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落实科学课教学常规促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复制链接]

1#

以落实科学课教学常规促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落实科学课教学常规促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科学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科学素养能力发展的主渠道,是教师实施教学理念的主基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基石。作者通过强化科学课堂的课前教学常规、课内教学常规和课外教学常规,增强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常规    科学课堂    教学    有效性


孩子们都喜欢科学课,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学校和家长不重视,孩子们却已经自己重视起来了:种植、饲养、设计、制作、实验,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甚至觉得科学课一周才2课时实在是太少了!当其他任课老师因事请假改上科学课时,教室里就充满了惊喜和兴奋,快乐的“耶”声此起彼伏;科学老师请假科学课改上其他课时,孩子们就毫不掩饰地发出“嘘”声表示抗议,并认真地询问老师什么时候把课还给科学老师?


作为科学老师,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幸福。但是幸福过后,更多的却是苦恼:科学课堂看似非常活跃,气氛热烈,场面精彩,师生互动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兴趣激昂,然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却达不到预设的目标!课后拉几个学生检测学习的成效,结果是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只知道皮毛,一堂课下来学生各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如何让学生既爱上科学课,又能学得扎实有效呢?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应该先把课堂的常规抓好,才能引领着孩子们在严谨、有序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健康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下面我就来谈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好课堂常规的几点体会。


一、课前常规,奠定良好的开端


每年开学初,我都会跟学生约法三章,给他们一份《科学课堂常规》,对于学生课前常规的要求是:


1.预备铃响,准备好科学课本、课堂作业本、科学笔记本、文具盒、学具袋(按老师要求而定是否需要准备,或者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并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桌角上。


2. 检查课桌(兼实验桌)是否摆放整齐有序。


3. 面朝黑板坐好,双手平放在大腿上。


课前常规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如第一条中的学具袋,学生的课前准备要做到“不多不少”,老师这节课要用什么,学生就准备什么,不多不少,就是要排除其他学具对本节课的学习造成干扰;再比如准备教科书、检查课桌摆放等常规要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能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抓住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对自己更要严格要求,我对自己提出的课前常规是:


以单元整体备课,分课时至少要提前2天备好课;


梳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准备好所需的教学器材;


预备铃响,以最快的速度站到讲台前侯课。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如果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教学资源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所以,我们要以单元进行整体备课,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的主要线索,重视学生的学力基础;而要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有诸多的因素,我觉得其中还应包含着一个教师不容忽视的地方,那就是上课前要提前2分钟候课。侯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上课前两分钟到达教室门口侯课,能使教师和学生很快进入本节课的教与学的角色,从而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内常规,夯实探究的基石


课堂教学中的调控,是老师们最头痛的,往往老师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孩子们仍然是不管不顾,忙着自己的“研究”!而缺乏老师指导的“研究”,一般成效不大,甚至毫无意义。针对这种现状,我设置了如下课内常规:


1.坐姿常规:上课时面朝黑板,需要讨论或者做实验时,听从老师的指示面对面坐好开展活动。(如下图所示) 



我们实验室里使用的凳子是小方凳,每组四个人,合用一张实验桌。使用小方凳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快速地按照老师的指示变换相应的坐姿,让学生能面对面地交流。


2.发言常规:举手征得老师的允许后才能发言,发言时要面朝大多数同学的方向,声音响亮,让每位同学听清楚发言内容。其余同学不能随意插话,眼睛要看着发言的同学。


3.交流常规:遵循“我讲你不讲,你讲我不讲”的原则,交流中要尊重对方观点、意见或建议,有不同的看法应当在对方发言完毕后再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反对的理由和根据,做到有理有据。


课堂之所以会陷入混乱或“混战”状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发言声音太轻、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随时打断别人的发言、教师随意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断等因素。发言常规中,我重点抓了三点:一是发言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科学课堂提倡畅所欲言,但绝不是毫无章法,不受课堂记录的约束而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必须要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二是对发言者和倾听者提出要求,在发言时,进行目光交流和观点碰撞的,不是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学生和一群学生。如果仅仅对着老师发言,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没有心思和耐性去倾听。反之,则让他们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尊重,讲和听会得到和谐的统一;三是交流中观点产生碰撞时,在认真倾听对方发言的同时要学会寻找证据展开辩论。培养学生运用实证的意识非常重要。


这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也有常规需要遵守:


学生在发言时,教师是最忠实的听众,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接话的技巧;


学生的观点产生碰撞时,我们不能根据教师已有的知识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干预,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持暂时的中立等。


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认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实现教师权威角色中立角色”(the neutral role)的转变。而所谓的中立角色意味着教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的观点和教材中所包含的价值不予评论;可以回答诸如词的意义等问题,但不能提供事实知识。斯腾豪斯认为,教师保持中立的价值立场不是要让教师放弃自己的立场,相反,价值中立本身意味着教师拥有一种更为重要的价值观。中立主义的价值立场的确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学习主体性的一面,对克服道德教育(对科学教育也是如此)过程中的强制灌输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的“中立立场”,只是暂时的。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的关系,但教师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引领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


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教师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启发性的真实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想的?并与之进行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明确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把学生引领到所研究的问题上来。


4.讨论常规:小组轻声讨论,不影响其他小组的活动。


这条常规十分重要,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比较差,讨论的结果往往变成大声的喧哗和争吵。讨论声犹如炸开了锅的课堂,教学效果实际上已经大打折扣。所以老师要经常提醒孩子,世界上没有哪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喊大叫地圆满完成某项科学研究的,有理不在声高,轻声讨论有利于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经过长时间的提醒,学生就会养成轻声细语讨论问题的习惯。而在不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各组学生讨论的结果更真实,更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了学生的感悟水平,促进了学生的信息交流。


经常有一些老师到我的班级借班上课,课后总是很羡慕地对我说:“黄老师,你的学生素质真好,不像我的学生,一讨论,一做实验,全乱套了”。确实,这句话令我自豪,但是自豪的背后,学生良好的课堂表现是我多年来在常规方面的严格执行和辛勤的付出换来的。


5.实验常规:按照老师的指示开始实验,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记录,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按规定写好实验报告,要重视小组合作。


实验是学生最喜欢的科学学习环节之一,但是,学生很容易将“做实验”变成“玩实验”,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往往是长时间的“实验探究”下来,学生却没有多大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学生做实验前给予必要的指导,哪怕学生十分想做实验了,教师也要耐住性子,决不让学生任意动手,要让学生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讲清楚实验要求后,才能借助口令或者音乐指示学生开始动手,让学生明白没有老师的指令,实验器材就不能随便动,实验器材是用来帮助我们学习的,而不是用来分散我们学习的注意力的。


学生实验期间,教师的常规则要做到:巡视,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恰当的帮助,并指导他们填写或记录相关的现象或数据,培养学生严谨、端正的科学态度。


6.整理常规: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整理器材,并按课前原样摆好。


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实验整理,实质上是一个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试想,学生实验完毕,满桌子乱摆乱放的器材,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也占用了老师大量的课间反思教学时间,不利于下一堂课的教学开展。


7.问好常规:上课正式铃声响,课代表喊口令:起(全体学生起立),礼(师生互相鞠躬30°左右),坐(全体学生坐下)。


8.道别常规:下课铃声响,师:下课,谢谢同学们!生:黄老师您辛苦了!师: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师生进行问好,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形式,这是一种礼仪,代表着一种学校文化,也代表着对科学课堂的尊重。课堂伊始,师生互相问声好,其集中学生注意力,融洽师生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真诚的师生呼礼,呼出的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的情感,是师生课堂合作的美妙序曲,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理念。而下课时的道别语,也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的理念,一堂课40分钟,学生学得快乐,同时也坐得十分辛苦,老师对孩子们的优良表现衷心地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老师辛勤备课、认真上课的尊敬,孩子们则在“老师您辛苦了”的致谢中体会老师工作的辛劳,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课外常规,结出严谨的果实


课外探究是科学学习一种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但是课外探究和活动比课内的教学活动更加难以组织。怎样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课外探究?我对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也制定了相应的常规:


1.研究常规:做任何一个项目的研究前,要填写项目审批表。(如下图所示)   





















课外科学研究项目审批表


项目负责人


 


  


 


我想探究什么


 


实验描述 (我将怎样找出问题的答案)。


 


我将使用的实验材料


 


2.报告常规:报告的格式必须符合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的格式。


我认为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虽然他们只不过912岁,但科学就是科学,从程序开始一点也马虎不得:科学探究,首先是要立项获得审批;其次,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要及时地记录和分析获得的数据或现象;再次,提交的报告应该符合相应的格式。甚至连学生课外活动拍摄的照片,我也有严格的限制:比如尺寸、拍摄的角度、发送到哪个邮箱、截止的日期等等,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以评奖或者不能换取“科普章”,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要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


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个常规的长期训练,学生上科学课时行为更加规范:讨论问题轻声细语,回答问题有条不紊,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在课堂中的举手投足都能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教师的教学指挥若定,学生的学习如沐春风,教与学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课堂常规管理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是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坚强基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版标准草案)》,网络


2檀传宝,《对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的几点认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分享 转发
TOP
2#

写得很好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3#

交流常规提到的问题深有感触
TOP
4#

文章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5#

科学课堂纪律真是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问题!唉!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曾经给科学课投稿,想和同行们交流,结果如石沉大海,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23 17:19:23编辑过]

TOP
7#

课堂常规有很多,哪些是所有课都要求的,哪些是科学课独有的,建议分开来论述。
TOP
8#

论文,我真的不懂,哈哈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9#

一些很好的方法可以借鉴!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10#

论文,是我学习的方面。借鉴了。
TOP
11#

收藏,喻老师的指点指明了方向哦,谁写出来就要获大奖。呵呵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2#

学习了,值得借鉴!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3#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3-9-23 15:59:00的发言:

科学课堂纪律真是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问题!唉!


一兴奋起来,分贝就上去了。

TOP
14#

科学教学常规,确实是重要,如何落实有待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