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跟帖请不要暴露作者的相关信息。
更多科学故事请关注2013“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发布评奖公告: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4966
“浮力”和“重力”相等最生动的解释
———“我和孩子们”的科学教育故事
又一次任教五年的科学课,又一次上《沉和浮》这一单元,又一次上《浮力》一课。凭以往教学的经验,每次在分析静止浮在水面的木块时,学生对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的理解总是不够深刻。理解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上,在孩子们热切的目光注视里,我出示了“浮力与重力”示意图,清晰地标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的重力和浮力的方面,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了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他们方向是相反的,请同学思考一下,他们大小有怎么的关系?为什么?”。
在大多数学生的潜意识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一定是浮力大。果然,第一位同学举手发言:“浮力应该比重力大,因为浮力大,所以物体才能浮起来。”当然也有不同意见,另一位同学说:“我认为重力大些,因为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水里面了。”显然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我在继续倾听正确的解释。沉默许久,见没人回答,我加强语气又一次强调“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现在是静止的状态,也就是既没有向上,也没有向上,现在平衡了。”引导学生去理解,终于,有同学举手了,“我认为一样大。”同学们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我接着问:“你为什么说他们一样大呢?”“我打个比方吧,重力和浮力就像拔河的两个班级,木块就像绳子中间挂的标记,现在大家都用力拉绳子,都没有拉动对方,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两个班级的力量是一样大的。所以我认为重力跟浮力是一样大的。”教室里鸦雀无声,其他同学被他生动而形象的比喻给镇住了。我也听得特别仔细,等他说完,我示意他坐下,“你们听懂了吗?”学生异口同声“懂了”。“老师也懂了,这是老师这些年来听到的最有力最生活化的解释,我们为什么不谢谢他呢?。”教室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我们约定过对发言精彩同学的最高的奖励形式。
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起来,借着这股东风,我又一气呵成地分析用弹簧秤测浮力的公式,我再次借用了“拔河”的分析方法,“现在有三个重力、拉力和浮力,好像三个班级的同学在‘拔河’,那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次得出正确的结论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得出了“浮力=重力+拉力”的等式。
一节课下来,我长出了一口气,感觉从未有过的顺畅和兴奋----这个难点就这样被攻克了!
用“拔河”来理解“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既形象生活,又贴近生活。让所有的同学都轻松地理解了“重力”和“浮力”的关系,也让我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得以解决。
有时,在课堂上,教师无须过多的解释,倒不如把期待留给学生,或许学生能还你精彩,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