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教故事]101测量降水量 [复制链接]

1#

[科教故事]101测量降水量

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测量降水量


 


 


【研究的问题】


直筒大小不同的自制雨量器测量的降水量怎么会一样?


【情境再现】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一课时,课前分组让学生回家带直筒的透明器皿。回到课堂上,五个小组带来的器皿各不相同,于是分组根据进行了制作雨量器,大功告成后,一学生提出了疑问,大小口径不一样的雨量器怎么可能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呢?于是让学生们去讨论,结果还有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结果不一样的。这使我很惊讶,于是我没有把新课上下去,而是让同学们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实验器材:两个直筒透明器皿、喷壶、专业雨量器等。


    实验过程:先将两只直筒透明器皿并排放在地上,然后用喷壶在两只器皿上洒水,十秒钟后停止,进行测量。


此时两只器皿的水的多少肯定不一样,此时有学生就得意洋洋了,认为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于是我就引出了降水量的单位:毫米。指的是在某一器皿的一个高度值,而不是它的体积,这时有学生就疑惑了,分别读一读其高度,结果表明,基本上差不多。此时,我并没有接着上以下的内容,而是让学生两个小组为一单位进行了模拟下雨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着这个实验的过程,于是同学们就开始各自的实验,结束后,还带领学生去参观学校的小小气象站,并用专业的雨量器进行测量。


实验的注意事项:喷壶的口离自制雨量器的距离以50厘米为宜。


【几点启示】


1、科学要完成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大目标,不仅仅从课堂上的说教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学会猜测、探究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2、我在本节课的处理是这样的:让学生来理解什么是降水量,降水量就是雨水下落到地面之后沉积在地面上水的高度。学生对于地面积水会产生疑问,地面有土,土会渗水。就难以计算,这时就假设地面是平的,并且不渗水的,那雨水落到地面,地面会怎样的呢?解释降水量就是要测量这个水位的高度。学生很快理解了,并让学生说出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根据高度引导学生说出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注重对难点的破解:大小口径不一样的杯子里水位的高低会变化吗?很多学生会理解大杯子接的水多,小杯子接的水少,通过实验得知,口子大的杯子接的水总量虽多,但是杯底很大,所以它接水的高度和小口子的杯子接水的高度是一样的。这个难点在同学们自己的实践下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4、充分运用学校的气象站,让学生实际到气象站进行测量,也让学生懂得了怎样来测量降水量的,降水量装置应该安放在什么地方等、懂得了如何进行气象的测量与记录等,使学生懂得更多的气象知识。



学生在做模拟降水的实验



学生在学校的气象站里测量降水量



 


本文附有孩子活动图片2张,作者已用文字说明,感觉对文章内容影响不大,所以不上传了,请理解见谅!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

一力降十会,实践出真知,关于降水量的问题,我是非下雨不上,只有真正动手测量了才能真正的明白!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

选择对的时间进行适合的操作!才是真实的科学!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4#

对于《降水量的测量》,说实话,故事中的学生的问题说到我心坎上去了:大小口径不一样的雨量器怎么可能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呢?我在一开始对测量降水量也有这样的疑问。作者老师的引导非常合适,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我也在这个过程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而且,让我在疑问中自己发现了答案,印象十分深刻。对“毫米”这个测量单位再也不会忘记了。
TOP
5#

这个活动只能放在课外探究,课内指导一下学生!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6#

实践,出真知!
TOP
7#

测量降水量真得很少进行,佩服这位老师的实践精神。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8#

学习了,如何带学生测量还可写具体些,让学生从中感到学习科学的乐趣。自己的感受可以少一些!
难为情,不成熟!
TOP
9#

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地更加爱科学!
TOP
10#

案例描述可以再充实些,图示介绍非常重要。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11#

踏踏实实进行,认真仔细记录,相信孩子们会在这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味道。

王琦峰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 315311
QQ:151412943
Email:FS00120@163.com   wangqf@zjxxkx.com
TOP
12#

实践解决难点,好方法,利用气象站学习,学生的印体验更深刻,学习了!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