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教五六年级科学课,平时点滴汇集在此贴。
一、六《杠杆的科学》
生之“情” 教之“源”
——三教《杠杆的科学》
初教六年级,由于思考不全面,第二课《杠杆的科学》中一个杠杆尺的实验就几度让我陷入思考。。
第一节前,我理所当然的认为:把杠杆尺就当做是一根撬棍,左边挂重物,右边用力,那么当杠杆平衡时,读出左右两边钩码的个数以及距离支点的格数,就可以对各种情况下的杠杆进行分类。
第一节课: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问: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在平衡的时候读格数和钩码数, 右边再多挂一个钩码也一样把重物撬起来了,为什么这样不可以?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原来的定向思维冲垮了,的确,只要能把重物撬起来不就可以了吗!
这节课后,我开始细细的想这个问题,我的想法为什么就固定在要平衡时才能读数,就是受了初中高中接触的杠杆原理的束缚,平衡时读数是为了方便读出力矩然后引出杠杆原理的公式,然而在小学时期并没有涉及到力矩的概念。如果是在杠杆倾斜时读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保证每次实验,杠杆倾斜的程度一样,这样才能比较,而且这样也不能直接用杠杆尺上刻度来读数,否则跟初中高中的知识有了出入。显然要控制倾斜的程度一样比杠杆平衡要困难多了,所以我们选择每次都在平衡的时候读数。
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我接着上第二个班的课,在实验前对学生提了提这个问题,很庆幸没有学生再对这方面有疑惑。但是也让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怎样让这个实验更加有序的开展。我原本考虑,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充分的探究,老师就不规定左右两边怎么挂,只要你能将杠杆平衡,就把数据记录下来,实验后再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然而第二节课上下来后发现,这种形式的实验花费时间很长,下来之后,数据很乱,学生很难得出结论。
思考之后,对第三个上课的班级做了稍稍的调整:实验前先规定重物的位置和重量不变,只改变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分别记录杠杆平衡时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这样的实验方案得到数据的比较有序,也容易比较,得到结论之后,学生再改变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实验,验证是否适用于其他情况。这种形式的实验,显然探究程度比较低,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比较少。
每次改动虽然不见得都是成功的,但是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暴露新的问题,这是对我教学的挑战,也是督促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学生的前概念,他们的学习情况对新知识的反应正是作为教师应该最先考虑的,是我们教学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