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组 38号 张银华 上虞市闰土小学
1、年度发展规划
自 我 分 析 |
长处:年轻,精力充沛,有上进心,对科学的研究有兴趣和爱好。 不足:教科学课时间不长,上课是引导学生讲的比较多;理论知识学习不够,还稚嫩的很
|
发 展 策 略 | 多查找资料,充实自己对科学教学的理解 平时以范彬校长为学习对象,主动请教多听课,积极学习勤动笔
|
年 初 目 标
| 一篇教学设计或自己的课堂实录、反思 一节公开课 两篇论文 教学组织方面和教学设计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
年中自查与调整 | 年初的目标正在实施当中,但还没有一项全部实现。这学期通过努力看了这方面的相关书籍,又成为的范彬校长的徒弟(市级)。在课堂教学方面比一开始进步不少。其他方面仍然按照年初既定目标继续努力。 |
2、网络研修一年来的收获
参加市里的小学科学网络研修班以前我没有接触过科学这门课程,真的可以说是门外汉,以前教过一年的五年级常识,现在想起来那时还真的把他当做是一们小课敷衍过去了。
我内心最大的感受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点。
网络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工作开始的几年,下班了大多时间接触电脑、网络,但是那时与现在又不一样,那时关心的大多是玩游戏、看电影,或者是与同事、同学聊聊天,最多是看新闻,要算是最有意义的了。现在不同了,自从参加了网络研修班,一个月一次的QQ群活动,不仅使一个门外汉了解了科学,走近了科学,还爱上了科学,不断的聆听,学习大师们的经验心得,真是获益颇多。现在每天打开电脑上上网络研修班之家——虞舜小学科学研修班的博客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了,网络研修班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自己的博客也建起来,这无形的压力反而成了我不断促使自己反思和充实的一个动力和机会。学校以前也有任务要求写一些教育教学笔记,在平时除了备课改作业往往懒得动笔在去写笔记。现在不同了,不管再忙,开电脑早就成了习惯,一年来去胡乱在自己博客那里发点东西的习惯也慢慢养成了。我要感谢网络给我学习的机会,有机会从那些专家能手那里学一手。今后我还要给自己更多的压力,因为我发现那些成绩不我好,付出比我多的老师太多了,我是一个受益者,但是我更是一个需要再提高点的新手。
团队的学习使我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不少。虽然是网络研修班,一个无形的平台能给我随时得到帮助,更使我融入像朱老师、范校长那样的团队,而且是就在我身边的团队,购书买书,看书交流,看了《科学究竟是什么》《小学科学专题案例研究》这样的书给我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可以说这是我看书学习最多的一段时间了。
我要感谢网络研修,感谢那些应该感谢的人……我要把我内心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有机会我还要参加以后网络研修班,感觉自己应该得到更多的提高,因为我还是一个小虾米。这样的语言是平白的,但是这是真实的。
3、论文之一:
小学科学课课前准备的一点实践和认识
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完全改变了以前自然、常识的教学状况。小学科学课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否则课堂就成为“无米之炊”。而在平时实际教学中,上下课铃声却成了学生科学课学习的起点和终点。其实,小学生探究活动往往不只是在课上完成,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准备实验材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也是一种无形的学习。
科学课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课题,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二是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三是进行观察、调查,获取数据、现象等。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两个指导思想:
1、材料能让学生准备的教师决不准备。
科学课上缺少材料,就不能动手实践,或影响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在平时教学中由教师统一准备材料,量太大,内容又筐得过死。教师有时为了省事,也就演示一下实验完事,或干脆将做实验变为讲实验,如遇到公开课,材料基本是由教师包揽。其实,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与材料准备,不仅减少教师很多事,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更利于发挥学生实验主体性,有时还能使实验设计更完善,取得“一举多得”的好效果。如教学《点亮我的小灯泡》,课前要求学生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并要求学生自行研究有几种方法使小灯泡发亮?学生通过课前准备,会产生一些感性认识、体验、感悟,再回到课堂上来研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又提升了认识。
2、问题能让学生自行研究的教师决不讲述。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教学,就是要在师生互动中动态生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课前准备中形成的感知进行指导,去伪存真,深化认识。如教学《食物》,在第一课时我和学生先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课后由学生分组自行研究。在第二课时以后,课上都是先由学生做小老师,根据课前准备自行汇报研究成果,然后针对同一研究问题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加深,采取多向“链接”的形式充实教学内容。这样,通过师生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学生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有关信息,使课的内容更加丰富,体现了科学课的实际价值。同时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为学生内在知识,把理论知识转换成技能、技巧。
三个注意点:
1、尊重差异性。
学生在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所以在课前准备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注重个性化、多层次。如围绕课题自行搜集资料,有的学生家中没有电脑或没有相关书籍而无法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再如有的学生家中很难找到实验所需的器材(准备电磁铁材料,有的学生家里没有废电线),这时,则需要教师补充准备或由学生分工合作进行。这样,能始终保证学生参与课前准备的兴趣。
2、讲究实效性。
围绕课题搜集资料,学生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适用性不强。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整理资料,上课有效地汇报材料、展示材料。如教学《电和我们的生活》,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电的知识、资料:人体安全电压是多少?你了解富兰克林的雷电实验吗?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教师强调要对资料进行适当的整理:如划出资料中的要点、摘录有关要点、并熟记于心,说明信息来源等,上课前教师再作一些了解、指导,这样上课时交流、汇报效果就比较好,有的学生还通过视频来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当然,学生有效地整理、汇报资料要经过一个由扶到放逐步进行的过程。
3、注重创新性。
进行实验准备不能拘泥于教材,做到能说明问题就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科学教学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教材所列举的认识对象或选用的材料,是当地所少见的或家庭中所没有的,学生可以自行选用较为普遍的而又更能符合编写意图的科学事物或实验材料,做到能说明问题就行,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失去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又能使得教学内容更富有挑战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观察音叉的振动时往往很多学校没有音叉或者不可能为每一小组准备一个,这时可以稍微作一些改动,让每组学生准备一个碗和一根筷子,有条件话教师准备一个一个音叉做一下演示实验。
其实,学生的任何一项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都是建立在学生或多或少、或广博或浅显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只是这种准备往往是“无意识”的。教师要使学生的这种“无意识”的、比较盲目的课前准备活动,向“有意识”的、主动的课前准备过渡,从根本上提高课前准备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切实地提高学生课前准备的质量,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读后感
《科学究竟是什么》读后感
网络研修班给我读书的压力,我自认为也是一种动力。结识这本书并能在我们市的网络研修班展开进一步研讨就是缘于此。
“2002年启动的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为近年来我们共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这场变革在我国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深刻的反响。对科学课程新的培养目标——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科学教育基本方式——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极大地开拓了我国科学教师的视野。并正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行为和模式。”这是郁波老师在2003年秋为张红霞老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作的序中所说的状况。
作为我国第一本用于教师对科学性质方面认识的培训用书,张红霞教授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则为我们逐步揭开科学教育神秘面纱指引了方向。从全书的章节安排看,既有历史逻辑顺序,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文中既有基本概念的阐释,又有基本方法的指导。既说明了“为什么”,又告诉我们读者应“怎么样”。
从本书的题目看,作者试图通过与科学教育有关的多个方面的阐释来揭示科学的本来面目。但是对本书通读下来,我只是在作者的带领下逐步认识到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教育需要亲历探究。实际上,作者也无意在“科学”的名词上纠缠不清。她只是想通过对科学史的回顾,对科学相关外延概念的描述使教师们对科学教学有个清晰的认识。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念“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使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通常我们把能体现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细化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和“表达与交流”等若干个项目。在本书中作者着重选择了一些进行详尽地说明和指导。
探究首先从问题开始,问题有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之分,有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之分。而这些在我看到这本书之前是根本没有的概念,实际上课时也遇到了很多让我困惑的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不着边际,有的根本不值一提。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让我很伤脑筋。现在我知道了,有的问题是需要避免的,有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老师的“编辑”。一堂课往往是由问题开启,也往往是由一个问题结尾。问题对一节课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虽然看了张老师的指导,可是真的面对学生问题的时候,还是不太自信啊!
在书的第三章特地提到了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我也觉得假说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假说对后面的实验研究验证有着明确的指引作用。而一个科学素养高的人提出的假说也一定具有更加合理可行的成分。假说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没有根据的推断只能是“胡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曾听到一些课上,有老师觉得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含假说这个环节,于是在他的课上假说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其实这大可不必。假说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确定它的位置。在很多时候干脆就没有假说的必要,因为事实就很明显地摆在眼前,由不得去怀疑,用不着去验证。所以还是“不要为假说而假说”!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作者给我们提出的注意点也是有意义,再次摘录以铭己:
1、假说要有一定的根据。这里强调的根据是指假说要建立在孩子们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亲自动手的活动是提供经验的最好手段,也可以弥补不同个体之间体验上的差异,从而共同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如果孩子们缺乏经验,就变成胡猜乱想,这恰恰违反了科学的严谨求实的精神。
2、注意假说教学的循序渐进
3、注意对研究设计和结果的反思
4、不要为假说而假说
对于培养全面的科学素养而言,创造性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的同时,要强调假说的经验根据或理论根据。教师要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假说,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要建设性地提出修正建议,既不能妄加赞扬,也不能轻视或嘲笑。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躯体……概括、学说、假说和理论是科学的灵魂。在科学探究中,观察是最常用得一个术语。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借助于仪器得观察”。对它的重要性,没有必要赘述。三四年级的科学课上着重训练的就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让我们去课堂上践行它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9 22:45:0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