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解读2012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复制链接]

1#

[转帖]解读2012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解读2012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新华社记者 孙自法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16日下午在北京揭晓,PM2.5、“世界末日”谣言等入选。  


  按评选得票顺序,2012中国十大科普事件分别是:  


  PM2.5被写入“国标”,大气环境质量广受瞩目。  


    2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空气质量范畴。  


  “世界末日”谣言不攻自破,弘扬科学精神任重道远。  


    12月上旬,四川多地出现市民在超市疯狂抢购蜡烛和火柴的风波,造成这两种商品相继脱销。此事缘于近来在民间疯传的一则流言: 20121221日 ,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对此,天文专家迅速澄清,称从科学常识判断,地球不可能出现多日连续黑天的情况。 1222日 ,太阳照常升起,天没有“崩”,地没有“裂”,洪水没有“滔天”,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扬已久的“2012世界末日”谣言不攻自破。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发布,力促科普工作开展。  


     6月16 ,中国科协与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在中国科技馆共同发布《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明确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基本知识点和宣传内容范围,为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宣传媒体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和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指导。  


  北京暴雨险情和悲剧震撼社会,应急科普教育成焦点话题。  


     7月21 ,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城区和近郊出现内涝灾情。据统计,数十人遇难身亡,损失超百亿。气象台一天连发5次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整座城市路面交通陷于瘫痪,引发公众对政府应急措施滞后、城市规划建设缺陷等诸多问题的质疑,与之相关的应急科普教育一度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话题。  


  “高校科学营”试点活动启动,为高校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探路。  


    7月,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试点活动正式启动。各地暑期“高校科学营”活动陆续开展,全国大约5000名高中学生参加。高校科学营是以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支持高校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科学普及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社会服务职能。  


  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首次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指标,有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9月2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主要目标”中,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  


  “科学与中国”活动十年辉煌,科学家勇担科学传播重任。  


    十年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先后举办近千场报告活动,开拓高级专家服务社会的新渠道和新形式,产生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  


    “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启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8月26 ,“农村中学科技馆”大型公益项目在北京启动,其计划在2015年“十二五”时期末,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建设100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以此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科学素质,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受追捧,航天科普掀起新一轮热潮。  


    “神九”任务中,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上天返地,在“神九”飞天前后,引发航天科普又一次热潮。  


  “黄金大米“事件引发科研伦理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关注。  


    8月底,《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网站发表论文称,2008年,湖南80名小学生进行实验摄入含维生素A的转基因“黄金大米”。该消息经环境组织披露后,引发媒体追踪和公众关注。

分享 转发
TOP
2#

年年有大事,今年特别多!好好学习!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