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年级的第一节科学课 [复制链接]

1#

三年级的第一节科学课

   

三年级第一堂科学课,试图在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的时候,让孩子们觉得科学是充满魅力而有趣的课程。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对话就这么开始了。我说:“三年级开始我们有了科学课,大家知道什么是科学吗?”“科学就是研究东西的。”经过第一位学生的启发,孩子们依次胆怯地开始举手,“科学就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就是研究动物的。”……呵呵,孩子们的回答也都朝着科学的方向展开。其实科学的概念十分宽泛,就小学科学而言,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孩子们的回答无疑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充分肯定着大家的回答并做适当形象的补充之后,提问:“你们有没有好好地去观察过一片树叶的成长历程。”孩子们疑惑着摇头,“是啊,在没有上科学课之前,老师也没有有意识地去关注过,但是在我成为一名科学老师之后,通过有目的而细心地看,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也对生命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与敬畏。相信通过三年级的学习之后,你们一定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什么是观察?”有孩子说是“仔细地看”,有孩子说是“看的时候还要想。”“说得多好啊,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


通过一定肢体语言的启发,孩子们说出了“比,量,看,听、闻、摸、尝”等一些观察方法,这为我们接下要上的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打好了方法基础。


最后分配了科学小组,选取了临时的小组长和课代表,让大家在作业本上认真写上自己的姓名,下课的铃声就打响了。


来到农村小学上的第一节科学课,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亮的,随着老师的节拍时而笑着,时而思考着,虽然举手不是很热烈,但是相信只要经过一定的学习给予他们各种表达的机会,孩子们一定会因更多知识的获得而更加自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4 10:05:3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2#

很好的始业教育课。


 

TOP
3#

教师引导的很好啊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4#

三年级第一堂科学课,又是科学启蒙的第一课,教师的“导”很到位!
TOP
5#

引而发!趣而学!加油!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6#

科学课开学第一课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自己的上法,没有规定,但是我们科学老师的精神在这里都已经显现!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7#

 


挺充实的第一课,加点活动激发下兴趣可能更好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5 8:36:33编辑过]

TOP
8#

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了解观察的方法,不错的!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9#

 

农村的孩子对于水生植物还是比较熟悉,早几天,唐海威就带来了几棵水葫芦和一些浮萍,我们用自来水养在教室的脸盆里。一个双休日过来,发现不知为什么水葫芦都已枯死,虽然如此,我们的课还得用它来继续。教室弥漫一股水葫芦腐烂的味道,正是这样与众不同的味道给我们的科学课堂带来一点点新鲜而刺激的感觉。


由陆生植物,引到水生植物,孩子们的思路始终清晰着,水花生,荷,水葫芦,海藻,黄莲,金鱼藻,菱,孩子们说出了如许多的亲眼见过的水生植物,因为熟悉,自然对这些植物的样子也能很快地描述出来,举手的同学也比以往几节课多,回答也言之有物,内容丰富。比如水葫芦叶柄上长有气囊,气囊里有海绵状的物体,水葫芦就是靠这浮在水面上,这些都是孩子告诉孩子的。我故意在板书的时候,在“囊”字上顿住了,请教孩子该怎么写?于是在孩子们的“启发”下,我顺利地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囊”字,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相信这个比较难写的字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自己写的时候能够得心应手。三年级孩子刚开始接触科学,三年级科学教材中写的内容又比较多,所以有必要对一些难写的字在课堂上进行强调,以减少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


这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特地将板书擦了,请两名孩子板书“水葫芦”和“金鱼藻”这两个今日观察讨论的两种水生植物的名称。结果发现,两位同学中一名“芦”不会写,另一名把“藻”字写成了三点水偏旁的。虽然是科学课,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一些科学名称,对写字的教学也应该有一定的注重。


本课中,有对两种水生植物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直接让大家画,孩子们表现出畏难的情绪,于是带领大家画下连着根的三片水葫芦叶子,让孩子们自己再接着画一片叶子,由于知道了画法,孩子们乐意地添上了几片叶子,下去巡视的时候,他们都争着把自己的画作举给我看。在这样画的过程中,对于水葫芦叶子的形状,叶柄上的气囊,以及根部的样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金鱼藻的样子,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好实物,是看书本上的照片的,大家都觉得很简单,于是让三名孩子先上黑板画一画,金鱼藻的叶子一丝一丝的形状倒是都画出来了,就是一簇一簇生长的感觉没有画出来。虽然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去带大家一起画画,就是在这样一个津津有味画画的过程中,对于研究的这两种水生植物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10#

 

植物的叶


    让孩子在课前收集了落叶,上课的时候,发现真正去收集的孩子并不多,鉴于这种情况,决定在课堂上利用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去校园里再捡拾。有了课堂上的再捡拾,孩子们对植物叶子的热情被唤醒了,欢快地四散在校园有植物的地方。回到教室的时候,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放上了各种植物的叶。如此,我们的科学课堂因有了可研究的叶而变得丰富详实了。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11#

 

 第一单元结束的时候,正好遇上接下来要国庆放假,于是就提前布置三年级的孩子们留意着可能遇见的蜗牛,抓来养着,以备上课之用。没想到,布置后的第二天,还在上学的他们早上来到校园后已经三五成群地在校园的东墙边搜寻。我进入的班级的时候,他们都把自己抓到的蜗牛举到我的面前,有的养在可乐瓶子里,散放着一些草叶;有的做了一个方形垃圾袋作为蜗牛的家,还从校园里采来了几片野生大白菜的叶子作为蜗牛的食物;有的索性将蜗牛放在大大的广玉兰树掉落的叶子上……


“老师,我看到蜗牛有四个触角。”一孩子拿着装了好几只蜗牛的矿水瓶子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跟老师汇报。


“老师,蜗牛的眼睛在哪里呢?”一孩子把蜗牛放在自己的手指上,左右查看着。


“老师,你用手指去碰一下它的触角看看,会缩到里面去的。”一孩子边示范边说。


“老师,那条棕色的线是不是蜗牛的嘴巴啊?”


“老师,我的蜗牛把我的纸都吃掉了好多,我知道纸是用树叶做的,所以蜗牛把它吃掉了。”


……


    感受着孩子们的欢欣,我拿来手机,将他们的热情劲一一拍摄下来,并嘱咐他们接下来的日子要好好照顾这些小生命,注意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到上课的时候比比谁大蜗牛长得最健壮,谁的观察最仔细。课代表力祥同学立即拿出一本笔记本,在上面开始记下了第一篇蜗牛的观察记录,孩子们显得信心十足的样子真让我这名科学老师深受感染。


观察一直延续着,正式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已经与蜗牛相处了好一段时间,孩子们亲身体验了自然就话多了。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大概什么时间睡觉,睡觉的时候会有怎样的举动,蜗牛吃东西的样子,蜗牛大便的形状,蜗牛爬动之后留下的痕迹,蜗牛爬动的速度,蜗牛之间的友谊,蜗牛死后留下的气味……在互相交流中,我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孩子对小蜗牛的亲近与喜爱。课就在大家的发言与争辩中进行着,感受着他们各自对自己的小蜗牛的习性的解说,这样的体验于我也是一种学习。孩子们对蜗牛实际观察的兴趣远比我大得多,亲眼见的得到的知识比电脑上查而得到的知识更深远。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