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课”作品:《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朱明伟) [复制链接]

1#

“微课”作品:《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朱明伟)

 

作者: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小学  朱明伟


简介:《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多媒体视频感受火山爆发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对地形地貌造成巨大的改变等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课例着重呈现教师创设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走进地球课堂,去探知未知的地球世界。


 


1)视频网址:http://www.u-class.com.cn/gzbzrmat/matchzone/matProduct.do?action=portalViewOndemandInfo&proId=8982


2)其他资料:微教学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教学反思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微课教案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小学   朱明伟


一、教材分析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具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特别是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学生对地震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本课教学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识基础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过程与方法: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三、【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四、【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五、【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板块平移学具等。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表面的地形,下面我们一齐来欣赏一些地形的图片。(播放地形的图片),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那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地形的变化呢?(板书:引起地形的变化)


(意图:通过复习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设计地形地貌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为下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做了一个铺垫。)。。。。。。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2、师谈话:大家都认为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板块造成一定的影响,那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个演示实验,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得运动。观看模拟实验录像


3、师提问:观察两个板块由于内部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4、生回答(分离)


师提问:板块分离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呢?生答:(板块分离会形成海洋)


5、师谈话:前面的实验说明板块分离会形成海洋。那如果板块碰撞呢?(出示实验要求并讲解),请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做做!并完成实验报告《一》)。(讲解实验报告《一》)


6、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展示实验报告。模拟大陆板块的撞击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大陆板块的撞击会形成什么地形?(预设:互相靠近后:连接处会隆起来。高高的。大陆上特别高的地方我们会称它为山或者山脉。这些山脉有什么特点?山脉是排列在两个板块边缘。越用力拥挤,山越高。)


意图:学生看完模拟实验对板块运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球内部运动引起板块碰撞而引发地球表面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7、师提问:说说板块碰撞会使地形有什么变化?拉伸呢?请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动手做做!并完成实验报告《二》)。(讲解实验报告《二》)


8、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展示实验报告。模拟大陆板块的平移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大陆板块的平移会形成什么地形?(中间先慢慢变薄,拉开后原本陆地上相连的河流、山脉都塌了。。。。。。河流消失,平原也变了。)


三、效果检测,引领提升


课堂小测:


一、选择题(把合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        )。


 A、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B、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2、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内。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3、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一次的火山喷发 B、一次大地震  C、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二、判  断:(对的打√,错的打×)


1、地球的地壳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2、火山和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   


3、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   


4、地震会产生湖泊。(  


5、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不会带来好处。(    


6、地球表面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的作用下也会产生变化。(    


三、填空题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2、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       ,压力越      


3、地球表面在                     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也会缓慢地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深化)


四、归纳总结,深化认知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形地貌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地球内部的运动


(设计意图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火山与地震会使地形发生改变,而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这就总结了地球内部运动会使地形发生了变化,在板书中很好的体现了,并且突出了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内容时更直观形象。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微反思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小学   朱明伟


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火山和地震,进而引发地形地貌的改变。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以此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虽然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内部的情景还是较为陌生的,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给学生播放了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视频,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进而逐步贴近生活,最后让学生结合汶川地震的实情和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感受以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此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过多地以教师讲述为主。课件本身只该是教师的一个辅助工具,但现在它却成了完全的主导者,有点本末倒置。让学生做模拟实验时,老师的示范不够,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微点评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小学   朱明伟


    在本微课教学中,老师始终相信学生能读懂教材,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现并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对地球问题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我们老师应做一个可亲的同伴、可靠的引导者和可信的激励者,给学生以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这样,既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并在一种彼此信任、彼此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微课件: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朱明伟).rar (, 下载次数:81)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以下是引用二剪梅在2013-8-5 11:22:00的发言: 

1)视频网址:http://www.u-class.com.cn/gzbzrmat/matchzone/matProduct.do?action=portalViewOndemandInfo&proId=8982


2)其他资料:微教学设计、微课件、微练习、微教学反思


优课网能打开,不过视频挺卡,一直在缓冲。

TOP
7#

好资料,好好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