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种教育的氛围和模式下,要有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有好的教学课堂。这个“好的”含义在应试为主的条件下一定是课堂秩序井然,学生纪律好,老师如何安排学生就如何做,仿佛是在演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演员的所有动作言行是在导演安排或者默认条件下发生的。但教书至今给个人的的感觉就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育,课堂越来越难控制。我想这种感觉不仅是教科学的老师有这种感觉,语文数学老师同样有这种感觉。专职科学一定是要教学好几个班或者好几个年级,有些班级一进教室心情舒畅语言轻松,而有些班级只要走进教室就莫名的烦躁厌倦;心情舒畅语言轻松的条件下教学效果自我发挥都进入了最佳效果,学生爱听,自己也爱听,下课了都好像余音绕梁;但走进那种莫名烦躁厌倦的班级就苦闷了,学生似乎是一天比一天不可理喻,纪律似乎是一天比一天恶化。不管是雪上加霜,吵闹走动犹如无教师之境,而管却是火上加油,原本压抑的怒火,在管的激发下一下子就串了起来。一次到一大学听一教授讲课:老师对学生发一次火,就是发一次疯。如果这种定义,遇到这种班级就不知要发多少次疯了。但如果可以发疯,我想还是不坏的,因为最起码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出去了一些,使一个人不会总是怒气冲冲,对教学对学生都大有裨益。但现在的教学环境,发疯也是风险巨大,因为学生不能骂,更不能打,区区一点小事家长都会来学校找老师,家长来学校通常都能找到老师的不是,其实大家都明白一个负责的老师才会管学生,如果一个老师对待学生什么都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定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可残酷的现实就是这样来对待学生最安全最保险,因为这样不惹祸,因为这样家长不会到上级主管部门告某某老师打学生骂学生,或许这样成绩不好家长会说你教学能力差,但成绩不好教学能力差跟被人找麻烦,跟被人状告哪个跟合算?更何况教学能力之事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不是某人说了算。可问题是,那个让你烦躁厌倦的班级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惹祸了但内心并不一定爽。你想去认真教学,你想把每一个学生教好,但现实却首先要求保护好自己,又常常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