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广角YY研讨实录
记录员: 徐玉红
【高莹燕说课】
一、整体情况介绍
(1)用知识树来梳理单元知识,脉络清晰
(2)教学目标定位为三个大概念,?.知道植物按生存环境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了解植物的一生有生命周期,而且每种植物的寿命不同。?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3)教学过程上,导入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所以我采取直奔主题的方式,但是后来效果感觉有点生硬,后来说是要在黑板上种树,孩子们就有兴趣了。
(4)材料选择上,我选了狗尾草与水葫芦,有的老师建议换新材料。
二、对其它老师提问的解释
(1)我前面在汇宇试讲的时候用的是五种材料,但是后来因为材料太多,学生找不到载体,感觉比较空!我觉得第一单元并不是要让孩子学习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的方法,描述与汇报的能力,遇到问题要学会提出问题。
既然是梳理课,我希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水葫芦与狗尾草,孩子们只是上课时单独研究过,应该没有想过要拿出来比较,我觉得这对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实验前,我对实验单进行了讲解,提醒孩子字不会写可以写拼音。
(2)有的老师建议我在观察之前讲解观察的方法。我的想法是,可以让学生直接运用,在学生描述观察结果后,教师可以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的?”就可以了。我在试讲的时候发现对于观察方法,孩子们已经都很会说了,所以就不强调了。
三、最大的困惑
1、我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会汇报,有些信息没有汇报,我想如果我用例举汇报,会好一些。
2、最后面我试着要让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解决。如果让学生直接问,我又怕学生随便问问题,我怕处理不好。
【互动研讨】
1、最后在贴两片叶子的时候,我觉得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好像有点混起来了。
2、水葫芦与狗尾草是前面花两节课重点观察过的,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3、仅仅通过水葫芦与狗尾草的相同点,推导出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共同点,逻辑上好像有点问题。
4、关于知识树,高老师是用打印的,也有老师是直接用板书的,这也是一种创新!
5、至于最后提的问题要不要提出来,我觉得还是要贴出来。我们老师可以在平时也经常示弱,故意装不懂,把更多的展示机会留给孩子,另外要是真的遇到自己不懂的,也会显得很自然。
6、课程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知识树也蛮好的。我很好奇,她的实验单记录是怎么设计的?我觉得对于三年级的话,最好把比较细化到各个器官的比较,比如跟的比较,茎、叶等地比较。如果直接给两种植物,让孩子们自己做比较,难度太大。
7、画知识树的过程是不是,也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这样更加深刻。
【博士引领】
当时看的感觉,我也在想,梳理课是不是要用概念图的形式梳理出来!概念图在两种情况下是特别有用的:?在上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概念;?在上完以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把概念图一点一点回忆出来,莹燕的课重点不在探究活动,而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一点点回忆出来,以气泡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莹燕你上完这课之后,有怎样的感想?
【高莹燕补充】
一开始是没有材料的,是让学生通过回忆,根据课文的几块内容分支去梳理的。后来是想用这两种植物作为载体。整个过程的话,概念还是清楚地,但是让学生提问题还是有问题的。
【博士引领】
大家把教学设计贴出来,同时把常态课拍下来的做法特别好,因为有些问题是单单看教学设计发现不了的。
当时在看这节课时我的想法是,这堂课可能更多的不是学生的探究活动,而是老师能够激发学生,能够把这个章节学到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把学生把说出来的零碎的知识串起来,这样的课叫梳理课,我不知道大家对这样的梳理课是怎样理解的?
【罗海军讲述听中美老师科学课体会】
第一节是给二年级上小苏打与白醋,而我们是六年级在上,感觉李老师很使劲地,很慢地在引导,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第二节是美国老师,教的是三年级学生,好像他在与不在不是很重要。老师特别强调记录,没到一个环节就提醒学生要记录。这节课是关于桃子,介绍一个叫LUCY的学生的记录本,我感觉都是白纸在记录,但是当孩子们展示出来时,我们就感觉到不同了。第一节课的记录单都是条条框框,而第二节课是白纸,但是老师一定会跟每个小组,八个小组,交流至少半分钟,他能快速捕捉孩子们的信息,感觉我们对学生限制太多。
他说他也试教,也不是他最放得开的方式。不给学生指定任务,只给学生四个数字,每节课都有不同的事情干。学生都在关注老师让我干什么事情。老师就是用了一个气泡图,中间是桃子,周围是桃子的特点,都是小孩子说的,老师也没有修正,都是小孩子自己说要修改,老师最后也没有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感觉比较随意。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非常愿意与老师做互动,注意力非常集中。老师比较幽默,表情也比较生动。
【博士总结】
在美国的小学,90分钟的课比较少,让孩子们专注同一个内容,这么长时间比较困难。
陈斌的课,我觉得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例子,探究也设计得很好,问题在哪里呢。中国的老师与外籍教师的区别就是老师太认真,以至于抢走了孩子们的时间。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陈斌的课。
【何佳明说听课体会】
1、首先觉得思路非常清晰,我理了一下,先是让学生寻找声音的高低与什么东西有关,应该是与物体的长短有关,确定这样一种联系以后,再来寻找它们之间到底是有怎样的联系;
2、第二个做的非常好的是做了很多活动,让学生进行长时探究,从而探寻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声音的海洋,氛围很好,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另外有几个疑问
1、声音的变化包括声音的强弱的变化与高低的变化,但是这节课好像对造成声音强弱的原因没有提,我不知道陈斌是怎么想的;
2、小学课上,重要的是乐趣,最好做到玩中学,但是我觉得这节课玩的成分多,思的成分少,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联系;
3、是不是小活动太多,可以整合一下。
【陈斌说课】
1、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按教材的上法,声音的强弱是与振幅有关,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如果这节课要对两个问题都研究,一个是时间上不允许,另一方面是看这两个概念到底是适不适合四年级学生。我也看过俞老师的课,他认为振幅和频率是不太适合小学的声音教学的,他主要把精力放在声音的辨别,包括现象的观察上面。 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本节课主要是研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强弱的话,我只是在这节课的开头,简单地说了一下。关于振幅它是又需要一个探究实验的,我第一版也是放进去的,需要十五分钟时间,我觉得是不够的,这个强弱的实验就拿掉了。
2、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是铝片琴的活动,主要是想要得出声音的高低与铝片琴的长短有关;第二个是啤酒瓶的实验,我觉得书本上的杯子可能不如啤酒瓶更加贴近生活,所以我就用啤酒瓶去代替了,应该说学生玩的兴趣比较高的,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建立起声音的高低与水位高低的联系,大家可以看我的记录纸,我是通过画一画水位,让它们能够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两个现象很难在声音的高低与振动之间建立联系,所以我又设计了第三个活动大小音叉,主要是通过音叉上的数字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振动上来。说实话,这些都不是学生自己去发现物体的大小与振动的快慢的关系,而是通过资料引导的。问题是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还是不能把两者联系起来!所以结果呢造成,都是我在说,学生表达的机会太少。
2、我最大的问题,在现象与结论的联系上面。另外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老师们也可以说一说。
【互动讨论】
1、 两个活动做完以后,在黑板上得出铝片的长短,水位的高低与声音的高低有关,陈斌好像是这么说的,好像得不出什么规律,大家不要急,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音叉。我感觉你好像也没问学生可以得出怎样的规律,就直接替他们说,得不出规律。这里有点太快了。第三个实验做完后,学生也没有联系到振动,可能前面两个做完以后让学生来说说或者猜猜会更好一些。而且第三个实验做完,学生好像回答偏了,在说声音的大小了,感觉第三次实验没有记录单,学生没有做任何记录,他们又去听声音的大小去了。
怎么从现象引导得出规律呢?老师要怎么引导?
2、课本上用的是橡皮筋,但是声音实在是听不太清楚,尤其是课堂声音稍微响一点的话的,要听出声音的高低是很困难。所以有些老师用音叉的数字,包括资料的介绍来说明声音的高低跟声音的振动频率是有关系的。但是呢,音叉的大小不同,声音高低不同,音叉的振动频率不同,它只是一种现象,好像没有科学上严谨的联系。我觉得两者之间的联系好像缺点什么。
【博士引领】
特别欣慰,这些活动非常好,三个活动都没关系。第一个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高低与铝片长短是有关系的,然后再通过啤酒瓶实验强化,加深声音高低与物体长度有关系的认识。 第三个呢,通过音叉,在振动频率与声音高低之间建立联系,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安排,但是,在具体的授课过程有一定偏差。录像与设计一起看,认识更加加深,如果没有视频,陈斌的课堂设计一点问题没有,但是真正讲出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老师对于声音高低,还有声音强弱的区别强调不够,我很赞同你说的这节课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研究声音的高低,但是呢,在前面要花多一点的时间强调两者的差异。我也在网上听了俞伯军老师的课,我觉得他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他用了至少10~15分钟,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声音的强弱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因为我们有很多词汇可以描述声音的强弱,那么日常生活中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在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表达出声音的强弱,像敲桌子啊,拍手掌啊,还有声音的高低怎样来表达。如果在这个地方能够再多花五分钟,能够把这两个概念进一步强化,更加丰满一些,脑袋里有这样一个印象,比如说声音的大小,肯定不能来定义声音的高低。这样的话,不会出现最后在描述音叉的时候,有学生说声音大小。
第二个啤酒瓶活动,我觉得活动安排得非常好,但是你让学生来分享的时候,你仅仅让学生把结果拿出来,那就没有意思了,如果说只是让学生描述一下它们发现的结果的话,那你就和刚才敲铝片琴是一样的活动,所以有人建议舍弃这个活动,实际上这个活动不能舍弃掉,但是你这个上出来的结果呢,让人家感觉到可以舍弃掉,为什么?就是在分享的时候, 为什么不让学生把他整个过程中,他是怎么样做这个实验,有些怎么样的发现,有些什么样的想法,能够多描述一些出来。因为整个一个活动学生是非常有兴趣的,说明他在这个过程中是有非常多的体会的,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表达。所以建议下次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感想。这也是咱们中国和美国科学课,包括任何课的区别,就是没有让孩子们充分表达。一定要鼓励孩子说,他喜欢这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稀奇古怪的话。
两个活动非常紧凑,第三个是延伸活动,要学生加强认识,把他之前探究活动得到的发现,概念的理解,来应用到下一个活动中,所以音叉拿出来的时候,不是像老师直接说大家不知道音叉大的敲出的音高还是低.... 实际上,我觉得你出现音叉的时候,可以直接问学生,利用你前面这两个活动及发现,谁来说一说小的音叉敲出来的音是高还是低,大的音叉敲出来的音是高还是低。先让学生来说,而且还可以问学生你是怎么样想的,他就会把刚才已学的知识应用到这个交流中来了,然后你可以让学生拿着这个音叉具体实践一下是不是与刚才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敲完以后让学生观察,“你看你观察到两个音叉有什么不一样吗”,这个时候,可能他就会观察到音叉上的数字不一样,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字,然后问一问数字是什么?这样的话,师生之间的交流会让人觉得,学生还是有主动性在里面的。
【陈斌体会】
第一、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把声音的强弱与高低区分开;
第二、第三个音叉活动,可以让学生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