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支点的位置偷偷的在改变! [复制链接]

31#

我觉得这个内容是老师在上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教学,根据上课中的情况灵活的处理教材,最后总结出适合学生思维、适合学生理解、适合自己教学的最佳方法,这种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理清了思路,更帮助了学生轻松了学懂了杠杆的一些情况。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2#

支点位置改变很容易理解!同样我们在拔钉子的时候,如果拔不动,往往会把用力点向后移动,增加力臂长度,以求更省力等……


 


听了这节课,在杠杆尺中的理解中孩子容易混淆:


 


1.省力、费力和杠杆尺的倾斜混淆;


 


2.没达到平衡便急着省力费力的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16 8:40:01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3#

羊角锤的照片特别好用,形象!
TOP
34#

形象,好资料

TOP
35#

 这个图经典!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6#

观察下力臂,似乎用羊角锤拔钉子,拔长的钉子比拔短的钉子省力少?
TOP
37#

很有道理的分析
TOP
38#

学习了,很好!
TOP
39#

学习了,很好!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13-9-7 21:07:00的发言:

关注影动帖子,好贴,分类清晰,易于理解。感谢分享!


关于杠杆尺来判断是否省力的问题还需要一步步思维导入。第一步确定阻力点和用力点;第二步用力点挂的钩码数与阻力点挂的钩码数比较,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少了,说明用更少的力翘起更重的物体,则省力,并板书画出杠杆尺图。反之……;第三步根据图来分析省力情况的用力点到支点距离与阻力点到支点距离比较,同理分析费力时的情况。如此三步学生理解省力和费力的意思就更明了。


 


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编排,我把此单元中的第二课和第三课结合起来教学。原因:第一《杠杆中的科学》教学难度大,且量也很大,思维难度较高。第二《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课也是先找三个点,然后再来判断杠杆的省力情况。基于此我第一课时将两课中出现的常见的杠杆工具且较难寻找三个点的杠杆单独罗列寻找,并仔细分析。例如:羊角锤、镊子、开瓶器、杆子撬罐、铡刀、钓鱼竿、投石器……等等。最后10分钟做一做杠杆尺的实验,只做不分析,只要平衡即可记录数据。第二课时,先罗列杠杆尺平衡状态图,省力一类,费力一类,并板书画图。再仔细分析省力情况,深入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入到概念呈现。最后来判断前一节课寻找过三个点的那些杠杆是属于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当然包括书本第八页的十种杠杆工具。


TOP
40#

关于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得分这么清吗?我只是说如果把左边看成用力点那么右边就是阻力点,右边看成用力点那左边就是阻力点,改作业本这题时,我不管它画在哪边我都是给对的。我认为对小学生不用纠结于这个,如不平衡时,我把其中一个同学看成是在用力,而只是她没克服另一边那个阻力,那又何尝不可呢?是不是也可这么理解,不用去解释那么清?
TOP
41#

解说到位,的确该“加精”。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42#

以下是引用zhoulianfang37在2013-10-7 11:39:00的发言:
关于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得分这么清吗?我只是说如果把左边看成用力点那么右边就是阻力点,右边看成用力点那左边就是阻力点,改作业本这题时,我不管它画在哪边我都是给对的。我认为对小学生不用纠结于这个,如不平衡时,我把其中一个同学看成是在用力,而只是她没克服另一边那个阻力,那又何尝不可呢?是不是也可这么理解,不用去解释那么清?

有道理的,我在教学中也是这么处理的。天平和杆秤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变。跷跷板么好像没有规定。

TOP
43#

看得很清晰明白。也很体现科学精神。
TOP
44#

哇!细节!我怎么现在才看到!下回就会注意起来了!亲你太棒了!么么!

TOP
45#

图片真好,是上课的好资源。从你这得到启发:很多演示实验学生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没有摄像装备可以拍成照片
TOP
46#

以下是引用蓝沁在2014/8/23 15:19:00的发言:
图片真好,是上课的好资源。从你这得到启发:很多演示实验学生看不清楚的情况下,没有摄像装备可以拍成照片

只要用心去找,生活处处是科学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