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杠杆的科学》片段心得 [复制链接]

1#

《杠杆的科学》片段心得

 

在大家知道所学内容之后,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可以组成杠杆的器具,很自然的,拖把便成了大家一致的意见,举着拖把问大家,这就是杠杆吗?连问三遍之后,很多一开始点头的孩子开始动摇了。那么还要怎样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杠杆呢?因为预习过了,所以经这样一提醒,孩子们纷纷指出还应该有一个支点,这样的杠杆有什么作用呢?异口同声的说是为了省力。杠杆真的省力吗?孩子们又一齐说“是”。我们要试一试,找到教室里的凳子作为支点,请一位孩子上来撬起办公桌,我故意将支点离手拿的地方近一点,只见孩子用很大的力才慢慢将桌子撬起来,由于用的力过大,导致拖把柄也折断了,对于这个意外,教室里自觉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概是对“大力士”的褒奖。弄断的孩子显然有点不知所措,我摸着他的头说:“没关系,这个拖把为我们的科学实验做出了贡献,我们一起感谢它吧。”孩子们的掌声更热烈了。


你觉得省力吗?“不省力。”能不能不用杠杆去搬一搬桌子,孩子很轻松地将桌子搬起。全班同学亲眼见证了利用杠杆也不省力的事实。究竟在怎样的情况下,杠杆可以省力,在怎样的情况下不省力或者还有另外的情况呢?我们玩一玩材料袋中的杠杆尺就知道了。


虽然课堂上“牺牲”了一个拖把,但是它为我们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例子的同时,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奋点。


 


后来去上课的时候,特意找了那把牺牲的拖把,发现已经挂在了拖把群中,一问,才知道是那位在课上实验的孩子自己在课后悄悄修好的,找他过来说起的时候,他一本正经地说:我弄坏的,我一定要修好的。”呵呵,多好的孩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9 10:39:5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2#

生动,体验,赞一个。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3#

积木的提问比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问讲究技巧真重要!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

哈哈,这个拖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TOP
5#

提问也是一种技巧!赞一个!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科学研究会有必要的牺牲,但它是很“值得”的!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TOP
7#

感谢楼主分享心得!不错的引导,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受来理解杠杆费力的情况,抓住了教学的难点!孩子学得乐趣也很轻松。学习了!
TOP
8#

这个衔接联系实际,学习了。
TOP
9#

呵呵……


课堂引导得很好,学生很投入,赞一个。


记得下次放一把更结实的拖把或棍子在教室里。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也要注意保管好公共财物哦。

TOP
10#

这个拖把物超所值了,想起之前拿铁皮杆的扫把实验,也是凹下去弯掉了,呵呵。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11#

楼主的尝试很有意义,就地取材啊!
TOP
12#

 

今天,我要接触的是另一种简单机械——轮轴,自己先进行下水实验的时候,发现果然很有秘密性,材料袋里的材料无法做出“轮轴有什么作用”的实验,向器材室借用了一套再来实验,无奈自己手拙,居然两节课都没有做出理想的效果来,我是在轮上绕了一条线,挂上钩码,在轴上也绕了一条线,挂上钩码,结果总是不令人满意,汗。


虽然没有底,但还是为每个组准备了一套同样的实验器材,说实话,第一次上这个内容,也真有点无从下手,只能希望孩子们自学成才了。将问题留给学生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下,也许在他们的启发下,我会有新的收获呢。


于是,在下发实验材料之前,我跟大家说:“轮轴的作用这个实验,老师没有做成功,我相信你们比我强,小组内成员齐心协力,一定会探索出好方法,有信心吗?”一听这话,孩子们来劲了,立即拿起书本仔细看起来。器材员领取器材后,各组开始摸索试验。没过多久,就有小组成员惊呼起来:“老师,我们做成了。”我马上走过去,果然,他们的轮轴就如书本上的照片一样——轮上挂一个钩码,轴上挂两个钩码,而且只用了一条线。我不禁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孩子观察的敏锐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原来,轮边上有一个小洞,可以把线从这个小洞引出反方向绕在轴上。很快,另外的小组也有收获了,我一一过去,为他们的发现叫好。


如此,一个老师事先都没有把握的实验,在学生的努力探索中进行得十分顺利,这给我的启示是——当自己迷惘的时候,不要强求自己去教,先放手让孩子们玩,他们会玩出一个新世界,继而让大家所新的收获。感谢孩子们,体验着教学相长的乐趣,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老师只是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只要准备好材料,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秘密。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13#

 

 第一个班级上的时候是分组实验进行的,尽管实验前进行了讲解,但是,一旦实验器材拿到手,有些小组的同学又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如何组装。以至于最后,还是要老师演示才比较清晰地得出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方向的结论。


    所以第二个班级上的时候就直接采用演示法,不过是在讲解后让先明白的孩子上来演示,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演示的效果比各自开展实验有效得多。因为限于现在实验室的材料,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组装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实验器材。如果在课堂上演示的话,会让一部分孩子产生疲倦感,所以我事先组装好,到时直接拿出来,孩子们明显地看到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可以省去四分之三的力,实际只用了四分之一的。也不要用测力计去测,因为测力计测的时候还需要同学帮忙,况测力计本身还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且也学生看起来不清楚,所以,直接两边都用钩码,重物那边挂4个钩码,提绳那边挂一个钩码就达到平衡,这样学生一眼,就看到这个滑轮组合可以省四分之一的力。比较麻烦的实验,老师采用直接实验告知的方式可能更能达到教学效果。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