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快乐木偶的科学足迹 [复制链接]

61#

10月11日:6年级《找拱形》


画个拱形,问他们这是什么形状,再问当它收到向下的压力时会怎样,怎样可以保持它的形状不变。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拱形的应用。出示乒乓球,让他们回忆一下,半个的乒乓球皮薄厚,软硬如何,预测如果在上面书本,可以放多少?当他们看到3个半个的兵乓球能承受那么多的书时,他们很好奇为什么可以承受那么重的书。这时引出圆顶形和球形的特点。再让他们观察一下塑料瓶作为巩固。再找找生物体中的拱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2 13:48:47编辑过]

TOP
62#

10月12日:6年级《做框架》


出示框架,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结构,他们会说是框架结构,


出示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比较有什么不同他们,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定,


问他们怎么加固易变形的长方形框架,他们的答案都是加一根斜杆。


加的斜杆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斜杆呢?


拿出学具袋中的材料做做正方体框架,怎样才能使它不变形,数数有几个三角形。


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框架结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5 8:48:08编辑过]

TOP
63#

10月14日:6年级《建高塔》


出示3幅铁塔图片,让他们找找这些铁塔中有什么我们曾经学到过的知识。猜想铁塔不容易倒的特点。


验证猜想,怎样放塑料瓶不容易倒。


应用: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确定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

TOP
64#

10月15日:5年级《光的反射》


指着教室外面的阳光,请同学思考怎么把它引到教室里来.学生都很聪明,马上就想到了镜子.


借此说明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再动手做做课本上的小实验,并把它纪录下来.


再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不完全的再进行补充.


最后做壹个潜望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0 10:34:30编辑过]

TOP
65#

互相监督!
TOP
66#

10月16日:6年级<<桥的形状和结构>>


出示宝带桥,高架桥,南京长江大桥,钢索桥的图片,让学生回忆在这些桥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结构,总结桥按结构分有,拱桥,条形的,框架的,钢索桥等.


出示课本中的各种拱桥图片,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讨论为什么有的桥面在拱上方,有的在拱下方,这样各有什么好处.对比课本中的两个拱,你觉得哪个比较省力,为什么.


介绍一下索桥的历史,引出江阴大桥,介绍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解释为什么桥塔要修得那么高.


总结桥按材料分有,石桥,水泥桥,木桥等.


回忆生活中你所见过的桥说说它的形状,结构,材料和历史.


10月17日<<用纸做一座桥>>


课前回忆桥的形状和结构.讨论纸有什么特性,怎样提高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提出桥的要求.画好设计图来领报纸,动手做做你的设计.


课后反思:两班学生在课堂之内没有一位学生做好符合要求的纸桥,有较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设计应用到实际上来.


 10月21日:习题讲解


10月23日考试,顺便检查作业.


10月24日:试卷讲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5 15:23:34编辑过]

TOP
67#

6年级能量单元


10月28日<<电和磁>>


1.出示指南针,让学生回忆磁铁的性质.


  出示电池,导线,电灯,开关,让他们回忆怎样可以使小灯泡发亮.


  读课本第一段,引出课题.


2.做1个小奥斯特,看看到底能发现什么现象? 电流能产生磁


   怎样使现象更明显?  短路及注意事项


   还可以怎么做?  把导线绕成线圈,怎么放偏转最大?


3.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检验废电池是否有电吗?


 


 


 


10月30日<<电磁铁>>


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猜想把线圈饶在铁钉,铁钉是否会被磁化?


2.制作电磁铁,检验猜想.


   说明电磁铁的定义,发现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3.猜想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怎么检验.


   动手试一试,讨论电磁铁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4.比较磁铁与电磁铁的异同点,画维恩图


 


 


10月31日<<电磁铁的磁力(一)>>


1.观看关于电磁起重机工作的视频,讨论电磁铁的特性.


(PS:这时有位学生说,这个起重机能不能把人吊起来,我让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大部分都认为能把人吊起来,理由是人比那些铁轻多了,我再让学生根据电磁铁的性质分析了一下,他们意识到人不是铁,不会被电磁铁吸引.)


2.讨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是根据电磁铁的磁性是通电线圈产生的来讨论的,主要是从线圈,铁芯,电流三方面来进行猜想.


3.写实验计划,在这里学生对于圈数的设定都比较小.


4.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1月4日<<电磁铁的磁力(二)>>


1.实验计划


2.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总结磁力大小影响因素


4.做一个强力电磁铁


 


11月6日《神奇的小电动机》


1.出示电动机,拆分各个部分,了解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2.了解电动机电流方向


3.揭秘为什么小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动能


4.小电动机转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转动方向的影响因素


5.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1月7日《电能和能量》


1.寻找教室里的用电器,说说它们的作用引出电能


2.展示能量的其他形式重点讲解化学能


3.完成家用电器的调查表格,理解用电器是电能转化器


4.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重点讲解课本最后一幅图的能量转化


 


 


 


 11月11日《电能从哪里来》


1.看看教室里的用电器,引出课题电能从哪里来。


2.讨论电能来自于哪里(大部分都会说出电池,发电厂。可是有个别学生说出了电线,对于电线这个问题,我是拿出一根电线问他,你觉得这根电线有电吗,他摇摇头,但反驳我说接上电池就有电了,我再拿出一个小灯泡,说电池能让小灯泡发光,但电线不能,电线的作用类似于自来水管具有传输电能的作用。他点点头,好像是明白了。)


3.讨论各种电池,各种发电厂的能量转化


4.出示手摇发电机,先是慢慢摇,小灯泡不亮,问其原因,他们的回答是电压不够大,并要求我摇的快点,电灯就会亮了。虽然他们自己有过预测,但真正看到小灯泡发光还是很兴奋。请他们说出手摇发电机的能量转化,引导他们回忆小电动机。出示小电动机,复习各部分名称,思考能不能用小电动机来发电,怎么发电。怎么检验发出了电。


5.观看发电厂的原理图


6.总结本课内容。


 


 


11月13日《能量与太阳》


1.火力发电厂是用什么作为燃料?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2.出示煤带给我们的信息,讨论煤是怎么形成的?


3.类比天然气,石油的形成。总结它们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11月18日,作业讲解,复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8 11:04:48编辑过]

TOP
68#

五年级《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0月31日《地球表面的地形》


1.出示课题,你知道哪些地形,是什么样的,在哪见过。利用百度图片搜索,让他们更深的认识相应地形的特点。用简图画出相应地形


2.观察地形图,先观察世界地形图,再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得到的信息。


 


 


11月1日《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阅读课本的三个故事,概括这三个故事,用什么导致了什么后果来描述。认识火山和地震造成的后果。补充说明他它们还会造成这怎样的后果。


2.说明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分析地球的内部结构,思考它们分别发生在哪部分。


3.通过视频解说板块学说,了解板块平移,碰撞,分裂导致了不同的地形,认识到地形变化有的是缓慢的,有的是猛烈的。


 


11月5日《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出示山脚岩石和鹅卵石的图片,猜测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学生的回答都是“是”。引出怎么改变模样,在什么情况下改变模样?


2.根据学生回答顺序,分别做出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学生的回答基本是水,气温,植物,其余的用视频补充。实验现象都不是非常明显,让学生理解这是长期缓慢的过程)


3.总结风化的定义,并用图表示它是怎么产生作用的。


4.欣赏岩石图片,猜测它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响才变成这样的。


5.思考岩石不断分化会变成什么?


 


 


11月7日《土壤中有什么》


 1.出示湿土壤,引出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2.用肉眼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水分,动植物残体,细小颗粒)


3.用放大镜观察干土,你发现了什么,对照课本阴影部分,把颗粒分门别类。


4.把土壤倒入水中会怎样,搅拌一下呢?放置一段时间后呢?


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空气,静置分层,大颗粒先沉下来在底部,小颗粒最后沉在顶部。分出分层的颗粒名称。视频补充盐分和腐殖质。总结土壤中有什么。


5.土壤中还有生命,它们与土壤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说土壤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呢?


 


 


11月8日《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展示被雨水侵蚀过后的土地,雨水会土地造成侵蚀吗?什么叫侵蚀?


(对于侵蚀的理解,他们主要认为是腐蚀)


2.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再说说什么叫侵蚀,出示课本侵蚀的定义


3.根据刚才的实验,猜测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因素,怎么影响的。


 


 


11月12日《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回顾实验计划


2.思考实验器材,实验准备


3.观看实验视频,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4.归纳怎样的土地最容易被侵蚀,以及防治措施。


 


11月19日《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出示河流两岸被侵蚀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先根据前面的沉积实验进行猜测,再放实验视频验证猜测,再说明原因,举例


3.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1月21日《减少对土地的侵蚀》以及习题讲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7 8:18:26编辑过]

TOP
69#

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


10月29日试卷讲解及《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的教室,你用什么是什么材料做的来造句吗?比如桌子是木头和金属做的。把你的发现记入作业本的表格上来。


记完之后统计一下,那种材料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表格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同种材料可以做不同的东西,一种物体可能是多种材料构成的)


2.在观察了这么多的东西过后,你能说说什么材料有什么特性了吗?


 


 


 


10月30日《哪种材料硬》


1.从学具袋中找出木条,卡纸,金属条和塑料条,想想怎么比较它们谁比较硬。


2.大部分学生能马上想到相互刻画的方法,知道硬度大的东西在硬度小的东西上能留下划痕。


3.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4.认识金属(有光泽,坚硬,能导电,延展性,导热性)


5.易拉罐的故事,提高环保意识。


 


 


11月5日《比较韧性》


1.韧性:物体具有弯曲而不折断的性质。


2.比较韧性的办法,看课本讲解,强调相同条件,自己动手实验并记录,得出结论。


3.认识塑料。寻找教室里的塑料制品,想想它们利用了塑料的哪些性质。


4.塑料的循环使用,主要通过视频的方法认识塑料的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11月6日《它们吸水吗》


1.出示课题,猜测木头,纸,金属,塑料它们的吸水能力怎样


2.思考怎么检验,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3.观察纸,发现纸的特性


4.视频古代人是怎么造纸的。


5.我们来造一张纸,比较它与原来有什么不同,猜测原因。


6.纸的回收利用


 


 


11月12日《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回顾纸的知识吗,引出一张纸在水中的沉浮。


2.制定实验要求及判定标准。


3.进行实验,记录现象


4.认识木头的性质及用途。


5.提高环保意识。


 


 


11月13日《砖瓦和陶器,瓷器》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他们的用途是什么。


2.怎么研究他们的性质,记录现象。


3.黏土的变化。


 


 


11月19日《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回忆复习我们学过的材料的特性,完成课本表格


2.阅读课本,对材料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3.提升环保意识。


4.习题讲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9 15:10:37编辑过]

TOP
70#

11月25日《校园生物大搜索》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植物,课本上的图片学生大部分都能认识,有些存在误认,例如苔藓认成水花生,杜鹃认成桃花,白杨认成杉树,鼠妇他们知道它的俗名西瓜虫,蚜虫基本没有人认识。


2.讲解调查注意事项,开始调查。


对于植物的观察,大家都表现不错。但是对于动物的观察就有些难度,其中有一位学生他一人就找了不下10种动物,最后是他把他的数据分享给其他学生的。


 


 


11月27日《校园生物分布图》


1.制作分布图


2.我国稀有动植物分布


 


 


11月28日《多种多样的植物》


1.欣赏课本图片,给他们进行分类


2.归纳几种分类方法。指出易错点,比如无花果是开花植物,蘑菇不是植物,苔藓蕨类藻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


 


12月2日《种类繁多的动物》


1.欣赏图片并分类,说出根据什么动物可分为哪几类


2.归纳鸟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等的特点及常见例子。


3.继续分类巩固


 


12月4日《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为什么我们能轻易分辨出咱们班的每个人?


2.观察我们的不同,并画下来。


3.班级相貌普查:同桌相互观察对方的特征。


4.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对相貌进行组合,发现是不同的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体。


 


12月5日《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比较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根;比较仙人掌松树和香蕉树叶;比较苍耳莲子和蒲公英的种子,分别说说他们适应环境的特点


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寻找金鱼鸽子适应环境的特点,看看猫爪,鸟爪和鸭脚分别与什么环境相适应。


3.总结动植物总是适应环境。


 


7.12月9日《谁选择了它们》


1.恐龙早就灭亡了,可是同一时代的螳螂却仍然生活在地球上,到底是谁选择了它们呢?


2.青蛙的去与留


3.大自然选择了他们:观察灰狐,红狐,北极狐的特征,思考它们的生活环境。


4.选择改变着生物。


 


 


12月11日《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人与动物的关系


2.人与植物的关系


3.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4.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保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3 13:17:12编辑过]

TOP
71#

11月26日《我们的小缆车》


1.打开书本,看看上面是4幅图,说说它们的动力是什么?


2.讨论制作小缆车


3.讲解重力


4.开始实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归纳总结,通过回答课本上的每个问题


 


 


11月28日《用橡皮筋作动力》


1.出示橡皮筋,问他们这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判断。学生能马上想到弹力,顺势先讲弹力。


2.讲解弹力的定义及特点。


3.用橡皮筋做动力,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怎么测量。


4.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1月29日《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1.播放长征火箭发射视频,引出课题


2.思考可以怎么利用气球来驱动小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猜测小车运动方向,得出反冲力的特点。说明什么叫反冲力。说说生活中的反冲力现象。


4.归纳总结这3节课都是怎么使小车运动的,怎样可以使它运动更快,怎样可以使它停下来。


 


12月3日《测量力的大小》


1.生活中买东西经常需要称量,我们在做小缆车的时候说要一定的力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那么力可以测量吗?


2.出示弹簧秤,说明各部分名称及原理,力的单位。


3.讲明测量方法,自己领取弹簧秤测量,测量完成同桌一人指另一人回答名称。


 


 


12月5日《运动与摩擦力》


1.把手放在桌面向前拖动,你会有什么感觉,(有一种力阻碍我们向前运动)在向左向右运动试试,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把手离开桌面运动,有什么感觉呢?(摩擦力几乎没有了,说明摩擦力是在2个物体接触面上发生的。)


2.测量摩擦力(注意事项:弹簧秤水平方向调零,匀速拉动物体,读数时平视)


3.影响因素:先说2个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思考摩擦力大小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12月6日《滑动与滚动》


1.出示滑梯和自行车,说明物体运间动方式有滑动和滚动。


2.古代人们建造金字塔,现代的汽车,为什么采用滚动的方式?引出实验


3.写出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大。)


4.生活中的应用-滚珠轴承


 


 


12月10日《运动与设计》


1.摩擦力定义的回顾


2.摩擦力的利与害


3.增大有利摩擦,减少有害摩擦


4.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2月12日《设计制作小赛车》


1.说明设计程序


2.说明制作任务


3.进行设计猜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3 13:22:01编辑过]

TOP
72#

三年级水和空气单元


12月3日《水》


1.出示水,引出题目


2.讨论水的特点


3.分辨黑袋子里的物品,归纳固体,液体,气体的异同点。


 


12月4日《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出示水和食用油,引出课题。


2.先根据生活回忆做出比较,再进行观察实验,记录。


3.总结液体的特点。


 


12月10日《谁流得更快一些》


1.出示3种液体(水,食用油,洗洁精),判断这是什么,说出理由


2.猜测谁流得快


3.设计实验,怎样保证实验公平


4.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5.比较固体液体的异同点


 


12月11日《比较水的多少》


1.出示3个装不同水的不同瓶子猜测哪杯水多。


2.证实猜测:先讨论方法,再进行实验,进行比较


3.认识量筒,再次测量。


 


12月17日《我们周围的空气》


1.说说你对空气的认识


2.验证空气的存在


3.比较空气和水


 


12月18日《空气占据空间吗》


1.出示1杯水,回忆水的特点


2.想想乌鸦怎么喝到水的,说明了什么(石头占据空间),引出课题


3.出示实验器材,想想怎么利用吹气的方法让水流出来


4.拿出杯子倒扣实验器材,猜测说明,演示,解释说明


5.出示针筒,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特点,及应用


6.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3 13:37:17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