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简单地回顾了三年级的动物植物内容,猜测着校园可能有的动物与植物,指导大家除了记录看得见的植物和动物外,还要循着一些蛛丝马迹,想到可能在这里呆过的小动物,如,看到有动物的大便,可以想到可能是什么动物曾经在这里逗留。之后,让孩子们分小组商讨去校园的哪块区域进行实地搜索。为了避免大伙挤在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区域,各小组交流了打算观察的区域,遇有重复的就另外换一个区域。去之前,最后让大家说说出去搜索应该注意的事项,要注意安全,要爱护小动物,不随意折断植物,下楼时轻声漫步……这些孩子们都提到了。呵呵,对于自己提出的规则,他们总是愿意很好地执行的,带上作业本,我们的搜索旅程开始了。
来到楼下,孩子们各自奔向事先选定的目的地——池塘边,学校操场东墙角,食堂的大香樟树下,西墙角,操场上,长花坛边,毛豆地里,西北角,菜地里。农村的校园有着称城市校园所没有的凌乱的野趣,在毛豆地里观察的孩子发现了一只足有8厘米长的螳螂,跑过来大喊着让大家都去见识见识,一男生用毛豆梗引来放在路边供大家仔细看,不允许其他同学去碰触,待大家的眼瘾过足,又让它爬上毛豆梗放归到毛豆地里,孩子自有孩子爱护动物的细心之处,看着孩子们践行着不伤害小动物的诺言,内心涌起一股暖意。
几名小女孩喊我,把住着一只彩色刺毛的豆叶举到我眼前,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因为这东西会蛰人,小时候采毛豆的时候,经常会被蛰得疼上一阵,至今见之任心生害怕。孩子们却一点都不怕,许是没有被蛰过的缘故。从老师那里得知这小东西的厉害后,亦开始心生畏惧了。
有疑惑的孩子把我拉池塘边,指着一棵树挂有“广玉兰”牌子的树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叶子和广玉兰的叶子不一样,应该不是广玉兰吧。”走近一看,果然是呀,我还没有看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旁边的孩子说:“老师,你看下面,这两棵树长在起,一边是广玉兰,一边是另一种,所以叶子不一样。”的确如他所说,可是这分明是从一个根上长出的呀,为什么两个枝杈的树叶会不一样呢。后来与学校一名老教师说起,他过去看了看,也说是第一次发现。只能把它拍下来,传到科学论坛上去求助了。
上完这一课,我多了一些思索,也多了一份了解更多校园常见植物动物的愿望,只有了解得更多,才能有一份已知的淡定,从容应对孩子的疑问。程星翔说:“我上了这一课,觉得十分有趣,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无处不在,在树上,树叶下,地里,都住着许多许多的生物,有的生物还能与他们亲密接触,有的生物让我觉得他们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