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学期一开学,教研员就通知我们9月5号举行县科学带头人课堂教学评比,为配合青田朱碎标老师的省级评比课(参考),事先定了这一上课内容,由于一开学比较忙,加上时间紧,所以一直到现在才把教学设计整理出来——当时准备上课时,主要时间花在了准备材料上,只有腹稿,呵),但还是比较粗糙,希望大家多多指点。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http://blog.kxsy.net/user1/244/archives/2007/13334.asp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制定一个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3.科学知识: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科学实验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课前准备:
学生材料: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同样平整光滑,长度分别为 30厘米、50厘米、80厘米的木板和三角架等),重物(小滚筒、载重小车、小木块等不同重量三组),测力计(平板),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演示材料: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的课件,纯净水桶一个,厚实的大木板三块(长、中、短)。
教室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组合,全班成马蹄形组织;在中间空地上放置装满水的饮用水桶一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谁能把这桶水搬到这桌子上来?(先请一男生提,再请一女生提)
(估计女生有困难)我这儿还带来了几块木板(出示),你能利用这些木板 ,用比他小的力把水桶放上桌子?
2.学生反馈交流,并让该女生去操作。后问: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师:看来这木板还真有些作用,其实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板书:斜面)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感觉到利用斜面来搬能怎样?比谁省力?(贴图出示: 并板书:斜面能省力)
4、师:如果把这两块木板也分别搭成斜面,再让大家来搬这个水桶,你估计会怎么样?如果按谁更省力来给这四种方法排排队,你会怎么排?(根据学生发言的意见把示意图贴在黑板的相应位置)
5、师:既然大家都说斜面能省力,那为什么这三种都是斜面,却有些更省力些呢?(生分别阐述其推测理由)
二、自主实验,探究问题
1、那我们的感觉、我们的这些推测到底对不对呢?到底斜面是否真能省力?如果能省力,是不是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幻灯显示两个问题)我们又能不能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证明这些问题呢?
2、我们桌子上也有材料,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材料,互相讨论一下你们组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验证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3、交流讨论,质疑修正。师作以下引导:验证这两个问题至少要做几组实验?哪几组?那每组实验做几遍比较合适?为什么至少要做3遍?(由于做实验的时候容易出现误差,所以我们每组都应多做几次。最后再取平均数作为实验的结果。明白了吗?(幻灯逐步出现各项内容直至出现整个学生记录表)
4、师:由于在实验中我们还要用到测力计,我们是第一次用到,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为了测量的准确,老师有几个注意事项想给大家提一下。(幻灯图文及动画依次出示——注意事项:①使用之前先检查测力计竖直时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②拉动时要匀速、缓慢。③在斜面上测力器尽量与斜面平行。④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5、师指导学生讨论当指针在两个刻度中间时该如何读数。
6、分发记录单,并开始小组实验
7、分小组上台汇报数据,师汇总数据(幻灯),组织讨论: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获得了这些数据,请大家仔细看看,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科学数据能不能说明我们的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
8、学生归纳结论(师幻灯出示结论):同意这个结论吗?
三、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1、师:刚才我们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了我们的问题,得出了关于斜面的这些结论。那么在生活中你在哪使用过或见过斜面吗?(学生举例并说明,质疑。)
2、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照片请同学们看看,想想其中的奥妙,看看跟我们今天研究的斜面有什么联系?如果有,是哪个地方应用了斜面?(出示生活中人们应用斜面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其中的斜面原理。如果学生在解释螺丝钉时有困难,可以用卷纸的方式进行演示。)
3、师:看来生活中斜面还真不少,是吧?其实咱们今天研究的只是关于斜面一小部分知识,关于斜面还有更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呢。今天下课回去后,就请大家加倍用心地去寻找、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斜面,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