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助]做了生态瓶,可是每天又小鱼死去 [复制链接]

1#

[求助]做了生态瓶,可是每天又小鱼死去

上星期,和五年级学生做了生态瓶,可是每天又小鱼死去,请问各位有什么好办法吗?

[此贴子已经被不睡觉的兔于2013-9-28 21:03:3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鱼儿死去的情况学生那边确实有发生,我想跟鱼本身、水、水草都有关系吧。鱼缸不能太小,鱼不能太多了,这点要控制。金鱼的话还要喂鱼食别忘了。
TOP
3#

 可以养泥鳅一类易存活的生物。
一直努力中……
TOP
4#

我发现放在班里的生态瓶中的小鱼特别受欢迎,每天都有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时间去喂小鱼,而我们的小鱼又是来者不拒!于是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5#

呵呵!常用生态瓶我认为死鱼是正常的,尤其是养殖野生鱼种。
TOP
6#

动植物配比不合理


动物活动空间不够


每天喂食情况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7#

生态瓶中动植物的比例还是很讲究的呀
TOP
8#

有人说,养花是浇死的,养鱼是撑死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一般要控制好喂食,生态瓶严格意义上是不喂食的。另外就是要养好水,养鱼先先养水。植物也要适量,也要选好鱼,一般的金鱼太娇贵,不容易养,选择锦鲤、泥鳅等相对好些。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9#

环境改变,鱼儿不能适应,死亡是自然的
TOP
10#

1、选择易样鱼类,如鲫鱼、泥鳅。


2、选择合适的水,如清澈的河水、天然的井水。


3、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如金鱼藻、浮萍少量。


如此做,然后是有死去的存在,只是死的少一些而已。

TOP
11#

大家提了很多建议,可以改进。当然我觉得可以既然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可以和学生分析原因,进行改进,让学生体会到生存环境、食物、适应性等因素对于鱼类生存的重要性。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2#

野生的小鱼,我在捞金鱼藻的时候,带来了好多小生物,有:小鱼、小螺、水虫、还有一条很小很小的黄鳝,现在都养在生态缸里,还真能适应!金鱼藻长出很多嫩枝了,动物也没死的。
TOP
13#

自己做的生态瓶,实际上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还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收集的水生动物,大多数在捕捉过程中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我们这里有很多人晚上用电瓶触鱼拿来卖),加之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死掉也很正常。
TOP
14#

楼上的一个个都有好建议,学习了。
TOP
15#

最容易养的有螺蛳,虾,泥鳅等等,这些对水质要求不高。最难养的是金鱼对水质要求高。

TOP
16#

淤泥到底你们加了没有?

TOP
17#

有时对生态瓶不要想得太复杂,让学生看看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他们会找到不少答案的。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8#

用清水,瓶子底部放些小石子,小鱼这样可以活很久。放水草,沙子这些小鱼不如泥鳅存活时间长。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19#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了我很久,所谓生态瓶模拟的是自然环境中某一区域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的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比生态瓶中的多得多,生物种类也比生态瓶中多得多,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有一种较小的生物减少或者增多一点,对于这个生态系统来说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它们还是会保持平衡的。而生态瓶中总共也就那么几种生物和非生物,一种生物死亡了,生态瓶就失去了平衡。所以,教材里的生态瓶制作太小了。对于学生研究生态系统的意义不大,不过能增加学生学习科学动手的兴趣,也许这也是目标之一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