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支川日志 [复制链接]

1#

我的支川日志

支川日志(一)




2013420日星期六 阴冷(感觉又回到了冬天):


下面这段话,是我向桂馨慈善基金会提出去西部支教申请中的一段话。“我校陆蛟民老师曾在2009年到四川青川支教半年,回来后谈到在那边开展教学工作的情况,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科学课大多挪作了语文或是数学……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区教育局组织去青川支教只需要语文和数学老师。我们有一项内容叫“科普”,我觉得“对科学课的正确认识”同样是需要“科普”的。对这些地区的科学老师来说,面对面的交流应该是最有实效的。我很想了解那边的老师怎么上科学课,孩子们怎么学科学;我想给那边的孩子上上课,了解他们的科学课学习情况;还希望通过对自己的课的解释让那边的科学老师了解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科教学理念。说不定我的收获比那边的科学老师还要多,也说不定是我们向他们学习。但是,这一切需要建立在相互认识并了解的基础上,而且最好是亲身经历的直观感受。”


3月底,在一家论坛上发现了桂馨慈善基金会招募志愿者参加“中西部科学教师交流”项目,粗粗一看,条件符合。43日,我填写了“桂馨科学课志愿教师申请表”,邮了过去。411日,桂馨慈善基金会该项目经理王彬老师通过QQ信息告知我已被选中的信息,随后又在电话中聊了10分钟,基本确定了接下去该做的事情。


今天,420日。早上起床已经八点钟了,打开QQ了解信息,另一名去汶川的志愿者黄老师正在“桂馨科学课中西部交流讨论组”询问汶川“震情”。疑惑中, QQ弹出的新闻页面已经出现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的字条,时间是802分。我一愣,紧接着看到讨论组中各种有关地震的信息扑面而来。


我走到客厅打开电视机,央视新闻频道,节目主持人正在联系奔赴灾区的救援前锋部队和新闻媒体同行,以获得灾情最新情况。不过很遗憾,通讯信号受影响非常严重,大多数连线联系不上,武警部队有回话,是在去往雅安的途中。


我打开微博,有关地震的信息大量传来。有抱怨成都到雅安高速公路收费的,有反应新造建筑物抗震能力弱的。(网友@国境以南CS : 成雅高速真该骂!这么多去应急救灾的车辆排起长龙,居然还在一个个收卡收钱。记者说请你们把杆抬起来,居然回应:我们没收到上级命令。(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但更多的是受地震影响的各个人群的反应。雅安、成都、汶川等地似乎都明显的感觉到了。


我跟黄老师打了个招呼,黄老师表达了对这次地震带来的担忧。


“你怎么看这次地震”,他说。


是啊,明天就要去汶川了,地震就发生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就这么巧呢?我一上午呆在家里没出去,一边整理支教资料,一边关注着地震信息。直到中午,才去了趟学校搜寻一些补充资料。


自从桂馨通知我参加此次交流活动之后,女儿就时不时会来一句,“老爸,汶川不会地震吧?你会不会被埋了?”。


一直觉得这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还真有渊源。


下午本来是打算在学校整理去汶川讲座的PPT讲稿的,不知怎么的,居然想到了也许该写个遗书什么的。恰巧梅姐QQ上过来问候,她建议我当逃兵算了,我回她要不要写个遗书?


关于死,我在最近两年有过一些思考。比方说,如果父母死了,我该怎么按部就班的做而不是不知所措;如果孩子死了,我们该怎么生活?如果自己死了,会死在怎样的情况下,是否有什么遗憾?等等。


今天,在这个时刻,我还真的写了人生中的第一封遗书。手写的,主要叙述了对生命自然属性的看法和自己的满足、对孩子成长的激励和对家人今后生活的展望。本来打算给家里每人写一封,但因时间紧急,只好作罢,最终只有A4纸一张。


晚上给家绪打了个电话,又查看“灾情”,发现灾区通讯状况不佳,尤其是手机通讯受阻较为严重,而微信已成为较为靠谱的通讯方式了。


于是,我开始为我的诺基亚5800安装微信软件,申请用户名,并简单尝试了一下,以前对朋友们的“微信摇一摇”很是不屑,没想到,自己也涉了后尘。再次检查、整理了要带的东西。洗漱期间又一次打开电视关注了“灾情”。睡下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230分了。

分享 转发
TOP
2#

支川日志(二)




2013421日星期日 阴到多云,下午到了成都,还是阴(中午1110分的飞机,出发去汶川)


7点半醒来,桂馨王总的短信已经到了。他已经顺利抵达成都,并已经询问了汶川教研室科学教研员严小文老师,一切正常,没什么大碍。


我是910分出的门,LP和女儿一定要送我去机场,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一路上,家绪再次打来电话,嘱咐我注意安全,并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到机场换了登机牌,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把旅行意外险保单号发给了一个朋友,又给一个好朋友打了个电话,随后就过安检进了候机楼。


国航确实不靠谱,又是那该死的流控,在飞机上又坐了一个小时,起飞已经12点了。今天这班机比较空,人不是特别多。我的座位在最后一排——40排,三个座位只有我一个人坐,可以睡觉。这座位离厕所很近,离空乘也近,地理位置很优越啊!


“不务正业”的空姐


今天的空乘很空,所以心情也特别好,用餐的时候居然还问我要不要再来一份(盒饭)。吃完中饭,我就在空乘的准备间闲逛(其实地方真不大)权当是饭后散步。一个空姐在后面执勤,看我指指点点问这问那,就问我怎么选择今天去成都,并说,自从昨天地震发生之后,该航班就已经空下来了,好多乘客退票了(我终于明白她们这么客气要我们多吃点的原因了,因为不吃掉也是丢掉的)。


我如实表明身份并告诉她此行的目的,这下轮到她开始问这问那了,她对“科学”学科性质的质疑思路比较独特,而且聊了几句就觉得这家伙才思敏捷而且点很准,知识广度也有,就认真地跟她聊了起来。从“雾都”“霾都”和“死猪”“特供”,最终集中在“自来水净化器选择”和“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科学教育”这两个方面。难得有空姐对科学学科这么感兴趣,我也就知无不言,海阔天空地跟她侃了一个多小时。其实我心中还有很多关于航空方面的疑惑。不过我觉得,人家乘务员都在做这做那,而你只顾着自己聊天,是不是有点“不称职”啊,所以,我就没有再问她什么,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继续思考自己接下去一周的支教行程。


这个空姐叫李璐,他老公是浙江广厦队打球的,叫尹逵。只是我对国内篮球没什么关注,不认识。不过这次对话,让我感受到了空姐的综合素质,对这个职业又多了一份敬意。


飞行了2小时40分钟后,飞机降落成都双流机场。一切正常!


按照桂馨王总的指引,我打的到了茶店子客运中心,随后和王总一起上了前往都江堰的大巴。这是和王彬老师的第一次照面,年轻,朝气和活力,志愿者就该是这样的形象吧?看来我就相形见拙了。


汶川科学教研员严老师已经在都江堰客运车站等候了。而且还叫了一台本田雅阁轿车来接我们,说这是教育局的意思,这意思,搞得我们挺不好意思。


我上次来汶川还是地震前,20077月去九寨沟旅游的那会儿,途径都江堰、汶川、茂县、川主寺。这次故地重游,虽然距离512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了5年,但还能看到地震在山体上造成的巨大伤痕。严老师低沉缓慢地介绍一路上的地震遗迹,我们不敢多问,怕触痛人家,但思绪又被带到了512的那一刻。


水磨也就是“水墨”,谐音


广东援建的水磨镇,是我们此次支教的第一站,羌族特色的民居建设得非常漂亮,虽是现代新建成但又不失古朴的风格,确实是花过心思的。眼前的美好形象让人暂时忘却了过去的不快。汶川八一小学建筑风格迥异,外观相当惹眼,很像是一个博物馆或是档案馆,但和周围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


我们下车后在校门口广场上逛了一会儿,就有老师跑过来用方言冲我们喊。意思是:感觉到余震没有,就是刚才不久。我们茫然地摇摇头。在车上,小的余震肯定不会有什么感觉了。当地老师最终统计信息是:今天白天有感觉的余震有5次,比昨天少。不过在晚饭后女儿打电话来询问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压根没什么余震。


学校领导很热情,为我们安排了住宿,邀请我们共进晚餐,饭后还有茶会、逛小镇古街赏夜景等项目,搞得我受宠若惊,想想怎么从一个志愿者摇身一变成了游客?嘴里不停地表示不要太麻烦大家。


一边是水磨镇色彩斑斓的灯影和光线所钩织成的迷人夜景,一边是当地老师介绍512发生那一刻的地动山摇和断壁残桓,只觉得自己存在于一个扭曲时空之中,恍若隔世却又近在眼前。水磨,还真是一长卷水墨山水画卷,跌宕起伏。



汶川人的美味佳肴——凉拌鱼腥草(我在好客主人的极力推荐下,吞了一小片,我知道,这是中药。但这里人认为,这是菜!)



 水磨镇夜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8 17:31:02编辑过]

TOP
3#

支川日志(三)




2013422日星期一 阴到多云(这个天气的描述,也许是地点变换的原因,从水磨镇到汶川,从山南到山北,因为是高山,空气湿度还是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天气也就不一样了。)


昨天睡得迟,今天起得早,这是网络盛传有效防地震的“高招”。昨晚临睡前,我特地把两个背包都整理好,还把双肩包摆放在易拿取的过道口。睡得也不安稳,一直觉得外面好像在下雨,早上醒来已经快7点了。欣慰,至少没有扰人的余震!


昨晚确实下过雨。窗外就是农家大院,几只鸡正在里面跑得欢。心想:从浙江来四川,好像是为了躲避H7N9似的,没想到,这边会有突如其来的地震。


今天上午要去八一小学听课,我们刚整理好随身物品,教研员严老师就来叫我们一起吃早饭了。


清晨的水磨街有着一种古村落的安宁。我们在一家兰州拉面馆要了三碗牛肉面,不放辣的,扒几口吃完就前往汶川八一小学。


这所学校是二炮援建的,因此取名为八一小学。今天是周一,学校广场挺热闹。500位学生,70多位教师的升旗仪式队伍还是让人有些诧异的,师生比达到了18。因为学校合并,教师人数过剩,所以老师们工作量较少,比较轻松。而且因为这个现状,该校校长预测最近5年学校都不会有新教师进来,因为编制已经完全超了。据有些老师介绍,时不时有老师被国土资源局等单位临时调去做一些管理矿山之类的份外活。比如说上午开课《月相变化》的刘忠强老师,就曾经协助管理过矿山。


升旗仪式时长超过了我的预计,大概在40分钟不到一点,不过期间没有看到我们城区学校常见的孩子站不住晕倒现象。彭校长一开始是用普通话演讲的,到后来情之所至,改成了方言,铿锵有力的四川方言演讲很有气势,虽然很多地方我没有听懂。


升旗仪式结束后,校长特地向我们解释了学校建筑物外墙瓷片碎裂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因为这些天余震频繁,碎裂的瓷片经常掉落下来,如果砸到下面活动的人群,后果确实很严重。对于后来改用了四川方言演讲,校长还特别作了说明:如果讲四川方言,他就是将军,而如果讲普通话,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按照教研员严老师的安排,我们打算上午听八一小学刘忠强、赵良友两位老师的课,下午去草坡小学听杨乾辉老师的课。中午途径漩口小学和映秀小学,作短暂走访停留。


刘忠强老师的课是《月相变化》,但不知何故,书写的标题是“月相的变化”,刘老师笑容可掬,举止得体,上课“范儿”很足;赵良友老师去年参加了东西部科学教师交流,来浙江学习过一个月,《昼夜交替现象》一课的整体设计比较“前卫”,教态特“科学”,“客观”的表情让学生必须独立作出判断。但是,两堂课的活动设计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开放性不够,交代不够明晰,活动深意不足,交流比较欠缺。听说这些课还要参加汶川县的一个评比活动,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事无巨细地作了交流,大到环节设计如导入、活动的交代、交流的引导,小到媒体文字的大小和颜色、实验的演示、追问的科学性分析等,都作了交流。


除了这两堂课的教学之外,两位老师还特别谈到了对科学课课前准备工作的困惑,觉得“有点难、有点烦”,对科学课的现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挺郁闷,认为当地的家长和整个教育环境还没有达到普遍重视科学课的状态。


11点,我们匆匆赶往漩口小学和映秀小学,在每所学校都仅作20分钟左右短暂停留。这些学校都是震后新建的,建筑风格时尚现代,与周边环境衔接融合,外观无不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八一小学的物态文化建设、漩口小学的校园布局和植物种植区设置、映秀小学校门口的地震遗址、触动人心的宣传标语,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下午走访的草坡小学,处在两对峙高山的夹缝之中,后院景致和规范(仪器簇新)的仪器室,也同样让人感概。


走访汶川县各所小学,穿梭于山谷沟壑之中,我对四川这个“川”字,有了更多的直观认识。从一所学校跑到另一所学校,就得出一个山沟,进入另一个山沟,每条山沟都是两边高山,一条溪流,沿溪一条道路,道路边零星散落着一些建筑物。这边的山体风化严重,碎屑较多,山势却是陡峭异常。一旦发生地震或是泥石流,道路中断,溪流受阻形成堰塞湖或是被“包饺子”(类似舟曲)的情况,应该是很容易就能想象到的。


眼前,破碎的山体,时不时向我们显露出地震后的痕迹。此时,坐在我们身边的四川同事们,这些向我们展示笑容的当地人,曾经是有过怎么样的悲情?映秀小学距离512震源只有两公里,是512的救灾指挥中心,现在的学校操场就是当时救灾直升机机场。温总理来过这里两次,还接见过谭校长。地震发生后,这个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死了一半。中餐席间听映秀小学老师们讲述那时的亲身经历,让人动容。


映秀小学校门外就是地震遗址公园。阳光明媚,但是脚步沉重。我没有想拍照片的欲望(这是本月第二次,第一次是清明节在庐山陈寅恪墓前,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面前,我汗颜),默默站了会儿。边上有游客在询问映秀谭校长当时的情形,我听着很不舒服,我觉得这像是一种犯罪。从那之后的几天中,我不在四川老师面前提地震。


下午在草坡小学听杨乾辉老师的课。杨老师有点小紧张,但孩子们不紧张。好几个女生都是很大胆,而且领会老师意图的能力很强,有时候老师问错话或者说错话了,她们还笑着接受了,而且反馈上来正确的结果。这也说明,杨老师和孩子们在平时就是说得上话的,平时就注重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我们来造“环形山”》,这是一堂实验准备比较复杂的课,如何通过间接的文字资料和模拟实验把“火山爆发说”和“陨石撞击说”这两种主流观点在课堂上引起碰撞,在交流中掌握方法,深化思维,激发兴趣和情感,这是主要教学线索。


总的来说,今天所听的这三堂课,与我们东部的课堂确实还有些差距,这是事实。但也不能否定老师们的努力,毕竟,活动已经组织起来了,形式也已经到了,在这样的做法下,假以时日,后一个阶段,自然也会到来的。


晚上,当地教育局长请我们吃饭,盛情难却(这几乎是个借口?)。满桌那红红的颜色就是四川人火一样的热情。我们不喝酒让他们觉得很遗憾。我们喝饮料,川西北高原特色——山棘果饮料就已经满足了我们的口感和需要。


晚饭后,曾来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学习过一个月的罗吉全老师陪我们闲逛,沿着岷江在广场散步。他谈到了杭州的饮食,一个月下来“嘴巴都淡出鸟来了”,而特地从家乡带过去的“海椒”,到了杭州也变味掉了,吃着也没味了。我和黄帅(另一名志愿者)相视而笑,我们也正经历着同样的感觉,只是在味觉上貌似恰恰相反。


19点半,天色渐暗(一小时时差)。岷江边风很大,似乎在向我们这些外来者展示力量。眼前高大铁青色的山体,让你必须仰望,才能看到山峰,这么近距离地端详它,你能感觉到的,只有威严。



很有型,尤其是发型。这样的眼神,是我们的动力。



 唯一有笑容的就是映秀小学谭校长(左起第二),他经历过,拼尽全力付出过,他见证并感悟了背后那句话:“所有生命都精彩”。其他人,尤其是我,真没资格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8 17:32:56编辑过]

TOP
4#

支川日志(四)




2013423日星期二 (上午汶川一小听三堂课;下午走访龙溪小学,听一堂课)


凯逸酒店在当地也算是幢地标建筑了,不过还是比我们这边的小高层矮了些。昨天教研员严老师把我们带到酒店门口的时候,桂馨王总的第一句话就是:严老师,这宾馆估计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住宿人均一百元),我们住不起的。当时严老师的回话意思是,这是汶川县抗震级别最高的客房,安全性好。于是,我们也就默认了。


为了准备明天的课和讲座,晚上没有详细整理当天的日志。课倒是现成的,去年这个时候上过的公开课,还记忆犹新,但是讲座资料需要重新整理,需要穿插这两天教师上课的一些画面,打算解析一些课堂当中存在的问题,再整合一些宇宙单元分析与评价方面的话题。


中午没有休息(这也是网络上防地震攻略的重要指示之一,^_^),草拟了一个新调整的讲座提纲。讲座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接下去还有可以交流的时间,比方说晚上,还可以安排沙龙,介绍一下阅读(啃读者和科普阅读)和网研(中美广角工作站)。


上午汶川一小的三堂课,分别是王道菊老师《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董平老师《种子的萌发》、洪远志老师《热单元梳理》。和昨天的三堂课相比,这三位老师的课,显得更常态一些。王道菊老师对本课教具学具的细心揣摩,董平老师对种子构成的细究和质疑,洪远志老师对生生对话交流活动的支持和鼓励,都体现出汶川一小科学学科教学在汶川县内的引导地位。


上午搞笑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我居然忘了带听课本。因为昨晚王总有呼噜,我就用了静音硅胶耳塞,结果连早晨的闹钟也没听到,匆匆起床,忙乱中忘了拿案头的听课记录本。这时课已经开始了,我在背包内横竖乱翻,居然找出了我随身携带的医保病历本,几乎还是全新的,正好用来作听课笔记,后来转念一想,是同一个理,也是诊断记录,一个是针对身体状况,一个是针对课堂教学。只是可惜了我心中的美好愿望:希望病历本永远都是新的,从来不用!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情是,黄帅在少先队室里看到了一条标语,差点笑喷,要与我们共享:“我是一小人,……”。这句话后来我们说给董平听,他居然说只是我们想歪了,后来我们甚至还给学校领导提了建议,也没有得到积极地回应,他们觉得这没什么可笑的。哎,看来是我们自己在找乐子。


我一直觉得黄帅很有相声演员的潜质。就因为想吃顿面条,非得跟王总打个报告,明确这是一天50块钱伙食绝对可以开销的;就因为王总在马路边随手捡了一个空牛奶盒并扔进垃圾堆,他就要来一段,“你叫什么名字”“请叫我红领巾”“王总的红领巾更红了”等等。而岷江桥栏杆上的“请勿翻越”宣传贴纸也成了笑料,因为中间那个“勿”字被人恶搞掉了,变成了“请翻越”。所以我们一天4次走过,总有人忽悠某人翻越跳江。而我们总拿桂馨说事,认为往桂馨脸上摸黑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黄帅同学又会突然想到“金华火腿”,一路的宣传标语中,有人不厌其烦,很有耐心地把“火”字的两点都给恶搞掉了,于是乎,整整齐齐一排标语——“金华人腿”。


其实我也赞成外出吃面,一则维护桂馨慈善形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重要的是,吃一顿辣可以接受,天天吃辣,可真是吃不消啊。一整天都肚子难受,还不好拉,太悲催了。当地对我们也是照顾有加,每次都特地为我们做几个不辣的菜,但是这些菜,我们吃了也觉得“淡出鸟来了”,而一旦吃一口辣菜,再吃别的,你会发现整桌的菜没有不辣的了。有时候,辣还有一定的迷惑性,你以为红色那么重,一定是辣的,那边绿油油的,应该就不辣了。等你筷子凑上去,就知道绿色的可能更要命,反倒是红色油光光的,却还能够接受。那个酸辣汤,看上去清汤寡水的,但能辣得你冒烟。


我对北方人的面食一向有好感。新疆路边清真食堂的拌面,要说有多味美、多实惠,都不为过。汶川县城小面馆也很有特色,一是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有的甚至是童工;二是吃面论两,我们一般 都是吃二两面。如果是在我们这边,也许看上去很大一碗面,但其实两三筷下去,面就不多了。但这里特实在,看来是真把面当作主食的,不像我们,就当作早餐或是点心。三两面应该是吃不完的,三两抄手,还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分掉的。抄手是什么?中国地方大,小吃种类繁多,但各地老百姓智慧大抵相同,因此,风味小吃看似花样繁多,其实大同小异,抄手其实就是馄饨一类的东西,跟福建沙县小吃中叫的扁肉,也差不多。


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三人来汶川后吃得最痛快的一次,最后连面汤都喝完了,王总还在店门口摆摊的羌族老太太那里买了一些樱桃,作为餐后水果犒劳我们,搞得黄帅特感动,决定跟着桂馨(王总)混一辈子。


这一天,除了“面大王”的面让人印象深刻外,还有龙溪小学的师生,也是如此。平易近人而又负责任的校长;温文尔雅业务精深的新分配美术老师;耐心细致的科学老师孙蓉;操场上尽情玩耍的同学,穿民族盛装的孩子,穿着“特大号”校服的孩子,带着两个手表的孩子(表哥),科学课上睡觉的孩子,还有墙上洋溢着羌族特色的谚语警句;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场景(21个老师,连摄像师和我),而学生只有18个,这不正说明了科学课受重视的现实吗?


上课的孙蓉老师对科学学科态度的转变,是更好的说明。孙老师是新调入该校的,一开始学校安排她上科学课,她觉得很无奈,很想上语文、数学,但新人没资格提要求,只能委屈教教科学。现在,她说,即使有机会去上语文、数学,她也不会考虑了,因为科学课,真的很有意思。这种感觉,很多时候来自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当然,也因为自己的用心经营。


在准备讲座稿时,我特地选择了这张照片,孙蓉老师的课,对白细腻,语言平实,科学课理性思辨的成分很浓,也比较有实效。整堂课有老师为其全程摄像,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参与听课,这更是一种态度和认同。有这样的氛围,何愁科学课的前景?



这位就是著名的“表哥”,左右手各带一块手表。下课“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带俩表,他笑着不说,边上一生搭腔,“他很有钱!”但他似乎对这一说法不认同,说是表弟送的,至于为什么要带两个,也没有说。



操场上能看到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孩子,也在进行体育运动,跑步、打球,追赶的,都有。



一年级孩子的美术课,经常“肆无忌惮”的大叫:老师,我不会画!美术老师是个新分配的小伙子,腼腆,但是很投入,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喜欢他。



 川西北高原上科学课的“燎原之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9 17:12:55编辑过]

TOP
5#

支川日志(五)




2013424日星期三 多云到晴(汶川一小上课、讲座)


既然我们要求人家上常态课,那我们自己也得用常态课去和人家作交流。章鼎儿老师对我们的定位很明确——“交流学习者”,已经对人家的课提出了不少建议了,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体现这些建议所隐含的学科教学理念呢?又如果通过教学行为有效地达成这一点呢?这就是我们设计课时想得较多的。


昨天晚上,黄帅抱着垃圾桶在铅画纸上画圆圈;今天一早,我们向汶川一小科学老师要地球仪,滤纸等各种常用的教学用具;采用学生习惯上的科学学习方式,比方说,就用白纸作活动记录,对活动场地不作刻意要求等等,都在传达着一种常态课的思维方式和常态的课堂组织形式。


两堂课下来,自己感觉:


1.目标基本达成,对资料的比较研究、询问专家的具体实施方案等方法的具体引导,只有点到,还嫌不足。


2.从个体活动到四人小组活动,效果尚可,临时仓促指定的组长对学习效率有一些影响。


3.孩子与老师的交流意识也是很强的, 对老师挺信任,说明师生关系还是处得不错的。


4.生生对话的意识不是特别强,交流环节应该还可以做得更透。


5.立意上想要传递“关注学习方法的课”;“关注学习兴趣的课”,“具备良好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见PPT


黄帅的课:


课前谈话阶段异常放松,甚至有点过度,学生过于活跃,尤其是男生,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加。


个人感觉,学生座位编排有问题。靠门的一、二两个大组都是男生,里面的三、四两个大组都是女生。这显然不是教室里的座位,看上去倒像是学生随意坐的。这么一来,学生们面对着新的教室,新的同桌,新的老师,自然有很多的新奇,想通过自己的嘴表达出来,对学习状态的调整造成一定的困难。


黄帅老师有很多看似随意的创举:


比如说,用滤纸剪月相;用滤纸沾水把月相粘贴到黑板上;在不变动学生位置的情况下,开展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等等。黄老师语速缓慢,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做得很透,这是好事;但是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后续活动课堂时间不够,但黄老师临场应变,处理挺得体,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这也是一种常态课堂的处理方式。


摘录一些黄帅的行为和语录,供大家寻味。^_^


黄帅:郭德纲有句顺口溜,床前明月光——我是郭德纲;我也有一句,大家猜猜是什么?床前明月光,我不是郭德纲!


黄帅:(投影出示大幅温总训话图片)温总理说我们要仰望星空……,手指头顶,“头顶的那个区域”(我在想,那是星空吗?那不就是天花板吗?)


黄帅:(课前谈话,跟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说话,小男孩正和邻座说得欢,没理他,黄帅自尊心受到打击)说:哎,我在跟你说话呢,你怎么不看着我?


黄帅:(提出一个问题,谁愿意来贴一贴(月相))。没人愿意来回答,终于前排有一个孩子举手了。黄帅喜出望外,忙不迭的说:还是你最好啊,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


……


中午,汶川县教育局袁局长(一直以为之前就有个黄局长请我们吃过饭了,到现在才明白,那是副局长,这是正的)一定要请我们吃饭,我们人都已经进了学校食堂了,又被拉出来,说是食堂菜已经冷掉了。毫无商量余地一定要拉我们去饭店。虽然每次饭店的菜都经过了特别的嘱托,但我们总觉得不合口味,不如学校食堂的饭菜来得可口。


下午是讲座。除了太阳系建模活动没有做参与式培训之外,其他一切按部就班,顺利完成。讲座期间,除了一个教师在某段时间睡觉之外,其他老师都很投入。判断依据,一、眼神;二、记笔记挺认真。


晚餐终于可以吃食堂饭了。黄帅同学心有余悸,嚷嚷着要去外面吃面条。在大家的鼓动下,总算答应去食堂窗口瞅一瞅。还好,菜不辣。坐下来就开吃了。


吃饭期间也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不知是因为饭菜可口的巨大吸引力还是由于饥饿所产生的爆发力,黄帅同学在打饭时居然用力过猛,把饭勺给折断了。科学教研组长董平在一边偷着乐。(也因为这事,第二天中午,黄帅同学没敢去食堂用餐,而是偷偷溜出校门到街上吃了二两面。)


吃完饭跟朋友打了10来分钟电话,又跟住校的孩子们打了会儿乒乓球,就背包回宿舍了。途径岷江边,看到由汶川县“羊角花”艺术团正在组织赈灾演出。从边上赶过来的人络绎不绝。一看就是小地方,夜生活不丰富,人们没什么去处可玩。


羊角花就是杜鹃花,这是我询问当地羌族老师才了解到的。老师们以自己是羌族人而感到自豪,看着我们狐疑的目光,还利索地拿出身份证指给我们看。而且同是羌族,还相互掐架,指责对方为假羌族,原因是居然连羌语都不会说。被指责方往往也不还口,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2225分左右,貌似有余震发生,感觉床抖(桂馨项目部经理说的,当时正坐在床上);本人感觉,有点莫名其妙的恍惚,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感觉。电话询问黄帅,他说没有感觉。也许跟楼层高低有关系,我们在五楼,他在四楼。有待明天上网查证。



羌族的特色装饰,连水沟里都用了



羌族的特色谚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9 21:25:54编辑过]

TOP
6#

支川日志(六)




2013425日星期四 (大太阳,蓝天白云)


汶川县每年集中搞一次科学课的教研活动,这样的活动频率,比我们每年组织科学课全省活动还要少。我们的省级科学课活动至少有疑难问题解决和年会这两次,还有两年一次的优质课评比或者教学能力评比。当地搞一次集中活动至少需要23天,第一天下午报到,第二天正式活动,第三天返程。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有些山沟内的小学,交通受限,一天只有一趟班车,自己没有车很不方便,而当地教师自己有汽车的还是少数。


我们没去之前,想着尽可能不麻烦别人,打算自己坐车跑各所学校,事实上这个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如果自己没车,很多学校确实不是想去就能去的。还是严老师想得周到,一些偏远山沟的学校,都是准备好车子送我们过去,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次在汶川县城的集中活动,算是一次非常大规模的学科教研活动了,全县15所小学共24位专职科学教师悉数到场,周二下午报到,周三、周四整天再加上周五上午半天,一共是两天半活动,周五下午返程。周三我们志愿者的研讨课和讲座结束之后,周四是当地五位科学教师的研讨课,周五组织一次深化课堂教研的磨课活动。


因为有一小时的时差,而且学生到校时间和我们一致,所以汶川县小学的作息时间是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今天这一天的活动,安排了5位当地老师上课,下午第一节课后,开始我们的课堂点评和磨课活动。


上午听了四堂课,分别是刘忠强老师的《月相变化》、王道菊老师的《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杨乾辉老师的《我们来造“环形山”》和赵良友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下午一堂课是汶川二小罗吉全老师的《在星空中》。


下午的点评,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课堂的环节构成,二是科学课的准备与备课,三是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结合实例具体谈到了参与、探究、解释等基本环节的要求,比方说参与环节的兴趣激发和情境创设,探究环节的目的意义和合理组织,解释时交流环节中教师的意识和评价的实施,以及对课堂共识达成的引导等;科学课备课的重点——教具学具的选择,单元备课以及全框架备课的强调,对备课资料占用的强调,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如验证性实验改探究性实验的问题;对5堂课探究活动的具体分析(具体内容见听课笔记)。我一共花了40分钟左右时间,对5堂课作了综合点评和部分的个别点评。教研员严老师鼓励老师们踊跃发言。我们也提议老师们不仅针对这5堂课,还有我们志愿者的两堂课,也同样在讨论的范围内。有超过一半的老师(具体信息)针对这些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终,严老师确定刘忠强老师的《月相变化》和杨乾辉老师的《我们来造环形山》这两堂课,作为接下去继续磨课的内容,分别由黄帅和我两位志愿者结对交流。


这两位老师因为第二天上午要再次上课,所以不得不牺牲了晚餐饮酒作乐的时间。我们本来就不喝酒,在食堂里三下两下扒完饭就出了食堂。虽然约了两位老师饭后交流,继续磨课,重新设计好教案,明天上午再次上这节课,但我们在这几天也已经了解了当地老师的习惯,如晚餐喜欢喝酒,喜欢饭后喝喝茶,打打牌。所以我们也没有去跟他们打招呼,就自己先出来了。没想到,我们后脚跨出食堂,刘忠强和杨乾辉老师也就跟了出来,搞得我们像是犯了错误,挺不好意思。


原定一小时左右的磨课时间,最后延长到了一个半小时。完成后,已经快21点了。汶川八一小学的刘忠强老师建议去吃点夜宵,他知道我们不喝白酒,还特地加了句“烧烤加啤酒”。我们不同意,因为明天这两位老师还得上课。少数民族兄弟的热情在这时候一览无余,他们不由分说就灭灯关门推搡着我们出了校门。居后来分析,黄帅同学其实正中下怀,几十瓶啤酒的量终于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席间,我们不再讨论课堂。我们讨论方言,讨论饮食,谈论生活,尤其是灾后的生活。就像杨乾辉老师所讲述的那样,从地震的那一刻起,直到地震后两天内,脑子里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完了,怎么成这样了”。连续两天不吃东西都不觉得饿,连续两天处在惊恐之中都不知道该干什么,破败的场景,颓废的心情,不时传来的噩耗……五年过去了,一切都变了,特别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是我们来汶川的第一次喝酒,喝完酒已经是12点半了。我觉得,如果真的有时间组织一次科学教师沙龙活动的话,我想主题不再是“网研”或是“阅读”学科理念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也许该说点别的了,那就是——“生活理念”,主讲就是这些汶川的老师们,而听众,则是我们。





科学课使用循环教材的弊端,孩子们随意乱写,有时候,不免会影响学习状态。这次,我也“中枪”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8 17:40:29编辑过]

TOP
7#

支川日志(七)




2013426日星期五 (上午活动结束,下午去桃坪羌寨游玩,晚上告别晚宴)


今天是全县集中活动的最后一天,吃完中饭,各位科学老师就解散回各自学校去了。四川老师很守时,上午的活动是820分开始的,815分教室还是空的,但五分钟内就都涌进来了。即使是将要上课的老师,也不急着早早过来。杨乾辉老师几乎是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


此时,分组实验器材还没有整理好,投影还没进入正常使用状态。杨老师也没有慌乱,在正式上课铃声响起之前3分钟,就开始上课了。与昨天的课相比,今天的这堂《我们来造“环形山”》,体现出如下改进:


1.对环形山特点的挖掘做得更细更透,出现了“大环套小环、中央峰”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模拟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


2.探究活动的组织更为有序有效,记录单新增“我们支持_____________是形成环形山的主要成因”为小组内达成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作了引导,也明确了本组实验器材的选择,使本组实验的针对性更明确,更有实效,整个模拟实验的组织管理也更为轻松。


但可改进之处也非常多:


1.如何从环形山成因的猜测到实验到交流,采用一条能激发矛盾引起兴趣的主线,如陨石撞击说和火山爆发说相互支持的论据交流和反面论据的交流。尤其是在活动结束后的交流阶段,老师的评价还停留在“学生的环形山做得像不像”这个层面,而没有问一句“你们的实验结果支持你们关于环形山成因的推测吗?你现在支持的观点又是什么?”。如果支持陨石撞击说的组,做不出中央峰,他怎么解释?如果支持火山爆发说的组,去被书本阅读资料驳斥为地质活动不频繁,没有火山活动迹象,那又该怎么办?在这样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如何来达成一个共识呢?这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是综合体现科学素养的一个问题。


2.对分组活动的指导还显不足。开始讨论模拟实验方案设计的时候,老师自己忙着在上面整理“材料超市”要用到的东西,没有及时下去指导,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这可能会对下一步活动的效果甚至于整堂课的进程造成影响。“温馨提示”中的三点,没有对各点作详细的展开说明,只是把三句话读了一遍,提示的效果就不够明显。对器材的性能掌握不足(打气筒),指导不到位,导致一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事故”。


3.达成共识的意识还显不够。一堂课下来,都是可以形成一个结论的,作为一堂课的探究结果,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最终的交流环节达成共识。在尊重证据,遵循推理的基础上,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我们该对本课作一个怎样的结论呢?当把交流环节做充分了,学生发现暂时谁也还无法说服谁的时候,总得有一个妥协的或是新的前瞻性的推测。比方说,一部分是陨石撞击,一部分是火山爆发;或者说,依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没法找到充分的证据。或许,彗星撞击说更靠谱,冰体被撞击时的高温融化,这也是最新的猜测。这些共识都是可以引向更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共识,需要老师去引导。


其他还有不少的细节问题,因为是磨课,就也都一一作了交流。


刘忠强老师的课(略)。


课堂花絮:


听课的老师们不甘寂寞,在学生活动开始后,也都簇拥着围上去指导,有的还亲自动手实验,其中一师提醒某组,陨石撞击月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你们往下砸的速度不快,没有模拟好。光说还不够,自己动手做起了示范,结果,因为没瞄准“月面”,把玻璃球砸在了地砖上,弹得老高,把我们都吓了一跳。赶紧过去让学生尝试的时候,稍微悠着点。


一位学生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用的是打气筒,结果用力过猛,没有注意回弹方向的控制,手柄弹在了自己的小鸡鸡上,痛苦不堪,过了几分钟,还是觉得难以忍受,我们就叫来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是中年女性,到了座位跟前,也不管六年级男孩脸上是否挂得住,也不管本组其他的男女同学,非常“彪悍”的要扯开该男生的裤子瞧个究竟。我们连忙制止,让她带该生去办公室,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临近中午,汶川县教研员严老师作了活动总结,说了一个字:累!严老师认为,因为有思考,所以累。桂馨的援教活动,追求的就是求真务实,这次老师们的参与非常认真,而且都在思考。他要求:


1.每位老师完成一篇体会,在51节之后以电子稿形式上交;磨课资料要完善,整个资料都要上传,进一步交流。


2.由罗吉全老师完成活动简报。


3.每位与会教师向校长作活动汇报。


4.对上课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1)读教材,理解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充实教材


2)不要太过于注重学生的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扬长避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是无效的。


最后,桂馨王总给我们两位志愿者颁发了证书。合影留念后,大家就去食堂吃散伙饭了。




颁发志愿者证书



最后那句可见,羌族姑娘是很“奔放”的



桃坪羌寨一个碉楼窗口望出去的雪山,别忘了,下方那片绿色,就来自它的哺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9 17:10:42编辑过]

TOP
8#

支川日志(结束)




2013427日星期六 (四川返回)


今天是返程的日子,总算可以悠闲地睡到7点半了。起来后拉开窗帘,头一次发现窗户对面的山上竟然是一片公墓,怪不得房间这么凉快。马上又开始感慨,桂馨活动安排紧凑,忙得我们连看一眼窗外的时间都没有。黄帅点头称是。王总忙不迭地向我们布置后续工作任务,如支教报告、照片提供等等。黄帅又开始明知故问了,三百字还是五百字?


带着些许留恋,我和黄帅再一次光顾了小面馆,继续我们的二两面。我们一直以为凯逸酒店的早餐不符合三星级标准,每天都是一样的东西,煮了估计有10天半个月的鸡蛋,硬得可以当武器的刀切馒头,加了玉米粉的稀饭,还有兑泡的牛奶,各种辣的下稀饭的菜(花生米他们似乎没法做成辣的)。有一次,公安系统在酒店开会,我们天真的以为,可能伙食要改善了,第二天,照旧。有一次,看到有个背后印有“救援”二字的汉子在用早餐,才恍然大悟,这可是灾区啊!我们不禁为自己的想法而惭愧。一起吃完早饭,和该汉子一起下了楼走出宾馆,我正想和他搭几句话,聊聊灾区的救援进展情况,不料,他走过去的对面那辆车,清楚的印着“交通道路救援”。


从那以后,我们时刻牢记,这是灾区,或者说,这曾经是灾区,再或者说,这是在灾区附近,所以,我们不能埋怨,而且要尽可能节衣缩食,如果有可能的话,回去后要让人看得出咱们是从灾区回来的,比方说,瘦了,或者是黑了,那才是一种成功!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严老师说10点钟来接我们去车站,为我们送行。这些天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边的热情,所以,没到送我们的时间,我们就提前“开溜”了。我们是9点钟离开宾馆的,走了一段路,坐公交车去了汶川车站,我和黄帅买了去成都的车票,王总还有事,要先去都江堰,就和他分道扬镳了。我的随身行李中多了好多书,既有自己从汶川书店买的,也有桂馨王总送的。还多了几块石头(采集标本),因此沉了很多,行动起来,确实有诸多不便,但还是为我们的提前“开溜”叫好,觉得自己“高尚”了一把,唉,人就是这么容易自满的。


车子行进在汶川到成都的高速公路上,6000米以上的隧道就过了好几个,去的时候严老师就介绍说,这些隧道的抗震能力相当好,会是一个有效的避灾场所。车子没开空调,越来越热,黄帅同学穿着毛衣憋不住了,趁着车子过隧道,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快速换衣。原来,隧道除了抗震,还有这功能。


女儿一直在收集各地新华书店的印章,所以我还想去成都的书店转一圈,帮她买本书,搭个章。我的飞机比黄帅要早一个半小时,我们俩下车后在边上饭店吃了面(又是面),就互道珍重了,我拖着行李开始找书店。


百度的地图也有坑爹的时候,明明说四站公交下车前行200米就是书店,我却走了2000米都有,艰难地快速选书付款盖章,赶往机场,又多出20块钱的打的费,一个章的成本也挺高哇,还有满头的大汗。


还算幸运,下飞机赶上了最后一班到萧山的机场大巴。非常不幸,黄帅同学的飞机又误点了,凌晨到家应该是正常的。


回到家才发现,这边樱桃居然要20块钱一斤,而汶川只需要7块钱一斤啊,错过了做一回“奸商”的机会。


至此,桂馨慈善基金会组织的东西部科学教师交流活动日志已全部整理完毕。接下去就是支教报告的撰写工作和照片的整理工作,我还需要客观地为桂馨提供资料,为下一步行动决策提供依据。


言而总之,这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



酒店窗外山上的公墓区



随处可见的樱桃树



 祝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8 17:44:31编辑过]

TOP
9#

直接从QQ空间复制粘贴上去的照片,变形了,请大家讲究着看,抱歉。
TOP
10#

向水熊老师学习!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1#

向顾老师学习!另这个文章应该加精!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2#

在顾老师QQ空间认真拜读过每一篇支教日志,被顾老师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动着,无比敬佩中。
TOP
13#

鱼腥草可是美味,我家乡就有吃鱼腥草的习惯!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14#

不一般的经历,不一般的收获!像顾老师学习!
TOP
15#

一字一句拜读过支教日志!平实中透出坚韧!想来这份宝贵的经历会伴随一生吧!正如水熊老师所说,是第一次,但决不会是最后一次!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6#

 难忘的经历,亦是宝贵的财富。


包括我们这些旁观者,谢谢喽!

TOP
17#

阅读着、感动着,佩服着!不知以后是否也有尝试的机会。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8#

这个时间段选择去四川支教,水熊老师的精神让人敬佩!这样的经历终身难忘!
TOP
19#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星期,但是顾老师的支教故事也感染我们,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0#

向水熊老师学习,感动,羡慕中。
TOP
21#

学习了,令人佩服!我们需要更多这样老师起示范引领,有更多老师参与进来。
TOP
22#

谢谢各位同行的支持和鼓励。希望对大家参与科学课志愿者工作有所帮助。刚才发现有一张QQ空间贴过来的图“挂”了,现在我又重新传上去了。参与桂馨科学课项目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支教报告,照片整理等。支教报告就不贴了,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直接问我要,也供大家今后作个参考。当然,真的是仅供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19 17:38:08编辑过]

TOP
23#

今天一上网,就看到了顾老师的日记,便迫不及待地认真拜读。本也打算申报,希望有这样的机会,可终因家里那位不同意而留有遗憾,从顾老师的字里行间,让我仿佛也有了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但还是期望能有机会去学习。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TOP
24#

孩子淳朴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25#

无比崇敬,有幸拜读甚感幸运,向水熊老师学习!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26#

水熊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继续着这次经历,边读边感动着,佩服!学习!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7#

无法想像,你的付出,你的努力,向你致敬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28#

支持!坚决支持!人生应有这样的经历,应有这样的锻炼!盼望与你一起入川。
TOP
29#

这样的“入川支教”之行,深深打动了我,向顾老师学习!
TOP
30#

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
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地址:  http://dsxsxx.com/qx/    欢迎你多关心气象信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