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引发的思考
前所中心小学 金林敏
上周五午休的时候,突然接到临时通知,让我下午第一节课去三(1)班上一节科学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作为学校教研组临时抽查的观摩课。由于之前类似的观摩课被抽测也时有发生,再加上时间的仓促,我就大略地翻看了一下教材,也没有细细地研读教学参考书,就开始准备起几类简单的实验材料。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我还窃窃自喜自己去年刚教过一届五年级的《浮力》单元,这样很多知识点就可以通用了。
带着这份小窃喜,踏着上课的铃声我进入了实验教室。开始上课后,我向同学们介绍了今天带来的水缸,并让他们想想今天我们可能做什么实验。在得到孩子们关于沉浮实验的回答后,我一次出示了金属块、木块、塑料等材料,引导学生们对这些材料的沉浮展开预测与探究。
在一系列的预测和探究知州,学生们基本能以小组形式完成对上述材料沉浮的探究。当课堂进行到这里,我就在想何不把这块简单的知识再深入,让学生认识得更透彻,这样到五年级的时候学起来岂不是更容易?于是,我又展开了以下的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金属在水中是沉的而木块却能浮起来吗?
生:因为材料不同。
师:你们有没有想过材料是如何影响沉浮的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结果全班原本积极举起的小手瞬间都放下了。)
我还不死心,又换了个提问方式:“你们看这两块相同大小的金属块和木块,谁比较重啊?”
一位学生怯怯地说:“金属重。”
师:对了,因为相同体积下,重的物体容易沉。
正当我沾沾自喜地把这个原本应出现在五年级的知识头口而出之后,我发现讲台下面的孩子们出现了一脸迷茫的神情,甚至有几个学生还很认真地窃窃私语:“为什们会这样呢?听不明白啊……”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小男孩怯怯地举手提问:“老师,重的物体容易沉,那为什么电视上古代的龙舟用木头做的,很重却没有沉啊?”
我一下情急,脱口而出:“因为龙舟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大所以会浮起来!”可想而知,这下孩子们彻底迷糊了。直到这一刻,我也开始后悔自己怎么能将这么深奥的内容提前传授给三年级的学生。可想而知,我只能在一片囫囵吞枣,含糊其辞中匆匆完成这节糟糕的课……
在这节课之后,我重新回顾教材,终于找到自己把课上失败的原因——没有统筹把握教材的意图,揠苗助长造成了学生的半知不解。通过这次揠苗助长的失败课例,我意识到了把握课与课之间的结构联系对教学的重要性。
重新翻看三到六年级的科学教材,我发现在八册教材之间关于浮力的知识一共涉及到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中《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和五年级下册《沉和浮》的整个单元。通过细细比较教材的内容安排,揣摩教材的意图,我发现三年级中沉浮知识是作为常见材料的某一特性的学习将学生带入到验证材料物理性质的活动中去。在该部分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用什么词语定性地描述材料,是对材料特殊性质认识的一种补充。《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只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或由材料制成的物体,其他有关沉和浮的问题将在五年级的科学课中研究。而五年级下册《沉和浮》的单元则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影响沉与浮的原因,并通过实验获得一定的方法定性地测量浮力的大小,是深入探究浮力的一种学习。在五年级的初始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第一环节“观察物体的沉浮”中,既是帮助学生回顾了三年级初涉沉与浮的认识,又进一步纠正了以往关于沉浮现象的错误认知,从而展开了本单元的后续学习。五年级的《沉与浮》对物体的沉浮研究不再局限于材料的不同而影响沉浮的结果,而是通过控制某一变量深入探究重量与体积分别对沉浮造成的影响,继而通过实验认识有关“排开的水量”这一科学概念,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来定量测量物体的浮力。
经过这一次揠苗助长的失败课例,我重新审视了科学教材的安排,恍然发现自己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忽略了教材的主题的结构,只是机械化地将各册的教材进行教学,并没有统筹的考虑过教材在整体的内容划分上是有区别的。就拿这次的失败来看吧,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初步认识物体的沉与浮从材料入手是一种直观的感知。对于同体积的轻重造成的沉浮原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用思维考量的至关难点。如果我能在上课之前就认真地研读教材并统筹思考教材的内容安排,那么我就不会在忽略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做出揠苗助长的错误之举。
一次完善的教学不光是从单块的教材着手展开教学,还要通观全册教材的整体性,教师要在上课之前明了这节课的内容中什么是学生要学的,什么是学生点到为止的,什么又是学生该踮起脚尖够一够才能获得的。只有在明确了这些基本学情之后,我们才能从统筹教材的角度逐步展开教学,才不会在一时的揠苗助长中干扰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