场老师一样,都在思考, 
湖州 这位同学已经反驳得很好了,都讲到与速度有关了。不用再演示了吧。(陈芳芳) 
湖州 赞一个!月心说!既怕学生不动脑,又怕学生胡思乱想?验证又困难,考验老师课堂掌握力啊!王华 
湖州 刚才学生认为一个月出现昼夜交替是不符合实际的,仍然在找24小时出现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教师没有让学生明确我们只要能出现昼夜交替,这个猜测 
湖州 即合理,可能与书本的意图有点不符---陆建亚 
湖州 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多数学生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去验证已知科学结论的正确性,验证大于探究,大家以为如何?上强~吴小荟 
湖州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相互质疑,交流,碰撞,很多种可能性都被一一搬上交流的平台。挺好。赞(^_^) 
湖州 太阳和地球的比例有点夸张了吧 太阳比地球小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白天黑夜时间不一样长 沈雨薇 
湖州 小荟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也是极好的。胡承铖 
湖州 材料导致学生认为太阳无法照到一半的地球,就让学生出现昼夜长短问题!潘敏敏 
湖州 学生的思维实在不可低估。他们太会发现了~不仅发现了昼夜交替现象,还发现如果太阳绕地球匀速的运动可能会导致昼夜的时间不等~这样的课的确是 
湖州 一个很大的挑战~ 
杭州 爱山的学生起点高,是好事也是坏事,非常考验老师课堂生成的驾驭能力。如何去引导这样的学生,需要老师下足功夫去思考。值得学习的是,学生相互 
杭州 质疑反驳的课堂是我们需要的。徐明夏 
湖州 @雨薇,这个比例是有点过了,关于模拟实验,很多细节都值得我们关注 
湖州 学生的思维好发达,表现太好了!课堂的材料新颖,但既然太阳用球体形式出现,能不能符合实际的大小比例,太阳比地球小会造成围绕速度的偏差。发 
湖州 的晚了,同意雨薇。骆 
湖州 究变得十分有意义。这些学生太给力了 
湖州 这种开放性的实验真真是极好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很多火花。学生的这种相互质疑,相互验证的过程,让科学探 
湖州 奔跳需要演示吗 
湖州 太阳的运动轨迹会奔跳吗 
湖州 学生好可爱啊 
湖州 学生的交流很精彩,都意犹未尽了,课外知识面很广,延伸的很多了。(张菊华) 
湖州 这个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是一个最大的亮点。(陈芳芳) 
湖州 月心说,太阳蹦跳~感慨于学生的想象力!考验老师的课堂机智和知识体量!上强~吴小荟 
湖州 学生一开始出现“日长夜短”或者“日短夜长”这些说法时,老师是不是就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在地球上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肯定这些想法后,回到本节 
湖州 太阳蹦跳的结论太经典了,连四季成因都能解释!陆志浩 
湖州 课的重点“昼夜交替现象”,后面的学生就不会再纠结谁长谁短的问题了。 
湖州 哈哈哈,月心说,蹦跳说,学生讨论的好欢喜,想象力被充分激发了。 
湖州 太阳蹦跳的结论太经典了,连四季成因都能解释!陆志浩 
湖州 为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交流中的激情鼓掌 
湖州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很好地验证自己每种假说是否能够使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一组组演示,大家倾听、质疑、思考,充分体会科学探究过程。(沈祯珍) 
湖州 我喜欢蹦跳,这也是可以的啊。不一定太阳真的是一百亿年蹦跳一个来回。 
湖州 研讨很给力,课堂很欢乐(周峰) 
湖州 能可以避免无关的猜想,本课比较难上。 
湖州 昼夜交替现象~感受:教师采用放手让学生自由辩论,实验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感觉教师的引导欠一点力 
湖州 ,跟着学生走了,尤其在演示昼夜交替时,偏离主题,涉及了昼长夜短的知识,浪费了时间。其次,如果引入明确了日地的运动和太阳是不动的知识,可 
湖州 这节课感受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湖州 精彩!有气氛!效果达到了!可惜时间有限。如果把所有可能的猜测一条条罗列到黑板上,通过讨论排除肯定不合理的猜测。然后每组把每个猜测都模拟 
湖州 一遍,证实可以造成昼夜的到黑板上打勾,不行的打叉,然后大家意见一致的不讨论,有分歧的再次让小组上台模拟,效率会高一些,但是这样上太传统 
湖州 ,相对没趣味性,个人意见 
湖州 昼夜交替的原因之一是:地球是不透明的。是否用大小相同玻璃球和乒乓球分别代替地球来进行对比?上强—吴小荟 
湖州 学生有所得。这个矛盾需要大家长期探索!上强~吴小荟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8#

 

5月21日,根据自己的设计,引用《来自星星的你》的桥段,将学生引导外太空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让他们思考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猜测时学生虽然思维广泛,但是我的教学只注重的猜测,而没有让学生很好的验证和交流,课后施校的点评让我顿悟,以前从来没有的习惯,从教参目标入手细细研磨这节课的设计,也就是课目标的定位,这句话陈老师提醒过我多次,这次真的深刻体验了如何去找准目标定位设计。


5月22日,朱老师和天文团队来我校磨课,虽然我的教学流程没有错误,但是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交流表达,也就是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猜测和展示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语,而我在呈现这两个环节的时候形式一样的,忽略了让学生自己汇报过程和相互间的评价。又领悟了一个真谛,让学生展示想法和相互评价不是纸上说说的,可以应用在实际课中。


5月26日,学校的再次试教因为班级选择程度较差的4年级,学生猜测程度不够失败了,但是其中也反思到了语言的设计很关键,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力量。


5月27日,爱山试教,这个班级学生的知识程度很高,虽然在提问方面很多语句都没针对性,但是后面学生的研讨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真正参与研讨汇报的课堂是怎样的。虽然中间提问及学生思维方向的控制力度不够,但看到学生讨论high了并且课后还不断地提问让我有些小满足。


接下去在语句不精练,提问不明切下了一番功夫,在施校和陈老师的帮助下一次次优化和提炼教案中语言,5月29日真正上课这天这方面好多了,但是的学生猜测方面似乎没有引发他们思考到正确的方向,以致后面学生思维偏差太大,后来交流汇报时出现了各种离奇的答案措手不及,很像直接揭示他们猜想的不足,但是后来怕干涉他们,所以任由他们讨论,结果放从了他们偏离主线越来越远。科学的课堂是有时间的,学习的主题也是有一定方向的,所以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还得掌控方向,把我全局。


磨课之后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过程,感受颇多。在这之前听过很多经典的好课,也写过一些关于科学长时探究的论文,突然感觉那些都是纸上谈兵,都是很形式的在考虑教学。磨的过程让我对教学的设计有了更深的感觉,也对以前听来的和看来的理论有了顿悟的感觉。


对于《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基于学生特点这句话点点醒了我,爱山的学生对于昼夜交替成因认识相对是丰富的,把他们当做白板地上是满足不了他们的了,那么可否先引导下模拟实验的方法后给学生长时探究,自己猜测自己验证自己评价,专门研究他们自己认为可能的一个解释可能会更好。而过多很细化的提示可能干扰了他们的正常思路。感谢朱老师给我这次成长的机会,也感谢给我磨课的这个团队,你们辛苦了!


                                        

TOP
59#

自主的课堂,孩子们对宇宙这块知识相当丰富!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TOP
60#

对天文这块知之甚少,作为科学老师,我得多学习了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